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才能每天都能收到這樣的社會和民生資訊?
答:只需點擊右上角關注民生大參考百家號即可。
ps: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大參考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謝謝!
喬家大院5A摘牌餘波再起:喬家堡村主任被「抓」近一年後,八成村民要退房退錢
核心提示:自喬家大院被摘掉5A級景區牌子之後,祁縣就對喬家大院整個景區進行了整頓。在整頓過程中,祁縣紀委監委在查處相關人員時發現了喬家大院所在社區喬家堡社區拆遷補償的不公平問題,因而建議對此進行整頓。根據其建議,喬家堡社區開始了拆遷補償不公平問題整治工作。根據村民稱,這次整頓,喬家堡社區八成以上家庭將面臨退房退錢的困境。
這是繼喬家堡社區黨支部書記兼主任喬俊川被抓將近一年之後,喬家大院5A級景區摘牌之後的又一次「餘波」。已籤訂的拆遷補償協議能否以「不公平」的名義被推倒重來?當地村民如何反應?當地政府又做如何解釋?7月5日至7月9日,大象新聞記者前往祁縣喬家堡社區進行了實地調查。
(喬家大院大門,見證了喬家大院從摘牌5A景區到後來發生的歷次風波)
新的補償標準來了,村民要退160萬
「我要把《通知》退回去,看不懂,不接受。」7月7日,祁縣東觀鎮喬家堡社區居民汪海手裡拿著一張紙,滿臉氣憤地說。
他拿的這張紙,就是他說所的《通知》,是三天前祁縣政府部門駐喬家堡社區工作組的一位成員專程送到他家的。
(工作組給村民下發的《通知》)
該通知說,根據中共祁縣紀律監察委員會祁紀(2020)24號文件精神、中共東觀鎮委員會與東觀鎮人民政府下發的整治喬家堡社區徵收拆遷不公平問題實施方案,(以及房屋拆遷安置協議),於2020年6月20日公示的不公平問題第一批名單內容,現公示時間已到。你戶至今未提供裝飾裝修附屬物等房屋信息(以及被拆遷房屋所有權屬證件)。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為維護你戶相關合法權益,社區暫且收回你戶補償住房1套,待資料完善及合理評估後進一步處理。(此通知送達後即時生效。)
(喬家堡社區後面高牆外所蓋的安置房,竣工六七年未分配,現在不少要從村民手中收回)
要收回的這套補償住房,面積為160平方米,在現喬家堡社區北邊的後牆外。房子已經建好六七年了,但因為一直未裝修,尚未分配到汪海手中。但現在,縣裡來的工作組卻要以喬家堡社區的名義,給收回去了。
一切源自,他的名字上了《東觀鎮喬家堡社區徵收拆遷不公平問題第一批公示表》。
(喬家堡社區公示欄上方張貼的第一批公示名單)
《公示表》上所顯示的一系列數字,隱藏著一個汪海不能接受的事實:那些經協議確認的補償數字,因是已被抓將近一年的社區前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喬俊川在位期間所籤,現在不作數了。而由縣、鎮等組成的新的工作組給他家算出了另一個補償數字,這個新算出的數字,比原來少了160多萬。那這就意味著,汪家要退給喬家堡社區160多萬元。
這個事實,他接受不了。
(喬家堡社區,因整治不平等問題,顯得格外不平靜)
兩批120戶居民需要退款6000多萬
退還是不退?這個哈姆雷特式的難題,不僅困擾著汪海一家,也困擾著上了不公平問題第一批公示名單的所有家庭,甚至連那些還沒有上名單的家庭,也是憂心忡忡。
7月8日黃昏,大象新聞記者來到喬家堡社區。汪海所說的公示名單,就貼在馬路兩側的五六個公示欄內。這些名單,大部分已被村民撕得殘缺不全,有的甚至片紙不存,只有一個公示欄內的名單保存得相對完整。
(喬家堡社區的公示欄內,公示名單斑駁陸離,已被暑期輔導廣告遮蓋)
聽說有人前來調查,正往家走的居民呼啦一下圍了上來,各說各的憤怒。80多歲的王大治大爺說,公示的第一批名單共有2份,第一份顯示有50戶,第二份則只有20戶。在這兩份名單中,其中有20戶是來自四個居民小組的普通居民,其餘的則是黨員和幹部家庭。
