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事評論員:從香港吃不上大陸大閘蟹看中國崛起

2021-01-11 環球網

《聯合早報》26日刊文稱,因陸港兩地對二惡英檢測以及含量標準無法達成共識,今年首次沒有陽澄湖等大陸大閘蟹供應香港銷售。

圖為 9月20日,重慶蟹農們用近1000隻大閘蟹宴請當地民眾,慶祝當地大閘蟹正式開捕。(中新社資料圖)

文 / 香港時事評論員戴慶成

上個星期,我和朋友到一家上海菜餐館吃飯。秋風起,身為蟹迷的我們很自然就點了一個大閘蟹套餐準備大快朵頤。豈料侍應生回答說:「今年我們只提供臺灣大閘蟹,你們不介意吧?」

什麼?上海菜餐廳竟然不賣大陸的陽澄湖、太湖大閘蟹,而賣臺灣大閘蟹?我們摸不著頭腦,跟著問一個明白。

侍應生答道:「大陸的大閘蟹今年未能達到香港的衛生標準,沒法子供港,我們只好改用臺灣大閘蟹,以滿足顧客的需求。」

我們抱著一顆好奇心,於是各自點了一隻大閘蟹。吃完後,大家的共同結論是:還是陽澄湖和太湖水質最適合養殖大閘蟹,出產的大閘蟹膏滿黃肥,肉質清甜味美。相比之下,臺灣大閘蟹不但蟹肉少,而且膏味也不太香濃。

在這次飯局後,我不由前所未有地懷念起大陸的大閘蟹。曾幾何時,吃大陸大閘蟹可是許多香港嗜蟹人士一年一度的大事。每年一入秋,街市上的大閘蟹就賣得火紅,店鋪大閘蟹大做廣告,餐廳酒家也設計花樣百出的大閘蟹套餐。

然而,今年情勢大變。我在過去一周特地留意了一下,許多香港蟹商、酒家都不再宣傳,市面上也見不到過去隨處可見的「陽澄湖大閘蟹」大招牌,甚至連名氣沒那麼大的江蘇太湖蟹、安徽牧牛湖蟹等也都不見蹤影。

據餐廳侍應生說,今年首次沒有陽澄湖等大陸大閘蟹供應香港銷售,是因為大陸主管部門一直沒有放行出口批文。原來,事件的導火線是陸港兩地的衛生標準不一,港府去年發現供港的大陸大閘蟹超出香港的衛生標準,跟大陸部門鬧意見,雙方談到今年都沒有共識。因為大陸大閘蟹沒有放行,許多餐廳今年只好引入臺灣和日本大閘蟹。香港食客也只能與大陸大閘蟹緣慳一面。

但我仔細想了一下,若是在以前,香港作為大陸大閘蟹銷售長期的主要市場,大陸部門一定會儘量滿足香港方面的要求,供應符合香港標準的大閘蟹,化解與香港的爭拗。今年大陸堅持不讓步,很可能是因為近年大陸吃大閘蟹的人越來越多,蟹商不愁銷情,香港人吃不吃得到,大陸也沒有以前那麼關心。

事實上,中國優質的產品在以前往往是在大陸生產後出口到香港,然後再轉口至海外市場,以換取寶貴的外匯。大陸民眾也一度為香港瘋狂,感覺香港是購物天堂,得天獨厚。可惜隨著中國富裕程度提高,國人出手日漸闊綽,這些年來大陸很多珍貴的商品已開始轉向內銷而減少出口。

早在2009年,就開始有大陸牛場決定不再做供港生意,重點轉為內銷。記得當年一名牛場老闆接受港媒訪問時就說,大陸日益富裕,出手闊綽,部分地方收購活牛價比香港高很多,「你是老闆的話,會跟誰做生意?」

又如浙江省的「名片」——龍井茶,多年來大量出口海外許多國家和地區,但有在當地從事茶葉生意的朋友早前也跟我說,這幾年,一級的茶葉越來越得到大陸有錢人的喜愛,貨源根本不愁出路,於是不少茶葉公司索性停止把高端茶葉供應海外,以確保國內有足夠貨源。

更甚的是,隨著中國崛起,近些年來許多外國高端產品也受到了中國富裕階層的青睞。譬如,馬來西亞近年開始出口新鮮榴槤至中國,大受歡迎。在產量不增的情況下,馬國輸往鄰國新加坡的榴槤尢其是名牌「貓山王」也價格暴升。有榴槤批發商嘆說,現在的榴槤甚至比鮑魚還貴,本地人根本接受不了。

中共十九大前天徐徐閉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致力在本世紀中葉將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大國已是指日可待。不難想像,中國以往「一流產品出口、二流產品內銷」的情景將會加快改變,優質大閘蟹和龍井茶等減少供應海外,也邁進了一個常態化的時代!

