封神演義:2個商朝不忠之臣身上,竟隱藏著一部大秦帝國興亡史?

2021-01-07 漫夜譚

#封神演義#成書於明朝時期,作者一直存在爭議。呼聲最高的有兩位,一是許仲琳,二是陸西星。

但無論封神作者是誰,都應該對歷史有深刻的研究。

在此前的文章中,咱們從北海七十二路諸侯造反分析到,其首領袁福通應該就是元朝末代,『乞顏氏』改漢的姓氏之一,袁氏。

聞仲帶兵平定北海之亂,暗示著朱元璋徹底消滅漠南陰山的蒙元殘餘勢力。

不止如此,作者還在書中安排了很多類似的暗線。推敲之下,都能得出非常有意思的結論。

封神演義能成為流傳數百年的名著,由此可窺全豹。

穿鑿附會也罷,自圓其說也罷。只為諸君茶餘飯後一樂,莫要較真。

咱們本期的主題便是秦人的祖先,以及挖局封神作者埋下的暗線。

關於秦國歷史《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穆公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二十,開地千裡,遂霸西戎。

但這並不是說秦國在秦穆公時期開國。其正式開國應該是在秦襄公時代。

秦襄公之前,秦只是附庸國,沒有諸侯封號。

直到秦襄公送周平王東遷之後,被封為諸侯,正式成為西戎的一個君主國家。

秦穆公只是擊敗了西戎的古羌人,讓秦國的國土進一步擴大。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然而,在此後的近三百年中,秦國開始衰落。

直到秦孝公時期,公孫鞅從魏入秦,開始了商鞅變法,將秦國再度推向輝煌之路。

歷史可以證明,商鞅這個外姓大臣,在秦國的歷史上名聲比秦穆公還要大上許多。

此後,秦國國力蒸蒸日上,秦始皇繼承了一輛龐大的戰車,橫掃六合,統一天下。

那麼在秦襄公之前,秦國有著怎樣的歷史呢?

秦人的祖先又是誰?

沒錯,秦人的祖先也出現在封神演義中。而且還是兩位,在歷史上是一對父子,封神中卻是一對兄弟。

《史記·秦本紀》中記載,秦人的初祖可以追溯到帝舜時期,有一個叫大費的能人,擅於馴養鳥獸,被帝舜賜姓為贏。

這與歷史符合。

秦人先祖為周朝養馬,也稱天子馬夫。末代周王在秦國東進時,曾悲憤的喊過一句:秦贏,你們這些養馬的家奴!

後來,贏姓族人侍奉殷商直到末代,秦人的兩位有史記載的先祖,也被封神作者寫進了書中。

這兩位是誰呢?

便是紂王時期的兩個臣子,飛廉、惡來。

在封神原文中,兩人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輩,所作所為只是作為臣子盡了一些本分而已。只是品行有虧,令人不齒。

在武王伐紂過程中,飛廉幾度為紂王提議抵抗周軍的人選。

第一次是冀州侯蘇護,第二次招納梅山七怪,第三次招納高明高覺,第四次招納丁策、郭宸、董忠。

每一次都對周軍推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可見飛廉此人有眼光,也有能力。

然而,後來飛廉和惡來被封為冰消瓦解之神,兩位一體,還是惡煞,並不在365位正神之中。算是姜子牙自己做主封的神格。

這算是怎麼個說法?

原因有兩個。

其一,飛廉雖然為紂王屢次建議掛帥人選,而最後做了一件讓人不齒的事。見商湯大勢已去,連同惡來偷了商朝的傳國玉璽,進獻給周營乞降。說明這兩人雖然有能力,但是品性有缺。

其二,姜子牙對著兩人恨到了骨子裡。大局已定後,殺掉兩人封為惡煞神。實際上就是一種報復。

姜子牙為什麼要報復兩人?

