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丘市全力為雄安新區提供生態支撐
22萬畝綠化大方打造澱畔水韻生態區域任丘市全力為雄安新區提供生態支撐本報訊(記者周洋通訊員曹志麗崔曉萌)日前,記者在任丘市於村鄉的京南生態谷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內看到,到處是一片綠意,置身其中,令人心曠神怡。
-
日本農業對雲南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啟示
把雲南界定為低緯內陸高原,既可以為發揮雲南農業的多功能性找到理論支撐,又可以使雲南在全球農業發展條件中的獨特性得到充分彰顯。低緯高原使雲南農業的氣候資源優勢得以彰顯,而內陸高原則使雲南農業不易受颱風等極端氣候影響的優勢凸顯,可以發展獨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尤其是高品質水果、花卉、中草藥等。
-
2020中日農業綠色發展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行
本次論壇以日本先進案例為鑑,學習研討同屬東亞農業文明圈的日本農業發展經驗,深度探尋日本農業經濟發展的思維理念,為廣西有效利用對外開放的平臺,聚集國內外優勢資源,大力推進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廣西政協副主席、科協主席黃日波通過視頻向論壇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印遇龍,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賈子文,中國農學會副秘書長莫廣剛,桂林市委副書記趙仲華出席論壇。
-
中彥科技葛永昌:系列戰略為公司業績提供有力支撐
原標題:中彥科技葛永昌:系列戰略為公司業績提供有力支撐 3月25日,ST昌九
-
江蘇宿遷: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創新驅動戰略落實,強化市級層面頂層設計,出臺《關於加快創新型企業培育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意見》《關於推進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文件。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聚焦創新主體培育,先後出臺了《深化市級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改革意見》《推進離岸研發機構建設的實施辦法(試行)》《宿遷市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發展宿遷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實施方案(2016-2020年)》《宿遷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小升高」行動工作方案》《關於加快宿遷市科技綜合體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
-
菸草農業綠色發展要切中肯綮
菸草農業是大農業生產的組成部分,要著眼於綠色發展的特色、高效、循環、互惠、環保等要求,立足自身實際,釐清發展思路,堅持需求導向,轉變生產方式,統籌調整不同利益主體間的利益關係,建立完善符合菸草農業綠色發展的模式和技術集成,積極組織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共同參與綠色發展。
-
民生智庫 | 從中國數字鄉村發展,看智慧農業未來走向
數字鄉村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整體帶動和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建設智慧農業,為助推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2020 年是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和「十三五」 規劃收官之年。
-
中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6%以上 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收
種業自主創新有力支撐糧食連年豐收 本報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鬱靜嫻)記者從農業農村部近日在京召開的全國種業創新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
-
綠色發展示範案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山東省濰坊市峽山區
濰坊峽山,水天一色「作為濰坊市的主要水源地和「藍黃」兩區的戰略水源地,既有發展綠色有機產品得天獨厚的優勢,又有不可動搖的生態紅線,峽山區是如何在「兩難」中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把生態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經濟優勢,是峽山區高質量發展的成功之路。峽山區始終秉持綠色基因,堅定不移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現代農業、文化旅遊、生命健康養老、綠色工業等主導產業不斷壯大。
-
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基層...
目前,一部分成果已經形成可推廣、可示範的生產模式,推動了我省農業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2018年至2020年,我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聚焦脫貧攻堅主戰場,全省已建成16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累計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方法試驗示範(項)1190項,共配套、建立示範推廣基地(場)1026個。
-
平頂山市綠色循環農業建設有啥好經驗,吸引全國培訓班在此舉辦
當日,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工作培訓班在平頂山市舉辦,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精神,交流近期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進展,特別是支撐體系建設成效與經驗做法,並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先行區建設重點工作任務。
-
神木市欄杆堡鎮:「4+」模式助推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欄杆堡鎮緊盯現代化農業發展目標,經過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實施土地整理,加強農業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創新農業產業發展模式,有機綠色農業和品牌農業發展迅速,極大推動了農業生產由傳統模式向現代化方向發展,總體實現了整體化、規模化、機械化、產業化、組織化種植,帶貧益貧成效顯著。
-
【哈拉海鎮:實施種養循環模式 推進綠色農業發展】
【哈拉海鎮:實施種養循環模式 推進綠色農業發展】 2020-12-23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湖南?聽聽專家學者怎麼說
;三是積極推動全省各地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工作,並根據最新研究與實踐,不斷優化完善核算指標與方法,使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較強的操作性;四是結合我省自然生態環境特色,編制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建立生態產品大數據平臺,為湖南綠色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
如何確保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專家學者這樣建言獻策
減少化肥農藥使用,推廣有機肥與生物農藥;遴選推廣綠色環保、節本高效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提高農業綠色發展技術應用水平;加快農村汙水處理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和安全利用方面技術創新突破。打造農業優勢產業。
-
化肥農藥瘦身,糞汙變廢為寶 農業正重回綠色本色
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實施化肥減施增效、綠色防控和果菜茶有機肥替代等重大行動,在全國推進了300個化肥減量增效示範縣、175個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縣和150個病蟲全程綠色防控示範縣建設。
-
立足新發展階段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訪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
針對這個問題,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辦公廳主任廣德福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要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發力點,以強化高素質主體培育為支撐,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記者:如何理解新形勢下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
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和牽引
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和牽引——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本報記者 史玉成 徐 風丁 瑩 孫 圓 王惜純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的重任,遭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擺在我國面前的風險挑戰可謂前所未有
-
重慶陸道農業發展循環農業開啟了綠色養鴨新模式
舉報 我幾千隻餵稻穀的生態鴨子春節前就可以上市了,希望到時可以賣個好價錢,重慶陸道農業有限公司杜高才總經理高興的說道
-
為林草融合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走進草原·專家視角)
本報記者 李娜 「我們把草和林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去開展科學研究,用科技的力量推進林草融合發展。」近日入選第二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科技創新團隊的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草原保護與生態修復創新團隊負責人賈志清,在接受記者採訪過程中多次提出要強化林草融合發展,提升草原綜合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