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懷柔一號)空間...

2020-12-18 中國科學院

[video:20201210我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ravitational wave high-energy Electromagnetic Counterpart All-sky Monitor,簡稱GECAM)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GECAM由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2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的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推動破解黑洞、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雙緻密星併合之謎。此外,GECAM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地球電子束等日地空間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發射的首顆科學衛星,中科院與北京市政府共同將GECAM衛星命名為「懷柔一號」。為利於科學傳播,GECAM暱稱為「極目」,兩顆衛星「小極」和「小目」分布於地球兩側,形成兩「極」之勢,猶如二「目」,將對黑洞、中子星等極端天體的劇烈爆發現象進行觀測,快速下傳並發布觀測警報, 引導國內外科學家利用各類望遠鏡進行後隨觀測。

  GECAM工程任務由中科院負責組織實施,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工程大總體和地面支撐系統的研製建設,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衛星系統研製,高能物理研究所為任務科學目標提出單位並負責衛星有效載荷、科學應用系統研製建設,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負責科學數據的地面接收。測控系統由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

  用於這次發射任務的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生產,此次任務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的第11次飛行任務。

  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是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專項一期部署發射了「悟空」「墨子」「慧眼」「實踐十號」等科學衛星,作為建設科技強國的標誌性成果,先後多次入選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2019年8月31日,專項二期首顆技術驗證衛星——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成功發射,邁出我國空間引力波探測奠基性的第一步。除「太極一號」和GECAM衛星外,專項二期還部署了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愛因斯坦探針(EP)和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等空間科學衛星計劃,將在未來3至4年內陸續發射,有望在太陽爆發活動、時域天文學、日地關係等方面取得重大原創性成果。

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衛星發射升空

「懷柔一號」雙星發射示意圖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懷柔一號」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KX-0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空間科學衛星
    中國日報12月10日電(記者 張之豪)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是為了幹這事!
    央視新聞消息,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據新華社,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部署,2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研究中子星、黑洞等緻密天體及其併合過程。
  • 中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中國航天報 2020-12-10 06:47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部署,2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研究中子星、黑洞等緻密天體及其併合過程。此外,衛星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地球電子束等空間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獲悉,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以下簡稱GECAM)空間科學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研究中子星...
    中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央視報導,中國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周四(10日)凌晨4時14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風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取得圓滿成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部署,2 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研究中子星、黑洞等緻密天體及其併合過程。此外,衛星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地球電子束等空間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衛星#01成功發射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長11代表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55次升空,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一般情況下國際簡稱為GECAM衛星,國內簡稱為懷柔一號。其實這兩顆衛星還有自己的小名,分別叫「小極」和「小目」。哈哈,來,敲黑板,這樣斷句——「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
    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部署,2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研究中子星、黑洞等緻密天體及其併合過程。此外,衛星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地球電子束等空間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 我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衛星以「懷柔」命名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這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的首個科學衛星發射任務,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
  • 今天凌晨,以咱懷柔命名的衛星成功發射!將全天監測引力波伽馬暴
    今天凌晨,以咱懷柔命名的衛星成功發射!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這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科學實驗室掛牌後的首個科學衛星發射任務,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
  • 我國首次發射全天監測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的衛星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Gravitational wave high-energy Electromagnetic Counterpart All-skyMonitor,簡稱GECAM)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首次發射全天監測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的衛星。
  • 一箭雙星 中國成功發射「極目」空間科學衛星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極目」空間科學衛星作用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 北京時間12月10日凌晨4時14分,中國「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英文簡稱GECAM)」暱稱「極目」的兩顆空間科學衛星,以一箭雙星方式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我國成功發射「極目」望遠鏡衛星 將對天空進行完整監測
    央視網消息:今天(10日)凌晨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九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成功發射升空,相關衛星又被稱為
  • 今早發射的兩顆衛星怎麼監測引力波?看完這個動畫就全懂了!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將對黑洞、中子星等極端天體的極端爆發現象進行觀測。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正式命名為「懷柔一號」,又稱為「極目」望遠鏡,包括 「小極」和「小目」2顆小衛星。
  • 8個問題+1個動畫→讓你讀懂衛星「懷柔一號」
    今天凌晨4點14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的方式發射了「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更威風的是該衛星也被命名為「懷柔一號」以後天上也有咱懷柔元素了~先一起40秒回顧火箭發射時搭「順風箭」的這兩顆衛星,就是「懷柔一號」。Q衛星為啥叫「懷柔一號」?
  • 中國一箭雙星再次發射成功
    12月10日消息,據新華視點報導,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 「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部署,2 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研究中子星、黑洞等緻密天體及其併合過程。此外,衛星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地球電子束等空間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 「懷柔一號」衛星成功發射,衛星「擺渡人」,東陽人!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縮寫為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