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英雄榜】關於抗美援朝戰爭,這些歷史知識你知道嗎?

2020-12-09 澎湃新聞

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黎民 攝)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援助朝鮮人民,保衛國家安全而進行的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

抗美援朝紀念日為什麼是10月25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後的首戰,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於1950年10月25日在兩水洞、豐下洞地區,與由溫井向北鎮進犯的南朝鮮軍步兵第6師第2團前衛加強第3營進行的一次遭遇戰。此役後,志願軍第118師、120師乘勝進攻溫井之敵,並於26日凌晨佔領溫井。從此,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以後這一天——1950年10月25日,便成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役之最

1950年11月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一部攻克雲山,重創美騎兵第一師,給恃強冒進的美軍和南朝鮮軍以迎頭打擊。圖為戰士們向敵陣地衝鋒。

雲山之戰: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戰

1950年10月,美國操控下的聯合國軍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嚴重威脅了我國安全。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一起在雲山、溫井地區迎擊進犯的敵人,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後的第一次戰役。

損失最小的一次戰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志願軍和人民軍在北起「三八線」,南至水原、原州一線地區向「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發起第三次戰役,突破敵人「三八線」防禦,這是一次較大規模的進攻戰役。此戰役中,殲滅「聯合國軍」及南朝鮮軍1.9萬餘人,志願軍和人民軍傷亡8500餘人(志願軍傷亡5800餘人,朝鮮人民軍傷亡2700餘人)。敵我傷亡對比為1:0.43。此役,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損失最小的一次戰役。

歷時最長的一次戰役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對「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發起第四次戰役,此役,長達87天,成為抗美援朝戰爭中歷時最長的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作戰經過要圖

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計投入15個軍的兵力,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向「聯合國軍」及南朝鮮軍發起第五次戰役,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上甘嶺陣地

上甘嶺戰役: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激烈的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曆時43天的上甘嶺戰役。交戰雙方在3.7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投入10萬兵力進行反覆爭奪,火力之猛,戰鬥之殘酷,在世界戰爭史上罕見。

金城戰役中衝鋒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金城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戰

1953年夏,為了爭取朝鮮停戰的早日實現,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了在抗美援朝戰爭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金城夏季反擊戰役。7月1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分數路向北漢江以西、金城以南30公裡長的敵軍防線發起猛烈的反擊。經過15天的奮勇作戰,終於迫使敵人接受了朝鮮停戰。

抗美援朝中的特級英雄

楊根思

楊根思生前所在連被命名為「楊根思連」

攜炸藥躍向敵群的楊根思

1950年11月,在堅守長津湖畔1071.1高地東南側小高嶺戰鬥中,楊根思率領三排打退美軍8次進攻,在最後只剩下他一人時,他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抱起炸藥包衝向敵群,與敵人同歸於盡,年僅28歲。1951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特級英雄」榮譽稱號,同年12月,命名其生前所在連為「楊根思連」。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授他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黃繼光

捨身堵槍眼的黃繼光

19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為了戰鬥的勝利,黃繼光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佔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戰後,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授「模範團員」稱號。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給他追記特等功,並追授「特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全國人民為抗美援朝捐獻了多少架飛機

工人積極開展增產活動,支援抗美援朝

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了捐獻武器運動的號召,要求全國各界愛國同胞,不分男女老少,都開展愛國的增加生產、增加收入的運動,用新增加的收入的一部或全部,購買飛機、大炮等武器,捐獻給志願軍。

截至於1952年5月底,東北地區捐款6525.08萬元,可購戰鬥機435架;華北地區捐款6795.06萬元,可購戰鬥機453架;華東地區捐款21540.67萬元,可購戰鬥機1436架;中南地區捐款13357.84萬元,可購戰鬥890.5架;西南地區捐款4471.22萬元,可購戰鬥機298架;西北地區捐款1365.41萬元,可購戰鬥機91架;內蒙古捐款465萬元,可購戰鬥機31架;其它地區和個人捐款1132.5萬元,可購戰鬥機75.5架。總計全國各界人民共捐款55650.37萬元,可購戰鬥機3710架。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殲敵多少萬人

在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戰爭兩年零9個月的時間裡,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滅「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71.8477萬人。

在抗美援朝戰爭運動戰時期(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殲敵18.5277萬人,其中第一次戰役殲敵1.5990萬人,第二次戰役殲敵3.6036萬人,第三次戰役殲敵1.2338萬人,第四次戰役殲敵5.3070萬人,第五次戰役殲敵6.7843萬人。這一時期,中朝軍隊共殲敵23.3523萬人。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傷亡多少人

為了奪取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志願軍廣大指戰員不怕犧牲,浴血奮戰,前赴後繼,許多英雄兒女的鮮血灑在了朝鮮的土地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壯烈犧牲和光榮負傷者共36萬餘人,其中有14萬人長眠在異國他鄉(在戰鬥中犧牲11.5萬餘人,事故傷亡和病故等非戰鬥傷亡2.5萬餘人),在戰鬥中負傷22.1萬餘人。在十幾萬名烈士當中,有軍職幹部3名,師職幹部10餘名,團職幹部200多名。