來源 / 聯合早報

相關焦點

  • 江蘇大閘蟹在香港被檢出二惡英
    江蘇大閘蟹在香港被檢出二惡英專家表示大閘蟹是應季商品,不用過分擔心□ 本報記者 王 嘉現在正是吃大閘蟹的最佳季節,美味的蟹膏蟹黃總是讓人慾罷不能。不過,日前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通報,來自江蘇省「吳江萬頃太湖養殖有限公司」「江蘇太湖水產有限公司」的大閘蟹樣本,二惡英含量超標,「江蘇太湖水產」樣本每克含二惡英11.7皮克,超標0.8倍;「吳江萬頃太湖養殖」樣本每克含40.3皮克,超標5.2倍。據悉,我國大陸地區並沒有對食物中二惡英的含量做出限量標準。
  • 人民日報評論員:利用香港遏制中國發展是白日做夢
    人民日報評論員:利用香港遏制中國發展是白日做夢新華網  作者:  2019-11-23 為遏制圍堵中國,美國一些政客已經到了喪心病狂、不擇手段的地步。
  • 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在香港推介江蘇大閘蟹
    &nbsp&nbsp&nbsp&nbsp香港文匯報訊(記者&nbsp塗若奔)江蘇省昨日(10月26日)在本港舉辦大閘蟹推介會,當地的蘇南、中、北均有經銷企業與本港業界籤訂了貿易合同。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湯建鳴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當地出口到香港的大閘蟹年年都有增長,目前約為每年1,000噸左右,未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 香港海關檢獲1.3萬隻懷疑走私大閘蟹 破走私大閘蟹案紀錄
    中新社香港11月17日電 香港海關17日公布,13日在文錦渡管制站檢獲約1.3萬隻懷疑走私大閘蟹及約3噸懷疑走私貨物,估計市值共約120萬元(港幣,下同)。案中搜獲大閘蟹以數量及重量計算,再打破10月29日錄得7700隻的記錄,成為有記錄以來最大宗的走私大閘蟹案件。
  • 香港漫畫的興衰史 成也武俠 敗也武俠
    香港漫畫作為中國漫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曾在上個世紀風靡大陸和東南亞,一度能與歐美漫畫和日本漫畫呈三足鼎立之勢。抗日戰爭時期,內地大批優秀的漫畫家為了躲避戰亂來到香港。後來這批漫畫家在香港聯合設立了「中國漫畫協會香港分會」,許多以抗戰為題材的優秀作品發表,港漫慢慢有了復甦的態勢。可是抗戰勝利後這些漫畫家回到大陸,港漫又是難以為繼。60年代香港出現了以王澤的《老夫子》為代表的四格漫畫,被奉為經典。到了70年代由於日本漫畫的崛起,香港引進了大量的日本漫畫,同時也帶來了新式的分鏡頭畫法。
  • 二噁英超標,還能愉快地吃大閘蟹嗎?
    臺灣地區檢測大閘蟹二噁英含量皆因2016年香港地區驗出大閘蟹二噁英超標。2016年11月,香港特區食品安全中心公布,在兩個大閘蟹樣本中發現二噁英超標,分別超標0.8倍和5.2倍。(1皮克相當於相當於1萬億分之1克)1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月攝入的二噁英不超過4200皮克就沒事,歐盟的建議則是3600皮克,更嚴一點。在聯合國標準的「安全耐受量」下,普通人能吃幾隻大閘蟹呢?
  • 劉和平:香港國安法為何讓蔡英文當局感到焦慮?
    美方認為,從此在跟大陸進行意識形態對抗時,他們不僅可以臺灣與香港雙翼齊飛,而且可以讓香港取代臺灣成為冷戰的橋頭堡,甚至利用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打入中國內部。從蔡英文當局的角度上說,香港問題的出現可謂是從天而降的擋箭牌,從此他們可以把對大陸的戰線前推至香港,「臺獨」可以躲在「港獨」的身後避免成為中國大陸槍打的出頭鳥,而且可以利用反對香港版「一國兩制」的機會,來反對未來的臺灣版「一國兩制」。
  • 太湖蟹二噁英超標香港召回 本地市場的螃蟹怎麼樣?
    &nbsp&nbsp&nbsp&nbsp香港市面的大閘蟹,70%-80%來自這兩個公司,香港食安中心宣布,即時暫停兩個水產養殖場出產的大閘蟹進口及在香港的出售,並要求零售商下架停售及回收。
  • 當青年被綁上暴力戰車——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二
    新華社香港5月8日電 題:當青年被綁上暴力戰車——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二新華社記者回看2019年嚴重衝擊香港社會的修例風波,一組數字最令人痛惜:截至今年3月初,在參與暴亂被拘捕的7700多人中,學生佔了四成,當中逾半是大學生;18歲以下涉嫌刑事毀壞的被捕人士去年6至7月佔整體5%,至今年
  • 大陸VS香港汽車譯名哪家強?
