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正泰始終專注如一的,歸根到底是一種『長期主義』『專業主義』的實幹精神。經營企業猶如燒開水一樣,要一壺一壺地燒。正泰一直強調『燒好自己那壺水』,是說當一個企業面對很多可能性的時候,要經得住誘惑,堅持做精、做專、做強、做大。對正泰來說,就是『聚精會神做製造,一門心思創品牌』,堅持一種『長期主義』的精神。如果一壺水沒燒開,就不停地接著去燒下一壺水,這樣做可能會使你獲得很多短期利益、賺到很多『快錢』,但從企業長期戰略的層面來看,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記者 吳正懿 ○編輯 全澤源
1984年,改革春風吹拂神州大地。這一年,40歲的柳傳志下海,在租來的中科院傳達室中開始創業;35歲的張瑞敏臨危受命出任青島電冰箱總廠(海爾的前身)廠長;33歲的王石在深圳創立萬科。
在這被稱作「中國現代公司元年」的1984年,浙江溫州的柳市鎮,年僅21歲的南存輝,和夥伴創立了正泰集團的前身樂清縣求精開關廠。「世界上凡是鳥兒能飛到的地方,便有溫州商人的足跡。」如今,南存輝掌舵的正泰集團,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超3萬名,年營業收入超800億元,連續19年上榜中國企業500強。
深受永嘉文化薰染的南存輝,依靠「四千精神」和溫州模式的引領,率領正泰集團成長為一家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旗下正泰電器(601877)是國內低壓電器和光伏領域的龍頭企業。南存輝身上,既有「草根浙商」的時代精神烙印,又兼具超越同輩人的眼光和格局,他的「聽中央的、看歐美的、幹自己的」「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聚精會神做製造,一門心思創品牌」「賺錢第一,不是唯一」等言論和觀點,成為業界推崇的「南氏經營哲學」。
資本市場30周年之時,恰逢正泰電器上市10周年。若從輟學謀業算起,南存輝已經在跌宕起伏的市場中浸潤了40多年。這位浙江民營經濟代言人,如何在潮起潮落中保持戰略定力?如何擁抱新經濟浪潮?如何以創新驅動實施產業轉型?近日,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了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存錢不如存技術」
上市10年,正泰電器營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速近20%;歸母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速近22%;累計向股東派現分紅超100億元。亮麗的數字背後,資本市場對正泰意味著什麼?
上海證券報:不久前在上交所公開課的演講中,主持人問到您對正泰電器上市10周年的一句話感想,您回答了「資本助力,科創未來」八個字。登陸資本市場對正泰電器有何意義,對企業帶來了哪些改變?
南存輝:上市前後,對正泰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尤其是觀念的改變和我們對資本市場的認知。過去我們做決策、幹事情習慣從「製造業思維」出發,上市之後,我們逐漸學會了用資本市場的眼光、工具和方法,來分析、研判和決策,為實業插上資本的翅膀。上市也倒逼著我們用資本市場這一套國際化的、規範化的、高水平的、全透明的要求,嚴格倒逼公司不斷優化提升,更好實現可持續發展。
通過資本市場的助力,我們開展了產融結合,來反哺我們的產業往上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2012年的時候,我們收購了新華控制技術公司,布局自動化。在2016年的時候收購了正泰新能源,逐步走向全球領先的智慧能源及方案共享。此後我們又進一步加快了併購整合步伐,收購了新加坡日光電氣這家有50年歷史的企業,沿著「一帶一路」積極開展產業布局。十年間,公司股權結構也不斷完善,產業鏈布局不斷優化,還增強了數位化、智能化的基因,整體實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科技創新方面,「存錢不如存技術」成為了我們內部的共識。10年來,我們以創新驅動促進提質增效與產業升級,不斷強化核心技術、原創技術研究。目前已在全球設立北美、歐洲、亞太,北非等四大研發中心,形成了以集團研究院為主體,協同智能電器、低壓配電系統、高壓電氣、新能源光伏、工業自動化、智能樓宇及能效管理、智能製造、新興技術產業等24個專業領域研究院,開展自主創新與技術預研,形成了多元化、開放式研發體系。
上海證券報:上市10年及過往創業過程中,正泰面臨過不少嚴峻的挑戰,您是在什麼信念的支持下,引領正泰在諸多挑戰中逆勢發展的?
