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工作細胞》完結倒數中,最後的敵人是新冠病毒

2021-01-20 動漫花生君

由漫畫家清水茜所著的細胞擬人科普漫畫《工作細胞》將在 2021 年 1 月 26 日發售的月刊少年天狼星刊登最終回,而最終回的敵人就是新冠病毒(COVID-19)

正當清水茜為了日本漫畫學校的畢業專題苦惱時,就讀高中的妹妹向他提議「想看可以輕鬆認識細胞的漫畫」,這就是《工作細胞》的前身:《細胞的故事》。該作在審查階段就廣受各家出版社編輯好評,還獲得了少年天狼星新人獎,2015 年開始長篇連載。

到 2018 年推出電視動畫,由 david production 製作,極具教育意義的擬人題材和血小板的「那個啊那個啊」,讓《工作細胞》成為了全世界熱烈討論的話題作。

本作還有推出多部延伸作品,如《工作細菌》、《不工作細胞》、《工作細胞 BLACK》、《工作細胞朋友》、《工作細胞血小板》、《工作細胞 BABY》、《工作細胞 LADY》、《工作細胞 WHITE》等,已經可以視為「工作細胞宇宙」世界觀了。

《工作細胞》電視動畫第二季將於 2021 年 1 月開播。

相關焦點

  • 工作細胞:漫畫即將迎來完結,沒想到結局是用「新冠病毒」來收尾
    在刷微博的時候發現了《工作細胞》漫畫終於傳來了消息,他的漫畫即將完結,把最終章的主題定為我們這一年家喻戶曉的病毒——新冠病毒,你們會有興趣看嗎?工作細胞《工作細胞》是由日本漫畫家清水茜所繪畫出來的細胞擬人漫畫,作者用她的碩大的腦洞來描述我人體內各種細胞的運作,和細胞們的奧秘。讓我們了解了我們自己人體裡面的秘密!
  • 《工作細胞》原作漫畫即將完結,最終大戰對象為新冠病毒
    近日,有消息稱《工作細胞》漫畫完結在即,目前已經確認了最終章節為《新型冠狀病毒(前篇)》,看來是以新冠病毒作為人體細胞大戰的對象進行收尾了。《工作細胞》這部作品是日本漫畫家清水茜於《月刊少年天狼星》上連載的科普漫畫,主要通過將人體內的細胞擬人化,講述它們日常為了維護人體健康而不斷努力奮鬥的故事。
  • 《工作細胞》漫畫將完結,以20年明星「新冠病毒」收尾,真時髦
    #工作細胞# 如今原作漫畫終於傳來消息,它將於下回完結,更把最終章的內容定位諸位很熟悉的這種病毒,真與時俱進的一位作者,這這部如此有愛的番劇你看過嗎? 《工作細胞》 這是一部由日本漫畫家清水茜創作的擬人漫畫,作者用她奇思妙想的腦洞,描述了身體裡各種細胞的奧秘,講述了「你我身體裡的秘密!」
  • 《工作細胞》漫畫正式完結!新冠病毒的最終Boss竟是我自己!
    今天來聊聊《工作細胞》最終話的相關話題。文|情報君《工作細胞》是一部趣味性極強的科普動漫,裡面將身體裡的各種細胞擬人化,然後通過介紹細胞們的日常工作來展示身體的運作原理,從紅細胞如何輸送氧氣到白細胞抵禦細菌病毒的入侵,動畫生動有趣地向我們科普了身體健康的各方面知識。
  • 新冠病毒已經有自己的漫畫了,大使館製作肺炎版《工作細胞》
    最近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發布了一個連載漫畫,類似曾經火過一段時間的《工作細胞》,從病毒擬人的角度來講病毒入侵人體的故事,比起長篇大論的科學知識,這種生動形象、簡潔易懂的講述方式似乎更容易讓人產生興趣。在漫畫的一開始介紹了這個世界的城市代表著人體,其中一棟大樓就是一個細胞,而病毒就是圖中這個比較「黑化」的角色了,可以看到她的頭上有個球形的病毒細胞做的髮飾,她已經來到了人體的肺部,接下來的目標就是侵入其中的一個細胞,也就是漫畫中的進入一棟大樓。
  • 《工作細胞》漫畫迎來完結,最終Boss已確定,粉絲卻開始擔心了
    《工作細胞》漫畫完結《工作細胞》雖然不能說是一部大火的動漫,但是人氣也是很高的,在第一季播出的時候,《工作細胞》的漫畫甚至是處於一種脫銷的狀態,也帶來了比較客觀的收益。任誰也沒有想到,在第二季即將播出的時候,《工作細胞》漫畫將要完結的消息先傳來了。
  • 《羅小黑戰記》創海外發行票房紀錄,《工作細胞》漫畫正式完結
    《工作細胞》是由清水茜創作的一部細胞擬人化的漫畫。作品中,人體內的細胞生態被描繪成如同人類社會一樣的環境,每個類型的細胞都有著自己相應的工作,它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而當有病毒或者細菌入侵時,細胞們就會團結起來共同作戰。
  • 中國領事館發布的硬核科普漫畫完結,新冠和白細胞的最終大戰!
    早在3月初,我們國家就順利地控制住了疫情,不過那個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疫情卻處在超級爆發期,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能全面控制住,而在這一段時期中,中國駐日本領事館也在孜孜不倦的發布硬核科普漫畫,向國外網友科普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和人體細胞做出的反抗,而這一部入鄉隨俗的硬核科普漫畫,也在最近迎來了大結局
  • 中國領事館發布的硬核科普漫畫完結,新冠和白細胞的最終大戰
    早在3月初,我們國家就順利地控制住了疫情,不過那個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疫情卻處在超級爆發期,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能全面控制住,而在這一段時期中,中國駐日本領事館也在孜孜不倦的發布硬核科普漫畫,向國外網友科普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和人體細胞做出的反抗,而這一部入鄉隨俗的硬核科普漫畫,也在最近迎來了大結局。
  • 破解新冠病毒如何侵染人體細胞
    破解新冠病毒如何侵染人體細胞 2020-02-22 04:43:16   【科技前沿】  本報訊(記者晉浩天)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再次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以下簡稱ACE2)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推出新冠病毒科普漫畫
