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角榮的付出!

2020-12-04 精彩人生影視

田中角榮

把字典撕下來一頁一頁背誦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有著非常驚人的記憶力。他在出任大藏大臣時,不管在預算委員會裡,在野黨提出什麼樣異議的質疑,田中角榮都可以自行的隨口答出具體是數字,很少有出錯的時候。經常弄的提問的人目瞪口呆。這種驚人的記憶力,得益於年輕時的背字典。

田中角榮出生於一個平窮的家庭。小學時,田中角榮聰明好學,成績優異,小小年紀就立志要做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嚴酷的生活現實,迫使他在高小畢業後,因付不起學費中斷了學業。就像山區裡的孩子,到小學畢業就輟學了。

16歲時,田中角榮孤身一人來到東京打工,跟我們不少四川人到北京、上海、深圳去打工一樣,主要是作為廉價勞動力賺取微薄的收入。他想託人找工作,也被面孔冰冷的女僕拒之門外。沒有辦法,他只好在一家小建築公司當徒工,實際上就沒有什麼技能要求的下手。他每天五點起床打掃,然後去工地現場幫忙,由於公司承包的三項工程不在一處,田中角榮每天需要騎著自行車,來回奔波,疲勞不堪。下午五點下班後,他就騎著自行車去上夜校。他知道,要賺取比別人更多的錢,只有掌握比別人更多的本事。

晚上九點下課後,田中角榮已精疲力盡,但還得趕回公司,為第二天的工作做準備,忙完這一切,已是午夜十二點,一天只能睡四個小時。可是,田中角榮這樣的感覺越發強烈,「我如果不認真讀書,就只能一輩子過這種生活。」這句很重要,我再說一遍:「我如果不認真讀書,就只能一輩子過這種生活。」這種生活就是只能每天睡四個小時的生活,賺的錢比別人少,還被別人看不起。

田中角榮十分清楚,只有讀書,才能讓自己走出困境。期間,他白天上班,晚上到私立中央工學校學習,憑著堅韌的毅和,他終於拿到了土木科的畢業文憑。之所以是土木科而不是其他學科,與他在工地上當小工有關係,因為當時的他不知道還可以去學什麼,知識太少,眼界有限,選擇就少。

但是,田中角榮沒有就此滿足,他想當一名海軍。海軍在日本有很高的地位,這與日本是一個島國有關,四面臨海,出國就是出海,下海就要出國了。(學生大笑)因此許多日本年輕人就想去當海軍。為了通過報考海軍的英語考試,田中角榮做出了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決定:背詞典。

他找來了兩本重要的詞典:一本是《簡明英和詞典》,相當於我們使用的《現代英漢詞典》,因為日本民族自稱為大和民族,而我們主要是漢民族,大家都普遍使用漢語;另一本是日文辭典《廣辭林》,類似於我們的《現代漢語詞典》。兩本詞典都是厚厚的,作為工具書,主要供人需要時查閱,從來沒有教師要求過學生去背誦。

田中角榮的背誦方式更是奇特,他採用的辦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頁,記熟了就扔了。之所以要這樣做,他是怕自己馬馬虎虎的學,養成一種忘記了,以後再查的想法,就會偷懶,結果什麼也記不住。正是因為每撕一張就扔掉了,就強迫自己必須記住這一頁上的全部內容。

靠著這樣頑強的毅力,田中角榮主要靠自學,掌握到了許多別人不掌握的知識。在進入政壇後,他的學識竟然讓許多名牌大學的高材生折服,才有了最終登上日本政壇最高位置的可能。一個弱小的農民工、窮小子、小人物,靠自己的努力,變成了一名偉大的政治家、權貴人,大人物,是知識改變命運的最好例子。

