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騎兵

2021-01-10 騰訊網

篇外篇10.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騎兵

這一章啊。我估計會引起爭議,因為涉及民族問題。所以我醜話說在前邊,本樓的任何一層都歡迎討論和爭辯,但這一層禁止,尤其禁止吵架,來一個刪一個,絕對不過夜。

——————回到龍源裡阻擊戰場————————————————————

在龍源裡戰場,志願軍阻擊部隊打的非常慘烈,三天三夜的阻擊戰,真是戰士們拿鮮血和生命堅持住的

30日晚上,增援部隊到了,是騎兵。

步2師的美國俘虜們還記得當時的情景,我很奇怪,為什麼國內的資料很少提及中國騎兵的參戰,反倒是美國人留下了記錄「我們看到了中國騎兵源源不斷投入戰場,突圍行動失敗了,前一秒鐘我們還在向中國人的陣地進攻,後一秒鐘只剩下四散奔逃。鋪天蓋地的中國人騎著矮小但善於奔跑的蒙古馬,穿著土黃色的棉襖,翻過崇山峻岭,出現在我們的背後,他們舉著馬刀,發出韃靼人的吶喊著向我們奔來,我們陷入混亂,只得投降。」這隻騎兵的番號很難查找,我只找到了一個疑似的番號:志願軍炮兵210團,由騎兵31團成建制改編,前身是烏蘭夫組建的內蒙古軍區騎兵獨立師。入朝參戰時,他們是一支成建制參戰的騎兵隊伍,雖然頂著炮兵的名義。

中國軍隊,窮啊。我們曾經有一支坦克部隊入朝,一輛坦克都沒有,任務就是把繳獲的美軍坦克開回來。認窮,但不服窮,這是一代代PLA的錚錚傲骨。

三所裡阻擊戰,以「鋪天蓋地的中國騎兵」在戰場上的出現宣告了美軍突圍的徹底失敗。這支騎兵部隊和絕大多數四野騎兵一樣,大多數士兵是精於騎術的少數民族,而其中的主力,是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

圖1為參加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蒙古族戰士合影,他們是上文提到的志願軍炮兵210團的老兵,都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共和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他們的部隊歷史很有趣:敖漢蒙古騎兵是1945年「8•15」日本投降後,由敖漢蒙民自衛隊改編為八路軍冀察熱遼軍區熱東分區二十五旅一O三團蒙古騎兵第二營,1946年10月擴編為內蒙古軍區卓盟縱隊蒙古騎兵第六支隊。同年,按烏蘭夫主席指示,敖漢蒙古騎兵第六支隊改編為內蒙古自衛軍第十二支隊,並頒發了套馬杆子交叉一支步槍五角星帽徽。1947年3月改編為熱遼軍分區蒙民騎兵第六團。1948年5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蒙民騎兵三十一團,1951年4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直屬炮兵一團,騎兵變炮兵於1951年10月赴朝參戰,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二一O團,1953年11月從朝鮮回國後,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要塞師。筆者看過老兵們的退伍證,此時退伍的老兵們的退伍證上寫的都是「遼東要塞師四團」。現如今前身是「敖漢蒙古騎兵」的這支部隊仍在守衛著祖國的東北大門。

圖2、3為開國大典中,通過主席臺接受檢閱的解放軍馬隊,他們來自四野的內蒙古軍區騎兵獨立1師,曾在遼瀋戰役的黑山阻擊戰中立下赫赫戰功。

估計兔吧的許多吧友都看過@世界力量 寫的淺說系列文章,他不是漢族,是藏族,當時我說,我也不是漢族,是什麼族現在大家知道了吧。好,知道了就行了。

——————————————————————

抗美援朝,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抗美援朝,不僅僅是漢族,其他少數民族同樣穿起軍裝扛起槍,跨過鴨綠江,五十六個民族的鮮血共同染紅了朝鮮的三千裡江山。在上甘嶺戰役中英勇犧牲,電影《上甘嶺》中拍到的志願軍烈士龍世昌,是四川苗族人,空軍王牌飛行員林虎,是俄羅斯族人,60軍軍長,開國中將韋傑,是回族人。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算起,八一軍旗從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鮮血共同染成的,她的上邊,同樣有蒙古族烈士的鮮血。

