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典型問題 分享教學方法
S:學生 T:老師
S:老師,如何判斷賓語後的成分?是賓補?定語?還是狀語?
比如:1. I find it easy .
2. I find it easily.
T:第一個句子中的形容詞easy是賓補,賓補與賓語構成邏輯上的主表關係或主謂關係,這個句子也可以說成賓語從句,即:I find it is easy. 譯為:我發現它很容易/簡單。
第二個句子中的副詞easily是狀語,修飾謂語動詞find,譯為:我很容易地找到了它。狀語的位置比較靈活,此句中easily也可以放在find的前面,即:I easily find it.
S: 哦!明白了!從位置上來講,賓補只能位於賓語之後,而狀語位置比較靈活。
那賓語的後置定語怎麼與賓補區分呢?比如:
I want something to eat.
「to eat」為什麼是something的後置定語?而不是賓補?
T: 此時最簡單的判斷方法:通過句意理清句子成分。此句應譯為:我想要一些吃的東西。顯然, to eat 是後置定語。另外,不定式作後置定語與被修飾名詞構成動賓關係,即eat something.
S: 那want sb. to do sth.是賓補結構吧?
T: 當然!這是典型的賓補結構。
通常判斷賓補,只需熟悉一些常見的賓補動詞。
三類賓補動詞歸納如下:
1. 感官類動詞:
feel , listen to, hear, look at, see, watch, find,notice,believe, think, consider等;
2. 使讓類動詞:
make, let, have, get, leave, set, drive, hold, keep等;
3.請求類動詞:
ask, tell, invite, order, want, need, advise, request, require, remind, teach, encourage, wish, allow, permit, expect, force, train, intend, prefer, enable,inspire,warn等。
S: 哦,通過賓補動詞來確定賓補句型,這樣比較容易理解,也不易與定語、狀語混淆了。
T: 實踐一下:
1. 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2. I have my work done.
S: 第一句to do是後置定語,因have意為「有」,不屬於賓補動詞。
第二句done是賓補,因have意為「使」,即:使讓動詞,屬於賓補動詞。
T: 分析的很好!
本節課教與學方法提煉:賓補動詞定賓補
通常情況下,一招搞定賓補,就看謂語V是否屬於賓補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