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美國三易主帥,為何最終還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2020-12-17 韓戰背後的故事

韓戰期間,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首先由麥克阿瑟擔任,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職後,由李奇微接任,李奇微調離朝鮮後,由克拉克接任。三易主帥,最終,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三位美國主帥在韓戰期間,都做了些什麼,導致最終沒有取得勝利?

杜魯門說,麥克阿瑟是美利堅合眾國一名偉大的戰士。

韓戰前,麥克阿瑟堪稱美國戰爭史上的奇才,他擁有三個"最年輕"的經歷,最年輕的準將、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國陸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1943年,麥克阿瑟被任命為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在太平洋戰場上,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創造了著名的「蛙跳」戰術,放棄一線平推的傳統做法,跳躍前進,越島攻擊,不僅減少了大量傷亡,還使戰爭的進程大大加快,僅用半年多時間即突破了日軍的內防圈,1944年12月,麥克阿瑟晉升為陸軍五星上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代表盟國籤字受降,從此成為日本的「太上皇」。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發動韓戰,6月27日,杜魯門下令美軍支援南朝鮮的作戰,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美國起草的決議,組織聯合國軍參加韓戰,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

麥克阿瑟在韓戰中,也許只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仁川登陸,這件事真正體現出了他的軍事天才,仁川登陸成功後,麥克阿瑟收到杜魯門的祝賀,為了摧毀北朝鮮的武裝力量,授權他在三八線以北進行軍事行動,但指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他的部隊都不準越過北朝鮮和滿洲的邊界。不久麥克阿瑟命令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向北挺進。

威克島會晤時,杜魯門擔心,三八線以北的戰爭,會不會引起蘇聯和中國的幹涉。麥克阿瑟認為中國不敢出兵,他還說,如果中國人試圖前進到平壤,那一定會遭受極為慘重的傷亡,他們永遠看不見三八線。

事實證明,這是麥克阿瑟的戰略誤判,當時的他,對中國人完全無視,正是在這一戰略誤判的基礎上,麥克阿瑟接而連三的犯了一系列錯誤,導致美軍最後被趕回三八線。

為了在感恩節以前結束戰鬥,攻戰平壤後,他兵分兩路,全速奮力向北推進,計劃在大雪降臨之前打到鴨綠江。麥克阿瑟還提出轟炸中國東北的計劃,但最終被杜魯門拒絕,但在麥克阿瑟的一再要求下,杜魯門同意轟炸鴨綠江橋的「朝鮮一端」,麥克阿瑟開始轟炸鴨綠江橋,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誤炸」安東,馬歇爾卻認為這些轟炸行動在軍事上毫無價值,因為鴨綠江馬上就要冰封,有橋無橋,不影響人員和物資進入北朝鮮。

鉗形攻勢第志願軍打碎後,麥克阿瑟接到報告,中國人參戰了,他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接著固執己見,認為是中國的小股部隊,不足為慮,再加上志願軍的主動後撤,更讓麥克阿瑟深信不凝。

在對戰場形勢嚴重誤判下,麥克阿瑟發動了聖誕節攻勢,並將進攻計劃公開宣布,他告訴士兵,他們能夠同家人共進聖誕晚餐。輕敵昌進的麥克阿瑟被彭德懷的一記重拳打回了三八線,聖誕節前讓孩子們的回家願望落空了。

退到三八線的麥克阿瑟無力再戰,他對接替沃克出任第8集團軍司令的李奇微說:「馬特,第8集團是屬於你的,你認為怎麼好就怎麼幹吧。」並將阿爾蒙德的第10軍交由李奇微統一指揮,事實上李奇微成了所有在朝聯合國軍地面部隊的總指揮,從後面的戰事來看,麥克阿瑟總算作出了一次還算不錯的決完。

彭德懷說,李奇微是他戎馬一生中遇到的最難對付的將軍。

李奇微做的第一件事是恢復第8集團軍的榮譽。他扔掉了骯髒的輔在餐桌上的床單,拆掉吉普車上的帆布車篷,用手槍逼著南朝鮮兵返回前線,在全軍要求,師指揮官和他的先頭營在一起,團指揮官和戰鬥最激烈的連在一起,李奇微一口氣撒了5個師長,與他第一次談話的阿爾蒙德將軍也挨了批。