我們,同樣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同樣為保衛祖國捨生忘死啊。。。

是的,在歷史上,元朝曾經入主中原,但是,中華文明的優越性就在於它從來就不以血統,而以文明和認同感來界定民族。從明朝建立開始,蒙古族就開始一步步融入中華大家庭,永樂大帝朱棣最信賴的衛隊,是朵顏三衛組成的三千營,萬曆援朝之役,上萬蒙古騎兵跟隨李如松在朝鮮痛揍倭寇,廣寧慘敗後,兵微將寡的巴彥蒙古依然勇敢地向後金髮起進攻,掩護熊廷弼的明軍撤退。清代,蒙古騎兵曾跟隨清軍出兵雅克薩,打退貪婪的沙俄,曾西徵準格爾維護國家的統一。民國四分五裂,外蒙不幸丟失,但八年抗戰,蒙古人還是奮起反抗日軍的侵略,無論是八路軍的大青山縱隊,李運昌的冀熱遼軍區,還是傅作義的五原大捷,百靈廟大捷,蒙古馬刀都不止一次砍向鬼子的頭顱。

遼瀋戰役的高潮在黑山、大虎山圍殲戰,這是林帥畢生的得意之作,而以風捲殘雲之勢衝破廖耀湘兵團的指揮系統,牢牢將胡家窩棚陣地拿到手的,是內蒙古軍區騎兵第1師上萬騎兵的突襲。

抗美援朝二次戰役的西線戰場,是蒙古馬刀最後一次在戰場上,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砍向中華民族之敵。

驀然回首,世上已千年。

軍事科技日新月異,騎兵作為一個兵種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卷中,但是,蒙古馬刀的精神還在,永遠等待,祖國那一聲召喚。

下層為轉載。《追憶解放軍中的蒙古騎兵》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史上,記載著這樣一支驍勇善戰的草原鐵騎——內蒙古騎兵。他的建制是整編五個師。

在解放戰爭期間相繼 組建。這支部隊的組建, 曾任國家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民委主任,內蒙古軍區司令員,第一政委,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的烏蘭夫上將功不可沒。解放以後各盟,市軍分區又相繼成立了騎兵團。有的騎兵團或獨立騎兵營還參加了西藏平叛。這支部隊的成立,使內蒙古的東部盟市在1946年或1947年就陸續解放了。這支部隊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們馳騁在我國遼闊的北疆大地上,參加遼瀋戰役 和平津戰役,肅清內蒙古草原殘匪,為新中國的誕生建立赫赫戰功。在抗美援朝時期,他們又為朝鮮戰場運送和調訓戰馬、支援前線。60多年過去了,當年「馬蹄踏處堅城破、戰刀揮舞鬼神驚」的英雄們已到耄耋之年,但是他們 的傳奇故事早已銘記在草原人民心中。

1938年1月,中共中央確定,內蒙古工作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動各族人民團結抗日。4月,八路軍警備騎兵第一團開赴伊克召盟,內蒙的抗日遊擊戰爭由此迅速發展起來。不久,當地的黨組織也成立了一支蒙漢抗日遊擊隊,在大青山南麓打擊敵人。到1938年秋,發展成有200多人的騎兵遊擊隊,為建立大青山根據地創造了條件,這兩支部隊也就成了最早的內蒙古騎兵部隊。內蒙古騎兵的另一部分來源是偽盟軍,日本投降後,內蒙古德王的衛隊中有不少士兵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部隊,另外,有不少的偽蒙部隊也投降了共產黨。

內蒙古騎兵一度曾擴編到了10個師,13萬人。當時,整個內蒙古的蒙古族才有200多萬人,所以內蒙古騎兵師中包括了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回、滿、漢等各民族青年戰士。

1946年9月,卓索圖盟騎兵縱隊在內蒙古赤峰成立。這樣,內蒙古人民武裝就發展為5個師、1個縱隊,共2萬多人。其中,除警衛團是步兵外,其餘全部為騎兵。1948年1月,內蒙古人民自衛軍也包括當時王爺的舊部隊)統一整編,改稱為內蒙古解放軍。

內蒙古騎兵第一師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以蒙古族為主,由達斡爾、鄂溫 克、鄂倫春、回、滿、漢各族指戰員組成的人民騎兵部隊。