朝鮮政府給中國人民志願軍頒發了多少勳章和獎章

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頒發的「金星獎章」(金,通徑3.6cm)

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頒發的一級國旗勳章(銀,鍍金 通徑7.2cm)

胸前佩帶一級國旗勳章的彭德懷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給中國人民志願軍頒發的勳章、獎章,主要授予兩種人員:一是英雄、模範和功臣;二是幹部。對英雄、模範和功臣的授予,主要根據其功勞的等級,及規定的勳章授予範圍。

自由獨立勳章授予營以上幹部。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朝鮮政府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本國人員共頒發自由獨立勳章3251枚,其中一級自由獨立勳章98枚,二級自由獨立勳章3155枚。戰士榮譽勳章授予連以下人員。功勞的等級高者授予的勳章等級亦高。1951年給軍以上幹部授勳,1952年給團以上幹部授勳,1953年給正排級以上幹部授勳。3年內,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幹部戰士英雄、模範和功臣勳章、獎章共526354枚,有231190人獲得朝鮮政府頒發的各種勳章、獎章。

1953年,朝鮮政府於「衛國戰爭」前後,以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的名義授予(或追授)彭德懷和楊根思、黃繼光、孫佔元、楊連弟、邱少雲、伍先華、胡修道、楊育才、楊春增、李家發、許家朋12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並為他們頒發了「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勳章,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中國人民志願軍以炒麵代乾糧的由來

後勤人員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炒炒麵、炒米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前線就著雪吃炒麵

抗美援朝戰爭初期,由於敵機瘋狂轟炸,晝夜封鎖破壞志願軍後方供應線,致使志願軍的口糧和副食供應難以及時得到補充。而且即使有時得到補充,白天也不能生火做飯,敵機發現哪裡有炊煙,馬上就會狂轟濫炸。加之戰事緊張,戰士們常常也來不及做飯。鑑於上述情況,時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的李聚奎想起他在西路軍被敵人打散時千裡乞討返回延安途中,曾吃過老百姓給的一種炒麵,食用方便,也易保管。

根據炒麵的上述特點,李聚奎提出用炒麵作為志願軍的乾糧。他讓東北軍區後勤部先加工一批樣品,送往前線試用。隨後,李聚奎將志願軍試用炒麵的結果報告了彭德懷司令員,並將炒麵樣品送志願軍總部。彭德懷和幾位副司令員得知試用結果並看到了炒麵樣品後很高興,當即批准組織生產供應部隊。

勿忘歷史,

珍愛和平!