    據了解,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製作的這部連載漫畫名為《新冠病毒》,漫畫通過擬人的形式來講解新冠病毒是如何進入人體並且給器官帶來危害。在漫畫中,新冠病毒被設計成一位女生的形象,她穿著黑色的長裙,膚色也有點黑,頭上還帶著一個病毒形狀的髮飾,有點像是女間諜。
  • 網紅科普動畫工作細胞歸來,會推出新冠病毒的特別篇嗎?
    《工作細胞》是一部人體內部細胞擬人化的科普類作品,在動畫正式推出之後,除了受到眾多動漫愛好者的關注之外,還成功地讓日本以及國內的一部分學者和科普工作者,紛紛加入到當時的追番大潮中。在《工作細胞》的第一季動畫中,拾部君對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這三位角色有更深的印象,畢竟他們是主角嘛。作為新人,工作起來有些迷糊和慌亂的紅細胞,其實心地很善良。白細胞總是一副少言寡語,殺滅細菌和病毒能力驚人的形象,但其實他也是外冷內熱的。
  • 新冠病毒如何入侵人體細胞?
    2月19日,重慶出臺新冠肺炎疫情分區分級分類防控實施方案,按照全市疫情實際情況和發展態勢,綜合考慮人口流動等因素,以區縣為單元分別劃分低風險區縣、中風險區縣和高風險區縣。該公司生產針對新冠肺炎的檢測試劑盒,助力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新華社記者 馬平攝新冠肺炎疫情的趨勢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這是全國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科技創新也在發揮作用。自1月20日我國組建科研攻關組以來,已經過去1個月。「1個月對於科學研究來說很短暫,但對於和疾病鬥爭的患者來說非常漫長。」
  • 工作細胞: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是由清水茜所創作漫畫《工作細胞》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
  • 新冠病毒讓感染細胞 長「觸手」?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近日在《細胞》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他們在實驗室中感染了猴子的腎臟,然後用顯微鏡捕捉到病毒行動的圖像。他們觀察到病毒引發了絲狀物的生長,絲狀物是細胞中富含一種蛋白質的細長突起。這些觸角也是細胞探測周圍環境的「天線」。 圖像顯示,這些觸角上點綴著病毒顆粒。
  • 研究: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科技日報華盛頓6月17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一研究小組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和CD147兩種蛋白結合來感染人類細胞的,阻止這種相互作用就會阻止病毒感染細胞,所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幹細胞人肺模型可模擬新冠病毒感染
    幹細胞人肺模型可模擬新冠病毒感染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報告一種人類肺培養系統問世,它可用於模擬肺部感染,包括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感染。
  • 美國:測試「免疫戰士」T細胞對抗新冠病毒能力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劉霞)「免疫戰士」T細胞可以幫助人們對付病毒,但其在對付新冠病毒方面的重要性並不清楚。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細胞》雜誌撰文稱,他們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康復者和某些健康人士攜帶名為T細胞的免疫細胞,這種細胞可以幫助人體對抗新冠病毒感染,有助患者康復,但其能在多大程度上發揮作用仍是未知數。納喬拉傳染病研究所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病毒感染康復者的血液中發現了靶向新冠病毒的T細胞,且一些從未接觸過這種病毒的人也擁有可以識別該病毒的T細胞。
  • 華人科學家研發細胞「納米海綿」用於中和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新藥研發近日出現了一種新的方法。憑藉納米技術,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比人類頭髮絲細一千倍的細胞「納米海綿」,希望可以將其製成藥物,用於中和人體內的新冠病毒。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正在嘗試用被人體細胞膜包裹的「納米海綿」來「引誘」病毒與其結合,從而達到吸收並中和病毒的作用。在剝離了細胞內容的人體細胞膜上加入這種「納米海綿」,理論上可以用作「仿生誘餌」,用於治療疾病。在吸收病毒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後,這種細胞「納米海綿」可以在肝臟中降解。
  •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逃離」細胞途徑:溶酶體是關鍵
    科技日報訊 (實習記者張佳欣)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官網10月28日最新消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新冠病毒退出細胞的生物途徑,即病毒可通過溶酶體從受感染的細胞中分離出來。更好地了解這一途徑可能為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提供重要研究視角。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10月28日的《細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