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真的把美國人打得連電影都不敢拍?其實並不是

2020-12-14 大國將令視頻

戰爭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也是人們銘記歷史的最好見證!我們看到最多的戰爭片,一般都是抗日戰爭題材,但是要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並不只有抗日戰爭,還有抗美援朝!在當時的剛建國的時候,將軍帶領志願軍打出了一波精彩的反擊戰,也有人會覺得,中國抗美援朝把美國打的如此之慘,連美國都不敢用戰電影來進行描述嗎?其實這都是自己的想像而已。

目前影視技術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歷史題材都被改編成了電影,但是我們很少見到抗美援朝戰爭改編的電影,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我們國家沒有詳細的題材而已,美國導演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段歷史重現的機會。在美國,有關抗美援朝的戰爭作品還是比較多的,最值得一提的當屬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堅韌的刺刀》了,這部電影是美國1951年拍攝,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中華人民解放軍的反擊下一路退回到了三八線,完美的復刻了當時戰爭的殘酷!

當然,這部影片並沒有像我們看到的抗日神劇一樣那麼雷人,而是極大的真實還原了這次戰爭,一開始就展示了炮火連天的追擊場面,英勇的志願軍也讓美國陷入了被動逃跑的窘境,不管是電影情節還是手法應用,都客觀地展示了這一舉世聞名的戰爭,讓人身臨其境,特別觸動,而不會因為美國是拍攝方就會把美國拍的特別厲害。