南存輝:我一直講「三個相信」。第一是始終相信黨中央領導的智慧,相信政策會越來越好。這麼多年,別人在看我們在幹,別人散掉我們聚起來,別人退我們進,抓住機遇,逆勢投資,順時發展。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第二個是相信市場機制的作用。我們始終相信競爭一定會帶來繁榮,每次經濟出現低谷,一定會出現併購重組的機會。所以我們要抓住這些機會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通過新技術創新帶來新的發展。
第三個相信,是相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儒家講的格物致知,道家講的否極泰來,佛教講的平常心,我們把它想明白了,就一定會吸取養分,進而把自己事情做好。南老(南懷瑾)在世的時候叫我「要認真,別當真」,並送我一副對聯「須知道義無價寶,切記富貴有盡期」。現在回過頭來看,正泰之所以能在激烈競爭的環境當中,特別是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疫情危機之下,依然保持穩健發展,跟我們內心的這種想法、接受的教育、經營的哲學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還總結了三句話:第一句話就是聽中央的,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二句話是看歐美的,發達國家地區所探索出來的這些好的做法經驗能否為我所用,取其所長補己所短。第三句,關鍵是拿回來幹自己的,要立足國情,立足行業實際情況,特別立足本企業實際。幹自己的就是要敬畏規則,知止而行,知止而行才能行穩致遠。
■
「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
對於希望基業長青的企業經營者而言,「專業化還是多元化?」「賺慢錢還是賺快錢?」是考驗智慧與格局的判斷題和選擇題。南存輝是如何答這道題的?
上海證券報:10多年前有一家跨國公司出高價收購正泰,您沒有賣。您很早就提出「賺錢第一,不是唯一」。40多年的創業路上,您遇到過哪些誘惑?是什麼支撐正泰始終專注如一?
南存輝:創業道路必然伴隨著各種誘惑。經營企業猶如燒開水一樣,要一壺一壺地燒。在努力燒好自己這壺水的同時,才能發揮資源優勢,和別的企業一起「燒開水」,圍繞自己的主業,去與主業相關聯的產業逐步擴展。所以後來又有人勸我們去投資房地產、IT、礦產,去賺一些和主業無關的快錢的時候,我們不為所動。
支撐正泰始終專注如一的,歸根到底是一種「長期主義」「專業主義」的實幹精神。正泰一直強調「燒好自己那壺水」,是說當一個企業面對很多可能性的時候,要經得住誘惑,堅持做精、做專、做強、做大。對正泰來說,就是「聚精會神做製造,一門心思創品牌」,堅持一種「長期主義」的精神。如果一壺水沒燒開,就不停地接著去燒下一壺水,這樣做可能會使你獲得很多短期利益、賺到很多「快錢」,但從企業長期戰略的層面來看,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當然,這並不是說只能做一件事,而是說要有一個核心主業,先集中精力把主業做好做強,然後可以圍繞自己的主業,進行同心多元化的產業布局。燒好自己那壺水,不管外界風雲如何變幻,只要我們不忘初心,做好本分,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不貪心、不偷懶,預期可待。
上海證券報:外界也看到了正泰圍繞核心主業的多元化。外界關心的是,正泰電器從用電側的低壓電器,到發電側的新能源,兩大產業板塊如何達成戰略協同?
南存輝:無論是低壓電器解決方案,還是新能源發電端,兩者都緊密地圍繞一個「電」字衍生。電力是現代社會最主要的能源形態,發電、輸配電、儲能、用電,各個環節看似獨立,但互相間有機結合,密不可分。低壓電器是正泰30多年來一直聚焦、持續深耕的產業,具備非常好的製造基礎和盈利能力。新能源板塊,我們選擇將電站運營與組件製造作為主攻方向,持有的電站也都是優質資產,組件的研發與製造技術處於全球領先的第一梯隊,尤其是戶用光伏這塊,近幾年一直保持國內市佔率的第一,已在全國累計安裝超30萬戶。
可以想像一個場景,在不久的將來,大家的房頂用太陽能發電,通過儲能設備把電能存儲下來,源源不斷地供給家庭各個用電環節,這樣的話,每一個家庭其實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小型能源循環體,這種模式有很強的可推廣性和可複製性,串聯起了正泰的工業電器和光伏新能源產業。而且到這個時候,正泰相當於掌握了大量的C端用戶數據,能源使用數據,這些數據在物聯網的應用基礎上,可以產生無法估量的價值。
做「中國智造」先行者
智能製造與數位化,是中國製造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正泰實施「一雲兩網」工程,布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推動能源網際網路領域的共贏生態圈。正泰是怎麼做的?
