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詠懷詩》,一個真漢子,阮籍:一個追求自由的真男人

2020-12-16 蕭硯歌

《詠懷詩》是阮籍的代表作,滲透著他對自由的執著追求,對個性解放的強烈嚮往,對專制制度反抗和否定的思想。

他的冷漠、嘯歌、酣飲、佯狂,都是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而他的嗟生、憂時、憤世、疾俗,都是這些思想遭受扼殺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01 在時代與精神的重壓之下,阮籍必然要生出憂慮憤恨之情及反抗之心,激起對自由和個性解放的強烈願望

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是正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也是「竹林七賢」之一。他處於魏晉嬗代之際,當時世事多變、「名士少全」的惡劣環境迫使他不得不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

在其《詠懷詩》中,就貫穿了一種基調,即深沉的憂傷憂慮之情。第一首就寫道: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詩中集中表達了作者孤獨無偶、恐懼不安的心情:在那萬籟俱寂的夜晚裡,詩人憂思焚焚,難以入睡,只好起坐彈琴,聊以解憂。但是,當看到空中那悽清的月光,身經冷風的吹擊,當聽到野外孤鴻的哀叫,耳聞林中的鳥鳴,詩人憂傷憂慮的情思不僅沒有消除,反而進一步加深了。

憂傷出於理想的破滅,憂慮出自生命的危機。憂傷憂慮是畸形社會裡所有人共存的特徵,但只有在那些對自己的理想孜孜以求的人的身上才表現得最為明顯。

畸形的社會造就了畸形人的群體,這些畸形人的特徵便是自我的不自覺。在畸形社會裡,也只有這些不自覺的人才能苟延生存。一旦他自覺起來,發現了自我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他的一切也便宣告結束。阮籍是畸形社會裡的一位清醒名士,因而他的憂傷憂慮的情思也就更為深沉。

他生逢魏晉交替之際。當時,曹氏與司馬氏集團之間進行了一場尖銳的爭權鬥爭,並由此演成了恐怖性的大屠殺。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病死,年僅8歲的養子曹芳繼位為帝,國政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執掌,曹爽力排司馬氏勢力,而司馬懿也暗中布置,伺機奪權,終於在嘉平元年(249年)的「高平陵事變」中,戰勝了曹爽集團。

接著,司馬氏便對曹氏集團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曹爽兄弟及其集團的諸名士何晏、丁謐、李勝、畢軌等被誅滅九族,造成了「名士少有全者」的悲慘局面。

嚴酷的現實促使了阮籍的覺醒,激起了他對現實、對社會的不滿和反抗,他「不為魏死,恥與晉生」就是反抗的具體表現。

一方面,他不滿於曹氏的昏庸荒淫,在《駕言發魏都》一詩中,他有力地鞭撻了曹魏統治者「歌舞荒淫、而不求賢講武」的荒唐行徑,沉痛地唱道:

「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菜。歌舞曲未盡,秦兵已復來」。

另一方面,他對司馬氏暴虐無道的統治更懷有強烈的憤慨。他堅決不與司馬氏合作,並在詩中對禮俗之士大加嘲諷戲謔,正是對司馬氏的無情揭露和反抗。

在《詠懷詩》中,有相當數量的詩歌都是表達作者對禮俗之士的憤恨之情的。如六十七詩:

「洪生資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設次序,事物齊紀綱。容飾整顏色,磬折執圭璋。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厲貞素談,戶內滅芬芳。放口從衷出,復說道義方。委曲周旋儀,姿態愁我腸。」

在這首詩裡,詩人勾畫出了一批禮俗之士的醜陋形象。司馬氏篡權以後,屢次頒行「尊儒講禮」的法令。在這個幌子的掩蓋下,卑汙者佔居了高位,清潔者遭到殘殺,造成了道德淪喪,鄉議無聞的汙濁局面。

禮俗之士們表面上講著上下尊卑的次序,實際上卻是在幫助司馬氏篡權;要別人談貞素,講道義,而自己卻幹著卑鄙齷齪的勾當,對這些勢利之輩,阮籍確是恨之入骨的。

他在《大人先生傳》和《答伏義書》中,對這些陋儒們都作過猛烈的攻擊和嘲諷,他把這些勢利之徒比做「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褲襠」的蝨子,嘲笑他們是「欲銜傾城之金,求百錢之售」的亡命之徒。

在《詠懷詩》中,也多次把他們比喻為「寒鳥」、「走獸」、「飛鳥」,「小人」、「佞邪子」、「傾側士」等等。

阮籍之所以對這些邪佞小人如此的憤恨,除了覺得這些勢利者本身都是極可悲,極不自由的可憐蟲之外,更重要的是由於他們有意無意地做了專制者的幫兇和羽翼,是摧殘別人的人性、剝奪別人自由、借刀殺人的劊子手。鍾會、何曾等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在司馬氏面前曾屢次讒毀、構諂阮籍。

