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全國許多城市的四號線地鐵,你也許見過幾個身影,好像是個動漫,不知道是什麼鬼。也許你曾聽說過《戀與製作人》,卻不明白它為什麼這麼紅。
《戀與製作人》是2017年12月發行的一款女性向戀愛手遊。與傳統手機遊戲不同的是,這款遊戲面向女性群體,遊戲中有四位男主角,幾乎囊括了女性喜歡的所有男性蘇點,可以說不論你喜歡哪一種類型,這裡都能夠滿足你。這款遊戲一經推出便迅速走紅,成為現象級遊戲。
《戀與製作人》的是由遊戲公司疊紙發行的,疊紙公司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就是那個製作《奇蹟暖暖》的遊戲公司,《奇蹟暖暖》走出國門。開通歐美服、韓服、日服,遊戲公司可謂是大撈一筆。可是你知道嗎?《奇蹟暖暖》全球所有伺服器收入總和,都沒有《戀與製作人》多。
據統計,《戀與製作人》月流水在2-3億,純收入4000萬元以上。而《奇蹟暖暖》歐美服、日服、韓服月收入各是1300萬元,三項加在一起,也沒有《戀與製作人》多。
究竟是什麼原因,能讓一部遊戲如此賺錢?玩過《奇蹟暖暖》的玩家可能知道,遊戲本身並沒有什麼複雜的,只不過是小女孩換裝遊戲。《戀與製作人》也是一樣,通過卡片對應屬性積累數值闖關,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就可以看接下來的劇情、和喜歡的男主角打電話,發簡訊,留言朋友圈。那麼為什麼能夠賺這麼多錢?
第一,遊戲公司利用抽卡機制來刺激消費。想要通關需要卡片,想要打電話發簡訊需要卡片,想要約會同樣需要卡片。這卡片通過不確定的抽卡方式獲得,得到相同的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玩家為了得到更好的卡片,或者為了拿到某一張卡片,就會不斷得抽、抽、抽。抽一次多少錢呢?人民幣20元。玩家們抽10次能夠得到一張sr(稀有),180元人民幣(十連抽有優惠),但sr大量重複,而且只有sr基本很難完成遊戲要求。玩家自然而然想要抽ssr(超稀有),在《戀與製作人》中,一張ssr的平均價格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你還不能是非洲人,否則還需要更多。
第二,通過限量來刺激消費。體力、關卡次數等等,都設置了上限,一天只能免費三次,如果還想繼續玩?花錢。《戀與製作人》是出了名的貴,200元在其他遊戲中可以做個小霸,在這遊戲裡你毛都不是,只能跪著叫爸爸。
第三,通過活動刺激消費。舉個例子,春節活動的卡片是限時的,過了活動期間就無法再獲取。活動期間內如何取得呢?抽卡。那麼我們就回到了第一點,玩家想要卡就必須拼命抽卡,而抽卡的次數是實打實的人民幣買來的。想要獲得卡片嗎?把錢都衝進來吧。
當然了,這些營銷手段都不是疊紙公司首創,在手遊日益發展的今天,為遊戲充錢也逐漸被大家所接受。誰讓人家疊紙公司的遊戲畫風美劇情抓人音樂帶感最重要的是有你老公在,眾多玩家只能一邊流著血淚一邊充錢。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你錯了。
疊紙公司還為四個紙片人接下了許多代言。拒不完全統計,有德芙、力士、中華、屈臣氏、肯德基、必勝客、立白、立頓……
紙片人出場能賺代言費,而且還不需要給他們配備助理、僱傭來回車輛、住酒店乘飛機,簡直比捧一般三線小明星還划算。最關鍵的是:他們還讓幹啥幹啥!永遠不會紅了就拋棄疊紙!多划算的買賣!
女性向遊戲早已不是什麼新生事物,但在國內市場,疊紙抓住了空白的機遇,一炮而紅,這不是簡單的巧合。疊紙公司的老闆和老闆娘是早稻田大學和北大的高材生,經營這樣的遊戲公司,也是因為老闆娘喜歡女性向遊戲,順帶著一不小心做成了紅遍大江南北的手遊。雖然疊紙公司的運營和客服遭受諸多抱怨,可是玩家一邊吐著一邊玩著一邊衝著錢,這就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