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13人擬推薦為全國勞模!這次為什麼是他們?

2020-12-10 環球網

據湖北省總工會《關於做好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規定,武漢市將推薦「最美逆行者」張定宇等13人作為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候選人。

擬推薦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

全國先進工作者候選人簡要事跡

(按姓氏筆畫排序)

1

馬文兵 ,男,仡佬族,47歲,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五分公司新建福廈鐵路項目部副經理。

該同志出生於貴州大山少數民族家庭,這位來自貴州大山裡的進城務工青年,跟隨二航局橋梁建設的腳步,歷經江陰長江大橋、軍山長江大橋、壩陵河大橋、九江新長江公路大橋、沌口長江公路大橋、福廈鐵路跨海大橋等世界級橋梁的建設,靠著刻苦鑽研的精神,自學成才,一步步從一名普通的農民工成長為二航局集電氣、起重、指揮調度等技能於一身的操作型人才。他在工作中善於解決各種疑難雜症,比如把墩身摺疊可重複循環利用內支架發明,節約成本近500萬元。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總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成為湖北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之後,他積極建言獻策,為企業農民工群體傳達心聲和意見。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他及時響應國家和二航局的防疫號召,第一時間督促落實這次防疫宣貫,他每天給各架子隊的人員及協作隊負責人打電話詢問身體狀況,叮囑他們出門要戴口罩,積極配合當地防疫工作人員。針對節後項目部復工的防疫工作,他也及時通過手機微信和協作隊及架子隊的人員召開視頻會議,傳達有關防疫工作安排。

2

馮豔 ,女,漢族42歲,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武漢供電設計院有限公司系統室主任,副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從事電網工程設計、規劃工作15年。在武漢為華為供電的東擴4#、5#變電站、投資460億元的京東方供電項目等重大工程中,她超常規、高效完成了設計任務,為企業供電刷新了「武漢供電速度」。在武漢市政府啟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電網進程中,她作為設計院項目設總,全力推動全國首創的電網共建「武漢模式」順利開展。在武漢舉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過程中,她和團隊克服比賽場館區域電網基礎相對薄弱、準備時間不足等重重困難,用半年時間高效完成了56項保電供電工程的設計任務。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作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戰場,及時可靠供電尤為重要。為做好供電保障工作,接到緊急命令後,她與團隊連夜看現場、制定方案、做設計,經過一個通宵的奮戰,在第二天下午就完成了全部設計圖紙的出樣,用「武漢速度」確保了雷神山醫院的可靠供電,為圓滿完成政府下達的「按期投入使用的命令」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張定宇 ,男,漢族,57歲,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主任醫師。

該同志長期從事醫療一線工作,曾赴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等國開展國際醫療援助,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赴汶川抗震救災。無論是禽流感席捲而來、甲流暴發之時,還是這次疫情肆虐,身為黨員的張定宇都雷厲風行、毅然決然,跛足前行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每一個角落,帶領著全院職工,站到疫情的最前沿,擔任衝鋒在前的「逆行者」,凝聚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他衝鋒在前、身先士卒,對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組織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率先採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樣本送檢,為確定病源贏得先手。在大量診治實踐的基礎上,率先將抗艾藥物克力芝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為治療贏得寶貴時間。面對艱巨繁重的防控任務,他勇於擔當、連續奮戰,帶領600多名醫護人員,一直不間斷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每天休息不到3個小時。面對生與死的嚴峻考驗,他直面絕症、捨身忘我。隱瞞自己身患漸凍症的事實,顧不上照顧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入院的妻子,夜以繼日投入抗擊疫情工作,與時間賽跑,與生命賽跑,力爭搶救更多病人,與所有白衣戰士們一起,為患者為社會燃起生命的希望之光。

4

羅善善 ,男,漢族,48歲,群眾,高中學歷,武漢市東西湖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吳家山城市管理所轉運臺操作員。