- end -

來源 | 女性之聲

原標題:《【抗美援朝英雄榜】關於抗美援朝戰爭,這些歷史知識你知道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於抗美援朝戰爭,這些歷史知識你知道嗎?
    從此,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以後這一天——1950年10月25日,便成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 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役之最 此役,是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損失最小的一次戰役。 歷時最長的一次戰役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對「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發起第四次戰役,此役,長達87天,成為抗美援朝戰爭中歷時最長的一次戰役。
  • 抗美援朝197653是什麼意思 抗美援朝是哪一年戰爭簡介及歷史意義
    197653的意思是: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的今天,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抗美援朝戰場。抗美援朝中國犧牲了多少人 ?歷史意義有哪些
  • 抗美援朝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喊出這些著名口號!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除了喊出「立功的時候到了!」「為犧牲的戰友報仇!」「人在陣地在!」「與陣地共存亡!」等以往戰爭中常見的口號,還有很多反映這次戰爭特殊性的口號……「打好出國第一仗」志願軍入朝後,各部隊指戰員情緒都很高漲,決心打好出國第一仗!
  • 抗美援朝戰爭的五大意義
    近年來,仍有人不遺餘力否定抗美援朝的意義,拋出一些經不起考證的史料,甚至說連毛澤東自己都後悔了,認為「幫助朝鮮打這場仗是錯誤的」。抗美援朝,中國無疑付出了人員傷亡和軍費開支的巨大代價。那麼,毛澤東認為自己做了錯誤的決策嗎?抗美援朝是否達到他的預期目的?他後來是如何評價抗美援朝戰爭的?筆者依據有關檔案和材料,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分析。
  • 抗美援朝歷史見證|譚楚雲老人的「抗美援朝生產捐獻集金筒」
    抗美援朝戰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獻、歷史圖片。它們記錄和見證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抗美援朝戰爭的無私奉獻。 抗美援朝戰爭離我們漸漸遠去,這個小小的竹筒也已歷經70年的滄桑。透過它,我們仿佛看到了當年全國人民開展的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看到了一個普通老工人的殷殷愛國之心。
  • 《跨過鴨綠江》:以「歷史美學品格」再現偉大抗美援朝戰爭
    堅守飛虎山、激戰黃草嶺、血戰松骨峰、寒戰長津湖、上甘嶺戰役……70年前,由中華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著人民的重託、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發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作者:劉國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對於抗美援朝戰爭,軍事科學院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史》總結出如下特點: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新中國與美國互為主要對手的一場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的全面較量;雙方經濟力量和軍隊武器裝備對比懸殊、極不對稱的一場戰爭。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
    新華社發【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對於抗美援朝戰爭,軍事科學院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史》總結出如下特點: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新中國與美國互為主要對手的一場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的全面較量;雙方經濟力量和軍隊武器裝備對比懸殊、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
    對於抗美援朝戰爭,軍事科學院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史》總結出如下特點: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新中國與美國互為主要對手的一場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的全面較量;雙方經濟力量和軍隊武器裝備對比懸殊、極不對稱的一場戰爭。
  • 周恩來與抗美援朝戰爭第一年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摘要]《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 3冊有多篇文稿涉及抗美援朝戰爭,清晰地展現了周恩來在抗美援朝戰爭決策和戰爭第一年中所付出的心血和重要貢獻:韓戰爆發後,代表中國政府迅速作出外交反應,此後又在著手開展應戰準備的同時,不斷通過多種外交途徑與美國當局和有關方面溝通,表達贊成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是否有侵略中國的野心?
    提出這個問題,無非是想證明我們偉大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不應該打!言下之意就是美國未必想侵略我國,所以中國其實有其他選擇。這種思潮主要見於知識界,從抗美援朝開始的那一天,吵吵到了現在。70年來前僕後繼的想證明抗美援朝錯了。
  •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軍事科學院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史》總結出如下特點: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新中國與美國互為主要對手的一場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的全面較量;雙方經濟力量和軍隊武器裝備對比懸殊、極不對稱的一場戰爭。
  • 抗美援朝70周年|外國人眼中的抗美援朝戰爭:「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
    (資料圖片)但是,這次聽證會並未打消美國盲動勢力的戰爭冒險衝動。在接下來兩年多時間的戰爭中,布雷德利的觀點並沒有冷卻美國的戰爭狂熱,但卻為戰爭的結局所驗證。抗美援朝戰爭,是在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條件下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戰爭。這場戰爭對中美兩國都有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對中國來說,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場百年恥辱一朝得雪的雪恥之戰。
  • 21世紀的視角:抗美援朝戰爭啟示錄
    (小標題)堅決反對霸權主義 堅定維護核心利益鞠萬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先後4次負傷。如今在老人的書房裡,擺滿了軍事書籍和資料。鞠萬昌近照。新華社記者丁非白攝鞠萬昌說,抗美援朝戰爭使任何霸權主義和侵略者清醒認識到,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是不惜用鮮血捍衛國家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歷史時鐘撥回1950年。
  • 聽老兵講故事、看抗美援朝紀錄片,辦歷史手抄報...這堂主題班會讓...
    為了讓學生銘記歷史、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中學生的課堂裡,南渝中學初一、初二年級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通過開展「抗美援朝」主題班會、歷史手抄報和演出匯報的形式,將那個遙遠的年代拉到我們的身邊。南渝中學初一三班的學生楊思涵,通過家人找到了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向榮川,聽他講述那些戰場上的故事。
  •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成長的中國空軍
    抗美援朝戰爭,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嚴酷的戰爭,加速了我軍由步兵單一兵種,向現代諸軍兵種合成軍隊的轉變,促進了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人民空軍的成長就是典型的範例。  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迅速成長  1951年1月2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與美國空軍進行第一次空中交戰。
  • 抗美援朝有五大意義,真正看懂後,才發現這場戰爭最終贏家是中國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美國和一些反對我國的政客散布謠言說,我國出兵朝鮮,發動抗美援朝戰爭是為了為蘇聯服務。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關於韓戰的一系列文件解密後,很多人單方面認為,中國在國力較弱的情況下參加韓戰,完全是損害本國利益。因此,很多人對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持否定態度。
  • 抗美援朝戰爭題材小說創作:鼓蕩革命英雄主義的時代強音
    在這場戰爭中,魏巍、陸柱國、巴金等著名作家都到了前線,創作出《誰是最可愛的人》《上甘嶺》《團圓》等真實反映這場戰爭的優秀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所承載和弘揚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激勵和撫慰了前線浴血奮戰的官兵,也極大地調動並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感;很多作品後來更是成為經久流傳的紅色經典,對新中國文學的建構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 抗美援朝戰爭時的共和國元帥們
    1953年7月28日,朝鮮開城來鳳莊志願軍談判代表團駐地,彭德懷在停戰協定及補充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式宣告抗美援朝戰爭結束。9月12日彭德懷在《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中振奮人心地總結這場戰爭:「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除彭德懷外,賀龍也親赴朝鮮戰場。
  • 抗美援朝戰爭,真的把美國人打得連電影都不敢拍?其實並不是
    戰爭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也是人們銘記歷史的最好見證!我們看到最多的戰爭片,一般都是抗日戰爭題材,但是要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並不只有抗日戰爭,還有抗美援朝!在當時的剛建國的時候,將軍帶領志願軍打出了一波精彩的反擊戰,也有人會覺得,中國抗美援朝把美國打的如此之慘,連美國都不敢用戰電影來進行描述嗎?其實這都是自己的想像而已。目前影視技術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歷史題材都被改編成了電影,但是我們很少見到抗美援朝戰爭改編的電影,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我們國家沒有詳細的題材而已,美國導演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段歷史重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