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徵收反傾銷稅後,澳葡萄酒市場再迎來噩耗,澳媒:徹底退出中國

2020-12-05 白鯨防務

最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轉發了一則漫畫,其中生動反映了澳軍在阿富汗犯下的罪行,而這也戳痛了莫裡森政府的神經,不僅要求中方為此道歉,還揚言準備發起對中國商品的制裁行動,然而令莫裡森沒有想到的是,剛揚言要反制轉頭就被中國狠狠地抽了一巴掌。12月3日的中國商務部記者會上,發言人高峰宣布對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反傾銷措施延長至9個月,即持續至明年8月份,並且強調中方調查機構會按照法律程序進行調查,確定最終反傾銷措施。

根據中國商務部上月發布的公告,經過中方初步調查發現澳國進口葡萄酒存在傾銷行為,會對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最初中方敲定的反傾銷措施日期為不超過4個月,但是依據中國《反傾銷條例》,在特殊情況下措施可以延長至9個月。對此調查結果莫裡森政府向中方發出了強烈抗議,並叫囂準備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莫裡森政府這些反應也在外界的意料之中,根據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的數據,中國是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在該國2020年前九個月出口量中佔了39%,因此澳國葡萄酒再次迎來噩耗。何況倘若中方長達9月的反傾銷措施一旦落實,那麼就等於宣判了澳國葡萄酒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終結,澳媒認為這段時間裡足以讓他們丟失所有份額,可能將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國內部分政客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該國昆士蘭州的州長就在敦促莫裡森修復中澳關係,恢復與中方的貿易談判,澳大利亞前駐聯合國官員也要求莫裡森停止對華打壓,只不過莫裡森本人的態度似乎有點搖擺不定,一邊詆毀中國商務部的反傾銷措施為「無理打壓」,一邊又向在澳華人示好。

很明顯莫裡森政府並沒有認識到中澳關係惡化的根源所在,當前所有的示好動作其實都可以歸為迫不得已,當前澳大利亞國內輿論對於政府的批評聲日益激烈,莫裡森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但是他仍然不願意與美國徹底劃清界限,也就是網友所說的「既想吃中國的飯,又想砸中國的鍋」。因此對華保持著半推半就的態度,期望中方能夠先撤銷對澳商品的反制措施。

對於中澳今天這個僵持不下的局面,我國外交部實際上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法,在12月3號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再次重申了中方的立場,表示中澳關係惡化的根源就在於澳方的一些人採取了對中國極端不友好的措施,希望澳方能夠反思制定的對華政策,客觀、理性地看待中澳關係。

總的來說澳大利亞想要及時止損,就必須先停止錯誤的對華政策,用實際行動給兩國關係降溫,唯有如此中澳才能開闢出協商通道,倘若堅持損害中企和個人的合法權益,那麼未來還會招來中方無盡的對等反制,屆時澳大利亞將獨自吞下苦果。