該同志是名城管所轉運臺操作員,他每天穿梭在又髒又臭的垃圾轉運設備間,憑著自己對工作的熱愛、對機械鑽研的精神從一名農民工成為了一名垃圾設備與垃圾轉運車輛的技改專家。他對車輛垃圾排水管、箱改造,車廂後鬥密封條進行更換改裝,將滴漏的汙水用軟管引進新增的儲水箱,這一小小舉措,有效地解決了車輛「邊走邊漏」的大問題,為所在單位節約了大量維修成本。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面對要成立一支突擊隊,負責武漢客廳方艙醫院150餘個移動公廁的汙物清理及注水消殺的緊急任務,羅善善不顧患有高血壓、胃三度糜爛的易感體質第一個帶頭上,主動擔當突擊隊隊長,每天要負責將移動公廁的糞便抽走且要負責注水消殺作業。長時間的負重站立,並且要忍受糞便惡臭,還要確保隊友們的安全操作。就是這樣,他帶領著突擊隊日夜奮戰在方艙醫院戰鬥一線,每天抽排清理移動公廁糞便近5噸,確保了移動公廁的日常運行。他帶領著突擊隊詮釋著新時代掏糞工人「時傳祥」的精神。

5

姚婕 ,女,漢族,36歲,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客運二部2號線漢口火車站中心站長,助理工程師。

該同志自入職武漢地鐵以來,從站務員到中心站長,15年間始終在客運服務一線,幫助乘客解決各類問題2000餘件,為價值20萬餘元的900件失物尋回了失主,接到全國各地近百名乘客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作為武漢地鐵姚婕志願服務總隊的領頭人,不論何時姚婕總會出現在車站客流最密集、壓力最險重的地方,為乘客開闢出一條條安全通道;多年來姚婕還帶領隊員進入敬老院、校園、社區,為老年人,青少年兒童、留守兒童送溫暖、送愛心。2019年武漢軍人運動會姚婕帶領姚婕志願服務隊同事們用製作「軍運會地鐵導乘圖」、武漢景點雙語「便利箋」、到各大場館做志願者等方式為軍運會貢獻力量。她不計得失、吃苦耐勞。工作15年來,個人利益總被她放在工作以外的第二位。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作為離華南海鮮市場最近、客流最大車站的中心站長,姚婕立即向部門申請調整員工工作崗位、增加防護措施,減少傳染機率。武漢封城,地鐵停運後,姚婕主動報名到車站值守,保潔員不在,就自己動手,用稀釋的84消毒水將辦公區域消毒,為同事們創造潔淨的工作環境。在她的感召下,漢口火車站40位員工沒有一人退縮,而是搶著上、爭著幹,擰成一股繩,為抗擊疫情奉獻著自己無悔的青春。

6

胡明榮 ,女,漢族,59歲,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武漢市漢陽區江堤街江欣苑社區黨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

該同志踐行著一名基層幹部的忠誠和擔當,她將全部精力傾注在江欣苑社區的治理上,探索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五個體系」模式,將這個武漢較大村轉社區打造成全國和諧社區、全國文明單位,被中組部譽為全國「村改居」成功轉型樣本,社區黨委也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胡明榮通過她「六點半晨步工作法」,每天早晨6點半就「泡」在居民中,傾聽、了解、發現,終於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務路徑,實行網格化全覆蓋工作機制,做到「組織進棟、入戶到人、入腦入心」,將組織的根須順利延伸至樓棟單元和家庭。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年已60歲且做過兩次癌症手術的她不顧身體病痛,始終奮戰在防疫一線,她既要到每個樓棟宣傳政策,為困難戶送藥送菜,又要帶領團隊在社區裡消毒,安排病人就醫。關鍵時期她既當居民的服務員,又當心理諮詢師,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時刻擔當居民健康的守護人,被群眾稱為「抹布書記」和「知心大姐」。

