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愛情的天真「紅」與算計「黑」

2020-12-22 糖半包

第一次讀《紅與黑》,我把目光放在男主人公於連的身上,因為這一部小說貫穿了於連的整個人生。從一個木匠的兒子,因為偶然的機遇成為了市長家的教書先生,然後一步步地平步青雲,達到自己內心隱藏的野心和欲望。

但是,在那個階級固化的年代裡,縱使你有千金,縱使你可以依附於宗教,愛情來轉變自己的身份,但是上層社會對於底層人民骨子裡的鄙視和排斥,使得這個年輕人終究死在了跨越這個「不可能」的鴻溝的路上。

而第二次再讀《紅與黑》,我卻把目光放在了於連遇見的兩個女人身上,這兩段愛情是於連整個人生命運的承接點和轉折點。瑞納夫人和瑪蒂爾德,這兩個女人,一個天真爛漫,一個理智高傲,如白玫瑰與紅玫瑰,更如鮮豔的血液與黑色的喪服,襯託著於連心中的紅與黑。

1 瑞納夫人:天真爛漫的白月光

瑞納夫人雖然結婚很久了,與瑞納先生生育了三個孩子。但是在愛情裡,她是一個天真單純善良的人。在遇到於連之前,她循規蹈矩,恪守婦道,面對瓦雷諾的誘惑也不為之動搖。

但是她卻迷失在於連的溫柔鄉中。

在初見於連時,於連的彬彬有禮和帥氣的長相與自己心中設想的家庭教師有著天壤之別,這讓她內心中對於連有些許歉意。在於連展示自己的才華時,她又覺得這個年輕人的談吐非常有深度。再加上於連對她的勇敢示愛,對她在情感上無微不至地關心。與丈夫冷冰冰的態度和對女人不耐煩的樣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她一下子感受到了愛情的美好,也感受到了「偷情」帶來的刺激。

瑞納夫人對於連的愛與日俱增,不帶絲毫的想法和目的,她只是單純地愛著於連。這也充分地體現了她天真善良的個性。

面對小兒子的生病,她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罪惡帶來的警告,讓她在這段偷來的感情中非常地自責和撕裂。她的內心十分地煎熬,於是她選擇了信教來懺悔自己的罪孽,也為後面的一系列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在於連因為射殺她而被捕之後,她依然會為了幫助於連而到處奔走,也會想方設法去見於連,讓他減輕對自己的內疚之情。她深愛於連超過於自己,在於連死去的第三天,她也跟著死去了,她信守承諾沒有自殺,卻傷心而亡。

2 瑪蒂爾德:叛逆高傲的紅玫瑰

與瑞納夫人的單純相比,瑪蒂爾德的出場就帶著高傲和自負,她看不上懦弱和文雅的貴族,她的骨子裡有一種超越世俗的叛逆。

「她討厭沒有個性的人,這是她對周圍這些漂亮的年輕人唯一不滿的地方。他們越是優雅地嘲笑那些不符合時尚或者跟不上時尚的事,她就越看不起他們。」

這一切與她受到的教育和接觸到的事物有關,她特別崇拜自己的先人和瑪格麗特皇后,對她和她的情人的事跡深深的嚮往,有一種英雄主義的幻想。所以,她在日常也會在紀念日中穿黑色喪服來紀念她的先人,更應該說是紀念瑪格麗特皇后。

家人們對她各種誇張的言行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異議,可見,她在家庭中也是受到較多寵愛的,也造成了她在行為上的我行我素,盲目自信的狀態。她會大膽地表達愛情,在訂了婚的情況下給其他的年輕人寫信,也會給地位低下的人寫信,做這些出格的事情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當瑪蒂爾德碰到於連之後,喚醒了她的英雄主義夢,她在於連身上看到了有別於其他王公貴族的驕傲,學識和勇氣。所以,她將徵服於連當做了自己英雄夢的目標。「如果需要付出,那唯一的籌碼就是一個女人的名譽。」她用她自己當做籌碼來徵服於連。

而於連對此則是另一番想法,他對於瑪蒂爾德的愛開始於報復。和與瑞納夫人在一起的初衷一樣,他看上這些富家女,貴族夫人,上層人士,無外乎是報復他們的高高在上俯視,利用他們的身份地位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名譽和金錢。