內蒙古騎兵第一師共三個團,2000餘人。第一任師長莫德勒圖,第一任參謀長都固爾扎布。同年3月,中國共產黨西滿分局派胡秉權出任騎兵第一師第一任政委。1946年5月編入內蒙古人民自衛軍,1948年1月改稱內蒙古人民解放軍,在東北解放戰爭時期,騎一師納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序列。1949年5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軍區騎兵第一師。1950年11月,騎兵第一師建制撤銷,所屬部隊分編為錫林格勒和察哈爾兩個軍分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第一師,1986年才改為摩步師,2000年改為機步師。

這支部隊在剿滅國民黨「光復軍」激烈戰鬥中,逐漸成為一支能徵善戰的軍隊。在遼瀋戰役中,師長帶領全師鐵騎執行圍困長春、堵擊長春突圍之敵任務,殲 敵一萬餘名,有力地支援了東北解放戰爭。

1948年9月,解放戰爭中三大戰役的第一場戰役——遼瀋戰役拉開了序幕。騎兵第一師主力奉東北野戰軍總部電令,阻擊廖耀湘兵團。在胡家窩棚和青苔泡阻擊戰中激戰52天。參戰部隊英勇頑強,與敵人死打硬拼,勝利地完成了任務。胡家窩棚阻擊戰是黑山戰役的序幕,也是騎兵第一師戰爭史上最激烈、最殘酷的一次陣地堅守站。

1948年10月23日凌晨3時許,胡家窩棚阻擊戰打響了。

敵人二O七師三旅在重炮和飛機的掩護下,向我騎兵第一師一團胡家窩棚防禦陣地發起猛烈進攻。面對五六倍於我方的國民黨部隊,一團將士勇猛抗擊,打退敵人多次進攻,堅守陣地7個小時,斃傷敵人數百名,65名將士英勇犧牲,為黑山、大虎山阻擊戰贏得了時間。在遼瀋戰役的52個日日夜夜中,內蒙古騎兵第一、二師始終配合東北野戰軍戰鬥在最前線,勝利完成了所擔負的任務,為解放全東北做出了貢獻。

在錦州戰役時,騎兵第一師充分發揮機動靈活的優勢,半小時左右即殲滅國民黨軍騎兵第五團,俘獲敵團長、副團長以下30餘人,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受到第四野戰軍總部的通報嘉獎。

解放戰爭時期,內蒙古騎兵部隊參加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為解放東北和華北做出了重大的犧牲和貢獻。當時,內蒙古騎兵第一、二、三師主要徵戰於東北戰場,配合東北解放軍部隊參加了1947年的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而第十六師、十一師則配合華北戰場作戰。1948年9月,騎兵第一師和第二師奉命參加了遼瀋戰役中的黑山、大虎山地區阻擊戰和圍困長春、解放瀋陽之戰。騎兵第十六師和十一師配合華北解放軍主力參加了察綏戰役。同年12月,騎兵第十一師參加了平津戰役中的張家口圍攻戰。為了新中國的建立譜寫了新的篇章。

騎兵具有快速、機動、靈活、勇猛的特點,擅長戰役偵察、遠距離奔襲、運動防禦、追殲敵人。騎兵相比步兵,不但能徒步作戰,還擅長馬上射擊和劈刺。蒙古族的騎兵戰士都精通馬術,他們跨上戰馬以後,在馬上簡直什麼都能做。當時為了躲開敵人的空襲,騎兵部隊經常白天隱蔽、夜間行軍,在急行軍時一晚上甚至能奔行200多公裡。在夜間行軍時,幾百人、上千人的騎兵部隊,只要最前面的人和馬清醒,其他人都可以邊騎馬邊睡覺,戰馬會按照隊列的順序走,絕不會有一匹馬掉隊。當時驍勇善戰的騎兵戰士挎著馬刀、端著機關槍在茫茫草原上長途奔襲,如神兵天降,讓敵人措手不及、聞風喪膽。與國名黨打仗的時候,國名黨部隊將領面對潰敗的戰事,無奈地對屬下講:「你們不要逃跑,外面有5萬蒙古騎兵,你們跑出去就會被他們全殲。」當時戰俘也稱:「我們就怕拿著大刀的蒙古騎兵部隊。」

1947年5月1日至1949年4月30日,內蒙古騎兵部隊與國民黨正規軍和地方軍作戰633次,斃傷俘敵19875人,繳獲各種炮69門、輕重機槍132挺、長短槍8359支、各種炮彈1203發、子彈68935發、戰馬20082匹,擊毀敵機一架。