    由於方言、發音和翻譯習慣等的不同,香港對很多我們熟知的汽車品牌的譯名卻不太一樣。這裡就按汽車品牌的首字母排序展開,分享一些常見品牌的不同譯名。ACURA大陸:謳歌香港:極品ACURA,原本起名充分取意於accuracy,內地譯名「謳歌」,考慮到「謳歌」本身也是一個含義不錯的詞語,應還是翻譯得不錯,雖然稱不上極品。
  • 臺陸委會「憂心」香港民主?學者:無稽之談 看不得「一國兩制」成功
    兩地學者在受訪時指出,《香港國安法》自推出以來,香港局勢得到明顯改善,民進黨當局此番不顧事實的言論居心叵測,是愚弄臺灣老百姓的政治操作,這種「吃人血饅頭」的做法非常無恥,所謂「憂心」等說法則更是無稽之談。
  • 大陸值得借鑑 看香港「樓上鋪」耳機店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最大因素無疑就是香港地少人多、地產商壟斷等因素所帶來的不斷上漲的租金所致,一樓的臨街店鋪(香港稱地鋪)的租金,往往要比二、三樓等貴上數倍,即便經歷過數次金融危機,但是租金卻依然水漲船高。雖然樓上鋪最早的起源處已經無從考究,但樓上鋪發展至今已經可謂五花八門,無論是餐廳、服裝店、髮廊、書店等等都有以樓上鋪形式經營。
  • 看香港電影新浪潮
    後來,這批年輕入不滿足於文字想像,親自動手拍攝電影。這些新浪潮的旗手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中國的新電影運動則發生在七、八十年代,香港有新浪潮、臺灣有新電影、大陸有第五代。
  • 流金歲月—香港電影鏡頭下大陸形象的變遷
    這段時間,電影的鏡頭語言大多表現了港人的身份認同尷尬:一方面對大陸文化認知上的不解,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認同西方文化,香港本土意識就在這樣的搖擺中全面覺醒,既強調愛國愛港,又突出香港精神,羅文的一首名曲《獅子山下》可見端倪:「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
  • 「中國網評」美國借幹涉香港問題遏制中國是打錯了算盤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近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該法案旨在為所謂「受到政治迫害」的香港居民提供政治避難和臨時保護身份。美國國會選擇此時通過該法案並不是偶然的。美國一向在世界上以「自由燈塔」自居,對別國的人權狀況說三道四,「香港人民自由與選擇法案」更是以「自由與選擇」冠名,企圖冠冕堂皇地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中國內政橫加幹涉。事實上,美國政府自己的人權歷史才是劣跡斑斑。以「斯諾登事件」為例,美國政府以維護國家安全的名義對公眾的電話、電郵、簡訊等私人信息進行大規模監控。面對曝光的事實,美國政府無力辯駁,卻將爆料人斯諾登指控為叛國者。
  • 中國又一座省會城市崛起:面積是香港20倍,有望成下一個特大城市
    中國每個省和自治區的省會的確立都有一定的地理、歷史和人文因素,都是有一定優勢的。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中國又一座省會城市崛起:面積是香港20倍,有望成為下一個特大城。大家都知道,我們祖國的南疆經濟發展雖然不盡人意,這裡擁有極具中國特色的山水風光,風景十分優美。
  • 【大陸又哭了】《聲之形》4月在香港地區上映
    雖然說近年來中國大陸市場已經一次又一次證明了自己票房方面的恐怖實力,但是因為各種各樣原因的關係,導致了很多日漫劇場版都不會第一時間在大陸上映
  • 成龍與香港電影
    急先鋒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次成龍的影片,給內地影片陪跑了,每次龍叔都是全力以赴,誠意滿滿,可是好幾次都是功敗垂成,甚至從起跑線上就開始拉開差距。衰敗沒落進入21世紀後,面對好萊塢數位化電影的浪潮,香港電影明顯無法適應,很快就敗下陣來,逐漸走向衰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香港影人的做法是合拍片,結果面對日韓本土勢力的快速崛起,香港電影再次敗退。新世紀隨著大陸經濟的崛起,迫切的電影需求,成為香港電影最後的避風港。
  • 《爆膏流油大閘蟹吃法的不完全指南》
    > /好味美食速遞/ 九月刊 宜 - 吃大閘蟹 > 作為一枚資深吃蟹小編 今天手把手教大家大閘蟹的多種做法 看完這篇攻略後 再也不用下館子吃啦~
  • 【評論】眾神的黃昏:香港地產商是怎麼失掉江山的?
    但是,這樣的聲明,卻並不能否認,湯臣集團的整體業績不佳。根據2016年中期報,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為2.198億港幣,較2015年同期小幅下跌7.7%,去年同期為2.381億港元。公司甚至放棄了正在崛起中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