60多歲的張萌大爺是位老黨員,名字當仁不讓地上了名單,這次他家被要求退掉數十萬元,已接到通知先要暫扣一套房子。他嗚嗚啦啦地講述著自己的遭遇,並說自己雖然是老黨員,但也不能接受這種不按法律來辦事的胡作非為。說到最後,張大爺居然老淚縱橫。「他得了腦溢血,行動不便,說話不利索,不敢激動,一激動就哭。」有村民解釋。
(第一批公示名單)
大象新聞記者查看第一份名單,發現該名單大部分補償價差額在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之間,且大多在80萬元以下。超過80萬元的僅有兩家,一個是89萬多元,另一個是92萬多元,而僅有一戶在1萬元以下。這50戶的補償價差額總計為10532181元。
(第一批公示名單)
大象新聞記者注意到,第二份名單的補償價差額特別巨大,最低的80多萬,最高的居然達到了196萬。其中,100萬以上的佔到了9個。這20戶的補償價差額總計為22773669元。
「我在外流浪了四年,到現在連新房子都沒看到,卻讓我退房子來。退就退吧,我現在一間都不要,你把我扒掉的老房子在原地給我蓋起來,我還住我的老房子裡去。」路過公示欄的郭大媽亮著嗓門,講述她家的遭遇:她們家的房子2016年年底被強行扒掉,她和老伴住在社區辦公大樓住了四年,去年7月份,相關人員逼著他們籤訂協議,給了9套房子,但現在要收回6套了。
(當初,不少村民是被強逼著籤訂的拆遷協議,現在卻又被要求「撕毀」原來的協議)
郭大媽家上了第二份名單的「榜」。根據公示,她家實際置換房屋面積1255平方米,實際貨幣補償金額為252000元。按照新的補償標準,她家應置換房屋建築面積僅為342.52平方米。換算成貨幣後,她家實際補償金額與應該補償金額之間的差價達到了1966018元。也就是說,她家要退給喬家堡社區196萬餘元,為全社區之最。
(第二批公示名單)
7月10日晚,有多位居民給大象新聞記者發來《東觀鎮整治喬家堡社區徵收拆遷不公平問題第二批公示表》。這批名單一共有50戶,涉及補償價差額為27225103元。
大象新聞記者核算了一下,這兩批120戶人家,補償價差額總計達到了6000多萬元。這也就意味著,這120戶人家,要退給社區6000多萬元。
據居民介紹,喬家堡社區總共有六七百戶居民,其中只有十幾戶尚未籤訂拆遷補償協議。若按新的補償標準,全社區已籤協議的大約有80%以上的村民都要退錢,有的村民甚至估計95%以上的都要退房退錢。
(被拆遷的原喬家堡村遺址上已修建好的柏油路)
如果村民的估計準確,那麼全村最終的補償價差額將會十分驚人。不少村民紛紛猜測,之所以讓村民退出這麼多錢和房子,是為了捂住已被抓的原社區黨支部書記兼主任喬俊川留下的「財政窟窿」。
三份文件規定的補償標準,與村民實際補償差距較大
讓喬家堡社區村民陷入如此境地的,是來自於6月17日東觀鎮委員會、東觀鎮政府的一紙公告——《東觀鎮關於整治喬家堡社區徵收拆遷不公平問題告知書》(下文簡稱《告知書》,以及《東觀鎮整治喬家堡社區徵收拆遷不公平問題實施方案》(下文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
根據《告知書》,大象新聞記者發現,此次「整治喬家堡社區徵收拆遷不公平問題」的起因,是根據祁縣紀委監委祁紀(2020)24號紀檢監察建議:「喬家堡社區拆遷安置存在不公平問題,沒有嚴格執行2007年7月祁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喬家大院景區建設工程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不按規定程序和標準,自行協調確定補償數額,擅自提高補償標準,隨意擴大補償範圍,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群眾利益」。為此,縣委、縣政府決定對喬家堡社區居民拆遷安置情況進行全面核查,對存在的不公平問題進行全面整治。
(東觀鎮政府的一紙公告,讓喬家堡社區居民陷入了困境)
該《告知書》提到,「2007年到現在,我縣住宅、門面房拆遷補償標準一直按1:1置換或補償,只是不同時期建築材料和結構不同,折算比例略有不同」。這大概是新的補償標準。
(告知書)
(告知書)
而在《實施方案》中則明確了補償標準,即按照2007年7月祁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喬家大院景區建設工程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執行。
