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村民歡唱月姐歌,傳承非遺慶雙節

2020-12-10 騰訊網

月圓中秋國慶到,在韶關仁化縣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石塘古村,老少婦女齊上陣,載歌載舞傳唱一首首獨具唐代宮廷韻味的月姐歌,通過傳承省級非物質文化月姐歌的方式,共同慶祝國慶、中秋佳節,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群眾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石塘古村有650多年歷史,有月姐歌和石塘堆花米酒釀造技藝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月姐歌,可追溯至唐宋代,從每年農曆八月初一月姐開壇至八月十五送月姐,成為石塘村婦女歡慶中秋佳節的獨特形式,代代傳承,豐富了農村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

當天,村中老少婦女穿著鮮豔的新衣裳,聚集在月姐歌壇,在傳承人的帶領下,齊唱月姐歌,包括「繡香包」調、「石榴打花」調、「睇龍船」調、「送月姐」調,其間有自由歌舞、做遊戲等環節。石塘鎮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歡唱的婦女,她們有的是種菜賣的阿婆,有的是種水稻的大嬸,有的是釀酒的大姐,但在中秋佳節,她們都是月姐歌女,用方言清唱,傾訴種田耕作、鄰裡關係、內心情感等,抒發對生活的美好嚮往。當晚舉行了送月姐儀式,大家齊唱送月姐歌,一路將月姐送到村外的小溪邊,對著水中月影祈福,共祝未來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筆者了解到,當天的月姐歌活動,五六位外嫁女專程回到村裡,全程參與月姐歌傳唱。村中的14位小女生,也能熟練獨唱、合唱、小組唱月姐歌曲。而這一切,源於仁化縣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縣建設及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文明縣城工作,把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作為守護群眾共有的精神家園,打造了省級「石塘月姐歌」傳承基地,鼓勵省級傳承人做好傳幫帶作用,設立了2支婦女月姐歌隊,組織小學生成立了一支小月姐隊,整理了100多首曲譜,並經常參與非遺民俗宣傳展示活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中得到確認、尊重和弘揚。