李奇微做的第二件事是組織撤退。李奇微清楚,由於麥克阿瑟的輕敵,聯合國軍的敗局以定,無法挽回,彭德懷根本不會給他多少時間。中國志願發動第三次戰役,漢城以東的南朝鮮部隊的潰逃,李奇微只好放棄漢城,組織十餘萬聯合國軍有序撒退,志願軍拿下漢城,在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部,牆上釘了一件睡衣,旁也還有一行字,「第8集團軍司令官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官致意!」這是李奇微親手釘的。

李奇微做的第三件事是反擊。李奇微向第8集團軍補充了大批老兵,把從元山撤回來的第10軍也拉上了第一線,經過調整補充,達到了7個美軍師、8個南朝鮮師和2個英國旅共鬥25萬人,糧彈充足。李奇微經過潛心研究,發現中國軍隊的攻擊每次都正好持續8天,把這一規律稱為「禮拜攻勢」,只要頂住中國軍隊7天的進攻,就可以趁其糧彈皆盡時發動反擊。

1951年1月25日,李奇微果斷展開「霹靂行動」,無論是毛澤東和彭德懷都沒能預見這次進攻,彭德懷電告毛澤東,要求北撤15到30公裡,毛澤東回電,不但不同意,還要求立即發動第四次戰役,雙方戰至2月16日,志願軍38軍全部撤過漢江,2月17日,中朝聯司決定,全線轉入防禦。李奇微越過漢江後繼續北進,開始「屠夫行動」,在中朝聯軍的阻擊下,一天只能前進1公裡,進展緩慢,但前力己竭,後為未續的彭德懷,只好於3月14日撤守漢城,大踏步後退,3月15日,南朝鮮第1師進入漢城,4月11日,他被杜魯門任命為聯合國軍司令遠東美軍司令。

李奇微到東京上任後,將朝鮮戰場的指揮權交給範佛裡特,越過三八線的範佛裡特在志願軍的第五次戰役中又被趕回三八線,老奸巨滑的範佛裡特,乘志願軍撤退之際,發動反擊,打殘了我180師。從此以後,雙方在三八線上對峙,雖然大小戰鬥不斷,但雙方都沒能越過三八線。

克拉克,上甘嶺戰役的始作湧者

1952年,杜魯門總統任命克拉克為聯合國軍司令和美軍遠東司令。為了民主黨競選總統,杜魯門授意克拉克在朝鮮打一場大勝仗,新官上後的克拉克,也急需一場勝仗來確立自己的威信。在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的建議下,克拉克決定,在朝鮮中部金化以北的五聖山附近打一仗,將戰線向北推進一公裡左右。計劃動用美國一個師和南朝鮮一個師,再加上16個炮兵營的火炮支援。

然而,讓克拉克沒想到的是,志願軍在戰役初期就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為追求所謂的勝利,克拉克只好不斷地投力兵力,戰事也隨之不斷擴大,遠遠超出了克拉克的預料,至於此戰的結果,想必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知道,這一戰,就是著名的上甘嶺戰役!此戰後,美軍再也沒有向志願軍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進攻。