7

胡愛娣 ,女,漢族,59歲,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武漢愛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該同志創辦的愛帝集團公司成立於1995年,目前是集時尚產業科、工、貿,產業園開發建設於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是湖北省服裝行業的領軍企業,是全國工業品牌培育示範企業,獲全國智能製造示範項目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愛帝集團作為一個責任企業,始終不忘初心,產業扶貧近50家企業,帶動就業5000餘人。多年來在辦學捐助、光彩事業、抗震救災、產業扶貧、結對共建、貧困救助、精準扶貧上,責任擔當,僅捐贈財物累計達到3390萬元。去年9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志願者形象大使評選結果揭曉,胡愛娣又成為10位形象大使中唯一的企業家代表,並成為軍運會火炬傳遞者的一員。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胡愛娣關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複雜性,迅速召集愛帝集團管理人員組成了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專班,第一時間研究、啟動肺炎疫情應急預案,並通過武漢市慈善總會,向武漢市人民政府捐贈第一期200萬元資金,同時捐贈衣物300萬元,用於馳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由武漢慈善總會分配給抗「疫」一線工作人員。胡愛娣常說:「在我看來,企業家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參與公益,回饋社會,就是我們企業家的擔當。」

8

黃立 ,男,漢族,57歲,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系高德紅外公司創始人及領導者,他心懷「強軍夢、強國夢」,以「科技立業,產業報國」為創業使命,特別注重履行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該同志為機場、火車站、醫院等關鍵地方提供「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在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武漢,他犧牲春節假期,不顧個人安危,與團隊努力克服感染人數激增、封城物資短缺、人員物料調動難等重重困難,帶領科技人員,不分晝夜生產,短短半月,就已投放兩千多臺測溫系統到全國各省市地區。面對疫情,他始終想的是社會貢獻、責任。防疫戰中,積極奉獻,主動捐贈價值400萬元的30臺系統到最急需的地方,第一時間安裝在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等區域。2月11日,通過華中科技大學校友會再捐款200萬元現金,將用於同濟醫院,協和醫院醫護人員。為有效阻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身先士卒,帶領員工奮戰在先、貢獻在前,發揚一個共產黨人,關鍵時刻有我、困難面前有我的優秀品質。

9

黃昕 ,男,瑤族,52歲,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武漢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

該同志曾任辛亥革命博物館、天河機場交通中心等重大工程項目經理。在辛亥革命博物館項目中,結合複雜多樣的結構形式,應用了大量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推廣應用了「建築業10項新技術」中10個大項、43個子項;總結完成12項創新技術並榮獲2012年度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3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節約428.65萬元,技術進步效益率達到3.6%。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參與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任務,從1月24日(除夕)上午火神山醫院場平施工至2月2日醫院土建交付軍方醫療隊,一直駐紮在現場積極組織施工、協調各方、溝通設計、完善方案、組織材料和勞動力,短短幾天內圓滿完成火神山醫院僅有的2個鋼結構建築醫技樓和ICU病房(鋼結構框架高達6米)建設任務。

10

廖宗安 ,男,漢族,42歲,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武漢市公安局漢陽區分局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派出所副所長。

該同志自2013年負責信訪工作以來,共接待信訪群眾2000多人次、幫助群眾500餘名,成功辦結中央、省市督辦的信訪積案,圓滿完成省委「千案化解」、省廳「積案化解」等專項行動信訪案件。近6年來,全局信訪工作取得了「三升三降」的良好勢頭,先後被市委評為「信訪維穩先進集體」,被省廳評為「信訪積案攻堅化解成績突出單位」,連續五年被市局授予「全市公安機關先進信訪單位」榮譽稱號。廖宗安總結出的「五步六法」調解工作法,得到上級領導批示肯定,其先進事跡受到人民公安報、法制日報、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武漢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導。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他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從大年初一到初五,他用私家車裝載各種醫療物資,分別運送到全市18家醫院,共運送口罩6000隻,防護服630餘套,參與接送4名醫護人員上下班,協調幫助解決某街道欠缺醫療物資的問題。大年初七,廖宗安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被定為疑似新冠肺炎,在家隔離十五天好轉後,又重新投入一線戰鬥崗位,面對疫情他仍舊無怨無悔,甘當勇敢的「逆行者」。

11

熊桂林 ,男,漢族,48歲,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武漢市江夏區分公司舒安支局投遞員。