相關焦點

  • 第四章 被美國人打倒的傳奇首相田中角榮——洛克希德公司跨國行賄案
    但是,1995年(平成7年)2月,日本最高裁判所對榎本敏夫等人的上訴作出了三審終審判決,判決書中確認了田中角榮曾收受5億日元賄賂的事實,等於變相宣判田中角榮有罪。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審判中,田中角榮耗盡了自己的體力、資源甚至是政治人脈,卻沒有能挽回局面,最終被判有罪。在他一審被判有罪後,田中派(又稱星期四俱樂部)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
  •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7幅書法作品欣賞,網友:功力深厚筆筆入骨
    田中角榮田中角榮是日本比較有名的首相,是他促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日本首相。周總理接見田中角榮我們在前期的內容裡分享了安倍晉三的書法作品,很多網友認為安倍晉三的書法繼承了傳統書法的特點,雖然寫得不怎麼樣,但是比國內的醜書大師要強很多。
  • 田中角榮:剛上臺就訪華的日本「平民宰相」,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寧馨兒)田中角榮:剛上臺就訪華的日本「平民宰相」,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田中角榮,1918年5月4日出生於日本新潟的一個農民家庭,是家中七個子女中唯一的男孩。(田中與家人)(田中角榮)1947年(29歲),日本實施戰後新憲法,田中動員公司員工到各地去散發傳單,幫助他當選為日本眾議院議員,開始活躍於政界。
  • 尼克森和前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為何都爭先幫總理脫大衣?
    中美雙方開啟正常交流後,緊跟美國步伐的日本人當然不能落後於人,就在尼克森訪問中國的同一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也開啟了訪問中國的旅程。 1972年9月25日,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率領團隊訪問中國,到機場迎接田中角榮一行人的,還是已經蒼老的總理同志。
  • 從田中角榮到安倍晉三 日本首相的16次訪華足跡
    時間:1972年9月25日—30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足跡:北京、上海主要活動:與毛澤東主席會見;與周恩來總理舉行會談;在京籤署《中日聯合聲明》;訪問上海等田中角榮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位到訪中國的日本首相。訪問期間,兩國政府發表《中日聯合聲明》,開啟了中日邦交正常化進程。毛澤東將《楚辭集注》送與田中角榮做禮物。
  • 付出造句和解釋_付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付出(fù chū),動詞。近義詞有:支付,支出。反義詞有:收回,收穫。交出。指款項、代價等等。[他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付出現款。]付出在教材中的例句:1、數百年來,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在實現飛天夢的過程中,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是,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出自: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8、千年夢圓在今朝)付出參考例句:1、付出了就要回報,理直氣壯的要。2、喜歡一個人是沒有理由的,無悔的付出。
  • 過度付出,最終痛苦不堪
    沒有人逼你付出,是你自己心甘情願的。對方沒有回應,或不知好歹、恩將仇報,都是對方應該有的正常權益。我們必須看到自己付出背後的真相,並且願意去承擔。如果你形成了習慣性的付出,且這種付出已經成為你每天日常生活必然的一部分,那就請你必須好好修煉自我--付出不求任何回報.因為只有這樣, 你才能付出得快樂, 付出得幸福.否則, 你將受傷很深. 因為我就曾經歷過這種傷和痛.
  • 付出的努力終有回報
    不期待突如其來的好運,只願付出的努力終有回報,願每個認真努力的現在,會有一個水到渠成的未來。把頭髮梳起來,成績提上去,體重減下來,把圈子變小,把語言變得乾淨,把故事嚮往心裡放一放,把自己變得優秀,現在沒有的,將來都會有的,加油。你要相信你現在的努力和付出,都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得到回報。
  • 為什麼你越付出,TA越想逃離?|付出型人格如何挽救親密關係?
    Credit: web出發點沒錯,但是過度付出,打破了親密關係中付出與回報的平衡。這位朋友,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看起來,付出型人格是一種高尚無私的設定,但問題關鍵是付出的一方是否真的毫無怨念,是否真的對於接受的一方毫無要求。事實上,他們付出的背後有著隱藏的期待:「我付出了這麼多,你應該覺得我是對你最好的,最值得你愛的。」
  • 光鮮背後,全是付出
    可以這樣說,那些我們覺得光鮮,覺得強大,覺得敬畏的人,他們的光鮮背後,全部都是付出,可以說,他們有多麼強大,就付出了多少的努力。這是這個世界上最根本的法則:一個人想要得到一些自己未曾擁有的東西,就必須付出自己擁有的一些東西。
  • 為暗遊戲付出什麼,這是事實,愛情怎麼會不要付出呢?
    真崎杏子沒有為暗遊戲付出什麼,這是事實,愛情怎麼會不要付出呢?愛就是一種付出,一種犧牲,一種甜蜜的痛苦,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也許真崎杏子沒有義務要為暗遊戲付出,然而表遊戲呢,他不是一次一次又一次為暗遊戲付出嗎?真崎杏子既然沒有能力,沒有命運,那就放棄啊,這樣沒有用,沒有價值有什麼資格談愛呢,簡直是玷汙了愛情的劊子手。最單純的感情也莫過於暗戀了。
  • 付出一定有回報嗎?3個方法助你認清為什麼「付出不一定有回報」
    很多人總喜歡在做事情之前患得患失,這時一定要告訴自己,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沒有付出一定無所得。只有先大膽地去做、去付出,我們才有可能獲得回報,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要明白想得到任何成功都要先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不付出就一定沒有回報,就意味著一敗塗地。付出不一定有回報,是成功人士應具備的基本心理素養,做好失敗的打算,贏起來反而更輕鬆。
  • 捨不得付出的人,也很難得到,辛苦一生
    付諸行動牽涉到付出到什麼程度,因為收穫多少與付出多少是有必然聯繫的。而且付出,不只是金錢的付出,更多的是自己能力的付出,這種能力包含體力和腦力。有的人怕累怕苦,不甘心全身心付出,所以收穫甚微,這是有原因的。有的人覺得付出一定要有回報,不然就不付出。帶著這種計較得失,一定要成正比的心去付出,會很累。
  • 鼠年萬事皆不易,但付出總是值得的生肖
    在鼠年,十二生肖中,有的生肖萬事皆不易,但是只要自己付出了,結果還是值得的。 本命年的生肖鼠,這一年裡也在不斷地努力付出,辛苦的汗水流了多少,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不過再不容易,他們也會堅持,生肖鼠是有韌勁兒的,他們也會在最終取得成功,所有的付出,對他們來講,都是很值得的。 生肖雞 對生肖雞而言,這幾年,他們都是如此,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沒有一個好結果是輕鬆就得到的。
  • 「付出型人格」自救的三個方法
    什麼樣的人喜歡付出的過程,卻不計較得失?什麼樣的人在和朋友、戀人相處時,容易變得小心翼翼,害怕失去......這一系列的問題其實最終都歸結為一個問題,就是這些人都屬於「付出型人格」。1、什麼是付出型人格?
  • 相處時,為什麼不能對一個人付出太多?
    但是感情是相互的,一時的好感並不能支撐起以後的幸福,付出了所有也未必就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有些人只會享受著你的愛和付出,但卻不會給你珍惜和回應,你以為只要對他好就能換來同等的對待,可結果卻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還讓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既想著要離開,內心又捨不得,以至於在愛情裡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