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第22課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課文講了一堂課上,老師提出了「為什麼而讀書」的問題,讓同學們各自回答。大家各抒己見,一個同學的回答特別響亮,那就是十二歲的周恩來總理,他在小小年紀就有了憂國憂民思想,說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而他用一生去踐行這個誓言,成為深受中國人愛戴的一代偉人。
當我同樣面對「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問題時,不由地陷入深深的沉思。我覺得要回答「為什麼而讀書」的問題,必須明白讀書可以得到什麼?
首先讀書可以讓我們獲取到知識。從剛上一年級時,兩眼一摸黑,識不了幾個字,到現在四年級,可以進行自我閱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飛躍。認識了字,就掌握了讀書的工具,就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自我學習,比如我愛看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一邊為小說的精彩故事所吸引,一邊又收穫了許多動物的知識。這就是為什麼讀書的一個理由吧,讀書讓我可以獲取知識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