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標題,可能大家感到有些詫異!
一人獨戰上百名美國兵?真的假的,小說都不敢這麼寫,不,應該是電影都不敢這麼拍!的確,我剛開始了解這個故事的時候,也覺得不可思議,一個人單挑上百名美國兵,說實在,換成誰都不信,你以為是鋼鐵俠啊!
話雖如此,了這個事情的確是真的。
它發生在抗美援朝的朝鮮戰場,主人公就是我們290多萬人民志願軍中的一名普通士兵,他的名字叫程九齡。
我想看到這個陌生的名字,大部分就是去搜索一下這個人是「何方神聖」。但是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們,網上所有關於他的介紹,只有寥寥百餘字,甚至有關他的照片,都寥寥無幾,可是有關程九齡一人獨戰上百名美國兵的事跡,那是真的。
故事發生在1951年的長津湖之戰,當時程九齡是20軍60師178團4連的一名普通戰士。20軍可是一支非常有名的部隊,在解放戰爭時期,它可是華東野戰軍的王牌部隊。1950年韓戰爆發後,20軍就和26軍、27軍編成在第9兵團內入朝參戰,其首戰就是在長津湖迎戰美軍陸戰隊第1師等精銳部隊。
這裡得先說一下,程九齡可不是老兵,相反,是一個剛剛入伍不久的新兵,根據資料顯示,他是在1950年參軍入伍的,然後就上了朝鮮戰場,可以說他的戰鬥經驗幾乎是沒有的。
當時程九齡所在的60師在長津湖之戰中,主要是擔負切斷下碣隅裡和古土裡美軍的任務,說白了,就是阻援的。當時古土裡的美軍為了救援美軍陸戰1師師部所在地下碣隅裡,特意組織了德賴斯代爾特遣隊1000餘人,而且還出動了坦克,可以說是下了血本,好在最後是完成了任務。
可是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據統計,在長津湖一戰中,60師全師共傷亡3203名,其中因缺乏防寒衣服凍傷者達1663人,著名的「冰雕連」就是60師的部隊。
到了1951年4月,休整完畢的第9兵團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可是在回撤階段,美軍前來追擊第27軍,為此20軍58師則自發打響了華川阻擊戰,為兄弟部隊撤離創造了條件。不過由於美軍機械化部隊追擊速度很快,60師也展開阻擊敵軍。
而程九齡也參加了這次的阻擊戰。
當時程九齡和他的戰鬥組組長周學浩以及新兵王昆鬥在前哨陣地警戒美軍。後來因為人數不夠,其班長肖二雲親自過來指揮戰鬥,還帶著20多顆手榴彈。
很快美軍對這個前哨陣地發起了連以上規模衝擊,並用炮彈火力封鎖我主陣地與前哨陣地的聯繫,使得我軍增援部隊一時無法抵達。這就表示這個前哨陣地只有程九齡他們四個人。
更讓人擔憂的是,在第一輪戰鬥中,班長肖二雲和組長周學浩先後犧牲,陣地上也就只剩下程九齡一個人。
有人問:不是還有一個嗎?你說那個新兵王昆鬥?不好意思,因為是新兵,沒見過這個陣勢,就直接躲在了戰壕裡不敢出來,所以有他沒他一個樣。
當然大家也不必指責他,新兵初次上陣,其表現都是這樣的,沒尿褲子就不錯了。只要經過鍛鍊出來,都是好戰士。
話說回來,陣地怎麼辦?程九齡能守得住嗎?結果是程九齡守住了!
當時的戰鬥是這樣的:程九齡一人獨戰上百名美國兵!
不過這個獨戰也是講究戰法的,可不是大家以為的往前衝,那不是勇敢,那是送死!
且看程九齡是怎麼做的?
他先戰友們的槍和手榴彈全部收集到了一起,幹什麼呢?當然是打敵人了!如果美軍還在遠處,就使用步槍射擊;稍近些就用衝鋒鎗招呼;當然再近點的話,那直接就用手榴彈往前扔!
就這樣,程九齡一個人打退了美軍四輪衝鋒。就在晚上美軍的最後一次衝擊中,程九齡打光了所有的子彈,投出了最後3枚手榴彈,終於打退了美軍的最後一次進攻。
可以說程九齡幾乎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就守住了陣地,還殺傷了40多個美軍。你說這是神話嗎?我想不是的,美國兵也是人,碰上這樣不怕死的軍人。也是夠夠的。所以有一句話還說得真有一番道理:狹路相逢,勇者勝!
戰後。程九齡榮立一等功,獲得「孤膽英雄」榮譽稱號。
這個稱號,我想是再貼切不過了,程九齡不是孤膽英雄,誰才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就是我們敬愛的中國軍人,我輩楷模!
《決戰朝鮮》這本書是一部全景式再現韓戰歷史風雲的經典作品,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和分析了韓戰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同時,書中通過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韓戰臺前幕後的諸多歷史真相,被廣大軍迷譽為韓戰題材國內品質扛鼎的作品。
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購買此書閱讀,了解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韓戰70周年#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