當然,克拉克還做了一個事,就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相關焦點

  • 韓戰後的停戰協定,為何韓國拒絕籤署?背後還有這麼一段歷史
    1953年7月26日,《朝鮮停戰協定》籤署,李承晚的韓國政府沒有籤字。韓國沒籤字,主要問題出在李承晚身上,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死要面子的李承晚為了面子,拒絕這個停戰協議。雖然李承晚年紀大了,能力不佳,名聲不好,但是好歹也算是韓國「開國國父」(至少他這麼認為)、首任總統,總得要給後世留下一些「濃墨重彩」的「碩果」,所以,在韓戰時期,李承晚對戰爭的姿態一直都較為強硬。
  • 韓戰停戰後,美國輿論集體沉默,世界各國什麼反應?
    1953年7月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在《停戰協議》上正式籤字,標誌著打了三年的韓戰宣告停戰。協議籤署之後,彭老總中氣十足地對來訪記者說:西方殖民者在東方海岸線上架起幾座大炮就能霸佔一個國家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 鮮于學源:為何美國和北朝鮮尚無和平協定
    鮮于學源博士 韓戰始於1950年,終於1953年。當北朝鮮軍隊挺進南朝鮮時,時任南朝鮮總統李承晚向美國總統杜魯門尋求幫助。北朝鮮遭受了美軍和聯合國軍的地毯式轟炸,這種針對平民目標和軍事目標的無差別轟炸給朝鮮民眾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物質損失和極其痛切的精神創傷。根據美國方面統計,大約20%的北朝鮮人在1950年至1953年間因轟炸死亡。隨後的其它調查資料則將這一數字提高到30%。 韓戰中被投擲到北朝鮮的凝固汽油彈的數量高於整個越南戰爭期間。
  • 南韓是韓戰中的「東道主」,為什麼他們卻沒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為保住北朝鮮的戰略緩衝,我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19日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953年7月28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北朝鮮人民軍金日成元帥和中國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韓戰結束。
  • 韓戰始於三八線,為何又止於三八線?是巧合還是必然?
    1950年6月25日,朝鮮在蘇聯的默許下突破三八線進攻韓國,隨後美國進行了武裝幹涉,使本來是內戰的韓戰演變成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中國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也被迫以志願軍的名義參加了這場戰爭。整個韓戰歷時三年零一個月,1953年7月27日戰事雙方在三八線附近的板門店籤署了朝鮮停戰協定,戰爭結束。那麼,韓戰始於三八線,為何又在三八線附近結束呢?這是巧合嗎?首先,韓戰停止於三八線,是這場雙方實際較量的結果。韓戰爆發後,朝鮮人民軍作戰發展極為順利,迅速將戰線推進至朝鮮半島東南角的洛東江一線。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帶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韓戰
    美國人其實還算客觀,關於朝鮮戰勝,他們的歷史記載中是承認失敗的,但是關於失敗的責任,最終基本上是讓麥克阿瑟一個人背鍋了。但歸根結底朝鮮戰勝的失敗還是因為美國政府誤判中國人民保家衛國的決心和中國軍隊的實力,這就是美國政府決策的重大失誤。
  • 韓戰中國打輸了嗎?停戰後到現在這個事實告訴你答案
    1950年,韓戰的烈火燒及剛剛建國沒多久的紅色中國,應朝鮮方面的求援,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氣勢浩蕩跨過鴨綠江,與朝鮮兄弟共同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韓戰中國打輸了嗎?
  • 鏡頭裡請看:韓戰中的美軍
    韓戰交戰雙方最後將陣線穩固在「三八線」上,迫使「聯合國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於1953年7月27日,在《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上簽字,確定「三八線」為臨時軍事分解線。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以中朝軍民的勝利和美國的失敗而告結束。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的「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後來在回憶錄中說: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司令官」。 板門店談判會場,彭德懷總司令隆重出席步入會場。 中朝代表進入會場
  • 韓戰為什麼起於三八線又止於三八線?看完你就知道了
    韓戰(朝鮮內戰)從三八線地區爆發,美國立即進行武裝幹涉,使本來是內戰的韓戰演變成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中國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也被迫以志願軍名義參加了這場戰爭。整個韓戰歷時三年零一個月,於1953年7月23日朝鮮停戰協定籤字,韓戰又在三八線地區結束。為什麼韓戰起於三八線又止於三八線?
  • 易金榮:停戰後,我在朝鮮修烈士陵園