瑪蒂爾德和於連的愛情,可以說是一種博弈,也是一種算計。從對方身上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從而滿足自己的需求。

在開始階段,瑪蒂爾德對于于連的欲擒故縱,反覆試探,讓於連天真地以為自己愛上了這個姑娘,並陷入了深深地痛苦之中。

瑪蒂爾德對自己的手段感覺到非常的開心,她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俘獲了於連。但同時,她也感到了深深的空虛,有那麼些時候她也流露出一些疑惑,自己對于于連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對於連表現出來愛自己的情感,她不是感動不是開心,而是深深的鄙視。

這也說明了,瑪蒂爾德愛的其實是自己心中設想出來的於連,而不是真正的於連,當於連的表現並不如她所期望時,她就會疑惑,鄙視這樣平庸的情感。

就在這段感情要以沉悶而告終時,於連遇到了科拉索夫親王,他用豐富的經驗教會了於連如何掌控上層社會裡的女人們。他讓於連轉變了對瑪蒂爾德的態度,轉而去追求元帥夫人,這樣的舉動果然讓瑪蒂爾德嫉妒的發狂,讓她覺得她以為的那個於連又回來了,從而深深地陷入了與於連的愛中。

將失去的或者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在自負的瑪蒂爾德身上深深的體現了這一人性的弱點。她以為她在玩弄別人的感情,其實她也在被人玩弄,深陷這樣虛假的感情中而不自知。

在發現自己懷孕後,告知自己的父親要和於連結婚,讓自己的父親利用權力和金錢為於連改變身份。她絲毫不會考慮家族是否會蒙羞,父親是否會生氣。她依然我行我素,沉浸在自己的叛逆夢中。

甚至,直到於連被處死,她都沒有走出自己的英雄夢。

在於連被關進大牢時,她不息犧牲自己的名譽和金錢也要為於連到處奔走,請求判處的寬釋。

在於連被判決後,她又一遍又一遍地勸說於連上訴,與於連爭執中表現得歇斯底裡,狂性大發。所有人都認為她「已經瘋了。」

在於連被處死之後,她砍下了於連的頭顱,親手把他安葬在他最喜歡的洞穴中。

這之後的每一步都像她當初崇拜的對象,她都在有意無意地效仿的瑪格麗特皇后。所以,瑪蒂爾德對於連的愛,其實就是她對於自己英雄夢的愛,用這樣的儀式感來完結自己的愛,而這些與於連其實毫不相關。

結尾:

於連在最後時刻表現出來的會更愛瑞納夫人多一些,他敬重瑞納夫人,更像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給瑞納夫人造成的傷害表示深深的愧疚。在最後的日子裡也經常地想念與瑞納夫人在維利葉時無憂無慮他,天真快樂的日子。

而對於瑪蒂爾德,他們可以說是非常相似的人,有著同樣的野心,同樣的英雄夢,同樣的控制欲,像是戰友一樣。他希望如那些拿破崙的戰士一樣慷慨赴死,而瑪蒂爾德能夠幫助他完成死後的願望。

