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 國產葡萄酒或將迎來新機遇

2020-12-15 中食報大健康產業

「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並採用保證金形式對相關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各公司保證金比率為107.1%—212.1%。」日前,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59號公告,公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這使得澳大利亞葡萄酒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一時間,澳大利亞葡萄酒該何去何從,誰又來彌補這個市場的空缺?引發了行業的強烈關注。

今年7月6日,中國酒業協會代表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正式向調查機關提起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申請。調查機關於8月18日發布立案公告,決定對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調查機關對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的特殊市場情形進行了調查,初步信息顯示澳大利亞葡萄酒市場的供求關係及資源配置受到了非市場因素影響。在初裁中,暫不就該特殊市場情形做出認定,初裁後調查機關將對此進一步調查。同時,調查機關初步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商務部表示,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20年11月28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中國市場難以替代

日前,澳大利亞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就此事發表意見稱:「這對澳洲葡萄酒業造成了毀滅性打擊。」澳大利亞方面之所以反響如此強烈,原因就在於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中澳葡萄酒貿易總額達到了排名第二的美國市場的3倍。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發布的進口數據顯示,在截至2020年5月的12個月內,澳大利亞在中國內地葡萄酒進口額中佔比37%,遙遙領先於法國所佔的27%、智利所佔的13%、以及義大利所佔的6%。

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之深。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的營收本身就不景氣,如果再失去中國這一重要市場,無異於「棺材上釘釘子」。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稱,澳大利亞一些主要葡萄酒產區的釀酒廠都在關注處境艱難的未來,因為中國的葡萄酒反傾銷措施可能會使規模較小的釀酒廠倒閉,並迫使較大的種植者尋找新市場。澳大利亞葡萄與葡萄酒協會執行長巴塔格林表示:「中國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然而現在,來自歐洲等地的主要競爭對手已經有了100%至200%的稅率優勢,這令我們的競爭力變得非常困難。」根據澳大利亞葡萄和葡萄酒協會的數據,在截至2020年9月的過去12個月中,出口到中國的葡萄酒佔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總額的39豫。「澳大利亞約一半的葡萄酒通常會在每年的最後4個月銷往中國,但現在這些酒無處可去。」巴塔格林說。

另據澳大利亞葡萄與葡萄酒管理局方面消息,自本月初開始實施非正式的進口禁令以來,中國各地的港口就已經堆積了數百個澳大利亞葡萄酒的貨櫃。因海關延誤,這些葡萄酒現在都將適用於最新的關稅規定。

葡萄酒市場洗牌加快

本次裁決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影響最大的是保證金制度。從商務部公布的各公司保證金比率列表來看,不同公司的產品繳納的保證金也不同。被抽樣公司中,天鵝釀酒有限公司保證金最低,比率為107.1%;卡塞拉酒業私人有限公司次之,比率為160.2%;而富豪葡萄酒產業酒商有限公司,即奔富的母集團,業內常稱之為富邑集團的保證金比率最高,為169.3%。與此同時,包含保樂力加釀酒師有限公司在內的其他配合調查的公司保證金比率為160.6%,其他澳大利亞公司保證金比率最高為212.1%。如果以一瓶酒完稅價格是100元來計算,疊加進口增稅稅率13%,需要交納的保證金金額就是120.91元—239.67元不等。

而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需要向海關交納保證金的是中國的相關進口商而不是澳大利亞的生產商。這對於廣大中小進口商的資金鍊是極大考驗,而且一旦上遊企業有所閃失,那麼這筆保證金將無法收回。

對此,上海雲酒倉CEO張海嘯認為:「保證金沒講清楚什麼時候退,如何才能退。進口商們肯定是不願意付這個保證金的。」「現在考驗澳大利亞葡萄酒的主要是環節、資金流。資金流保證進口,200%的保證金可不是小數字,從經營的企業和運營商來看最大的問題是需要企業有強大的資金流。小規模的進口酒商實在沒有冒這個風險的必要了。」有進口商說。

「目前,保證金稅率並不是一刀切,但是要交真金白銀,數額還是巨大的。並且什麼時候退還不好說,這就對酒莊、酒商的資金鍊要求比較高。」獨立媒體人&酒評人、美酒美食專欄作者Annie蔡金萍表示,年前的這一波銷售旺季,進口商和經銷商肯定要受影響。因為成本上升,未來的不確定風險加大,會進一步加快葡萄酒市場的洗牌。