生活在俊義豪賢慘遭殺戮的時代,不僅人的個性遭到了扼殺,人的尊嚴受到了褻瀆,人的自由意志遭到了泯滅,而且人的生命也絲毫沒有保障。

面對造成這種惡劣的專制者及其爪牙們,阮籍也只能虛於周旋,用縱酒酣昏、遺落世事的態度,表示對統治者的極大憤恨與不滿,這正是他的反抗思想所依附的一種形式。

正由於他對現實、對社會的不滿,所以才常常有孤獨無靠、無所適從之感,因而也就很自然地產生了對人生的憂慮與憤懣之情。

深沉的憂慮,感情的重壓,造成了他心理平衡的嚴重失調,這種心理失調把他推進了極度痛苦的深淵之中,為了減少痛苦,他必然有使自身從精神重壓之下解脫出來的強烈要求,有獲得「自由」與「解放」的強烈願望。

對現實的憤懣將他與現世「隔離」開來,但隔離的結果不僅使個性受到壓抑,而且也使生命受到了危機。出於生存的本能需要,也出於自身為了生存而使自我適應現實環境的需要,從而導致了阮籍諸如冷漠、嘯歌、酣飲、佯狂等失常行為的出現。

作為清醒的名士,阮籍所追求的絕不是世俗之輩們所追求的功名利祿,而是如何使自己從「天網彌四野」(《詠懷詩》四十一)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讓自己展翅高飛。如他所云:

「榮名非己寶,聲色焉足娛」,「焉得凌霄翼,飄颻登雲巍」

他清醒地懂得,要做到這一切,就必須使自己從政治集團中退卻出來。因為在當時,不論參加哪個集團,對自己來說都是一種枷鎖,一種束縛,都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威脅。只有避開政治,脫離塵俗,才能使自己成為「自由人」,如他所云:「抗身青雲中,罔羅誰能制。」(《詠懷詩》四十三)

無奈阮籍因名氣太大,司馬氏對他偏偏不肯放過,因而希望「自由」卻始終未能實現。阮籍在詩中寫道:

「寒門不可出,海水焉可浮。」 《詠懷詩》六十六「漭漾瑤光中,忽忽肆荒淫。」《詠懷詩》六十八

然而險境終得解脫,怎麼辦呢?在他看來,最妙的辦法只有使自己在廣大的「謠光」裡隨意放浪,佯狂酣飲了。只有借佯狂、酣飲之法,才能擺脫司馬氏及其幫兇們的糾纏。

正如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所說:

「其時司馬氏已想篡位,而阮籍名聲很大,所以他講話也就極難,只好多飲酒,少講話,即使講話講錯了,也可以借酒醉得到解脫。」

只看有一次司馬懿求和阮籍結親,而阮籍一醉就是兩個月,使對方沒有提出的機會,就可以知道,他是以飲酒作為掩護的。

很顯然,阮籍的偽裝行為就是追求自由而又「生於亂世,不得已」的結果。這種佯狂、酣飲等偽裝行為演得愈逼真,就說明社會愈黑暗、愈殘酷,也說明他反抗意識越強烈,對自由的追求越執著。

02 崇尚「自然」和「逍遙」的思想,是他追求自由與個性解放的強烈吶喊

《詠懷詩》中,佔篇幅最多的要算是阮籍表達自己崇尚「自然」、主張「逍遙」等方面的內容了。例如:

「仙者四五人,逍遙宴蘭芳。」 《詠懷詩》二十三「願為雲間鳥,千裡一哀鳴。」 《詠懷詩》二十四「抗身青雲中,網羅誰能制。」 《詠懷詩》四十三「非子而我御,逍遙遊荒裔。」 《詠懷詩》五十八

這些詩句,都充分表達了作者崇尚「自然」、主張「逍遙」的思想。但,是不是因此就可以說阮籍的思想主流就是玄學的或是莊子的「逍遙遊」呢?

