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尖下的那些事兒,一位真誠寫作者,願我能用一份真誠送你一世溫暖。
菠菠菜:#情感故事大聯盟#系列
嫁人不能只重注愛情,在某些時候還是要看看對方的經濟情況的,就算這兩樣你都不看了,也總該看看對方父母的為人吧!
因為嫁到男方家後,日子裡不止有你們兩個人,還有他的父母姐妹等一眾親人,所以啊,別把所謂的愛情看的太真太重,有時候即使老公很愛你和疼你,他的父母對你有意見的話,這日子依舊過的像度日如年。
你做的好了,沒人會去誇你,覺得這是你應該做的,你如果做的不好了,那就像你和人家有不共戴天之仇了一樣,天天和你對著幹。
人心都差不多,大多都是善意要大於惡意,如果你天天都被惡所充斥著,那麼你這個人眼裡的世界該是多麼黑暗啊!
也就從這兒說明,大部分的婆婆已經年過半百了,什麼事也都經歷過,心存善念肯定是有的,只是她們的思想還停留在以前而已,所以才有了婆婆和兒媳婦的不合,這是一個時代的保守與開放的交鋒,但必須要有一個人做出讓步,畢竟同在一個屋簷下,針鋒相對的最後對誰都沒有好處。
張大英(化名)是王敏(化名)的婆婆,自從嫁到這個家後,她倆吵架就沒有停過,明裡和暗裡也都鬥過。
張大英是典型的農村老太太,年輕時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所以即使現在日子過好了,依舊改不了她省吃儉用的習慣。
不管家裡的是誰,吃飯時都不許剩,要是你剩飯倒進垃圾桶被她看見了,那麼她就能數落你一個月,並且只要是吃飯的時候,無一例外,都要把倒飯的事提出來說說。
王敏剛嫁到這個家的時候,農村稀罕人的方式,就是在吃飯時給你的碗裡先堆滿滿的一碗飯,讓你吃,這也就是那個年代過來人的一種待客之道。
第一次的時候,王敏吃飯的時候剩了,作為婆婆的張大英沒有說什麼,畢竟兒媳婦剛進門,馬上就數落人家怎麼好意思呢!
也就這樣第一次剩,第二次還剩,到了第三次了又剩,顯然這個時候的張大英臉就變了。
她對著兒媳婦王敏說:「敏敏,你怎麼吃飯老剩啊,這麼大人了還像個小孩子一樣,那些被倒掉的糧食都是掏了錢的。」
王敏有點莫名其妙了回道:「我也不想剩啊,可是你每次給我盛這麼多飯,我想自己盛你又不願意。」
張大英這個時候還算講理,回道:「行行行~那媽以後就不給你盛了,你吃多少自己就盛多少。這孩子,給你愛你還不願意接受!」
別看現在相處的還挺和睦,這只是王敏剛嫁進這個家後的幾個星期,所以作為婆婆的張大英對兒媳婦還算友好。
說起酸菜,大家肯定都知道,沒吃過都聽過或者見過,它是百姓心目中的一道美味。
在以前還沒有發展大棚蔬菜的時候,冬天想吃菜怎麼辦,就只能在秋末的時候,找些野菜或者自己種的白菜,把它們抹上鹽醃製在缸裡,入冬後,吃麵條或者玉米糊糊時就著吃,特香。
大部分中老年人就好這口,當然了張大英也不例外。
只是這醃製的菜,含鹽量比較高,攝入鹽分過多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對於孕婦來說更會加重水腫,也不利於胎兒的健康。
可是王敏挺這個大肚子的時候,正好是冬天,外面也冷不宜出門,她就整天窩在家裡養胎。
本來有婆婆張大英伺候著挺幸福的,可是這個冬天,張大英做的每頓飯都有酸菜,不是調著吃就是炒著吃。
在定期做產檢的時候,醫生也說了,儘量少吃辣和醃製的東西,這不僅對身體有刺激,對胎兒的發育也有影響。
因為只要是醃製的食品,在醃製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亞硝酸,如果攝入量多了,這是對人體有特別的傷害的,更何況是對胎兒的影響。
所以當婆婆張大英第一次讓吃這菜的時候,王敏沒有說什麼,因為吃個一兩次解個嘴饞這沒什麼。
可是越到後來的每一頓飯,她越是不敢上桌了,因為婆婆張大英早已經把酸菜當成了主菜。
也就在這天的早上,王敏挺著個大肚子,去廚房做飯,她就害怕婆婆又讓吃酸菜。