相關焦點

  • 中國對澳制裁太苛刻?英媒提醒:當心澳洲再來一個「殺手鐧」
    據環球時報報導,我國針對澳洲葡萄酒的傾銷行為採取了臨時的反補貼措施。這也就意味著該國的葡萄酒廠商再想進入我國市場,將要補交數額不小的保證金,這基本阻斷了澳洲葡萄酒在我國的銷路,畢竟可選擇的葡萄酒還有很多。遭遇相似待遇的商品還有很多,比如大麥、煤炭等。
  • 澳大利亞葡萄酒對華出口也要涼?澳酒商怪起了中國行業組織
    【文/觀察者網 齊倩】大麥、原木、龍蝦……在頻繁炒作中國「打擊」澳大利亞進口產品的同時,澳媒開始揣測葡萄酒要成為「下一個貿易被打擊目標」。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1月3日在報導中聲稱,正值中澳關係緊張之際,多家中國進口經銷商近日接到所謂「口頭通知」,要求停止進口原產地為澳大利亞的葡萄酒。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中國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 國產葡萄酒或將迎來新機遇
    在初裁中,暫不就該特殊市場情形做出認定,初裁後調查機關將對此進一步調查。同時,調查機關初步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商務部表示,根據《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八條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調查機關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 澳媒:對華關係,澳大利亞別再給自己挖坑了
    北京2017年就開始調查澳大麥傾銷問題,表面是為報復澳對中國鋼鋁進口的反傾銷,其實不盡然。另一個可能被忽視的因素是中國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戰略,即推動出口市場和主要進口來源多樣化。新冠疫情暴發後,世界各國開始關注供應鏈多元化,而北京對供應鏈的關注由來已久。長遠而言這對澳大利亞不是好事。這就需要坎培拉在處理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方式上做出改變。
  • 「多喝兩瓶澳葡萄酒」,澳大利亞就能站起來了?網友:剛到底啊
    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鐵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根據澳統計局數據,該國10月出口至中國的鐵礦,佔當月總出口量的80%。「他們(中國)購買我們的產品數量,遠比我們購買他們的數量要多。」西澳大利亞州州長麥克高文說道,「兩國關係以來一直是互惠的,我們得保持冷靜,靠對話解決問題,而不是對峙。」多喝兩瓶澳葡萄酒?
  • 澳媒:澳政府選擇與北京玩火,結果可想而知
    11月進入下半月,澳媒此前炒作的「中國對澳貿易產品禁令」並未成為現實,這一情況讓澳出口商們暫時鬆了一口氣,但緊張情緒依舊在澳各行業出口商間蔓延。 中國從澳進口大量鐵礦石、煤炭等,澳留學旅遊等中國市場也十分廣大,鑑於兩國關係惡化,這類行業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有媒體和國際輿論指出,澳經濟發展試圖轉變對華依賴,但尋求「替代者」的想法是難以實現的。澳政府選擇與北京玩火的結果可想而知。
  • 越南對源於中國味精徵收反傾銷稅
    越南工貿部頒布第1933號決定(1933/Q -BCT),對源於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部分味精產品徵收反傾銷稅。 2020年3月18日,工貿部頒布有關對部分味精產品暫時徵收反傾銷稅的第881號決定(881/Q -BTC)。 據IHS Markit 的數據顯示,2019年越南是中國最大的味精出口市場。 工貿部的調查結果顯示,進口的味精產品正威脅到國內生產。
  • 澳打響反擊第一槍!日本壽司廠商大怒:反制中方跟我們有啥關係
    在澳大利亞的步步緊逼之下,中澳關係逐漸趨於冰點,澳大利亞媒體多番指責中國對澳商品進行制裁,對此中方作出明確回應,強調中國是依據國際貿易規則與中國相關進出口貿易法律法規而行事,並未刻意針對。當地時間11月28日,澳大利亞媒體再發聲,稱面對中方一波又一波的「經濟報復」,澳政府決定打響反擊第一槍,對進口壽司徵收212%的反傾銷稅。中方對此尚未回應,日本壽司廠商卻勃然大怒:反制中方和我們有啥關係。
  • 缺澳大利亞根本不叫事,除了法國,這個非洲國家也想出口中國紅酒
    近期,中國對澳紅酒徵收巨額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這也讓澳紅酒離中國市場越來越遠。而對於中國來說,失去澳大利亞這個紅酒出口客戶後,卻基本沒有什麼影響。除了此前法國想要增大對華紅酒出口外,最近位於非洲之角的南非,也想向中國出口紅酒。看來,對中國市場來說,缺了澳大利亞根本不叫事。
  • 澳政客叫囂抵制中國貨,澳媒發現事情不妙,後果嚴重
    當地時間11月30日晚,澳大利亞極右翼政客、「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視頻,大肆攻擊趙立堅在推特發布的諷刺漫畫,稱「令其感到噁心」,並以此為藉口煽動澳民眾在即將來臨的聖誕節「抵制所有中國產品」。 這不是漢森第一次叫囂抵制中國貨。上周,中國依法對澳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後,她便開始煽動澳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呼籲澳民眾「盡一切可能」避免購買中國產品。
  • 中方出手懲戒 澳方急了 把中國告上國際重要組織?外交部態度鮮明
    在對外貿易往來中,中國一貫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但對於一些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中國也絕不姑息。因涉嫌傾銷和不當補貼等行為,中國商務部曾應國內大麥產業申請,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發起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
  • 73艘澳煤船被禁止靠岸,澳媒稱收到中國明確答覆:從哪來的回哪去
    去年,我商務部和海關部門多次出手,針對違反國內法律法規的澳商品採取了多種反制措施,使得澳眾多出口商遭到重創,有些行業甚至瀕臨破產。根據澳洲方面的統計,該國總共有超過十種商品對華出口受挫,包括大麥,葡萄酒,煤炭,原木,精銅礦等,其中澳煤出口問題尤其受到關注。
  • 「五眼聯盟」密謀抱團對華出手,澳媒發現不對勁
    近幾個月來,中國已先後對澳進口牛肉、大麥、葡萄酒採取措施,而且海關依法加強對澳進口龍蝦和煤炭等產品的檢測。中國這些舉措已經讓澳方嘗到「切膚之痛」,澳國內部分人士也開始呼籲澳政府改善對華關係。然而,莫裡森政府仍不悔悟,還想聯合「五眼聯盟」成員抱團對抗中國。
  • 澳農民率先急了,叫苦不堪
    據澳大利亞ABC報導,澳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16日宣布,澳政府就中國針對澳大麥徵收雙反關稅問題,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並表示澳方申訴「勝算很高」。此外,伯明罕還指責中國的反傾銷措施是「制裁行為」,稱中國這麼做會失去「其他國家的更多生意」。
  • 為澳向中國復仇是個幌子?「五眼聯盟」陰謀曝光,澳怕是被算計了
    澳大利亞追隨美國,近年來不斷向中國發出威脅,導致中澳關係直線下滑,澳對華出口的產品接連受阻。澳民眾以及學者紛紛喊話莫裡森,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一味地破壞與中國的關係必將使澳大利亞眾多領域受到損害,目前當地農民、商人以及企業等都遭到打擊。
  • 「別挑戰中國法律」!澳洲毒販在華被判死刑,澳貿易部長發聲
    近日,一澳籍男子因走私毒品在廣州被判死刑,澳貿易部長隨後就此事發聲。澳男子因販毒被判死刑,澳高官發聲前不久,澳籍男子卡姆·吉萊斯比因走私毒品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並被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中澳摩擦不斷近來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摩擦和齟齬不斷,甚至被澳媒評為「已經降到了10年來的最低點」。
  • 越南對原產自中國的部分冷軋鋼徵收反傾銷稅
    (原標題:越南對原產自中國的部分冷軋鋼徵收反傾銷稅)
  • 中國制裁澳葡萄酒打擊超出預期 ABARES:水果和...
    中國制裁澳葡萄酒打擊超出預期 ABARES:水果和蔬菜價格預計上漲15%至25% 文/editor2020-12-07 09:40:43來源:FX168ABARES預計葡萄酒將成為最大受害者,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價格預計將下降28%,指責中國旨在為打擊新冠疫情而採取的措施,實際上是為減少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進口需求,以及在11月末徵收反傾銷關稅。2020年第三季度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量與2019年同季度相比下降29%,其價值也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