不是。他之所以崇尚「自然」、主張「逍遙」,目的還是為了自由,為了個性解放,還是他對現實不滿和反抗的結果。只要對阮籍思想的發展過程作簡單的回顧,便可證明。

《晉書·阮籍傳》中說阮籍本是一個「有濟世志」的人,他曾「閉戶視書,累月不出」,以期做一個「顏閔式」的學富五車之人,為國家做出貢獻。他曾寫道: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書詩。被褐懷珠玉,顏閔相與期。」《詠懷詩》十九

在《樂論》中,他還提出了匡正時弊的「禮樂」觀,企圖以此來挽救曹魏集團腐朽的頹勢。

然而,他的這番苦心卻成了泡影。曹魏的腐敗未能阻止,司馬氏又施展淫威,肆意殺戮名士。在這種情況下,阮籍必然要承受好者不能取,惡者不能避,愛者不能得,恨者不能除的巨大精神壓力和心靈的痛苦,而解除這種痛苦的靈丹妙藥,自然是老莊的虛無思想。

老莊的人生哲學,就是「重生」、「貴己」,其主旨就是逍遙無為於天地之間,企求個人內心的統一,追求絕對的精神自由。這種人生哲學適應人們擺脫精神痛苦的需要,順應人類心理的客觀自然發展規律。因此,在司馬氏肆意殺戮、剪除異己、造成「名士少有全者」的局面下,也就比較容易為人所接受。

如此,以崇尚自然、虛無清靜為特徵的玄學思想也就應運而生了。生活在那種環境下並與莊周有類似人格特質的阮籍是當然會受到莊周思想和玄學思潮的影響的。如其詩中所說:

「鸞鷺特棲宿,性命有自然」《詠懷詩》二十六詩

但是阮籍的「逍遙」思想與莊周的「逍遙遊」卻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他的自然觀與魏晉時期其他玄學名士也有著不同之處。

首先,阮籍的「逍遙」思想與莊周的「逍遙遊」產生的社會背景不同。雖然他們都是對現實社會的不滿,但莊周不滿的是正在變革的新制度,是落後的;而阮籍不滿的則是殘暴的沒有人性的專制社會,因此,他的反抗有著巨大的進步意義。

其次,作為道學或玄學,其特徵就是「崇尚自然」,主張「虛無」、「否定一切」。如莊子連「情感」也要摒除,而去追求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東西。

阮籍則不然,雖然他也崇尚自然,但由於他崇尚自然的人生觀是建立在他對「自然」所作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解釋之上——即他認為自然是以「氣」為基礎的客觀物質世界,因此,這就決定著他不可能去否定一切,其思想中不可能帶有濃厚的虛無色彩。

他對「自然」的崇尚,實際上就是為了躲避禍患,為了減少心靈上的痛苦,為了使自己從壓抑狀態下解放出來。

第三,阮籍和魏晉其他名士也不同。作為一般的玄學名士,大多都屬於世族的大地主階層,雖然其表面也主張崇尚自然,而實際上是在為其放蕩縱慾、腐朽糜爛的生活尋找理論根據。

阮籍則不然,雖然他的生活也夠「放蕩」了,在晉文帝面前,只有他敢「箕踞嘯歌,酣放自若」,甚至在酒醉之後,竟躺在他朋友的妻子身邊睡覺。

然而他的「放蕩」是極有限度的。更為重要的是,其他名士大都是站在一個集團的立場上來反對另一個集團,甚至連阮籍的摯友嵇康也是如此。而阮籍獨不然,他並不忠於一家一姓,而是站在一個新的高度來反對一切腐朽者和殘暴者。

因此,詠懷詩裡處處流露出的崇尚「自然」和「逍遙」的思想不是別的,而是他追求自由,追求個性解放的強烈「吶喊」。

阮籍崇尚自由的個性精神以及他不守禮制的反抗意識,也可以從《詠懷詩》的創作精神中看出一些端倪。

只要通讀一下他的全部詩篇,就不難發現,其中很少有傳統上那種「以美人香草配賢哲、以惡鳥腐稗配奸佞」的簡單的倫理道德上的比附,而更多的是用比興手法來表現詩人自己那種「興寄無端」、「飄忽不定」的情思,表現自己的生活理想和個人意志,表現自己對人生經驗的理解及其哲理性的思考。

比如先秦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作品,就有很多反映倫理關係方面的內容,尤其是忠君思想表現的非常之濃。但在阮籍的作品中,幾乎看不到這種成份。

從阮籍以激烈奔放的個性取代「禮」的束縛這一點來看,也不能不承認他確實有著超乎常人的真血性、真道德、真性情的個性精神。

阮籍一生都在都在反抗,追求自由,但他是不可能取得最後勝利的。這不僅由於他本人便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成員之一,他根本不會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並依靠他們的力量來徹底反抗那個專制時代,推翻專制制度。更重要的是,在那專制而又殘暴的政治土壤中,自由和解放從根本上就沒有實現的基礎。

