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
四念處,也叫做四念住,是佛法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說的是身,受,心,法之間的真諦,不過知道的人卻並不多,因為它有點偏向於小乘佛法。
就在當年佛陀涅槃之前,和佛陀關係最親密的侍從阿難尊者——他同時也是佛的堂弟,因為仰慕佛的莊嚴殊勝而出家追隨,而且他正好是佛得道的那一天出生,所以和佛的緣分極深。
佛陀在涅槃前幾個月的時候曾問過阿難是否希望自己繼續住世,可惜阿難中了魔障,竟然沉默不語,沒有出言挽留,佛陀就看出自己和這世間的緣分盡了,這才聽了魔王波旬的請求,涅槃而去。
而從魔障中醒過來的阿難悔恨不已,痛哭流涕,但也於事無補,所以他就下跪頂禮佛陀,請示佛涅槃後,他們這些弟子們該怎麼辦,後世眾生又該怎麼辦。
然後佛陀就特別開示了四句很重要的話。
第一:讓眾弟子們以「戒律」為師。
第二:讓大家以「四念處」為修行之道。
第三:所有佛經都要以「如是我聞」開頭,表示這是佛陀親口所說之法。
第四:如果有佛弟子們破戒甚至不聽勸告,大家就採取不理睬他的方式,讓他自行懺悔改正。
這一篇咱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個「四念處」,看看佛陀讓我們修行的依據到底是什麼,這裡又分為了四句話——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接下來咱們一一來看。
01觀身不淨
這裡的「身」其實就是我們的色身,凡夫們都把它看的很重,甚至可以說是最重。
就像是世人都很喜歡錢,為了錢付出再大的代價都願意,但是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候,錢也不得不屈居第二,很多人哪怕用幾千萬幾億,也想要換回哪怕一年的生命。
此外還有很多人都非常貪戀自己的色身,尤其是女性,把這個色身看的極其重要,毫不誇張的說,許多女孩子在這個色身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能超過她總量的三分之一。
這個一點都不誇張,女性師兄們不妨想想,自己每天在洗臉,洗澡,化妝,按摩,做面膜,做頭髮,買衣服,買鞋子,買包包,挑首飾,還有塑形整容,以及修圖上面,一共花了多少時間金錢和心思呢?說三分之一應該不過分吧?
當然了,男性師兄也不例外,許多人喜歡修什麼神通,包括打坐,氣功,武術等等,希望練出內力出來,搞個諸如「金剛不壞」的身體。
想讓自己的身體更好更長壽,或者讓自己顏值身材都更好,這都無可非議,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但什麼事情都講究一個度,過了就是浪費了,尤其是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說。
佛陀所說的這個「觀身不淨」,也被稱為是「不淨觀」,意思就是自己這個色身無非是四大假合因緣而成的一個容器而已,除了外面一層皮囊還算好看,但裡面都是很不乾淨的東西。
比如汗液,聞起來都是臭臭的,以及其它的體液,又會通過七竅再加上大小便一起流出,也就是九孔,根本沒有什麼聖潔莊嚴一說,就算是那些帥哥美女,無非也就是多了一層「畫皮」而已。
而且到了年老色衰甚至四大分離的時候,這個色身也就塵歸塵,土歸土了,不管您身前是高官還是富豪,是英雄還是豪傑,最後都只留下一抔黃土而已,就算是修道者也無非多留下一些舍利子罷了,色身不滅是不可能的。
這裡多說一句,這個不淨觀其實也是破除邪淫最好的一門佛法,當您觀一切美女帥哥都是紅粉骷髏的時候,又哪裡還能生得起什麼色心呢?
02觀受是苦
四念處的第二個是「受」,也就是我們的感受,而在佛法看來,我們的一切感受都應該是苦的。
這個「苦」是四念處的核心,也就是小乘佛法中的「苦集滅道」四聖諦中的苦諦。
這個並不是特別好理解,因為很多師兄都覺得美食吃著,美酒喝著,電視看著,手機刷著,豪車開著,帥哥美女處著,生活樂無邊才是,哪裡來的苦呢?
只不過這些無非都是虛幻的感覺而已,比如吃飯,在吃的時候似乎是享受,可是吃不到的時候就很飢餓,就是苦,而吃多了身體不舒服,則又是苦。
而且為了能吃上飯,我們可能要為之付出很多代價,像是要買食材我們需要工作賺錢,貪吃肉可能又要犯下殺業,那些生猛海鮮的尤其嚴重,比如那些活吃一大碗醉蝦的人,為了自己一時口腹之慾,等於虐殺了一大片生命。
還有為了吃美味還要花時間花精力研究各種烹飪手法,甚至天南海北的拔草找各種網紅店,有些人甚至為了吃到某些特產小吃不惜四處旅遊,吃不到就悶悶不樂。
而上述的這麼多其實都是苦,相當於是為了滿足一時口腹之慾而產生的痛苦,其餘的方面也是一樣道理,為了我們的欲望,其實我們都付出了很多很多的代價,造了很多很多的業,而這些大部分是不必要的。
所以釋迦佛當年才為僧團定下了「苦修」的準則,比如日中一食,比如不可持金錢,比如不得高床大座,每次吃飯他都是帶頭帶著眾人步行好幾裡地去乞食,就是要讓大家都習慣苦行,以減少甚至最終完全脫離欲望。
其實有欲皆苦,無欲無求才是大自在啊。
03觀心無常
第三念是觀心,只不過這裡的心不是我們的那顆肉團心,而是「心念」的意思,或者可以理解為意識。
那麼什麼又是無常呢?大家不要以為是傳說中的地獄索命使者黑白無常,雖然那個多少也有一點生命無常的警示意味,告訴我們要珍惜生命,不要等到黑白無常上門了才後悔。
無常在佛法中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常態,隨時隨地都在變化之中,或者這樣說也可以——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唯一的「常」就是無常。
佛陀曾經問過弟子生命有多長,第一個弟子說有幾天,第二個弟子說一頓飯那麼久,世尊都沒有說話。
而最後一個弟子說道,生命只在呼吸間,世尊這才微笑道,只有你明白生命的真諦。
其實我們人類的壽命看似近百年,但每時每刻都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自己——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明日生,這也就是剎那生滅的道理,一切都是無常。
曾經有一位年老的外道,他的禪定修的很好,但是有人告訴有一位佛陀,比他的禪定更厲害,他聽了之後馬上就去找佛。
然後再舍衛城中他一眼就認出了佛,虔誠的求佛指教,佛當時正在化緣,就讓他一時之後去精舍等自己。
這時候這個老修士就感慨道,一小時太久了,也許我會在這期間死亡,也許您會死亡,也許我突然又生了退轉之心,一切都無法預料,還是請您現在就教我吧。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位老修士雖然是外道,但也一樣明白無常的道理,只有當下才是真的,哪怕一個小時以後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只有抓住此刻才行。
佛陀聽了老修士的話很欣慰,當下就傳法給他,他也很快就證果,其實因緣具足之後,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觀心無常的道理,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甚至現在心都不可得,因為這個現在也是無常,也在分分鐘變成過去。
04觀法無我
四念處的最後一個是說法的,所謂的法,其實並不單純指佛法,而是世間一切規則,只是佛法最為圓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