不少從事澳大利亞葡萄酒銷售的經銷商透露,早在8月份商務部宣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發起反傾銷調查時就已經開始準備轉型和尋求新的市場機遇了。「目前,中國葡萄酒市場呈現出渠道界限模糊化、市場碎片化、產品需求多元化等特點,經銷商已經很少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了。像我公司進口的葡萄酒除了澳大利亞外,還有法國、智利、義大利、西班牙等。」有葡萄酒進口商坦言,目前反傾銷補貼的徵收由誰來埋單還不明確,未來,會根據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來進一步完善公司的產品布局。「葡萄酒市場是一個周期性的市場,此消彼長很正常。我覺得反傾銷措施對整個中國葡萄酒市場影響並不大,但對消費者來說,肯定是有影響的,因為葡萄酒的價格會上漲。」

有專家認為,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澳大利亞葡萄酒短時間內漲價的趨勢或不可避免,畢竟奇貨可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保證金不應成為漲價的理由,因為理論上來講保證金並沒有造成酒體成本的上升,將保證金偷換成關稅概念的行為有違商業倫理。

也有業內人士有較為樂觀的預判:「從長遠來看,是對於澳大利亞酒商的一種滌濁揚清,所以,未來澳大利亞葡萄酒會在中高端市場存活,相比起其他國家,總體地位不降反升,所佔份額可能會下滑一些,但所佔金額未必下降太多,而且生態會更加健康。」

利好國產葡萄酒

對於此次調查結果,業內人士一致表示堅決擁護。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表示,對於商務部針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決表示支持和歡迎。

「目前的中國葡萄酒市場形勢本來就是少數人的狂歡、多數人的悽涼。從長遠角度來講,反傾銷有利於公平競爭。」業內人士表示,反傾銷措施對除澳大利亞外所有葡萄酒都有利好,尤其是多產餐酒的智利、西班牙等。

對此,國際註冊葡萄酒貿易大師J·rg Philipp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智利葡萄酒很有可能後來者居上。他們和中國也籤訂了自貿協定,享受進口零關稅待遇,並且兩國關係日趨密切,貿易發展持續向好。」J·rg Philipp分析,實施反傾銷措施不僅利好智利,還可能惠及至阿根廷、西班牙和南非等國家,甚至中國的國產葡萄酒,如果能積極布局,也會從中分一杯羹。

在商務部發公告的同一天,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1—10月中國葡萄酒進口數據:今年前10個月,中國葡萄酒進口量為386330千升,同比下降29.3%;進口額為1502.2百萬美元,同比下降24.5%。這也是自今年1月起,進口葡萄酒連續10個月呈現「雙降」趨勢。有業內人士指出,疫情的突發、二次暴發是導致今年葡萄酒進口量驟跌的主要原因。「對國產酒來說,這是一個利好機會,會帶動消費群體在認知上發生轉變。」深圳市智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惠表示,從整個市場發展的角度來講,中國市場原本就是國際化的市場。消費者現在對於商品的選擇,主要的指向並不是進口酒就好,國產酒不好,而是逐漸開始轉向產品自身。品質好加上價格合理,再有些品牌效應的葡萄酒會越來越流行。

中國擁有著超過十三億的人口,這其中無疑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澳大利亞葡萄酒佔據了相當一部分的市場份額,此次反傾銷調查,讓原本因為關稅協定而享受零關稅的澳大利亞葡萄酒被徵收巨額保證金,導致其原本的價格優勢一瞬間化為烏有,一方面給了其他地區葡萄酒填補市場的機會,同時也給了中國本土葡萄酒發展空間。

「國產酒具有質量優勢的品牌,短期來講是有機會的。但從長期來看,國產酒還需要老老實實提升品質,通過合理化的定價回歸市場,要真真正正基於用戶導向來做產品和品牌。」Annie蔡金萍如是說。

「品質確實不錯,但是價格非常高,又沒有品牌效應,同樣也是不好賣的。」王德惠建議,國產葡萄酒需積極改變營銷模式,「目前,源於網際網路+和消費理念的改變,興起了一些新形態,國產酒要利用市場過程中的變化採取一些創新的模式。」

