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國史故事、傳紅色基因,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為建國71周年慶生

2020-11-21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回顧70多年來中國人民群眾生活的巨大變化,追溯人民群眾「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的發展歷程,9月29日下午,陳雲紀念館舉辦「講國史故事,傳紅色基因」紅色故事大講堂活動。

圖說:陳雲紀念館舉辦「講國史故事,傳紅色基因」紅色故事大講堂活動。陳雲紀念館供圖(下同)

作為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陳雲同志曾說,我的工作就是搞穿衣吃飯的。在解決老百姓基本生活問題方面,陳雲認為,「吃、穿、用,油、鹽、柴、米,這是人民的大事。共產黨必須關心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談為人民服務,則是空話一句。」本次故事大講堂聚焦新中國國史,通過講述、評彈、歌唱、相聲等形式,將新中國衣食住行的變化展演出來,激發每一位群眾的愛國心、愛國情,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使命擔當。

陳雲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吳瑞虎在致辭中表示,在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之際,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時,陳雲紀念館舉辦了「講國史故事、傳紅色基因——紅色故事大講堂」,通過講領袖故事,展現領袖的崇高風範;通過講衣食住行的故事,反映新中國71年來的偉大變化;通過文藝節目,謳歌新中國71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從而堅定人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才能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在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國內發展百舸爭流的新時代,讓我們共同學習國史故事,汲取豐富養料,厚植髮展基礎,為妥善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夢想,不斷注入歷史智慧,增添精神動力,把無數革命先烈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砥礪前行。

圖說:紅色故事大講堂海報。

新中國是在艱苦奮鬥的歲月中建立的,而這些開國領袖都是胸懷國家與民族興亡,關注民生大事的人,他們雖然是國家領導人,卻在吃穿用度上都極為簡單節約,甚至比人民群眾還更為樸素節省。陳雲紀念館集結了五大偉人館的講解員講述五大偉人勤儉節約的故事,觀眾可以跟著他們的鏡頭走進偉人館,學習五大偉人艱苦樸素的精神。

偉人雖去音容在,一曲琵琶訴情懷。當天活動中,上海評彈團的評彈演員夏慧瑩、陳佳偉演奏了評彈曲目《人民當家做主人》。上海紡織博物館講解員王晶則講述了1949年至1999年來的女裝服飾變遷,讓觀眾們了解了這50年人們在穿衣上發生的巨大變化。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黨支部書記龔麗英講述了一種新的水稻品種類型——節水抗旱稻,讓觀眾們意識到了節約糧食,響應光碟行動的重要性。上海汽車博物館講解員帶來了紅色故事《走進紅旗夢,致敬中國魂》,講述了中國自主品牌——紅旗轎車的發展歷史。相聲演員趙松濤、趙海濤用相聲的形式讓觀眾直觀了解了71年來祖國日新月異的巨變,愛國之情油然而生。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講解員陳一川為觀眾們講述了上海這座城市幾十年來的變化,一則《家在上海》讓每一位身居上海的觀眾都看到了上海作為黨的起源地、作為中國超一線城市所展示的風採。

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句句動聽的歌聲帶領大家領略中國七十多年發生的巨變,讓廣大人民群眾學習六大偉人艱苦樸素的精神,回首過去巨變,深懷愛國之情,展望美好未來,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恭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生日快樂。