該同志參加工作30年來,累計行程58.5萬多公裡,投遞郵件總重355餘噸,無一差錯。30年來,他在郵路上始終堅守初心,擔當愛心服務使命,義務幫扶300多位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幫扶困難村民,贈書捐資助學等。他平凡的堅守,默默的奉獻,打造了一條偏遠鄉村的「愛心郵路」,得到了基層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鄉親們的一致好評。2017年3月,他加入了全國道德模範「郭明義愛心團隊」,並成立了「郭明義愛心團隊武漢江夏熊桂林愛心分隊」。近三年來,熊桂林愛心分隊持續開展「日行一善」學雷鋒愛心服務活動,共幫助孤寡老人、資助貧困學生1160人次,他是湖北省學雷鋒標兵,也成為了基層黨員學習的榜樣。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他惦記著郵路上的留守老人和孩子們,打電話進行宣傳病毒防護知識,春節前後他一直堅持在生產崗位上保暢通,成立應急保障突擊隊,他衝鋒在前,及時投遞防控物資郵件,為鄉親們送口罩,噴灑消毒液,攜手街道民兵突擊隊值守和防控,和隊員們一起到21個村、社區的500多名留守老人兒童的家裡走訪和進行幫扶,用實際行動傳遞真情,讓黨員的形象紮根在百姓心間。

12

蔡常春 ,男,漢族,49歲,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武漢市中心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主任醫師。

該同志從醫19年以來,他始終牢記醫者使命,刻苦鑽研醫學,用高超的醫術解除患者的病痛,用良好的溝通樹立患者的信心。他帶領全科攻堅克難,開展以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複雜肝切除和聯合血管切除治療胰腺癌等系列新技術。他致力於肝臟損傷與免疫的研究,迄今為止共發表SCI收錄論文14篇,其中最高影響因子12分,承擔國家和省重點科研課題2項。

特別是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蔡常春舍小家為大家,從春節起一周24小時堅守在醫院和科室的抗疫一線,救治科室危重病人,積極排查住院病患中的冠狀病毒可疑人員,有效預防了冠狀病毒在病區及醫護人員中的播散,他將病房進行按清潔區、可疑汙染區分開,創造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科室目前為止無一例醫務人員及住院病人感染。他帶領團隊醫護人員積極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支持呼吸內科病房的工作,積極參與院區間患者轉運工作,援助市「方艙醫院」等等。為了抗擊疫情,對家庭疏於照顧,夫人目前因新冠肺炎在金銀潭醫院救治,他仍堅守在抗疫最前線,用實際行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踐行著醫者的誓言。

13

潘聖宇 ,男,漢族,36歲,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數據維護室主管,助理工程師。

該同志作為武漢電信網絡智能化、運營智慧化轉型領軍人,完成了56項技術革新,為企業節省投資7042萬元,增加收入2091萬元,他主導實施了武漢寬帶網絡升級工作,首創業界領先的網絡+下一代防火牆近源防護方案,完成軍運會競賽基礎網絡、兩江四岸燈光秀、漢馬等保障工作。

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潘聖宇召集黨小組11名黨員,組建突擊隊,主動請纓投入到通訊保障一線。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開始建設後,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實時了解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進展,他帶領團隊不到24小時就搭建了高可用、高冗餘、高可擴展、高可靠的視頻轉播網絡。2月1日開通火神山醫院40G超高專線,為解放軍總醫院提供遠程醫療服務。2月4日開通雷神山醫院40G超高專線。2月6日完成26個醫院和3個方艙的視頻會議網絡。2月10日完成武漢3個醫院長途視頻會議網絡搭建,習近平總書記通過遠程會議網絡向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送去黨中央的關懷和慰問。

多年來,這13人在所處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不斷進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也積極發揮著各自的能力,為抗擊疫情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公示期間,廣大職工群眾可以通過電話傳真、簡訊和網絡舉報等方式,向武漢市總工會反映公示對象的情況和問題,反映情況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公示時間: 即日起至2020年3月1日