「中國葡萄酒是時候出現一個如『奔富』的品牌了,或者大單品也可能,這些年的技術革新、品質基礎、市場培育、大品牌旗下的精品酒莊有機會,有特色的精品酒莊也有機會。」北京正一堂戰略諮詢機構平臺總監劉珊珊說。

「在分析市場趨勢和傾聽消費者意見上,中國國產葡萄酒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J·rg Philipp表示,未來,應該發揮國產葡萄酒的優勢,明確市場定位和形象,通過加強對地域、文化、土壤以及中國葡萄品種的研究,生產具有中國風土特徵的葡萄酒。「一旦消費者喜歡上了葡萄酒,並以喝中國葡萄酒為榮,那麼,中國葡萄酒就會受到更多本國葡萄酒愛好者的青睞。」

(顧雨霏 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葡萄酒以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商務部發布《關於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初步裁定的公告》,全文如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以下稱《反傾銷條例》)的規定,2020年8月18日,商務部(以下稱調查機關)發布2020年第34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 被徵收反傾銷稅後,澳葡萄酒市場再迎來噩耗,澳媒:徹底退出中國
    12月3日的中國商務部記者會上,發言人高峰宣布對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反傾銷措施延長至9個月,即持續至明年8月份,並且強調中方調查機構會按照法律程序進行調查,確定最終反傾銷措施。根據中國商務部上月發布的公告,經過中方初步調查發現澳國進口葡萄酒存在傾銷行為,會對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最初中方敲定的反傾銷措施日期為不超過4個月,但是依據中國《反傾銷條例》,在特殊情況下措施可以延長至9個月。對此調查結果莫裡森政府向中方發出了強烈抗議,並叫囂準備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 張裕漲停:「內循環」機會來臨,國產葡萄酒如何發揮主場優勢
    中國葡萄酒市場大陽線開始顯現,有望迎來觸底反彈。」利好!國產葡萄酒如何發揮主場優勢?一方面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進口葡萄酒,對於佔據市場C位的澳洲葡萄酒來說,已是中國政府博弈中澳關係手握的一張王牌,由於中國龐大的市場地位及澳洲輸出國的產業屬性,中澳之間的變化將進而影響全球葡萄酒產業,尤其是眾多從事澳洲酒生意的企業已經紛紛釋放出調整的信號。
  • 送「溫暖」後,蔡英文又稱澳大利亞葡萄酒「最近特別受歡迎」,島內...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今日(7日)在會見即將離任的澳大利亞駐臺代表高戈銳時說,蔡英文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一向享譽國際,不過最近特別受歡迎」,「現在全世界都『重新發現』更多澳利亞葡萄酒了」。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又想當送財童子了」,「邊喝葡萄酒邊看百姓吃毒豬核食?」
  • 送「溫暖」之後,蔡英文又稱澳大利亞葡萄酒「最近特別受歡迎」,島...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今日(7日)在會見即將離任的澳大利亞駐臺代表高戈銳時說,蔡英文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一向享譽國際,不過最近特別受歡迎」,「現在全世界都『重新發現』更多澳利亞葡萄酒了」。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又想當送財童子了」,「邊喝葡萄酒邊看百姓吃毒豬核食?」
  • 國產葡萄酒火了?機構高呼:「幹就完了?」
    編輯:麥豐白酒漲了又漲,啤酒也漲了一輪,現在終於輪到葡萄酒閃亮登場了!為什麼呢?一是白酒板塊的上漲行情向著葡萄酒板塊擴散,第二則是借著我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契機,國產葡萄酒可能再次迎來寶貴的發展機遇。
  • 向澳洲葡萄酒加徵反補貼稅,對國產葡萄酒影響幾何?
    11月28日,中國商務部已宣布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收取107.1%-212.1%不等的費用。澳洲在中國內地葡萄酒進口額中佔比37%,國產葡萄酒能否藉機乘勢而上快速發展?一、國產葡萄酒迎來機遇據媒體A股通、時報財富資訊報導,援引中國商務部官網,商務部公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定,裁定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並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用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