這一部《紅與黑》是於連命運的紅與黑,更是瑞納夫人和瑪蒂爾德的紅與黑,如愛情中的雙生子,花開兩面,各自訴說著自己的悲傷。

#讀書#

相關焦點

  • 《紅與黑》:作者曾神預言,紅是什麼黑又是什麼?百年來爭論不休
    爭論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上:關於「紅」與「黑」含義的解釋;關於這部小說真正的價值;關於書中主人公於連的評價。第一,《紅與黑》,這個令人迷惑的書名,讓人們猜測了100多年。在這個問題上,研究者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論《紅與黑》受到讀者喜愛的原因
    事實上《紅與黑》的標題暗含與眾不同的創作魅力,「紅」和「黑」包含多重含義:「紅」象徵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鮮血和革命,「黑」象徵封建主義的猖獗復闢王朝;其次,「紅」代表穿著紅色軍裝的士兵,「黑」代表黑色的神職人員從狹義上講,「紅」代表主人公的崇高理想,「黑」代表了玉蓮悲慘而黑暗的結局;其次,「紅」代表了尤蓮對愛情的熱情,「黑」代表了他日漸衰弱的愛情。
  • 利用女人的天真,終於跨越底層階層的男人,為何要放棄生命?
    而偏偏,於連沒有一心一意當好家庭教師,他不該走捷徑,在人生路口的每一次選擇上,在紅與黑之間,在愛與不愛之間,在生與死之間,一次次選擇了錯誤的方向,最終讓自己走向了不歸之路。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紅與黑》,主人公於連出身低微,備受藐視,但骨子卻是非常高傲,一心想出人頭地,想往上爬,他的奮鬥目標就是「紅」與「黑」,通過各種手段,勾引女人,追求權力,成就自己,脫離底層社會。最後拋棄了愛情和真實的自己,戴著面具活著,以付出生命的悲劇收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 司湯達的紅與黑:跨越社會階級的愛情究竟有沒有結果
    在法國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一部小說的出世,在那個政治高壓、教會黑暗統治的時期,掀起了軒然大波,這就是司湯達的《紅與黑》。《紅與黑》原名《於連》是以男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改名《紅與黑》是因為,紅與黑分別代表兩種矛盾,紅代表的是年輕的革命力量,黑代表的是腐朽的教會黑暗統治,故事就在兩種社會矛盾下產生。
  • 《紅與黑》:愛情至上的女人,很容易遇到渣男
    文\沐心、江左梅娘 圖\《紅與黑》劇照 司湯達的《紅與黑》是與《紅樓夢》齊名的著作,它倆分別被稱為東西方的 03梅娘說 看完《紅與黑》,才明白,有些女人遇到渣男,是命中注定的。
  • 愛情和事業哪個更重要?司湯達將答案寫在《紅與黑》中
    進入社會後,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在愛情和事業上做出自己的選擇。一方面,他是一個人的未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個人的生命,如果你選擇了職業,你可能永遠找不到適合你的關係,如果你選擇了一段感情,你的事業也可能停滯不前,因此愛情和事業成了最艱難的選擇。
  • 上新了「紅與黑」|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你是哪一種?
    上新了「紅與黑」|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你是哪一種?紅 與 黑不 是 一 幕 戲是 一 場 咖 啡 主 義 的 博 弈Dramaticafe 劇 院 魅 飲兩 款 暖 冬
  • 為什麼批判現實主義先驅《紅與黑》同時也是一部浪漫主義作品?
    鑑於此,《紅與黑》被認為是批判現實主義的傑作,司湯達也被稱為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然而法國文學評論家斯塔夫將司湯達歸為「浪漫主義」專欄,丹麥文學史家勃蘭迪耶斯也將司湯達歸為「法國浪漫派」。美學家朱光潛在他的《談美書簡》中指出司湯達的《紅與黑》具有強烈的浪漫色彩。在這種情況下,《紅與黑》浪漫主義的具體方面是什麼?
  • 萬古神帝:黑心魔主算計女帝與若塵,如今反被暗算,五大神靈圍毆
    關於黑心魔主這個人物,最近已經成為了我們書友圈的網紅了,經常討論的就是他,關於他多久成為噬神蟲的養分,關於他是不是崑崙界的臥底。今天十年就來說說這個人物,並給他定個性,且分析一下最近的情節。黑心魔主算計女帝黑心魔主之所以能抓住若塵,歸於精於算計。千骨女帝是張若塵的師姐,當時天才當中舉世無敵,在大聖期間就已經弒神,和閻無神一樣的強大。目前的戰力應該是屬於大神中的天花板層次,和血絕與荒天差不多,應該也很快要步入神尊,是崑崙界的代表人物。
  • 音樂劇《搖滾紅與黑》:一次「經典與現代的碰撞」
    原創 程夢雷 上海戲劇音樂劇《搖滾紅與黑》(Le Rouge et le Noir—L'Opéra Rock)改編自司湯達的經典小說《紅與黑》,也是這部百年巨著首度改編音樂劇。