(喬家大院外被拆除房屋的廢墟。不少村民的房屋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被拆的)
對於此《安置方案》,有村民表示有印象在2007年出臺過標準,但不記得其中內容了。
村民陳大同給大象新聞記者傳來一份2011年1月20日的《喬家堡村民委員會關於部分實施<祁縣喬家堡村總體規劃>方案(草稿、討論稿)》的文件,其中提到「房屋、宅基地」置換辦法:村民現有房屋以磚木結構為基準與村委會所建樓房置換標準為1:1,即以現有房屋面積置換村委會所建樓房的等量面積;每家不能超過兩套;如果村民住宅面積不足以置換一套樓房面積的,村民以貨幣方式補足村委會,標準為每平方米900元;如果村民居住房屋面積大於置換村委會樓房面積的,村委會以貨幣方式補償村民,標準為按照磚木結構900元|平方米,樓板結構為990元|平方米,現澆結構為1080元|平方米;宅基地置換則按照宅基地面積減去建築面積後,所剩面積按照祁縣人民政府的規定每畝30160元。
「這個文件沒有對外公布,99%的居民並不知道,後來剛開始實行時也是按照這個標準執行的。」陳大同說。
上述三份文件,顯然與後來村民的實際拆遷安置補償有很大出入。
(原來的喬家堡村,只剩下像這樣的兩棵千年古槐,它見證了這些年喬家大院的歷次風波)
拒不退房退錢的,將通過法律手段予以追繳
根據《實施方案》,整個整治工作從3月到7月底完成,具體工作由東觀鎮組織實施,縣委縣政府成立的喬家堡社區整治徵收拆遷不公平問題工作組、社區各小組、相關縣直單位支持配合。
《實施方案》也列出了實施時間表:2月10日與4月底為宣傳發動階段;4月20日至6月20 日是不公平問題梳理公示階段;6月21日至7月15日為糾正攻堅階段,此階段為社區與涉及居民逐戶籤訂協議,按協議內容進行房屋騰空和多補償資金清退收繳;7月16日至7月31日,為清底總結階段,在此階段各工作組對本小組籤訂協議情況和騰空房屋、清退補償資金情況進行小結等,並對屢做工作仍拒絕籤訂協議和拒不騰空房屋、清退補償資金的拆遷戶,通過法律程序予以追繳或由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很顯然,對於屢做工作仍拒絕籤訂新協議的,會有相應的對策。多位村民表示,《告知書》中曾列舉出更多的「對付」不願配合居民的措施。
大象新聞記者從《告知書》看到,其規定了各種處置措施:對於拒不配合或配合不積極的社區黨員將視情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或批評教育;對要價過高無法達成協議的,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對拒不騰退的居民,社區將在屬於本人的計提資產分配與收益中扣除,同時不得享受社區的福利待遇等;對於拒不籤訂拆遷補償協議的居民,喬家堡社區將以拆遷告知書的形式送達,並對其應補償的資產進行財產保全;對絕不配合、胡攪蠻纏、非法信訪甚至挑頭鬧事的堅決依法打擊;對於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黑惡分子將嚴厲打擊、除惡務盡。
原來籤訂的拆遷協議能不能撕毀?
多位喬家堡社區居民表示,剛開始拆遷時,確實是按照1:1的比例安置的,基本上就是1處宅基地分給一套安置房,但響應者寥寥,個別響應的人也是房子快塌了或者孩子急需結婚用房的。因工作無法推進,後來安置標準由一套改為兩套;到最後難度最大時,又從2套變成了4套,但也有個別跟領導關係較好的分得更多。
(喬家大院外被拆房屋留下的廢墟還沒有完全被清理乾淨)
居民陳家輝一處院子,分給了4套安置房,另外還給了他20萬元的損失賠償。因其只想要兩套房子,喬家堡社區便按每套20萬元把另外兩套折成貨幣,補償了他40萬元,加上徵地的20多萬補償款,村委會一共給了他80多萬。在公示名單中,他需要退還83萬元。「我是不願拆遷的,被斷水斷電斷路了20個月零8天,才不得不在2016年年底籤訂了協議。」陳家輝說。