可是他在廚房忙活了半天,婆婆過來卻說:「你切土豆乾嘛,去床上坐著去,我來做飯,咱們今早吃米湯酸菜!」
王敏一聽到婆婆說這話,就特別牴觸的說:「媽,你都吃了一冬酸菜了,咱們換換口味吧,我都要吐了。再說了,我懷孕著呢,醫生本來就叮囑不能吃酸菜之類的醃製食物,對孩子不好。」
張大英聽到這話後,眉毛都拱到天上去了,她不屑的回道:「假矯情,吃了又死不了人。我當初懷孕的時候還沒有這麼好的東西呢,讓你吃酸菜怎麼了,委屈你了?你肚子裡的還是我的孫子呢,我能害他不成?!」
這句話說完後,王敏把手裡的土豆和菜刀也都放到了籃子裡,什麼也沒說,直接回到了自己的臥室哭了起來。
可此時的張大英根本就沒有理會,在她心裡覺得,王敏這就是假矯情,這頓飯最後端到了餐桌上,依舊是幾個餅,一盤醃製好的酸菜,還有一盆米湯。
可能這些食物在張大英那個年代,算是特別豐富的一頓大餐了吧,可是放到現在,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是一場噩夢,很少有人會喜歡這些東西。
所以王敏現在所經歷的,這都要歸於她的婚前,沒有提前的去觀察這個家庭的一個生活狀態和習慣,就嫁了過來,現在腹中又有了胎兒,即使想離開,也是一件艱難的事。
她現在的唯一稻草就是她的丈夫,來從中間調解,只有這一個辦法,如果連的丈夫都向著他的母親,那這個家再留下去,也就只剩了無助和委屈,就在也沒有別的了。
所以面對這樣的婆媳關係,你會該怎麼辦呢?以下兩點是我個人的看法。
讓丈夫從中調解,儘量找一個兩者都能兼顧的方法
婆媳關係最大的源泉就在於男方這兒,如果他能處理的好,那麼對於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來說,過的都是輕鬆和幸福的。
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兩者都能兼顧到,這種方法也不是沒有。
在婆婆做飯的時候,你想吃酸菜可以,你給你炒一盤或者調一盤,然後再給兒媳婦另炒一盤菜,既然她進了你們家的門了,就請好生待帶她,不要嫌麻煩,畢竟她可是為你家延續香火的人。
像本案例中說的那樣,在現實中是很少有的,但並不代表沒有,這個時候能不能說動婆婆,就要看自己的丈夫了。
做一盤菜也只是幾分鐘的事,又耽誤不了多長時間。
大部分母親,還是願意聽兒子的話的,畢竟是她的心頭肉嘛!
反過來又對男人說,作為女人,嫁到這個家並沒有你認為的那麼容易,如果連你都不願意去幫她說話,那這個家對她來說,也就不是個家了,而是一個工作的環境,彼此表面都和和氣氣的,其實內心深處都陌生的很。
婆媳分開住,當兒媳婦懷孕或者坐月子的時候,再讓婆婆來照顧
結婚後和父母分開住,人一旦有了距離矛盾自然就會少很多,當然也會變的客氣許多。
因為沒有長時間的生活在一起,對彼此的生活習性也並不熟悉,脾氣是好是壞也並沒有摸透,那麼在一般情況下,還是有相互的客套感的。
雖然她是你的兒媳婦,又或者她是你的婆婆,但家是分開的,現在的照顧也只是一個階段,並不代表以後就一直住在一起,就這麼點時間的接觸,怎麼可能就給對方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呢?!
在這個社會中,我們也都看見了,在一般的情況下,兩個並不怎麼接觸的人遇見了,都想儘可能的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表現出來,要讓對方感覺到舒服,這本就是一個普通人的心理。
分開住,不僅作兒媳的在家裡能放的開,作婆婆的在自家裡也不用去注意什麼,彼此誰家有事了可以去照顧,沒事了就分開住。
給足了兩個人的生活空間,這樣才過的舒適,這也並不是「有了媳婦忘了娘」,這只是一個時代的趨勢而已,因為誰都不想讓生活變得麻煩!
END
今日話題:
你認為婆媳關係最好的相處方法是什麼?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