  • 從人物性格、社會背景兩方面分析《紅與黑》主人公命運走向的原因
    小說名稱「紅與黑」有如下含義:「紅」是當時法國軍服的顏色,代指像拿破崙一樣,為自由、民主而戰,與當時的保王黨相對立;「黑」是教會道袍的顏色,代指思想保守、被神學教義蒙蔽的教會神職人員。成語有「談虎色變」,這些人卻談拿破崙色變。他們擁護保王黨的統治,與保王黨為一丘之貉。
  • 《紅與黑》:愛情不是追求塵世富貴的階梯,而是成就自我的舞臺
    莎士比亞曾說:愛情不是花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語,不是輕綿的眼淚,更不是死硬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語言的基礎上的。如果有人試圖把愛情當作爭取夢想的墊腳石,不但得不到愛情,甚至會成為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而在錯誤面前,任何人都是那麼的渺小和無力。
  • 《紅與黑》自尊與自卑,野心與彷徨,少年野心家跌宕起伏的一生
    司湯達與《紅與黑》司湯達是個非常自信的人。很明顯,他做到了,可以說他做到了,《紅與黑》使他在法國和世界文學史上贏得了應有的地位和榮譽。還記得《紅與黑》剛問世的時候,他出生時就遭到了各界人士的攻擊。然而,司湯達從未放棄,因為他想要的並不是當時的榮耀。他想要的是將來能傳給全世界。
  • 從《紅與黑》中,看到了這三個人生道理
    有這樣一本書,關於它的評價有很多: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雖然不好看,但信息量真的大,作者太牛了吧;可以和《紅樓夢》齊名的著作……它就是《紅與黑》。年輕時,喜歡書中主人公驚心動魄的愛情故事。鳳凰男於連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徘徊於兩個女人之間,愛的轟轟烈烈。恰似「白月光」與「硃砂痣」般的奇遇。如今重讀《紅與黑》,才發現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一生,竟是無數成年人的縮影。
  • 讀完《紅與黑》我才明白: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逃脫敏感與自卑
    在文學史上,若論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其中必有一個就是司湯達的《紅與黑》!司湯達的一生雖然只有2部完整長篇,但把大仲馬和巴爾扎克所有小說加起來,也不及一部《紅與黑》夠意思。有人說,《紅與黑》是西方的紅樓夢。年輕時,看這部小說,關心的是主人公於連的愛情。
  • 愛情中,和你經常「算計」的男人,可能並不是真愛你
    尤其是男人在和你相處的時候,通過他和你經常「算計」的一些事情,可以判斷出眼前的這個男人到底心裡有沒有你。 如果一個和你交往的男人總是和你算計一些金錢利益,和你相處的時候一些細小的事情都算計得很清楚。
  • 淺談《愛麗絲夢遊仙境》裡很傻很天真的紅皇后,認真就輸了
    純粹是為了多看兩眼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紅皇后。在我看來,紅皇后的本質其實是個不會裝腔作勢的小可憐蟲。融合兩部來談談紅皇后的很傻很天真吧。從時間順序來看,先說說2裡的小時候的紅皇后。紅皇后打小就是個刁蠻任性的小傢伙,和自己那個溫柔如水又端莊賢淑的妹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歐米茄深海之黑潛水錶,竟然是五彩斑斕的黑
    提到深海之黑,腦海裡一定立刻浮現那深邃的整塊黑陶瓷。如果深海之黑僅僅黑的這麼徹底,那這單調的配色多浪費這麼好的設計理念啊。看定製版紐西蘭酋隊長系列,真叫「五彩斑斕的黑」。
  • 音樂劇《搖滾紅與黑》集齊6大亮點,今年你有什麼理由錯過這部法劇...
    音樂劇《搖滾紅與黑》以法式搖滾風情構築了波旁王朝復闢時期男主人公於連的愛恨情仇,在還原文學經典的基礎上,用現代搖滾的音樂呈現拉近作品與觀眾的距離。10餘位神仙主卡司組成豪華陣容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自2016年在法國巴黎首演以來,口碑爆棚,一度收穫大規模網絡討論熱度。本次中國巡演是法語音樂劇《搖滾紅與黑》在全世界範圍內的首度原版再次呈現,不僅有6位原主要卡司回歸,還有4位實力派新卡司加盟,神仙陣容絕無僅有。
  • 《搖滾紅與黑》德瑞納先生原卡回歸!新卡女僕小姐姐也公布啦
    △《搖滾紅與黑》原版劇照在音樂劇《搖滾紅與黑》中,德瑞納先生這一角色還多了一絲「蠢萌」的氣質,在於連和德瑞納夫人的關係發展方面,更是屬於後知後覺,也讓擁有懦弱和虛偽等明顯性格缺點的人物多了份「可愛」(這位市長有點「綠」)。在一曲《JE SUIS LACHE, ET ALORS?...》(我是懦夫,又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