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為人類活下去必需的物質,它也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信息發達的時代會將很多錯誤消息發布在網絡上。由於專業知識的缺乏,很多人不會去驗證消息的真實性,又為了健康考慮,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傳播出去,導致了好好的水變成了致癌物。
開水是不是也和食品一樣有保質期?
很多人認為水中含有微生物和細菌,存放時間久了就會導致細菌大量滋生,所以超過一段時間就不能喝了。自來水中確實含有寄生蟲和細菌,經過高溫煮沸已經被完全滅活,只要確保存水容器是乾淨的,再將儲存開水的容器蓋子蓋好,是可以存放一段時間的。沒有具體時間,建議燒開水的最多不要存放超過三天。不過超市裡購買的礦泉水、桶裝飲用是需要在保質期內飲用的,開封後儘快喝完。
隔夜水是不是真的會致癌?
很多人會認為隔夜菜和隔夜水是一樣的,經過一夜的時間細菌會大量繁殖,但是這兩者之間存在很大差異,隔夜菜中含有油脂、糖分、口水等,再加上放在細菌繁多的冰箱中,這些條件非常適合細菌繁殖,所以很多隔夜菜不能吃。
但是燒開的水中並沒有細菌,而且開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極低,只要確保水源安全和燒水壺是乾淨的,隔夜水不會致癌,大家可以放心喝。通過是經過八小時,早上七點燒的水到下午仍然能喝,為什麼一夜過來的水就不能了呢?大家千萬不要浪費水資源,隔夜水是可以喝的。
這種水才是真的致癌物,很多人都愛喝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來,這是好茶泡出來的趁熱喝!」趁熱在中國成了熱情的代名詞,但是趁熱傷身體,準確來說是會傷害食道和胃部。這兩個器官都是嬌髒,溫度一旦超過55℃就有可能會燙傷黏膜,引起潰瘍和炎症。若是長期吃過燙的食物喝過燙的水,使胃部和食道黏膜反覆受傷,那麼有可能會使黏膜細胞發生惡性裂變,也就是癌變,誘發胃癌和食道癌。
因此大家在吃飯喝水時等食物稍涼再吃再喝,就是到嘴巴裡口腔感覺不到刺痛就可以。韓國特別愛吃燙的醬湯食物,因此食道癌在韓國的發病率很高。此外吃東西時記得多咀嚼幾次,囫圇吞棗可能也會傷害到食道黏膜和胃黏膜,甚至是引起窒息!
大家平時記得養成主動喝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這個時候的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若是長期讓身體缺水會引起健康問題,例如腎小球發炎、大便乾結導致便秘、皮膚乾燥起皮等。大家可以在水中加些枸杞子、胎菊、茶葉來改改味,促使自己愛上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