當然,除了《堅韌的刺刀》這部電影以外,《豬排山》也是美國拍攝的抗美援朝的電影,同樣也客觀展示了中國志願軍在朝鮮土地上如何抗擊敵人的英勇姿態,也很客觀的表現出了當時戰場的殘酷。相比之下,我國的國產抗日電視劇就問題很大了,不僅沒有尊重歷史,還把抗日描繪的如此輕鬆寫意。要知道,中國人民用14年才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其中無數中國人拋頭顱灑熱血,卻被如今電視劇中的情情愛愛所代替,這樣的電視劇不僅讓人們誤以為抗日中國能勝利很輕鬆,甚至還會給很多未成年人帶來錯誤的價值觀。所以還是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有效管控這些影視作品,做到對歷史的尊重。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爭,美國真的被打到連電影都不敢拍?事實不是如此
    然而二戰結束後的那段時期,並非如此,當時的美國在二戰期間嘗到了戰爭的甜頭,其他國家無法對其形成核威脅,而當時的美國又肆無忌憚地介入韓戰,中國對此十分清楚,一旦美國將朝鮮半島納入自己的管制範圍內,我國東北邊境便會成為美國進行擴張的又一開口,於是中國便組建志願軍援助北朝鮮軍隊。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是否有侵略中國的野心?
    很多人問美軍如果陳兵鴨綠江,是否會繼續侵略中國?提出這個問題,無非是想證明我們偉大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不應該打!言下之意就是美國未必想侵略我國,所以中國其實有其他選擇。這種思潮主要見於知識界,從抗美援朝開始的那一天,吵吵到了現在。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軍隊的「精氣神」中,「氣」是中堅,表現為敢打必勝、血戰到底、不懼艱苦的血性膽氣。正是靠著這股氣,志願軍打敗了「鋼多氣少」的美軍,創造出以弱勝強的戰場傳奇。  敢打必勝的勝戰勇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革命戰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 抗美援朝戰爭,除美軍外哪個強國被志願軍打得最慘?傷亡多少人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朝軍隊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爆發了長達3年的戰爭,中國從1950年10月首批志願軍過江,開始抗美援朝。雖然是「抗美」,但不代表其他西方國家的軍隊(聯合國軍16國派兵參戰)都是「打醬油的」,3年時間內美軍共有5萬多人戰死,是陣亡數字最高的西方參戰強國。而除了美國之外,哪個歐美強國被志願軍打得最慘呢?
  • 原子彈的威力恐怖異常,抗美援朝時為啥美國不用?其實是不敢用
    ,中國依然出兵抗美援朝,美國在朝鮮戰場上想故伎重施,想對中國和朝鮮進行核打擊,核戰爭一觸即發。因為中國出兵朝鮮,所以美國試圖在短時間內擊潰朝鮮的陰謀被粉碎,美軍被中國志願軍驅趕到三八線附近,美國甚至向外界表示必要的時候想動用最後的王牌——原子彈。但是在整個韓戰中,美國並沒有使用原子彈,這是為什麼呢?真相是他們不敢用。
  • 韓戰:一人獨戰上百名美國兵,你以為是神話?不,這是真的!
    一人獨戰上百名美國兵?真的假的,小說都不敢這麼寫,不,應該是電影都不敢這麼拍!的確,我剛開始了解這個故事的時候,也覺得不可思議,一個人單挑上百名美國兵,說實在,換成誰都不信,你以為是鋼鐵俠啊!話雖如此,了這個事情的確是真的。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這是抗美援朝留給我們的最大精神遺產。眾所周知,韓戰爆發時的中國,無論國力還是軍力,都無法同美國相比。雙方實力懸殊程度不是以幾倍來計算的,主要工業產品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1950年美國鋼產量8772萬噸,中國是61萬噸,美國是中國的近144倍;1950年美國工農業總產值為2800億美元;中國是100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28倍。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
    當時,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個陣營對峙,西方世界反共色彩甚濃,對中國持敵視態度的國家不在少數。在國際場合,幾乎沒有中國的發言權。在這種情況下,當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國家利益面臨挑戰的時候能不能應對,敢不敢出手,確實是一個極其嚴峻的考驗。70年前的中國,面對這樣的歷史考卷,敢於對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說「不」,交出了令人驕傲和滿意的答案。
  • 金剛川:戰役打得有多慘烈?就連打不死的吳京,都足足犧牲了3回
    就連打不死的吳京都足足犧牲了三回。抽過紙菸的燒成灰燼,啃過的玉米化為血霧,江西與四川的方言交鋒,男兵與女兵的初次邂逅,十七八歲的青年們前赴後繼獻出寶貴的生命。那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是高炮班抵抗的頑強,是工兵連建橋的速度,更是志願軍鋼鐵的意志。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
    這是抗美援朝留給我們的最大精神遺產。  眾所周知,韓戰爆發時的中國,無論國力還是軍力,都無法同美國相比。雙方實力懸殊程度不是以幾倍來計算的,主要工業產品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1950年美國鋼產量8772萬噸,中國是61萬噸,美國是中國的近144倍;1950年美國工農業總產值為2800億美元;中國是100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28倍。
  • 電影中的抗美援朝
    他和戰友們利用敵人炸斷的木料,用了七天七夜的時間,真的建起了一座大橋,可敵人出動了飛機,把7孔橋炸得只剩下了兩孔,橋不能用了。張振智帶著全連冒著槍林彈雨修橋,在這次任務中,敵人在承重橋周圍共投下了近千枚炸彈,還有2500多發炮彈,可全連一直堅守到運輸車通過為止。此時,英雄連長將何去何從?在電影之中,演員也要經歷真實戰場上的那種抉擇與掙扎,這是電影中的戰爭,也是真實戰爭的再現。
  •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雙方實力懸殊程度不是以幾倍來計算的,主要工業產品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1950年美國鋼產量8772萬噸,中國是61萬噸,美國是中國的近144倍;1950年美國工農業總產值為2800億美元;中國是100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28倍。美國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先進的軍事裝備,中國不要說飛機、坦克,就連汽車也製造不了。
  • 勇敢的中國人 致敬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
    這部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等實力派演員演繹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點燃了國人的愛國、愛軍激情。也讓我們親臨了戰場,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不易,更是感受到了前輩用生命去捍衛國家的壯舉。
  • 抗美援朝戰爭的五大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美國和我國臺灣國民黨當局出於反共的目的,散布不實言論,污衊中國大陸出兵是為蘇聯服務。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檔案解密後,一些人又以片面曲解的方式引用史料,認為中國大陸參加韓戰是不惜損害本國利益為他國出力。
  • 血戰松骨峰:幹掉600多敵人,打光子彈,被烈火燃燒,全連僅存6人
    即便雙方實力懸殊,三連只有100多人,而敵人卻有好幾個師,裝備更是十分精良,志願軍們也絲毫不畏懼,高喊著口號,勇往直前,讓這場激戰持續了八小時。最後,他們的子彈都打光了,還被敵軍的汽油彈擊中,很多戰士身上都著火了。令人震撼的是,即使打得如此慘烈,也無人後退一步,他們乾脆扔下槍,隻身向敵人撲去,與敵方同歸於盡。
  • 1950年抗美援朝,中國為什麼非打不可?戰爭帶來的利益影響至今!
    抗美援朝,這仗中國必須要打!就這樣,中國志願軍橫渡鴨綠江,踏入了朝鮮的戰場。這恐怕是有去無回的選擇,然而每個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可1949年剛剛成立的新中國,拿什麼跟別人打?就連裝備優渥的美國軍隊,都無法在這場嚴寒中全身而退。可想而知,穿著單衣的中國志願軍,面對的是地獄般的折磨。
  • 抗美援朝70周年|外國人眼中的抗美援朝戰爭:「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
    《參考消息》特別策劃:致敬最可愛的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專家縱橫談(10·完)●對美國來說,最應該汲取的教訓是不要與中國為敵,最應該跳出的怪圈是無來由自信,最應該打破的執念是霸權的永續●我們最應該昂然挺起的是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
  • 張藝謀要拍抗美援朝電影,主角是中國史上最牛狙擊手?誰來演?
    《最冷的槍》的故事大意是這樣的: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狙擊手張大弓槍法過人,美軍傾盡全力欲將之消滅。面對敵人布下的天羅地網,張大弓臨危不懼,同敵人展開周旋,最終扭轉了戰局,成功擊敗對手。藝綻君看到這裡,不禁感慨,這不就是好萊塢電影《兵臨城下》的情節嗎?
  • 美國科幻電影,什麼都敢拍,就是不認「錯誤」
    之所以選擇這3部電影而劃分時代的分析,恰好就在於這三部電影代表著不同時期美國科幻電影的追求。在《銀翼殺手》裡邊,雖然我們看到了人們對於科技造成的道德與倫理困境,但是美國人對科技的發展依舊是抱有樂觀的態度,許多學者指出他們反智。
  • 抗美援朝電影《金剛川》中國軍人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佬什麼叫...
    「融世代血肉金剛,換當下風平浪靜」,沒有人是金剛之軀,一位位志願軍用生命築起了人橋,築起了我們的祖國,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電影 《金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