上海證券報:近幾年,正泰集團將智能化、數位化作為企業轉型的支點。在智能製造與產業數位化轉型方面,具體有哪些探索?
南存輝:順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趨勢,正泰積極實施機器換人工程,以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與系統集成,打造綠色、高效、精益的智能製造新模式;以數位化工廠(車間)建設為重點,全面加快「智能製造」布局,相繼在溫州、杭州、嘉興、上海等地建立智能工廠。
■
在溫州,正泰建成了投資近2.4億元的智能製造數位化車間,為工信部首批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之一,實現了全製程自動化生產和設計、生產、銷售的全價值鏈數位化,並成功入選2019年「中國智能製造十大科技進展」。今年底,溫州製造基地的交流接觸器、塑殼斷路器、繼電器等多個升級版數位化車間還將陸續啟用。在海寧,正泰建成的 「光伏製造+網際網路」透明工廠,已成為光伏領域「中國智造」的先行者與探索者。在杭州,正泰建成的新能源智能工廠,在硬體設備、生產工藝、工業軟體等方面體現了目前國內多項光伏組件的高水平「智造」,併入選工信部中德智能製造合作示範項目。
與此同時,正泰緊抓疫情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契機,採用智能製造、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加快跨區域、跨國界的製造工廠網際網路化、數位化改造升級。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下,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埃及等地的智能製造體系優勢凸顯。
上海證券報:加速推進「一雲兩網」工程(正泰雲、正泰能源物聯網、正泰工業物聯網)方面,正泰又有哪些成效?
南存輝:我們正積極推進「一雲兩網」,布局智能電氣、綠色能源、智能樓宇與智能家居、工控與自動化四大產業板塊,形成了集「發電、儲電、輸電、變電、配電、售電、用電」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優勢。依託正泰工業網際網路PaaS雲平臺,企業不斷拓展應用場景,開發了面向製造業的SaaS應用,以及面向市場應用構建的正泰能源物聯網(EIOT),加速推動產業鏈、能源製造業服務智能化升級。
圍繞製造業,正泰在溫州數位化車間研發製造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MES軟體系統、智能裝備、SCADA平臺、PLM工業大腦等,著力培育智能製造產業化能力,帶動了上遊供應商600餘臺套設備數位化轉型改造,開展了46項產業鏈配套關鍵技術和材料的創新攻關,引領了產業鏈400多家核心供應商協同發展,產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50%以上,單極工費額下降50%以上,人均生產效率提升300%以上。
圍繞新能源、智慧能效等領域,正泰積極開展光伏分布式等電站開發建設、風光儲充多能互補、智慧城市與全程能效管理、EPC+F等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探索,開發能源物聯網SaaS應用平臺,融合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通能源產業鏈上下遊各環節,為新能源行業數字轉型智能化升級賦能。
我們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推動區域產業鏈協同。依託長三角企業家聯盟平臺,牽頭成立了智慧城市與全程能效產業鏈聯盟,聚焦智慧城市、未來社區、綠色建築、工業節能等領域,從規劃、產品、施工到運營,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能源服務,糅合長三角三省一市產業生態圈優勢,協同發展打造世界級綠色產業集群。
新形勢下,正泰將立足國內消費升級與全球產業鏈重構,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機遇,以科技創新和產業數位化賦能產業鏈升級,積極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1963年,南存輝出生於浙江樂清。
1984年,正泰集團前身樂清縣求精開關廠成立。
1997年,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獲批成立。
2002年,南存輝當選「CCTV200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06年,南存輝帶領正泰進入光伏新能源行業。
2010年,正泰電器登陸上交所,成為國內首家以低壓電器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
2016年,正泰電器收購正泰新能源100%股權,注入光伏發電資產及業務,逐步向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南存輝「改革先鋒」稱號。
2020年,南存輝出任長三角企業家聯盟首任輪值主席。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