正是因為飛廉的建議,讓周軍在孟津,遭遇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慘敗。

本來,周軍只要渡過孟津,朝歌唾手可得。

可惜在這個節骨眼上,飛廉建議紂王招賢納士。結果來了梅山七怪。而這七怪並沒有對周軍造成太大威脅。

卻有一人在袁洪掛帥之後也來投奔,簡直是周軍的煞星。

誰呢?

便是前一期咱們說過的鄔文化。

鄔文化具有巨人血脈,神力無匹。夜襲周營,配合袁洪一戰殺掉了周軍二十萬人,足足是周營兵力的三分之一。屍體堆積如山,一度阻斷了孟津河。

這是姜子牙帶兵以來最大的一次挫折。你說他狠不狠飛廉?

因此,即便飛廉、惡來帶著傳國玉璽來投,等365位正神封完,姜子牙還是把兩人給殺了。臨時封了個冰消瓦解之神。

但這個神位在任何神話中都沒有提及過。姜子牙只說是惡煞,那麼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就要說到本文的主題,飛廉、惡來的命運是否暗示著秦朝二世而亡?

冰消瓦解是個成語,意思是土崩瓦解。

秦始皇僅用十年橫掃六合,而在巡遊天下的過程中去世後,歷史車輪急劇走向了下坡路。

大秦帝國在秦始皇死後,二世而亡,僅僅用了三年。

這麼說來,飛廉和惡來被封為冰消瓦解之煞神便成立了。

大秦帝國的基業來得快,去得也快。

由此能證明,封神作者在刻畫這兩個人物的時候,借鑑了秦帝國的興滅過程。

還有一點佐證,飛廉、惡來投奔大周,憑藉的是什麼?

傳國玉璽。

而傳國玉璽正是秦始皇打造的皇帝印璽,前無古人的至高權力象徵。

商朝時期不可能存在這種東西,飛廉、惡來偷傳國玉璽變節,可能是作者的一種諷刺,也暗示著秦國二世而亡的命運。

綜上所述,封神演義寫盡了商滅周興的歷史,同樣也將其他時代的歷史融匯一爐。

令人嘆為觀止!

