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米高空看成渝,
入夜華燈燃亮時,
成渝「雙核」,
宛如夜空中的「雙子星」,
交相輝映。
閱讀一座城,
需要走進「夜」的場景。
像成都人那樣生活,
錦江湖畔、339華燈初上,
這座城有了不想走的煙火氣與休閒味;
像成都人那樣拼搏,
夜色中忙碌的奮鬥者身影,
為這座城市的未來,開了照亮明天的燈。
你見過凌晨2、3點時,
依舊忙碌如白晝的成都嗎?
你見過抵達天府三街、五街時,
地鐵一號線末班車的擁堵嗎?
你見過興隆湖畔深夜時,
那些挑燈夜戰的科學城之夜嗎?
這裡,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極核成都」的忙碌,
這裡,是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的啟程。
這束光,
既是錦江河畔上安逸悠閒的夜生活。
也是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拼搏忙碌的華燈不熄。
置身時代風口,
成都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
致力走穩「最先一公裡」,
全速跑贏「最後一公裡」。
在這裡,
一個個「國之重器」加速建設,
一個個「硬核科技」加速研發,
這裡,將決定這座城市的未來生長方向!
在成渝雙城「圈」之中,
打造直面未來的增長極和動力源,
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成都,
一刻未等閒。
今日,大暑。
「暑」誰最熱?
此時,我們隨風潛入夜,
走進千年錦官不夜城的科技「夜場」……
2020年7月13日18:32,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
科創夢想正在這裡萌芽
2020年7月13日18:55,成都科學城某工地內部。
正在加班加點中建設的「未來」
2020年7月13日19:47,成都科學城夕陽下某工地。
科學的力量正在不斷崛起
2020年7月13日20:03,AI創新中心。
是林立的高樓,更是創新要素匯集地
2020年7月15日21:16,成都科學城某企業(上)(中)和某研究院(下)。
科學城建設之路,有你,有我
2020年7月13日22:43,天府三街
行穩致遠,夜空下燈火璀璨的科學城
正是成都科技創新的生動寫照
在成渝雙城「圈」之中
打造直面未來的增長極和動力源
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在燈火輝煌的背後
成都,正在全力以赴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宋妍妍 圖片 成都科技融媒體中心 熊漁洋 編輯 田莉 校對 王鵑
【來源:成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