【全媒體記者】範永敬

【通訊員】譚玉玲 肖曉珍

【攝影】何梅娣

【作者】 範永敬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千年月姐歌再唱響 唐代古韻傳承有人
    大洋網訊 中秋國慶到,在韶關市仁化縣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石塘古村,老少婦女齊上陣,載歌載舞傳唱一首首獨具唐代宮廷韻味的月姐歌,通過傳承省級非物質文化月姐歌的方式,共同慶祝國慶、中秋佳節,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群眾生活更加美好幸福。石塘古村有650多年歷史,有月姐歌和石塘堆花米酒釀造技藝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萬家同樂慶「雙節」 中牟縣舉辦非遺展示展演及傳承教學
    大河網訊 近日,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鄭州綠城廣場和中牟縣潘安公園、大呂小學、北堤小學等地開展了「黃河情 祖國頌」非遺大集市及「展非遺神韻 助鄉村振興」迎雙節社會傳承基地展示展演傳承教學活動。
  • 韶關仁化縣美麗鄉村吸引遊客紛至沓來
    2018年以來,依託世界自然遺產地丹霞山,根據省市提出連點、連線、連片發展環丹霞山美麗鄉村的要求,仁化縣大力推進環丹霞山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連片創建工程,以「道路連片、設施連片、產業連片、文化內涵連片」為重點,打造「一個中心,兩大環線,三個主體功能區,四大門戶」空間格局,形成環丹美麗鄉村示範區,瑤塘、暖坑、安崗等一批美麗鄉村漸次花開,仁化縣登榜「2019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市」,
  • 「網絡中國節·中秋」海港區:喜慶祥和慶雙節,情濃意濃味更濃
    為了慶祝「雙節」到來,海港區海港鎮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迎國慶·賀中秋」主題活動,以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將精神文明建設生動地融入到各類活動中來。文藝展演,傳承經典海港鎮文化藝術團精心編排文藝節目,來到轄區東王嶺、東鹽務、鄒呂莊,開展了「盛世慶華誕 評韻迎中秋」「我們的節日·中秋節」和「中秋月·家國情」等主題活動演出,為村民帶來一場場視覺盛宴,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安子寺村組織開展「慶國慶·賀中秋」文藝演出。
  • 歡歡喜喜迎「雙節」︱共享國慶喜面,共慶祖國華誕!
    今日上午,黃淦村開展「吃重慶小面 慶祖國華誕」新民俗活動,以吃國慶面的方式共慶「雙節」。9月29日,香格裡拉小區圍繞「黨建引領 書香滿園」開展慶「雙節」活動,並為居民送上國慶面,共同祝福祖國。9月30日,西城街道辦事處在會峰村舉行「吃重慶小面 慶祖國華誕」主題活動,邀請該村貧困戶和村民代表齊聚一堂吃小面,話幸福,迎國慶。
  • 「非遺」傳承活動 為祖國獻祝福
    長假期間,我市舉辦了非遺文創集市、手工藝精品展、漢服展示展演、非遺親子互動體驗以及非遺中醫藥義診等多元化展演、展示、展銷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 活動現場,舞龍舞獅、面部彩繪、臉譜塗鴉等非遺活動,動靜結合驚爆眼球。30多位省市級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展演了剪紙、捏糖人、燙畫等非遺項目。
  • 漾濞縣:「非遺+旅遊」文化傳承更出彩!
    近年來,漾濞縣堅持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為指導,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和申報工作,並通過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等方式,不斷加大宣傳力度,讓非遺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和保護。
  • 邀君慶華誕《浮生為卿歌》雙節獻禮盛典現已開啟
    雙節將至,《浮生為卿歌》雙節歡慶活動現已火爆開啟。十月金秋,汴京城內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在這盛世光景中,怎麼少的了福利豪禮呢!3D開放式古風養成手遊《浮生為卿歌》國慶、中秋雙節盛典現已登陸汴京浮世,豐富有趣的特色活動以及大量精美豪禮等你前來領取!
  • 茅箭區武當路小學開展「月圓慶 家國情」雙節同慶主題活動
    為弘揚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生活,培養學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茅箭區武當路小學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愛國教育相融合,開展「月圓慶 家國情」雙節同慶主題活動。慶中秋佳節,傳承傳統文化藉助中秋佳節時間節點,組織開展「月兒圓圓話中秋,傳統文化潤童心」主題班隊會,通過中秋詩文朗誦、猜燈謎字謎、講故事等形式,讓學生充分了解中秋節的淵源來歷、中秋節各地的風俗習慣以及中國獨有的文化內涵,感悟團圓、和諧的幸福;同時組織學生製作中秋主題手抄報、陶藝、書畫作品,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四川華鎣:村民歡樂柏木山 鄉裡濃情賀中秋
    打餈粑中國網9月30日訊 9月26日,華鎣市「三老組織」陽光天使時裝隊來到華龍街道柏木山村,與村民一道舉辦「歡慶雙節」為主題打餈粑 慶雙節 賀民俗的活動。隊員與村民共同跳鍋莊陽光天使時裝隊的隊員們和村民代表一起,在高唱紅歌《我和我的祖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學習雷鋒好榜樣》《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今天是你的生日 中國》等歌曲、展演舞蹈後,開展了打餈粑、跳鍋莊、民歌對唱等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慶賀偉大的祖國成立71周年和傳統佳節中秋節。
