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底前7條地鐵共105站全部配置AED急救設備

2020-12-24 瀟湘晨報

120呼叫滿足率維持在95%以上

120所有車組都能用手機支付

地鐵線105個車站全都配置AED急救設備

…………

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會聽取了市衛健委關於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 提高急救服務能力和水平工作進展情況的報告,以及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的意見和建議。

經過近一年工作,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今年全市日常急救服務累計出車41萬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9%,呼叫滿足率維持在95%以上。市衛健委副主任張華介紹:

7月28號全市院前醫療急救電話統一為120,2021年底前完成過渡。目前已完成32個急救工作站規範化建設,在北京通APP開發了醫療急救模塊,120所有車組開通了微信、支付寶付費,已經有85%的患者使用了快捷支付。全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滿意率在98%以上。計劃2022年底前實現重點公共場所AED設施全覆蓋。今年年底前7條地鐵共105站全都配置AED。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急救轉運工作方面,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系統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全市負壓救護車由年初的34輛增加到現在的116輛,發熱、疑似和確診病人全都用負壓救護車閉環轉運。在首都機場、大興機場、火車站設置24小時值守轉運專車。目前共轉運新冠肺炎相關人員23841人次,實現了零感染。

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劉玉芳表示,目前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與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國際大都市城市安全運行的要求還有差距:

全市院前醫療急救發展還不均衡;院前醫療急救醫護人員還是短缺;本市院前院內急救銜接還需加大推進力度;院前醫療急救服務與非急救服務還需進一步剝離;社會急救設施配置和急救培訓不足。

針對這些短板,市衛健委和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也對本市下一步的工作做出了具體安排。市衛健委副主任張華透露,三年後,本市將建成政府舉辦為主、社會參與為輔,規劃布局、指揮調度、服務規範、監督管理、保障標準、績效考核六統一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