電話傳真: 85795027

簡訊舉報: 18627778420

網上舉報: http://www.whgh.org

相關焦點

  • 廣州市現有全國勞模167人
    推薦重點向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條戰線傾斜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五年評選一次。勞模評選推薦社會關注度高、政策性強、含金量高。全國勞模推薦對象應具有相應的榮譽基礎,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享有較高榮譽、取得成績特別傑出的人選;比貢獻比事跡,榮譽基礎相當的人選,優先推薦事跡突出、對廣州市貢獻大的,本次推薦重點向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條戰線傾斜;面向基層和工作一線,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條戰線、社會各個階層。
  • 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走進武漢教育系統傳遞工匠精神
    12月15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走進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為學校的教師們分享了愛崗敬業、攻堅克難的奮鬥故事。;信訪工作8年來,辦結300多起中央、省市督辦信訪積案,接待群眾11000多人次、幫助群眾5200多名的市公安局漢陽分局國博中心派出所副所長——全國先進工作者廖宗安;不顧患有高血壓、胃三度糜爛的易感體質,負責武漢客廳方艙醫院150多個移動公廁的汙物清理和注水消殺的緊急任務,每天抽排清理移動公廁糞便10多噸的東西湖區城管執法局吳家山城管所操作員——全國先進工作者羅善善;每年都有近200天在外出差,跑遍了全省
  • 探秘:如何評選出勞模?怎樣能成為勞模?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時期,以勞模為代表的廣大工人階級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平凡的雙手創造不平凡的夢想。  2020年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籌委會辦公室主任、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李玉賦介紹,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評選表彰勞動模範,1950年至今先後召開16次表彰大會,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超30000人次。
  • 遂寧這3人擬推薦為全國優秀農民工
    11月9日,省人社廳政務網站公示了四川擬推薦為全國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其中遂寧有3人擬推薦為全國優秀農民工。據了解,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對2015年以來湧現出來的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進行表彰。
  • 弘揚勞模精神!區領導慰問全國勞模楊華
    在楊華醫生的診室,單虎與楊華親切握手交談,向他送上鮮花,對他當選全國勞模表示祝賀。單虎關切地詢問了楊華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充分肯定了他多年來在平凡工作崗位上作出的突出貢獻。單虎表示勞模是時代的楷模,勞模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楊華同志當選全國勞模,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全區人民的光榮。希望楊華同志繼續發揚勞模精神,再創佳績,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
  • ...弘揚勞模精神?聽聽全國勞模包起帆在上財明德·經世大講堂怎麼說!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弘揚勞模精神?聽聽全國勞模包起帆在上財明德·經世大講堂怎麼說!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 傳遞勞模精神 分享勞模事跡 一起為這七位電力人點讚
    他們既是來自國網溫州供電公司的7位電力人,也是來自不同電力崗位的全國勞模、浙江省勞模以及抗疫功勳個人。今年是極不平凡且艱難的一年。疫情期間,溫州電力人毅然衝到了最前線,為醫療機構、醫藥生產企業和政府等部門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為溫州版「火神山」醫院、附一醫等緊急改造通電。復工復產階段,供電公司毅然承擔起社會責任,降電費、減環節,幫扶企業快速恢復生產。
  • 為坦克打磨「火眼金睛」——全國勞模梁兵的一天
    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題:為坦克打磨「火眼金睛」——全國勞模梁兵的一天新華社記者張浩然早上6點,河南焦作。晨光熹微中,梁兵起床,做好飯,送女兒上學,然後快步走路去上班,體格精瘦的他走路帶風。他一邊走一邊檢查,看看夜班工作有無遺留問題,「我們被稱作『為坦克製造眼睛』的人,因為我們加工的產品直接影響到坦克的射擊精度,加工的零件精度都是微米級,0.008毫米也很常見。」20分鐘的巡檢過後,梁兵走回工作室,打開電腦中的編程軟體忙碌起來。上午10點半,一場小規模的校企座談在梁兵技能大師(勞模)創新工作室召開。
  • 省委書記、省長為他們送行--上觀
    「我省是共和國工業的搖籃,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的重要發祥地和勞模精神的重要誕生地。」在會見進京受獎的2020年黑龍江省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時,張慶偉這樣表示。他還提到,要賦予勞模精神新內涵,充分體現時代性,切實增強創造性。要維護和發展勞動者利益,讓勞動者體面勞動、全面發展。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新中國首屆全國勞模代表大會