1949年5月,內蒙古人民解放軍正式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改稱內蒙古軍區,下轄騎兵第一至五師,原第十師改稱三師、原第十一師改稱四師、原第十六師改稱五師。內蒙古騎兵部隊是馳騁於東迄長春、瀋陽,西至綏蒙原野的快速機動部隊。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們肅清匪患,安定社會秩序,在區外配和野戰軍部隊作戰,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不朽英名。 平津戰役之後,內蒙古騎兵部隊進行了改編,大部分散到各軍分區和武裝部,編成了地方部隊。也有一部分改編成炮兵團和運輸團,編在四野或者三野的部隊裡。直到上個世紀的1975年,在廣州軍區的海南島,還有內蒙古騎兵部隊改編成的使用馬匹的運輸團,1975年以後,廣州軍區、武漢軍區的運輸部隊全部改成了汽車,第四野戰軍下屬的蒙古騎兵部隊才最後消失。很多蒙古族幹部戰士回了內蒙古,留下來得只佔很少數。如今,在廣東的一些軍分區幹休所裡還可以見到當年的蒙古族老幹部。

解放戰爭時期,內蒙古騎兵部隊共殲敵上萬人。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開國將領中,除步兵外,騎兵是產生將軍最多的兵種,我軍共有(包括內蒙古騎兵)騎兵出身的將軍36人,其中上將2人;中將5人;少將29人。36顆騎兵將星閃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騎兵史上。