不過,他畢竟還是封建時代的正直文人,是一個有進步理想、有節操、有個性、是值得我們稱頌的有獨特個性氣質的鐵血「真漢子」。

相關焦點

  • 阮籍:從胸懷大志如何變成放誕不羈?亂世竹林深處,寫下怎樣憂傷
    這是阮籍眾多的《詠懷詩》的其中一首,從詩作角度來看,大評論家鍾嶸給予了極高的概括:「《詠懷》之作,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言在耳目之內,請寄八荒之表洋洋乎會與《風》《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遠大,頗多感慨之詞。」文人阮籍,一直是魏晉風度的「集大成者」,尤其是性情和舉止乃至於交際無不透著那個時代最飄逸、孤傲的身影。平靜的竹林深處隱藏不住亂世的憂傷。
  • 《酒狂》與阮籍不得不說的故事
    《酒狂》為阮籍所作,大概率為真,即使《酒狂》是後人託名而作,那也是用來表達阮籍借酒發狂的悲情的。因此,我們要彈好《酒狂》,必須了解阮籍的故事。少年阮籍少年的阮籍非常矛盾,他在思想上有兩個極端:濟世與避世。
  • 大貴族:M.24和M.21,一個真漢子,一個安保中的典範
    大貴族:M.24和M.21,一個真漢子,一個安保中的典範 M.21和M.24是《大貴族》中最先出場的兩個重要配角,雖然他們都是改造人,也有著超越普通人的力量,但是在UNION內卻依舊是炮灰級別的,而他們也一直在試圖擺脫組織的控制,實現與死去的夥伴們的約定,並且嚮往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 阮籍三部曲之老年退隱:軟弱的抗爭,終究只是蛛網上的脆弱蝴蝶
    嵇康的死對阮籍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此時的他遇到了兩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是司馬昭對文人名士殘酷的迫害行為,而另一方面則是他自己嚮往自由與和平的心靈與思想。在兩種思想的交織之下,阮籍的老年生活可以說充滿了妥協與抗爭。
  • 「願為雙飛鳥,比翼共翱翔」竟寫的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情故事
    但其實比翼雙飛這個詞語出自《爾雅·釋地》,而「願為雙飛鳥,比翼共翱翔」這句詩來自阮籍的《詠懷八十二首》,而且用法卻大不相同。「比翼雙飛」形容的是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而「願為雙飛鳥,比翼共翱翔」是形容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情故事。……昔日繁華子。安陵與龍陽。
  • 阮籍:從廟堂到江湖,是魏晉黑暗時期最亮的一縷光
    如今我們對於阮籍的印象,無非是他是竹林七賢之首,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政治抒情組詩的先河,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些都是後人理解中的阮籍。真正的阮籍是瀟灑不羈的,是敢與禮教做直接的對抗,這些才是真正的阮籍,才是他成為竹林七賢之首的資本所在。
  • 男人更願意追求離婚的女人?一個女人的感情,都是自以為
    在多數女人的想像中,男人的心思大概都是「一樣」的,通常是來者不拒。若要說主動去追求,他們當然喜歡追求年輕漂亮的女人。因而,沒有感情經歷、沒結過婚的往往更有優勢……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應該這麼講,多數情況下事實確實如此,男人當然喜歡年輕漂亮的。
  • 阮籍三部曲之少年狂放: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少年阮籍「狂」事之一:從叔嫂關係的正確處理開始阮籍的趣事是不多的,記載阮籍的典籍除了《世說新語》之外只有零星的史料可尋,不過在少年時期,阮籍做過的狂事還真不少。由此可見,即使是儒學大師孟子,也不建議嚴謹地去遵守禮法規則,而是要懂得變通,否則就會產生太多奇葩的事情;而阮籍一開始也是一心追求儒學之道的文人,但是後來隨著對社會的徹底失望,他的思想風格卻逐漸向老莊學派靠攏,因此他做事更加不拘一格。
  • 阮籍:走到窮途末路,方覺萬般皆空
    阮籍沉默半晌,並未同意,可是不久,一個重大的機遇突如其來地降臨在了他頭上。3那是公元242年7月,阮籍因為幾年前與夏侯玄的那場辯論,加上近來又寫了幾篇文章,受到太尉蔣濟的賞識。蔣濟這個人,和司馬懿一樣是四朝元老。
  • 又是一個真男人?