全市急救設施增加到465個、洗消站點增加到21個,急救平均反應時間小於12分鐘。

採寫記者:晉旭

微信編輯:陸健

【來源:北京新聞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年底,北京7條地鐵線104座車站將配置AED急救設備
    記者從市交通委和市衛健委獲悉,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完善軌道交通急救設備配置,健全突發事件應急救治機制,今日起,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以下簡稱AED)工作。2022年底,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
  • 北京地鐵這三條線實現AED全覆蓋 急救設備操作培訓正開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北京地鐵這三條線實現AED全覆蓋,急救設備操作培訓正開展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鐵已在1、2、13號線車站安裝AED設備58臺,目前正在集中對員工開展急救設備操作方面的培訓
  • 北京地鐵這三條線實現AED全覆蓋,急救設備操作培訓正開展
    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鐵已在1、2、13號線車站安裝AED設備58臺,目前正在集中對員工開展急救設備操作方面的培訓。今天下午,在地鐵13號線清河站站廳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設備旁,50名來自霍營站管中心的地鐵員工聚在一起,傾聽應急培訓師王志文講解AED設備的使用流程。遇到需要使用AED設備的緊急情況,乘客和站務人員到底該如何取用?應急培訓師王志文介紹,在使用AED設備之前,首先要確認被搶救者無反應、無呼吸、無心跳。
  • 廣州地鐵配置AED急救設備,由公益機構捐贈
    記者 | 唐俊12月11日消息,繼上海、深圳、北京之後,廣州地鐵也將開始配置AED設備,AED設備成為一線城市地鐵標配。圖片來源:廣州地鐵今年9月25日,一名45歲男子在北京地鐵13號線霍營站內猝死,引發公眾關於地鐵站配備AED的討論。一個月後,北京地鐵開始引入AED設備。目前,北京地鐵1號線、2號線、13號線、4號線、大興線已經全部完成AED配置,預計到2021年底,地鐵全網AED覆蓋率達到84%。
  • 北京軌道交通開始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 年底前配齊104座車站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北京軌道交通今起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年底前配齊104座車站 (地鐵一號線西單站內,一臺AED設備已經布設完畢。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今天起,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工作。
  • 【新聞觀察】多地加快鋪設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已出臺措施提高AED...
    今年以來,中國多地出臺措施,提高AED在公眾場所的配置數量,普及急救知識,動員社會救援意識,為AED更好發揮「救命神器」的作用提供保障。近日,廣州交通部門首批試點的59臺自動體外除顫器安裝完成。為方便乘客了解AED的配置情況,廣州地鐵已在官方APP上標註AED配置車站。
  • 太原地鐵2號線配置「急救利器」 每站一臺自動體外除顫儀
    來源: 太原晚報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是省政府2020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12月15日,省、市紅十字會在即將開通的太原軌道交通地鐵2號線(一期)沿線站點配置AED這一「急救利器」工作全面完成,實現了23個地鐵軌道交通站點全覆蓋。當天上午,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我市地鐵2號線(一期)集中投放儀式,在太原軌道交通地鐵2號線龍興街站舉行,10名經過專項培訓的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雙人心肺復甦技能。
  • 北京地鐵配置AED了!2分鐘視頻教你使用「救命神器」
    北京地鐵終於也要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了!近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AED工作,2022年底,北京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
  • 地鐵2號線全線配置「急救利器」
    本報訊(記者魏薇李濤通訊員王小雨張夢文/攝)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是省政府2020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12月15日,省、市紅十字會在即將開通的太原軌道交通地鐵2號線(一期)沿線站點配置 AED 這一「急救利器」工作全面完成,實現了23個地鐵軌道交通站點全覆蓋。當天上午,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我市地鐵2號線(一期)集中投放儀式,在太原軌道交通地鐵2號線龍興街站舉行,10名經過專項培訓的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雙人心肺復甦技能。
  • 北京地鐵開展AED設備操作培訓 確保「救命神器」不是擺設
    12月18日,在北京地鐵清河站,北京地鐵公司的員工進行了急救設備操作方面的培訓。  【現場畫面】  使用它的時候,各位,第一步,無論咱們的AED長成什麼樣子,第一步永遠先開機。開了機之後,它就會說話,「請立即撥打120」。
  • 北京地鐵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2020年年底開通
    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軌道交通目前在建線路共計16條(段)、在建裡程304.6公裡。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重要軌道交通線路年底開通後,將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服務範圍,豐富和完善軌道交通線網。屆時,本市軌道交通通車總裡程將達715公裡。
  • 北京地鐵下一個心臟驟停的人,能用上 AED 嗎?
    10 月 27 日,北京啟動在軌道交通車站配置AED 工作,地鐵 1 號線 22 座車站當日完成AED 設備的實地安裝。到 2022 年底前,北京市的地鐵站將實現 AED 全覆蓋。11 月 12 日上午,「偶爾治癒」在東單站看到,一個外表呈橘黃色的長方體鐵櫃,立在 1 號線的二層站廳內,櫃高約 1.5 米,一個 AED 設備被放置櫃中。
  • 北京地鐵1、2、13號線車站配置AED
    北京地鐵1、2、13號線車站配置AED 近日,北京。
  • 北京398個站點必須配置這個器械
    398個車站,AED全覆蓋根據中國新聞網消息,10月27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工作,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
  • 每分鐘就有1人心臟性猝死 救命神器AED能搶回「黃金4分鐘」嗎?
    推廣普及AED,國家層面正在發力,《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中提到,要引導居民學習掌握心肺復甦等自救互救知識技能,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訓證書的人員分別達到1%和3%,按照師生1:50的比例對中小學教職人員進行急救員培訓,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備AED的配備標準,每5萬人配置1輛救護車,縮短急救反應時間。
  • 公共場所普及急救設備AED,你會用嗎
    本期嘉賓: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副主任醫師 劉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住院醫師 高巍>近日,北京市啟動軌道交通車站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工作。今年底將完成7條線路104座車站AED配置,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軌道交通車站將實現AED設備全覆蓋,一線站務人員培訓取證率達80%以上。據有關資料表明,我國每年發生心臟驟停的患者大概有54.4萬人,平均每一分鐘,就有一個人發生心源性的心臟驟停。高質量胸外按壓和AED的使用,能夠挽救患者生命。因此學會使用AED是至關重要的。
  • 「救命神器」AED加碼布局:深圳地鐵全覆蓋 杭州立法
    其中深圳、上海AED配置數量已破千臺;深圳、南京、徐州已實現AED在地鐵交通的全覆蓋;北京、廣州相繼提出了AED覆蓋軌道交通的明確規劃;杭州更是為AED配置提供了立法保障,將AED納入了該市急救資源體系進行統一管理。儘管投放數量不斷增加,但我國的AED配置水準仍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較大距離。
  • 「救命神器」走進北京地鐵後 還要讓急救知識成為標配
    「救命神器」走進北京地鐵後 還要讓急救知識成為「標配」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極其安全、極其簡單的「救命神器」,但絕大多數人都不認識它。因此,在公共軌道交通配置AED後,還要普及AED的使用方法,引導民眾遇到突發疾病患者時敢救、會救。
  • 急救醫生:十年,我只救活了一個心臟驟停病人!不會用AED,到底有多...
    這位前急救醫生說:因為救護車趕到現場,要十幾二十分鐘;期間,絕大部分的患者家屬都表現為緊張、焦躁、哭泣,以及不停打電話催救護車,卻無法施以援手。這位醫生叫張元春,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今年45歲,2000年-2010年,曾先後任職於北京急救中心和朝陽區急救中心。
  • 太原地鐵2號線站點實現AED全覆蓋
    在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即將投入運行之際,12月15日上午,山西省紅十字會聯合太原市紅十字會、太原中鐵公司在龍興街站共同舉行「山西省政府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