居民喬長軍的兩處院子在喬家大院東門口東南角四五十米處,屬於黃金地段,他在一處小院子裡開了一個公共廁所,每年有兩萬多元的收入;在另一處院子裡則翻蓋了新房子,準備開一家旅社。按照他的計劃,每年將會有不菲的收入。但拆遷來了,他是不願意搬遷的,但他還是籤訂了協議。按照協議,補償了他3套房子,一套160平方米的,兩套130平方米的;另外還給了他52萬元,算是對其處於黃金位置的補償。
(喬家大院外的後牆,原來緊鄰著被拆村民的老宅)
按照公示的名單,喬長軍需要退還80餘萬元的差額補償款,而在工作組給其送達的《通知》中,暫扣了尚未分配給他家的兩套130平方米的房子。
喬長軍說,公示名單貼出後,曾有三四名工作組的人員上門找他商量重新籤訂協議的事情。他告訴對方:這本身不是商量的問題,是你承認不承認原來合同的問題。你如果同意原來的合同,咱就按照合同來;如果撕毀原來的合同,咱就沒必要再籤訂合同,你把我推到的房子重新蓋好,我還回村子裡住。
(喬家大院外被拆房屋留下的廢墟還沒有完全被清理乾淨)
「這簡直就是胡鬧,你政府部門出面籤訂的拆遷補償協議,你怎麼跟小孩過家家一樣,出爾反爾地把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單方面說推翻就推翻,政府的威嚴何在?你貼一張公告就可以推翻?那還要法律幹什麼?」居民汪海說,他家籤訂協議時,由縣政法委書記主持,由縣信訪局局長、鎮和村等三級領導參加,協議雖然由他和喬家堡居民委員會籤訂,但縣信訪局局長還特意給出具了賠償房屋的證明材料,並加蓋了信訪局的公章。
對於《告知書》以及《實施方案》中所稱的喬家堡社區「自行協調確定補償數額,擅自提高補償標準,隨意擴大補償範圍」,不少居民表示並不認同。他們認為,喬家堡社區的分配方案肯定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同,不能把一切責任都推到已被抓的原村支書兼村主任喬俊川身上。
(喬家大院外的後牆,原來緊鄰著被拆村民的老宅)
居民喬三會表示,其拆遷協議雖然籤訂在去年喬俊川被抓之前,但出面解決問題的還是縣裡派來的工作組,他們給出的補償標準依舊是按照每個院子四套房子來補償的。居民王曉花表示,其拆遷協議籤訂在喬俊川被抓之後,也是由工作組出面來解決的,補償標準跟喬三會的一樣。
大象新聞記者梳理公示的名單,發現其中還有一些協議是籤訂在去年7月23日喬俊川被抓之後。在其被抓之前籤訂的協議也有不少。而記者去年在喬家堡社區採訪時,曾有多名居民表示,縣裡為了解決餘下的村民尚未籤訂協議的問題,已經派專門的工作組在喬家堡社區工作了有一段時間了。
(喬家堡社區居委會,42名工作組成員在此辦公,也有未安置居民在此居住)
一位80多歲的大爺說,去年勸我們籤訂協議的那個人,過了一年轉過頭來又勸我們撕毀協議了,這種事兒活了一輩子頭一回遇到。
在喬家大院整頓過程中,發現喬家堡拆遷補償不公平
就東觀鎮關於整治喬家堡社區徵收拆遷不公平問題,7月9日,大象新聞記者採訪了東觀鎮副鎮長李文輝和祁縣縣委宣傳部的劉鋒。
(喬家大院高高矗立的外牆,將喬家大院與喬家堡村嚴密地隔離開來)
據李文輝講,自喬家大院被摘掉5A景區牌子之後,祁縣就對喬家大院整個景區進行了整頓。在整頓過程中,紀委監委在查處相關人員的問題時,就發現了拆遷不公平問題,因而就寫了建議書。喬家堡社區整治徵收拆遷不公平問題,就是因為紀委監委的建議而進行的。
李文輝說,在2007年,祁縣縣政府曾為喬家堡村專門出臺了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拆遷剛開始的時也成立了指揮部,但2009年左右指揮部被取消,縣裡將拆遷補償事宜委託給村裡,但委託之後村裡的補償安置就偏離了方案,可能老百姓要得高了。從2007年拆除涉及到「三堂一院」周邊的房子,到2009年開始的整村拆遷,紀委監委發現沒有按照透明的標準,村幹部隨意擴大補償標準等。
但大象新聞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部分拆遷協議是在縣信訪局、縣相關領導主持下簽訂的,有的是縣裡派駐的工作組籤訂的,還有的是在原村支書兼村主任被抓後工作組籤訂的,也都是按照喬家堡村當時的標準籤訂的,這些並非是村幹部所為,這是否意味著當時縣裡還是認同喬家堡村幹部的拆遷補償標準的?這類人的協議是否也要重籤?