相關焦點

  • 《大秦帝國》:一部精神本位的大國興亡錄,讓你進入那個熱血年代
    《大秦帝國》是一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建立了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但她又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巨大的興亡之謎,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
  • 《封神演義》封神榜五個版本,你最喜歡哪個版本?哪個妲己?
    最後,商朝被推翻,周朝建立,姜子牙完成封神。2001年TVB版封神榜《封神榜》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40集古裝神話劇。由劉仕裕執導,張華標、朱鏡祺編劇,陳浩民、葉璇、溫碧霞、錢嘉樂、李家聲、苑瓊丹、元華聯袂主演。紂王終日沉溺酒色荒廢朝政,在奸臣鄧九公唆擺下四出搜獵美女荒淫無道,更為一睹美女柳琵琶及妲己,竟派靖出兵活捉二人。
  • 《封神演義》寫了3對父子,讓人又恨又爽又遺憾,其中有何玄機?
    在《封神演義》中,有一些對「父子間相處之道」情節的描述。雖然書中提到的內容,並不是那麼深入,但是細讀文本,仍然可以看出作者對於「父子」這一人倫關係的主張。其中,較為重要、陳述較深入的「父子檔」,共有3對。今天,咱們一起來看看書中相關情節的呈現,並藉此分析一下:《封神演義》對「父子」這種關係,究竟秉持什麼樣的理念?
  • 封神演義中,李靖明明是唐朝的名將,為什麼會出現在商朝
    奇怪的是,在《封神演義》中,李靖為什麼會出現在商朝,成為姜子牙手下的得力幹將,而且後來拜師燃燈道人,還肉身成聖,還有三個兒子都肉身成聖。確實不可思議。其中的原因,筆者是這樣認為的。《西遊記》中的故事,是發生在唐朝,而《西遊記》又是以佛派為主,《封神演義》則是以道派為主,佛道兩家,都不約而同的以小說為陣地,不斷的推出自己抑制他人的作品,既然是神話小說,那麼歷史時間軸自然就不那麼重要了。
  • 封神演義:妲己結局放棄封神,轉世投胎與子虛成親,兩年生一子
    由王麗坤,羅晉主演的新版《封神演義》正在熱播中,新版因劇情魔改,頻頻被網友吐槽到上熱搜,而該劇的大結局也不同於以往的其他版本,
  • 迎接《大秦帝國之天下》歸來,回顧《大秦帝國之裂變》
    文|愛影私談&JASON(原創)|首發於百家號《大秦帝國》系列目前已播完三部,分別是《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據相關報導《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即將在2020年4月與5月份之間播出,想必這定會令不少《大秦》迷們激動萬分。
  • 翻拍的新版電視劇《封神演義》,火熱一時,為何如今不更新了?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明代許仲琳(存在爭議)創作的長篇小說 ,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寫武王伐紂的故事。前三十回著重寫紂王的暴虐,姜子牙歸隱,文王訪賢,得姜子牙之輔佐,武王才完成討伐紂王的大業。
  • 《封神演義》中,唐朝名將李靖是如何穿越到商朝當上陳塘關總兵的
    我們都知道,在《封神演義》中,哪吒的父親是商朝陳塘關總兵李靖,無獨有偶,在上千年後的唐朝也有一位名將叫李靖,此兩人怎麼看都像一個人,而且商朝時期並沒有一個叫李靖的總兵,只有唐朝時期有個叫李靖的名將,說起來也很尷尬,兩人竟然是同一個人,相信大家很快就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唐朝的李靖穿越到商朝了,他是怎麼穿越過去的?
  • 黑、白、線藝術的交響曲:《第三帝國興亡史》連環畫
    我國已故著名連環畫家雷德祖先生的遺作《第三帝國興亡史》由連環畫出版社於2015年出版發行,是雷德祖根據美國著名作家威廉·夏伊勒的同名歷史巨著編繪而成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是商朝太師聞仲師叔,是從哪裡論的輩分?
    《封神演義》中,聞仲是商朝太師,地位顯赫。姜子牙是周軍統帥,他們在兩個陣營中的地位相當。他們一個保商,一個助周。聞仲雖對商朝忠心耿耿,但還是敵不過天數提,最終戰死於絕龍嶺。封神榜是三教聖人所共同籤壓所定,三教聖人分別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而三教聖人又都是鴻鈞道人的弟子。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他修道雖難得大道,但是他順應天數,是輔周滅商之人,同時又是主持封神榜之人。
  • 《封神演義》中,商朝重臣聞太師聞仲為何不直接擊殺了蘇妲己
    通讀整部《封神演義》的時候,聞太師聞仲一從邊境平亂歸來,作為先帝託孤之重臣,聞太師立刻整頓商朝朝綱朝紀,幾乎是逼著紂王改變,紂王很怕這位先帝留下的重臣,只敢答應,不敢反抗。
  • 答案藏在封神演義沒出場的黃帝身上