    為新中國的歷史開啟了時代新篇。一年後的同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個國慶日。一個光榮而耀眼的群體出現在天安門觀禮臺上,同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起觀看盛大的閱兵式和遊行慶祝。他們就是在幾天前剛剛參加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的勞模代表們。
  • 武漢地鐵姚婕當選「全國勞動模範」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11月24日,武漢地鐵2號線漢口火車站中心站長姚婕,作為湖北省101名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中的一員,赴北京光榮地參加了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五年評選一次。
  • 全國勞模化身「主播」助力扶貧!
    在該直播中,全國勞模張重陽、鄧豔梅、陳建國以及廣州派駐清遠、梅州等地的扶貧幹部等,為廣大市民推介來自貴州省畢節市、黔南州和廣東省清遠市、梅州市等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地區的產品。據悉,為助推扶貧產品銷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今年以來廣州市總工會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通過開展勞模走進扶貧現場、走進幫扶企業、走進鄉村田園三個系列等專題直播活動,以「工會+勞模+直播+帶貨」形式為幫扶企業品牌代言,動員全市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會員,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積極參與到消費扶貧工作中來。
  • 全國勞模化身「主播」助力扶貧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鄧瀟麗  通訊員穗工宣  「工會+勞模+直播+帶貨」  為幫扶企業品牌代言  在該直播中,全國勞模張重陽、鄧豔梅、陳建國以及廣州派駐清遠、梅州等地的扶貧幹部等,為廣大市民推介來自貴州省畢節市、黔南州和廣東省清遠市、梅州市等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地區的產品。
  • 「公示」成武縣擬推薦上報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明校園名單
    成武縣擬推薦上報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明校園名單根據菏澤市《關於做好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推薦和現有全國文明村鎮複查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做好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推薦參評和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複查工作的通知》工作部署,按照自願申報、資格審查、徵求意見、實地考察等程序,成武縣文明辦對擬申報全國文明村鎮
  • 向勞模致敬!株洲表彰一批勞模和先進工作者,看看他們是誰?
    12月8日下午,我市召開2020年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全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精神,隆重表彰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詳情請見株洲新聞網時政報導)
  • 致敬武漢!宋志平、陳東升、閻志等全國企業家在武漢迎新年
    2021企業家新年大課在湖北武漢舉行,本次大會以「新學習、新格局、新增長」為主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東升,卓爾控股董事長、正和島湖北島鄰機構榮譽主席閻志等商界領袖出席,與全國年營收億級以上的企業家齊聚武漢,共同探索新發展格局之下的增長與機遇。
  • 全國勞模管延安走進一線技能工人群體,為一線奮鬥者加油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 通訊員 張徵 王曉輝 王秋林 12月17日,全國勞動模範、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總技師管延安走進青島市大型沉箱預製現場——貢口預製場開展「與全國勞模對話,為一線奮鬥者加油」勞模工匠宣講活動,與來自一線的近40名鉗工
  • 2020年表彰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大會籌委會辦公室主任李玉賦...
    2015年以來,全國各行各業湧現出一大批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計劃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召開的全國勞模表彰大會因此推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取得了抗擊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一大批脫穎而出的不畏艱險、奮勇爭先的勞動模範,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鑄就了偉大抗疫精神,充分彰顯了勞模精神、勞模力量、勞模擔當。
  • 什麼是新時代「勞模精神」?這些紡織行業全國勞模用事跡告訴你!
    編者按:日前,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一批紡織行業全國勞動模範獲得表彰。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用心用腦、刻苦實幹,用勤勞的雙手和優秀的業績弘揚了新時代的工匠精神,為紡織行業的廣大工作者做出榜樣。本報對部分全國勞模的事跡進行報導,與廣大紡織勞動者分享和共勉。
  • 身邊勞模 川人榜樣①丨省勞模劉傳健:現在,英雄機長有了「新稱號」
    在我們身邊,有著一大批愛崗敬業、銳意創新、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先進模範人物,他們圍繞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巨大的勞動熱情積極投身全省經濟社會建設主戰場,用自己的奮鬥故事詮釋著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