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飛熊釣魚翁,玉虛法牒仙臺封。
姜子牙,首先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商末周初的軍事家、政治家。後世將其寫在《封神演義》中,刻畫成了元始天尊的徒弟,並執掌封神榜,成了整部小說最核心的人物之一。在小說中,姜子牙在麒麟涯苦學四十載,精通兵法和軍事謀略,還修得一身道術。但元始天尊曾對他說:「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那么元始天尊為什麼說姜尚與仙道無緣呢?既然元始天尊與仙道無緣,又為什麼收姜子牙為徒並修行四十年呢?
首先,得先從女媧娘娘和鴻鈞老祖擬定封神榜之初來看,封神榜既是為了給天庭選拔一批人來效力,也是為了懲治衰敗的商朝、扶持人心所向的周朝。那麼既然如此就需要有這樣的一個人來主持這個事。如果從道教、闡教、截教中已經得道成仙的人弟子來選,是不合適的,畢竟這涉及到了人間之事,而且三位教主也不想這樣。所以這個執掌封神榜的人還是需要從凡人中選,而姜尚其實本應該是個凡人,但為人真誠正直、質樸淡利,勤於學習,必能公平的執掌封神榜,因此元始天尊才收他為徒。
其次,可以從商朝當廢、周朝待興來看。從周文王出獵渭水之陽遇願者上鉤的太公望,再到一路輔佐姬發興盛西岐攻打紂王,姜尚與大周結下了不可分割的緣分。也就是說這才是真正的緣分所在。而且周朝剛剛建立,需要有一位精通政治軍事,熟諳治國之道的人來輔佐周武王姬發,在建國之初,姜子牙為周朝的治理和政策的實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且在分封到齊地之後,依然能勵精圖治、恪盡職守,將齊國治理的井井有條。
另外,還要從其自身來看,他在麒麟涯這四十年,沒有學煉寶治器,也沒有學仙列陣法,更多學習的是治世之道,用兵之法,以及佔卜求卦,研習兵書。這點可能是他沒有學習那些高深法術的天賦或者是能力,也或者是他自己想學這些治世的本領。但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暗示著他不會成為神仙,註定是一個王佐之才,一位可以治國安邦、強國富民的救世之能臣。
其實,與仙無緣,就沒有更廣大的神通,也沒辦法得道成聖。當然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至少可以在人間居人臣之位,享受富貴榮華,相比那些修仙之人,不用隱居深山,而且也免受了九曲黃河陣之災的劫數。同時為了獎勵他封神有功,還允許他雲遊眾神部,每去一處,該部眾神暫時讓位,這就是所謂的「太公在此,諸神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