    經過查閱各種史料,筆者得出了一個結論:誰造女媧之謎的答案,就隱藏在封神演義中,而且存在於一個未曾出場的人文初祖——黃帝的身上。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先解釋兩個問題,來佐證這個觀點。說到這裡,有人很不屑地問: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也是讀書人,也是儒家弟子。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設定?再者,這麼牽強附會有啥意義?可能許仲琳寫書的時候,都想過這麼多。關於這個問題,要強調一點。封神演義是一部神話小說,而且是一部經久流傳的小說。
  • 失去天下的大秦帝國,只剩下「賦」與「歌」,缺少了一絲絲霸氣
    《大秦帝國之天下》張魯一飾秦王嬴政《大秦帝國之天下》在等待數年之久後,終於登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電視劇的名字卻突然改為《大秦賦》,這讓曾經恢弘的「帝國」歷史,似乎少了那麼一絲霸氣。相對於《大秦帝國》系列,從第一部的經典「封神」,到第二部的「縱橫」,在「大秦」迷的心目中,此後的系列,已無法超越前面的兩部經典。從演員的投入,和對歷史、劇情的把握上,富大龍將秦王嬴駟刻畫的入木三分,成為了「帝國」系列中公認的「霸氣」秦君,讓這份歷史劇,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封神演義周公的封賞怎會在姜子牙前面?他才是周朝重要的締造者!
    《封神演義》是中國歷史上一部非常有名的神異小說,主要改編於商末周初的這一段歷史,用神話的方式將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裡面主要描寫的是道教弟子姜子牙奉師傅元始天尊之命,下山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興周伐紂,討伐暴君的故事,但因為受到通天教主的弟子和申公豹等人的阻攔,從而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封神大戰。
  • 《大秦帝國》:描述秦興亡過程的歷史著作,中國歷史上的黑洞時代
    前幾天給給大家推薦了《大唐興亡三百年》,提到了另一套歷史著作,也同樣是描寫整個磅礴恢弘的朝代:《大秦帝國》。、如果說《大唐興亡三百年》勝在「小」——對真實史實細節的精雕細刻,那麼《大秦帝國》則是長於「大」,是對一個帝國氣勢如虹的渲染,對一個王朝在命運的巨輪下興亡浮沉最全面也最精彩的復刻。《大秦帝國》改編的電視劇豆瓣評分在9.0上下,可能是近幾年來口碑最好的歷史劇之一。
  • 【贈書】《號令群神》原來是這樣一部《封神演義》,李天飛的解讀你...
    去年,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院線大殺四方,最終斬獲50億票房,這也是中國影史票房總榜第二的好成績。 其實《封神演義》是一部並不完善的作品,它在創作之初,有意與《西遊記》《水滸傳》等名著爭勝,但這位作者善於做宏觀架構,細節和體例上的駕馭能力卻不強,所以原文給我們留下了很多不好懂的地方。 不過,透過文本的迷霧,似乎也可以發現一些東西。
  • 贈書| 原來是這樣一部《封神演義》,李天飛的解讀能信服嗎?
    去年,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在院線大殺四方,最終斬獲50億票房,這也是中國影史票房總榜第二的好成績。 其實《封神演義》是一部並不完善的作品,它在創作之初,有意與《西遊記》《水滸傳》等名著爭勝,但這位作者善於做宏觀架構,細節和體例上的駕馭能力卻不強,所以原文給我們留下了很多不好懂的地方。 不過,透過文本的迷霧,似乎也可以發現一些東西。
  • 封神演義:小說裡禍亂朝歌的蘇妲己,真的存在於歷史當中嗎?
    小說《封神演義》又叫《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等。這部小說除了用神話的色彩,講述了武王伐紂這件事之外,還有一個女性角色貫穿整部小說始終,被無數讀者牢牢記住。這個女人就是蘇妲己。那麼,歷史上真的存在蘇妲己此女嗎?
  • 大秦帝國:恢弘厚重的民族史詩
    這就是少東家今天要分享的一部中國歷史小說——大秦帝國。《大秦帝國》洋洋五百萬言十一卷,分為六部 :《黑色裂變》 《國命縱橫》《金戈鐵馬》《陽謀春秋》 《鐵血文明》《帝國烽煙》。將戰國後期齊、楚、燕、秦、韓、趙、魏七國群雄並起的歷史蒼勁地鋪展開來,描繪了近200年的戰國風雲與帝國生滅。
  • 《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為什麼說姜子牙與仙無緣
    後世將其寫在《封神演義》中,刻畫成了元始天尊的徒弟,並執掌封神榜,成了整部小說最核心的人物之一。在小說中,姜子牙在麒麟涯苦學四十載,精通兵法和軍事謀略,還修得一身道術。但元始天尊曾對他說:「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那么元始天尊為什麼說姜尚與仙道無緣呢?既然元始天尊與仙道無緣,又為什麼收姜子牙為徒並修行四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