    我們知道貝拉米一直以來都把明哥當成是他的偶像,但是他根本不知道明哥要走的是一條怎樣的道路,後來他自己也清楚和明哥追求的道路不同但是青雉沒有說出下半句,不管貫徹的信念是對還是錯,因此我們可以說貝拉米失敗了,但是他的人生依然帥氣,是一個真男人。
  • 又是一個真男人?
    我們知道貝拉米一直以來都把明哥當成是他的偶像,但是他根本不知道明哥要走的是一條怎樣的道路,後來他自己也清楚和明哥追求的道路不同,但是此時的他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你可能會說知道自己做錯改正不就好了嗎
  • 憂思獨傷心」——七賢之首的阮籍,憂思下的大情懷
    阮籍,字嗣宗,世稱阮步兵。步兵是一個官職的名稱,用官職相稱表示一種尊敬。我們前面說到「建安七子」,阮籍是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於詩文才華算得上家學淵源。這一時期的詩歌,還是五言詩為正朔。四言詩已經逐漸被淘汰,七言詩沒有成氣候。
  • 《水滸傳》:狄太公之女,一個追求自由戀愛的叛逆女孩
    《水滸傳》:狄太公之女,一個追求自由戀愛的叛逆女孩《水滸傳》中寫到過眾多的女性,但是類型都比較單一,有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這類女漢子類型的,也有潘金蓮、閻婆惜、潘巧兒這類所謂不守婦道型的,還有如雷橫母親、李逵母親、公孫勝母親這類舐犢情深的女性,再有就是李師師、趙元奴、李瑞蘭等風月場所工作者。
  • 海賊王:談一下作為一個男人,我為何會喜歡上索隆這個男性角色
    我很早就開始追海賊王這部動漫了,在最開始追海賊王時,從索隆為保護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而自願被縛,忍受一個月滴水點米未進,在陽光下暴曬就已經比較喜歡他了。之後在海上餐廳巴拉蒂,索隆遇上正在追擊克裡克海賊團的世界第一劍豪、王下七武海之一的喬拉可爾·米霍克,索隆向米霍克提出了挑戰,但他的三刀流卻敵不過以十字架短刀應戰的米霍克,即使被米霍克以短劍刺中心臟仍不退縮,認為如果失敗,還不如死了痛快,覺得這才是真男人。
  • 一個男人是不是真的愛你,追求你的時候,可能就有數了
    因為喜歡一個人是會情不自禁的,就算他會在自己的心裡無數遍的告訴自己要冷靜,可是一旦你出現在他的面前,他還是會忍不住內心的情緒,所以你想要知到一個男人的到底是不是真心愛你,那麼他在追求你的時候你就要去注意這幾件事。
  • 美劇巔峰《斯巴達克斯》燃爆了,自由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如果說美劇的巔峰之作是《斯巴達克斯》大概沒有人會反駁,這部跌宕起伏的史詩巨製雖然以血腥、暴力、豔情被所有人津津樂道,但是它表達的關於愛情、友情、自由的人性主題才是它封神的真正原因。這是一部關於古羅馬奴隸時代的歷史劇,充滿了血腥的殺戮、殘暴的奴役,男人間的友誼,放縱的欲望。劇中的角鬥士如羅馬雕塑般的身體,簡直荷爾蒙爆棚充滿男性的陽剛力量。女性形象更是千姿百態,爭奇鬥豔,讓人大飽眼福。畫面暴力不失美感,香豔卻不低級,再現了強大的古羅馬時期,貴族們的驕奢淫逸的豪放生活。
  • 盤點遊戲中的那些鐵血真漢子
    盤點遊戲中的那些鐵血真漢子 時間:2011-11-09 08:25:33 來源:小說之家-玉米 作者:liyunfei 編輯
  • 老公假扮成另一個男人追求妻子,誰知妻子竟愛上了他:奇幻劇合集
    這部《世界奇妙物語之分身》簡直就是《幻海奇情》的日本翻版,講述了老公創造了一個本不存在,虛擬出來的完美男人追求妻子,卻把自己給綠了的故事。小夥伴們有看過的嗎?敏芝嘴裡說著這人真神經,心裡卻樂開了花。,而回到家之後妻子也並沒有告訴他這件事,就這樣男主每天在網上都以網名為英二的身份和自己的妻子聊天,雖然聊的火熱可也沒有什麼越軌之舉,一天男主想要給妻子來一個終極測試就發信息說我們見面吧,但猶豫了兩天的妻子竟然回了消息同意了,啊,這又是一個成功綠了自己的男人,到了約會見面那天
  • 一個男人,動了真感情的特徵:三個「允許」
    粗看,這好像是一個男人動情的表現,但如果仔細研究的話,就會發現這些論據都太過的寬泛,一個男人如果不愛你,他照樣可以給你看似愛你的眼神,帶你去你想去的地方,說你想聽的情話,而你又不知道這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所以,我們判斷一個男人有沒有動真感情,不應該把目光都放在表象上,而應該更深入地去了解那些眼睛看不到的細節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