相關焦點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
    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收藏於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2013年7月3日拍攝。目前展位已經變化,重新進行塗裝。 ㄇㄎ1-1115號蒸汽機車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是功勳機車。1996年,經鐵道部批准,瀋陽鐵路局向抗美援朝紀念館捐贈該機車。 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桃源街附近,坐落在市中心北部風景秀麗的英華山上,是一座塔樓式建築群。該館是中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專題紀念館,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10月。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鐵血僑魂》
    1951-53年,二百多位來自東南亞的「華僑兵」(多為泰國歸僑),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很多人犧牲在戰場上;當年就有不少印尼華僑青年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和祖國邊疆,黃新聰(上圖)老友寫的《印尼西加『華僑兵』》就是填補部份的歷史空白。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薩鎮冰的抗美援朝詩作
    一位經歷了清、北洋、蔣記民國和人民共和國四個歷史時期的傳奇人物。 薩老1952年去世,因此,他確實在生前經歷了抗美援朝志願軍攻克漢城的事件,那麼,這首詩到底是不是他的作品呢? 從詩的內容看,無疑是感人的。但是,從形式上看,實在難以讓人相信出自薩老之手。因為它雖然是舊詩的格式,卻完全不符合舊詩的格律規則。 首先,它不押韻。 二四句的尾字「城」和「天」韻母完全不同,甚至不相近。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二十六軍抗美援朝徵戰記錄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二十六軍抗美援朝徵戰記錄 抗美援朝戰爭,是美帝國主義強加在我國人民頭上的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後,協同朝鮮人民軍實施戰略反攻。連續經過五次戰役較量,扭轉了戰局,取得偉大勝利。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裝備的前後對比
    毫米榴彈炮彈 50發 51式90毫米火箭筒彈 10發日制92步兵炮彈 30發 據統計,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願軍共損失:各種手槍8357支(其中51式手槍1179支,駁殼槍2816支,雜式手槍3463支,信號槍899支);各種步槍44086支(其中38式步槍5509支,99式472支,莫辛納甘式28089支,美制春田式步槍1527支,恩菲爾德步槍6支,捷克步槍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371)王樹增的訪談錄
    殘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有著太多鮮為人知卻是能夠刻骨銘心的戰事。韓戰談判開始以後,中國軍隊的作戰經驗和作戰保障都有了極大的豐富和改善,上甘嶺還有金城反擊戰都發生在談判以後。 記 者:我們聽說軍事科學院的韓戰問題專家評價說《遠東:韓戰》寫到中國軍隊和中國士兵的地方無不催人淚下。為什麼中國軍隊和中國士兵能夠如此英勇無畏? 王樹增: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還有過這樣的軍隊和這樣的士兵!
  • 北京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展內容有哪些?
    北京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主題展內容有哪些?  1、展覽內容以時間為序,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即「正義擔當 決策出兵」「運動殲敵 穩定戰線」「以打促談 越戰越強」「實現停戰勝利歸國」「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和歷史貢獻」。
  • 紀念抗美援朝影視作品密集 影視劇不止《金剛川》……
    ●紀錄片 《為了和平》 《為了和平》共6集,每集約50分鐘,採取史論結合、故事表達的方式,回顧呈現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
  • 回顧抗美援朝第一戰
    以史為鑑,中國人民不懼怕任何侵略戰爭,任何妄圖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陰謀,必將被粉碎。 1950年10月25日,入朝作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與長驅直入的敵軍遭遇,打響了出國作戰的第一次戰役。
  • 央視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讓偉大精神代代相傳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推出的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高度還原並全面回顧了抗美援朝戰爭歷程,真實再現了一大批志願軍英模、戰鬥集體的英雄事跡,深刻詮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識天宜聽風,臨流須觀瀾。
  • 部分歷史影像畫面首次披露,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登陸央視四套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攝製的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於10月12日起在CCTV-4晚8點檔黃金時段連續播出
  • 抗美援朝時期湧現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其中包括哪幾個?抗美援朝英雄...
    抗美援朝時期湧現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其中包括?這是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特輯課後作業第四題,小夥伴們知道黃繼光、邱少雲、蔣道平和董存瑞中哪些是抗美援朝時期的英雄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題的正確答案吧!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特輯課後作業答案大全第四題:抗美援朝時期湧現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其中包括____。
  • 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70周年展覽時間(開始時間+結束時間)
    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70周年展覽時間  開幕時間:2020年10月19日  開始參觀時間:2020年10月25日  點擊查看:10月25日起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恢復開放公告操作指南及預約入口  展覽內容:以時間為脈胳編排展陳內容,全景式回顧展示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曆程,接續反映戰爭結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國家和軍隊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  10月19日,「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
  • 抗美援朝:中國工業化的起點
    即便是歷時38年的文景之治期間也經歷了數次匈奴大舉入侵,外加一場掃蕩了國家腹心地帶的吳楚七國之亂;抗美援朝後長達67年的既無大規模外戰、又無大規模內戰的和平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幾乎獨一無二,為中國工業化創造了不可缺少的和平環境。而對抗美援朝以來這67年的和平與天翻地覆的發展,稱之為「新華盛世」,實不為過。
  • 【抗美援朝英雄榜】關於抗美援朝戰爭,這些歷史知識你知道嗎?
    抗美援朝紀念日為什麼是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後的首戰,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於1950年10月25日在兩水洞、豐下洞地區,與由溫井向北鎮進犯的南朝鮮軍步兵第6師第2團前衛加強第3營進行的一次遭遇戰。此役後,志願軍第118師、120師乘勝進攻溫井之敵,並於26日凌晨佔領溫井。從此,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 抗美援朝系列主題出版物在京首發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李挺、朱彤,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總裁唐世鼎,人民出版社總編輯辛廣偉,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顧青等出席首發式。節目創作團隊代表、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家屬代表、有關專家學者以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相關部門負責人、發行方代表等在現場共同見證啟動發行。
  • 《跨過鴨綠江》:以「歷史美學品格」再現偉大抗美援朝戰爭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禦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該劇由董亞春任總導演,餘飛任總編劇,唐國強、丁勇岱領銜主演,孫維民、王志飛、劉之冰、姚剛、王挺、王同輝、劉濤、韓棟、連奕名、趙波等聯袂出演,在中國電視螢屏上首次全景式、史詩般地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展現了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以及洪學智、鄧華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崇高風範,謳歌了以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為代表的志願軍指戰員不畏強敵、英勇鬥爭的戰鬥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不怕難
  • 我國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史冊上!」2020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犧牲的團以上幹部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犧牲的團以上幹部 1950年10月至1955年 丁慶枝 -1952江蘇銅山 志願軍第38軍留守處保衛科副科長 刁仁忠1919-1951
  • 除了《金剛川》,這些抗美援朝大片也將密集上映!令人血脈僨張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序幕。為了紀念這一重要歷史節點,文藝界推出不少抗美援朝題材作品,有電影,有紀錄片,有劇集,還有演出。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