(喬家堡社區居民分配的樓房,不少戶分得了多套,而今卻被要求退回)
李文輝說,確實存在著縣政府、縣信訪局等部門參與協議籤訂,尤其是2018年3月縣裡專門成立了解決喬家堡村拆遷補償遺留問題的工作組籤訂的協議,包括5A景區摘牌之後由縣裡一名副處級領導帶頭促進籤訂的協議,都是按照喬家堡社區的補償標準進行的。那個時候沒有提出重新認定補償標準,因而都是沿用了喬家堡村的方案。但因為喬家大院5A級景區摘牌之後,在景區整治時查出了問題,所以也必須重新籤訂協議。
工作組面臨壓力特別大,走到哪裡都有人罵
對於目前的拆遷進展情況,李文輝說,喬家堡社區一共有695戶居民,目前公布的第一批居民共有78戶,其中包括58戶黨員幹部家庭,以及20戶重點挑出的居民。但名單公示出來之後,居民不理解不支持,就連有的黨員幹部也不配合。如果公示出來他們不歡迎,那麼公示就沒有意義了,還是希望他們能夠配合。但自6月20日公示至今,沒有一家來跟重新籤訂協議的。他們只好下發通知單,讓居民帶著權屬證明等前來核實相關情況。
(喬家堡社區居委會,42名工作組成員在此辦公,也有未安置居民在此居住)
李文輝說,他們工作組一共有42人,分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裡面有個組長,還成立整治喬家堡社區不公平辦公室,由東觀鎮書記任主任,由他和另外一人擔任第一書記。但工作組面臨的壓力相當大,居民不但不配合,而且工作組的人走到哪裡他們就罵到哪裡。
李文輝表示,因為喬家堡社區的不公平問題十分嚴重,所以重新籤訂協議要強力推行,喬家堡社區的拆遷補償不能搞特殊,不能跟全縣的不一樣。最後,退房和退錢都要進行,現在一些房子還沒有交工,跟工作組商量好的要重新擬定協議,該得到的你肯定能得到,不該你得的你退回來,拒不配合的就暫時給收回來,將來提供材料後再進行進一步的評估。
(喬家堡社區居民樓前停靠著拖拉機,村民雖然分得了多套樓房,但生活還是不適應)
對於已經籤訂好的補償協議被單方面毀掉且單方面要求重籤協議有何法律依據,李文輝並未正面回答。但他也表示,畢竟雙方是在兩廂情願下簽訂的協議,這也是他們面臨的一個難題。下一步會按照預定的實施方案,儘量讓工作組成員去做居民的思想工作,但這種讓人家從口袋裡向外掏錢的工作肯定不好做。他們也曾經召集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召開過幾次會議,徵求他們的意見,並傳達上級領導整治不公平問題的決心和態度。
對於如何定義「不公平問題」,居民反映的80%以上的都要退錢退房算不算新的不公平問題,李文輝說,超出補償標準的就是不公平問題。全縣其他地方按照1:1拆遷補償,你喬家堡卻按照1:3甚至1:5等補償,這就是不公平。李還坦言,東觀鎮還是經濟開發區,涉及徵收的土地還有很多,被拆遷的村莊離喬家堡村很近,人家就會比較,喬家堡村一個院子補償幾套房子,一畝地補償多少錢,都會按照喬家堡的標準去要。
(喬家堡社區居民分配的樓房,不少戶分得了多套,而今卻被要求退回)
祁縣宣傳部的劉鋒說,喬家堡社區的居民一定要有這樣一個理念:喬家大院不是喬家堡人的喬家大院,是全縣人的喬家大院,咱們考慮問題不能從喬家堡社區一個社區來考慮問題,而是要從全縣的大局來考慮,而且喬家堡社區具有示範帶動作用,要用宏觀的眼光看待問題,因而要引導和教育群眾,不是我的東西就不要。工作組的工作就是通過解決不公平問題來教育和引導群眾的。
撕毀原來的補償協議要求重新籤訂協議,是否會給群眾一個政府部門出爾反爾、不講誠信的印象?劉鋒說,上升不到那樣的程度,工作中發現了問題,咱們這樣做起碼起到了一個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的作用,顯示咱們發現問題並積極改正的態度,以及對群眾負責任的態度。
對於讓80%的居民退房退錢是否如居民所說的那樣是在為喬俊川「補窟窿」?劉鋒表示,他只能就事論事,其確實並不知道喬俊川案件的內情,其身份也接觸不到那樣的內情,因而不敢亂說。
(註:汪海、王大治、張萌、陳大同、陳家輝、喬長軍、王曉花、喬三會等應採訪對象要求,均為化名。)
大象新聞記者 李長需/文圖
來源:大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