  • 砥礪前行 海澱文藝薪火傳承 非遺傳承點亮海澱
    大家一起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唱響新時代的主旋律,讓經典音樂和文學作品廣為流傳。  除此之外,第十六屆海澱文化季通過一系列京劇、詩詞、歌賦等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文藝匯演和演出活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獻禮祖國70華誕。如11月30日,一臺充滿了歡樂和濃鬱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藝演出——《明月萬裡送海潮》文藝匯演,在北京海澱翠湖上莊養老院百老匯劇場傾情上演。
  • 廣東廉江非遺傳承 市場化探路破冰
    廉江非遺傳承 市場化探路破冰  「龍桔姑娘不平凡,離城駐村幾艱難。三年汗水結碩果,何不請她吃餐飯?」秋高氣爽,廉江市老乾活動中心內,有人用本土「 話」引吭高歌。時而男聲獨唱,時而眾人應和,悠揚曲調飄出老遠。10月20日,廉江市大型原創 歌調音樂劇《紅橙奇緣》在這裡拉開排演大幕。
  • 慶中秋·迎國慶 雙節送祝福 第二番 精彩預告
    慶中秋·迎國慶 雙節送祝福 雙節小長假來臨之際,中國交通頻道·吉林攜手未來派教育與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們錄製雙節祝福語,共祝福大家,節日快樂!
  •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鶴溪街道東弄畲族村村民藍延蘭從小就跟著長輩學習編織彩帶,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她將彩帶的花紋與文字相結合,創作出極具時代性和個人風格的畲族彩帶。「彩帶是畲族祖祖輩輩流傳至今的一種文化,現在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我們覺得很開心。我要把彩帶編織技藝好好傳承下去,」藍延蘭說。
  • 畢昇活字體驗館舉辦「迎中秋 慶國慶」公益研學活動
    9月26日,在「雙節」來臨之際,張掖畢昇活字體驗館在甘州府城舉辦了「迎中秋,慶國慶」活字體驗公益研學活動,來自張掖思源學校等8家學校的50名小學生身穿漢服進館進行了活字印刷體驗,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共慶祖國71歲華誕。
  • 【雲南女職工風採】益新卓瑪:把「非遺」傳承之路堅持走下去
    多年來,她一直致力於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組織民間藝人展演民族民間傳統歌舞,正是她發起的保護「非遺」的方式之一。早在11年前,阿新全家就榮獲了迪慶州州級、雲南省省級「和諧家庭」榮譽稱號。阿新參加歌舞展演 雲南省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供圖她走遍迪慶,探訪了許多民間藝人,搜集了「築牆歌」「打麥歌」等瀕危的原生態歌曲,拍攝了當地民眾的原生態舞蹈視頻、照片,耗時5年,這部由她本人演唱,以藏族歌舞文化為主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唱專輯《篩巴布姆》問世。專輯對迪慶「非遺」的宣揚和傳承所起的作用也得到了王文章等一眾「非遺」文化研究專家的認可。
  • 傳承民間瑰寶 非遺新造物「東莞千角燈」文創產品開售
    1月8日,東莞市文化館、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在廣州289藝術園區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舉辦非遺新造物「東莞千角燈」文創產品開售發布會,介紹「東莞千角燈金屬立體拼圖」設計理念、銷售運營計劃等。日前,第二屆廣東省「非遺新造物」年度優秀案例徵集評選活動結果揭曉,其中,由東莞市文化館、莞城文化服務中心授權東莞市微石塑膠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拼酷」)開發的「千角燈金屬立體拼圖」入選其中,其傳承價值、創新價值、傳播價值、市場價值、應用價值得到充分肯定。
  • 近距離體驗「非遺」文化!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四季歌」主題活動...
    「我喜歡篆刻」「我的家人常常在聽戲曲」......11月23日下午,一堂以「傳承非遺,守望文化」為主題的思政課在杭州市勝利小學展開。作為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四季歌」第四季「傳承」主題活動,杭州市勝利小學的鄒老師與杭州市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杭州剪紙藝術家魯立清「聯合」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非遺課」。
  • 木葉盞裝滿「非遺傳承扶貧夢」
    南開新聞網記者 郝靜秋 吳軍輝    屠金歌  屠金歌這幾天忙壞了。  木葉盞·楊樹葉  木葉盞,這項源於宋代的「黑科技」,是中國陶瓷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是我國亟待保護傳承的非遺技藝,也是屠金歌「非遺傳承扶貧夢
  • 成都非遺傳承進校園成效顯著
    近日,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等單位指導,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2020成都市非遺傳承基地學校『非遺進校園』展示展演競技交流活動」,經過近2個月的開展,目前已接近尾聲。  活動期間,成都市各非遺傳承基地學校採取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來推動非遺傳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