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比較熱鬧,那邊混元太極掌門人馬保國新晉網紅,這邊資深媒體人張曉磊發文猛錘「大衣哥」,實在讓人應接不暇。
關於「大衣哥」朱之文,網上有關於他成名前的種種有很多版本,傳的有板有眼的說法是,他在成名前非常貧窮,經常朝不保夕,更要命的是在村民的眼裡,他還是一個十足的懶漢。關於這點,紀錄片《紀實—大衣哥的成名煩惱》鏡頭裡其家庭環境也從側面上印證了這一點,看到「大衣哥」的小院兒裡髒亂不堪,你就很難把勤勞二字和他等同起來。
成名後,圍繞在「大衣哥」身邊的話題不多,從以前的年入千萬、村民們借錢不還,到後來與蔣大為之間的恩怨、家裡經常被粉絲騷擾,再到近來被人腳踢大門、兒媳進門當網紅等等。當初星光大道出來紅極一時的人很多,但像他這般一直保持熱度的卻是極少了。
但之前不管是怎樣的話題,「大衣哥」始終都保持著自己獨特的憨厚、老實的形象,所以即便很多人也心生疑慮,但還是選擇站在「大衣哥」一方,為他搖旗助威。但最近媒體人張曉磊的爆料,卻如同一枚深水炸彈,將「大衣哥」推向了風口浪尖。
在張曉磊的眼裡,自己與「大衣哥」的成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大衣哥」的在世伯樂也不為過。在他看來,「大衣哥」之所以能夠擺脫朝不保夕的貧苦生活,從一名名不見經傳的跑場歌手,漸漸被人熟知,走上《星光大道》成名走紅,與自己最初的發掘和舉薦有著巨大的關聯。更重要的是,在「大衣哥」一戰成名成為炙手可熱的風雲人物後,正是他送給「大衣哥」的三句忠告,讓其長盛不衰。
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大衣哥」成名後,商演、代言不斷,其年收入更是達到千萬級別,對地道農民出身的他而言,這和暴發戶沒有什麼區別。正常來講,過夠苦日子的人有錢後,第一件事肯定就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搬離落後的農村,住進高大寬敞的樓房裡。但「大衣哥」卻沒有這麼做,他選擇留在朱樓村,即便被村民誤解、中傷也沒有放棄初心。如果張曉磊所言非虛,那這一切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此外,張曉磊還爆料,雖然'大衣哥「遵從了自己的"三不原則」,但這些年「大衣哥」卻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明明用著大牌智慧型手機,非要天天顯擺一個老年機,明明自己已經不下地幹活,鏡頭面前還熱火朝天的收莊稼,收的還是別人的莊稼……」這些都和平日裡我們所熟知的那個憨厚、老實的農民形象相差甚遠,幾乎顛覆了我們對「大衣哥」的認識。
更猛的爆料還在後面,張曉磊時隔半個月再次發文,稱「大衣哥」偽慈善,為逃避10萬元的捐款連夜坐火車逃走,更爆出「大衣哥」出軌女粉絲,被對方索賠50萬。這還不算完,張曉磊直指「大衣哥」為火自導自演製造話題,演藝收入1.5億卻一直偷稅漏稅。可以說一棍比一棍厲害,如果真是這樣,「大衣哥」不僅人設崩塌,更會面臨法律制裁。
對於張曉磊的爆料,有媒體發文「大衣哥」已經通過記者做出回應,張曉磊因為想要得到代理他自媒體帳號的授權被拒,故而胡編亂造惡意中傷。對於偷稅漏稅以及出軌女粉絲的事,「大衣哥」一口否認,並且他表示,會走法律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理性來說,張曉磊作為知名媒體人,多平臺坐擁百萬粉絲,信口雌黃、惡意誹謗的後果他應該非常清楚,說他完全捏造事實卻是不合邏輯。但作為「大衣哥」,本身作為公眾人物風評就是兩極分化,如果鋌而走險、觸碰法律貌似也不是聰明人的行徑。
二人各執一詞,到底是張曉磊手握石錘大義凌然,還是「大衣哥」身正不怕影子斜無所畏懼,作為普通吃瓜群眾,我們該如何分辨?網絡信息真真假假,二次反轉的事情我們也經歷的太多,對於張曉磊的這次「石錘」,大家又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