    易金榮老人的證書1952年年底,新當選的美國總統艾森豪為兌現其儘快結束韓戰的競選承諾,親自到朝鮮前線後宣稱,要以「行動」而不是「言語」來打破僵局。為了應對美國可能在朝鮮的大規模登陸作戰,志願軍進行了反登陸作戰準備,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構築工事,因此,當時需要大量的工兵。易金榮記得,新兵訓練結束後分兵那一天,帶隊幹部挨個兒查看戰士的手,只要是手掌粗糙的,就被分到工兵連。就這樣,易金榮被編入志願軍第16軍32師95團工兵連,主要執行挖掘戰壕、修築工事、排雷布雷等任務。
  • 楊勇請纓朝鮮殺敵,三楊開泰成就韓戰壓軸戲:金城戰役
    韓戰壓軸戲:金城戰役 周恩來說過,在朝戰場,要把「三楊」拿出去,讓「三楊開泰」。楊得志、梅成武已先期赴朝,而楊勇一再要求參加志願軍,請纓殺敵。如今如願以償,楊勇急不可待地奔朝鮮前線。
  • 金剛川——韓戰最後的戰鬥
    按照上述邏輯,金剛川地區戰鬥,支撐了戰役全局,重挫了敵方士氣,迫使敵方不得不在韓戰停戰協議上簽字。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停戰協議在板門店籤字,12小時後協議生效。抗美援朝最後一場戰役——金城戰役,也於當天22時結束。
  • 勢不兩立卻又心照不宣,為何韓戰未能發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新中國的加入,使韓戰再度升級,進而成為二戰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熱戰。但,即便是19個國家在朝鮮半島慘烈廝殺,這場戰爭最終也沒有演化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為何第三次世界大戰未能在朝鮮引爆呢?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各大國尤其是美蘇都非常「克制」:一、美國的「作繭自縛」在我們傳統的思想中,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佔領朝鮮,下一步必然是侵略我國。並且,毛主席在說服大家同意抗美援朝時,也曾總結了經典的「三把尖刀」理論,即美國會在朝鮮把刀插到我們頭上,在寶島將刀插在我們腰上,在越南將刀插在我們腳上,天下有變,美國從這三個方向進攻,我們將必敗無疑。
  • 韓戰:五個國家五個歷史版本!朝鮮最無語!!
    然而到了11月份,中國的志願軍部隊站在朝鮮這方開始武力幹預,並擊潰了聯合國部隊,將其驅趕回南方。儘管戰爭還在持續,在最初的38度分界線附近最終形成了一個靜態的防衛線。   對很多美國人來說,中國幹預韓戰是想在亞洲推行共產主義的明顯證據,最新資料也顯示,毛澤東當時認為亞洲正在興起一股革命。但事實上,中國參戰的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擔心敵對的美國在其前沿駐軍,並可能越過邊境發動攻擊。
  • 韓戰中美軍的「六個沒想到」_騰訊新聞
    面對強勢的美軍,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中國政府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志願軍以非凡的勇氣和戰略戰術打贏了戰場戰爭。自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先後發起5次戰役,一舉收復了朝鮮北部廣大土地,此後又發起了多次進攻戰役,沉重打擊侵略者,迫使聯合國軍不得不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 美國在韓戰中真的被打敗了嗎?這場戰爭對美國的影響有多大?
    準確來說,也許應該只能說是美國沒能打贏韓戰。朝鮮戰場,如果僅僅以雙方的損失及軍隊傷亡人數來看,美國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戰敗,但是作為主動挑起戰爭的一方,沒有打贏,就是失敗。這場沒能打贏的戰爭,對美國乃世界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 麥克阿瑟的韓戰回憶:誰要跟中國陸軍開戰,腦子一定是有病
    1945年9月2日,日本二戰戰敗,盟軍於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了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籤字儀式由陸軍上將麥克阿瑟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負責安排和主持投降儀式,並代表盟軍受降籤字,日本方面由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籤署投降書。此時的麥克阿瑟抵達了他生活中的巔峰,開始他沒有相對若干年後,他會在日本對面的領土遭受一生中最大的失敗。
  • 朝鮮半島危機回顧 跌宕起伏戰爭曾懸一線
    2013年3月為了回應核試驗,美國在3月28日派遣B-2精神式戰略轟炸機飛越朝鮮半島上空,北朝鮮則威脅將會發射火箭。在韓國與美國軍隊聯合演習期間,北朝鮮威脅廢棄朝鮮停戰協定,並指控聯合演習威脅北朝鮮,美國不願意談判和平條約以取代停戰協定。
  • 李承晚與韓戰
    ; 後來由於美國認慫了,在即將要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的時候,又是他,讓手下的馬仔扣留了咱們志願軍的戰俘,妄圖破壞談判,他好藉機渾水摸魚,結果在導師、彭老總的領導下,志願軍發動了「金城戰役」, 對他手裡的烏合之眾來了一次降維打擊, 又把美國鬼子和他的走狗們趕回到談判桌上,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新中國成立後,歷經百年戰亂,早已破敗不堪的中國終於迎來了新生,全國上下一片歡愉,無論是金戈鐵馬的軍隊統帥,還是飽受摧殘的勞苦大眾,都對和平生活充滿了希冀。然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朝鮮卻深陷戰爭的漩渦,蘇聯和美國相繼從南北朝鮮撤軍後,南北朝鮮圍繞著祖國統一問題,爆發了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