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義烏市融媒體中心 義烏髮布
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28年,駱淑英不僅是同事口中的「拼命三娘」,更是患者眼中的「知心大姐」。2003年,非典肆虐;2009年,登革熱疫情暴發、甲型H1N1流感流行;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而來……她參與了一場又一場的大型防疫戰,也在工作中的每一天與潛在的疫情作鬥爭。
在防疫戰的洗禮下頑強成長
1992年,駱淑英從浙江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畢業,走上了疾病預防控制的工作崗位。工作以來,她勤奮工作、愛崗敬業,於2003年擔任了中層崗位的工作。正是在這一年,非典暴發,給她的工作帶來了第一次重大挑戰。非典肆虐時,她值晚班:火車站、飛機場、賓館和醫院等場所一旦出現發熱人員,她立即出動進行調查與處置,並帶發熱病人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記得有一個晚上,她連續處置了7起疑似非典病例,當她拖著沉重的步子回到單位後,並沒有休息,而是趕著把病例寫成調查報告。」提及駱淑英在抗非典中的表現,單位同事記憶猶新,「由於工作廢寢忘食,她的胃病犯了,疼得臉上冒汗。等她完成報告時已是天明,剛合上眼準備睡覺,疫情電話又響了,她二話不說又出發了」。
在登革熱暴發流行時,她延續了抗擊非典時的戰鬥風格。一旦出現疑似登革熱病人,就立即前往現場進行調查與處置,包括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可疑病人的主動搜索,患者家中及所在村、社區的藥物噴灑滅蚊和清理積水容器工作落實等,一個個不眠之夜組成了她抗疫的戰鬥日誌。
在日常防控中體現人文關懷
2004年,義烏市疾控中心成立防病二科,當時還沒有愛滋病防控專職人員,駱淑英臨危受命,被任命為科長。愛滋病受傳統觀念的桎梏,初始開展該項工作可謂舉步維艱,科室裡既沒有防艾老兵,也沒有可借鑑的成功經驗。
在這樣的條件下,駱淑英憑藉刻苦好學、認真負責、勇於探索和實踐的精神,率領著科室團隊找到了適合義烏市預防和控制愛滋病實際情況的方法和策略,取得了顯著成效。不久後,義烏區域內愛滋病疫情快速遞增態勢得到明顯減緩,高危人群和重點人群的安全套使用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人們對愛滋病病人忌諱頗深之際,駱淑英成了愛滋病患者親切的朋友。一位男性愛滋病感染者說:「駱醫生的言語始終沒有讓我感到任何的歧視和偏見,她的微笑讓我體會到溫暖,也讓我重新拾起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原來,這名男子被檢測出感染愛滋病病毒時,曾一度決定放棄生命,在駱淑英的引導與幫助下,他主動做了一名志願者,並積極地勸解其他感染者,宣傳愛滋病防治知識,認真肩負起一份社會責任。
用專業精神築起防疫的高牆
長期的一線工作經驗與防疫專業不斷精進,駱淑英善於深入基層並從專業層面了解百姓關注的民生和健康問題,掌握第一手材料。對此,她努力參政議政,履行政協委員職責,提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的合理化建議,十三年內撰寫的40多個提案均被相關部門採納,為推進上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發揮積極作用。
同時她也十分擅長並注重工作經驗的總結和科學研究,數年來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或論著近20篇,其中SCI論文4篇、一級期刊7篇。她還主持或參與了數十項國家及省市縣各級項目,為政府制定有關疾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她作為防控專家組成員,給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
無論在防病一科、防病二科還是免疫規劃科,她總是加班加點、身先士卒、親力親為,帶領科室小團隊圓滿完成鼠疫監測、瘧疾防治、愛滋病防制、登革熱防控、維持無脊灰狀態、消除麻疹和安全接種等各項工作,並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
她本人也曾先後獲得義烏市十大優秀青年、義烏市勞動模範、義烏市最美天使、金華市十大疾控先鋒人物、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先進工作者等各種榮譽稱號。
作者:何欣
來源:義烏商報
原標題:《義烏有位「拼命三娘」,用一個個不眠夜築起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