  • 澳大利亞葡萄酒對華出口也要涼?澳酒商怪起了中國行業組織
    有澳方行業消息人士透露,周五(11月6日)後,包括葡萄酒在內的多項產品將不能通過中國海關檢查。 在中方對進口產品依法依規採取檢驗檢疫措施的同時,又有澳大利亞葡萄酒廠商試圖製造新的「打壓疑雲」,開始怪起中國行業組織。
  • 中國反擊,說到做到!剛剛,商務部重拳出手,對澳大利亞絕不姑息
    中方決定,自12月11日起,用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商務部文件內容顯示,此次多家澳大利亞知名酒廠都已經位列名單之內,其中各家公司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比率為6.3%—6.4%。
  • 中國制裁澳葡萄酒打擊超出預期 ABARES:水果和...
    中國制裁澳葡萄酒打擊超出預期 ABARES:水果和蔬菜價格預計上漲15%至25% 文/editor2020-12-07 09:40:43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澳大利亞農業經濟資源科學局(ABARES)發布最新農業商品報告總結,中澳貿易緊張關係成為澳行業迎接新冠經濟復甦的黑點,並警告說新冠措施限制可用於收穫的勞動力,預計包括核果、蘋果、梨子、葡萄等在內的澳大利亞水果和蔬菜價格預計將上漲15%至25%。
  • 還拿中國說事?沒門,中國揮出一記重拳,澳大利亞知道疼了
    中國商務部12月10日發布公告,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用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各公司比率為6.3%—6.4%。這是中國商務部繼公布對澳大利亞進口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裁定後的又一重要措施。
  • 澳紅酒將被中國徵重稅?中方回應
    商務部網站11月27日消息,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在27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記者對此提問稱,澳大利亞紅酒近日將被中國徵以重稅,即使是在針對澳大利亞紅酒的反傾銷調查還沒有被完成之前,中方為什麼要實行這樣懲罰性的措施呢?對此,發言人趙立堅在回應中稱,關於你提到的這次臨時反傾銷措施,中國商務部已經發布了公告,具體情況請你向主管部門了解。
  • 葡萄酒被制裁!澳大利亞民眾:抵制中資企業,與中國有關係也不行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澳大利亞民眾在推特掀起呼籲浪潮,誓言抵制國內部分大型葡萄酒品牌。這源自於臉書出現41家與中國有聯繫的清單。該推特帖文也同時表明,他們實際上都是由中資公司所擁有,這使得澳大利亞全國的葡萄酒愛好者感到驚訝。
  • 「多喝兩瓶澳葡萄酒」,澳大利亞就能站起來了?網友:剛到底啊
    「澳依靠中國太多」據澳大利亞《新日報》12月2日消息,該國兩位州長對莫裡森的強硬態度表達了擔憂,懇求他冷靜處理中澳關係,否則眾多產業和工作將面臨危機。報導稱,即使是在貿易爭端前,昆士蘭州的煤礦產業已經面臨巨大壓力,需求下滑的同時也受到了疫情衝擊。
  • 天鵝莊董事長李衛談雙反調查:中外葡萄酒沒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被擠出的份額,國產酒也不一定拿到 1.中華網酒業:針對商務部下發的雙反調查,您是怎麼看待的? 李衛:澳洲酒是中國市場進口單價最高的國家之一,中低端市場本來也不是澳洲酒的主要陣地,而國產葡萄酒主要陣地目前仍然為中低端市場。
  • 同樣是葡萄酒!國產和進口葡萄酒的差距在哪?行家道出真實緣由
    中國的白酒聞名於世界,只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喜好轉移到了葡萄酒上,而中國市場上葡萄酒的佔比來說,國外葡萄酒遠比國內葡萄酒佔據的份額大的多,隨著國外葡萄酒的飲入,我過的葡萄酒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市面上葡萄酒的選擇也是讓人挑花了眼。
  • 中澳關係又變惡,全澳要抵制「MADE IN CHINA」?
    12月1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中引用了有關澳軍對阿富汗兒童暴行的漫畫,這也引起了澳大利亞的不滿。據路透社報導,這張漫畫上的內容描述的是一名澳大利亞士兵將匕首架在了一名阿富汗兒童的脖子上。莫裡森說,澳大利亞方面正在尋求刪除趙立堅30日發布的這張「令人反感」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