相關焦點

  • 講紅色故事,傳紅色基因
    紅網時刻10月19日訊(通訊員 譚新磊 王志安)為教育引導少先隊員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近日,常德市北正街小學舉行了「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退伍少將賀先覺將軍來到現場和同學們交流互動。
  • 講好英模戰史故事,賡續傳承紅色基因
    戰史之光,照亮強軍徵程;英模精神,激蕩強軍力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第78集團軍某旅機動通信營結合旅第二專題主題教育內容「激發戰鬥血性」開展「迎八一」系列活動,通過全軍掛像英模事跡故事會、戰史故事演講比賽等方式,引導官兵感悟英模戰鬥精神。
  • 傳承紅色基因 汲取榜樣力量
    南寧市濱湖路小學結合實際認真開展《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在以「護旗承使命,愛國薪火傳」為主題的國旗班交接儀式上,新隊員從老隊員手中接過五星紅旗,將捍衛國旗尊嚴的精神薪火相傳。緊接著,由六年級師生表演的紅色情景劇,再現了去年暑假師生們開展的「再走長徵路共築中國夢」紅色研學活動的情景。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網絡媒體行」首站到達景泰縣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推動全省紅色旅遊創新融合發展,把紅色文化制高點優勢轉化為紅色產業優勢,引導、鼓勵廣大遊客走進紅色旅遊景區,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8月17日,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 張掖高臺:講好紅西路軍故事 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上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英勇西徵、血沃祁連,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同國民黨軍隊殊死搏鬥,用生命築起頂天立地的精神豐碑,留下光輝的紅色印記。莊嚴肅穆的中國工農紅軍英雄紀念碑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廣州起義93周年活動精彩來襲
    值此廣州起義93周年之際,為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廣州起義紀念館與廣州起義革命先輩的後人們、廣州市花都區廣州起義紅軍小學的學生代表於12月11日一同舉辦「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此次紀念活動,還有一個特別的儀式——「紅色基因代代傳」。
  • 臨沂紀行: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10月21日至23日,一場主題為「傳承革命精神,共享創新發展」的研討會在沂蒙精神發源地山東省臨沂市舉行;一次名為「全國首屆踐行紅色精神黨媒宣傳·沂蒙行」之旅正式開啟。  50多家央媒和紅色精神所在地黨媒齊聚一堂,追尋革命先輩的行跡,重走紅色革命地標,感悟紅色精神的強烈脈動,為傳承和弘揚紅色精神獻計獻力。
  • 繫上紅布帶,相傳紅色基因!廣州起義93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蘇昕宇 今年12月11日,是廣州起義93周年。當天,廣州起義紀念館與廣州起義革命先輩的後人們,以及廣州市花都區廣州起義紅軍小學的學生代表一同舉辦「緬懷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紀念活動,以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 走進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追尋紅色記憶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籌建於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五處舊址被評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場活動將帶您參觀陳列大樓,它在2007年為紀念建軍80周年而建成,2017年建軍90周年時又對陳展內容進行了提升改造,以嶄新的面貌向公眾開放。
  •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新時代好隊員︱浙江省舉行紀念少先隊建隊71周年...
    活動分為「憶墾荒往事 傳紅色基因」「弘揚『真善美』爭做好隊員」「從小學先鋒 長大做先鋒」三個篇章,少先隊員們通過朗誦、快板、演講、合唱、舞蹈、互動採訪等方式,展現中國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民族魂,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對少先隊的熱愛、對「逆行」英雄的敬意。
  • 講好愛國故事 傳承「紅色」記憶 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榮獲省級...
    近年來,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著力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色故事,講好民族團結進步的故事,切實履行社會職責,紮實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的道路上成效顯著。免費開放以來,兩處舊址累計接待觀眾三百餘萬人次,充分發揮了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傳統教育陣地作用。此外,「八辦」堅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八辦」的故事,講好革命的故事,推動紅色文化傳播事業高質量發展。
  • 傳承靜安紅色基因 賡續前進勇氣力量
    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秘密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隱藏在哪裡……不只這些,在靜安這片紅色的土地上,還留下了許多中國共產黨創建初期的紅色往事。  7月1日,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的"大日子",也是靜安區實施"紅色遺址保護、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品牌打造"三大行動的關鍵節點。
  • 聆聽紅色故事 感受信仰力量
    1935年1月至3月,紅軍長徵四渡赤水,位於習水縣的千年歷史文化名鎮——土城,從此烙印上了一抹深邃的紅色,太多太多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在這裡傳頌,匯集成一首首激勵人心的奮鬥史詩。 5月3日,記者走進土城古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講解員任雲義正深情地向遊客講述著紅色故事。
  • 「中國出版集團.百科紅色大講堂」荔波分校正式成立!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生動呈現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和鮮明特色,廣泛宣傳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和荔波紅色資源,12月2日,荔波縣舉行「中國出版集團·百科紅色大講堂」揭牌儀式。
  • 高職院校紅色基因傳承創新案例——以「中國夢電影課堂」為例
    、尋訪紅色人物、尋夢紅色青春;三講,講授紅色理論,講解紅色電影,講演紅色故事;三做,做紅色理論學習者、做紅色實踐先行者、做紅色文化宣傳者,分階段、多層次的展開黨課教育。繼續開展「紅·途」社會實踐活動,尋蹤紅色基地,繪製紅色地圖;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展」「建國七十周年主題展」「西路軍紀念館」「海爾大學」等學習紅色文化,採訪《執行長》參演演員王虎城,了解電影人物;啟動「夢想+」計劃,從青馬工程、志願服務、專業學習、職業發展、日常生活中尋找學生自己的青春夢想,建立尋夢檔案,既培養學生目標意識,又樹立學生理想信念。
  • 紅色基因代代傳 商城一中紀念建黨99周年活動感懷
    讓莘莘學子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緬懷先烈,謳歌紅色商城,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教學育人,是一中人一貫奉行的教育理念。為了紀念商城起義勝利90周年,商城一中分期分批進行了「研學旅行」活動。行進在紅色旅遊基地金剛臺西河景區的土地上,處處都鐫刻著英雄的足跡,人人都能感受到英雄的氣息。
  • 傳承紅色基因 錨定前進方向
    為了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革命故事,該校結合線上繪紅色畫卷評比活動,積極引導全校師生參加「看《紅色傳奇》經典」活動,激勵他們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傳統,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南寧市越秀路小學組織學生開展「秀+紅色」實踐課程,讓家長帶領孩子追尋紅色足跡,弘揚革命精神。連日來,學生分別參觀南寧博物館、鄧穎超紀念館及中越邊境友誼關的匠止烈士陵園等。
  • 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貴州故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纓 向秋樾 紅色文化,是遵義的符號和靈魂。如何深入挖掘紅色傳統,生動展示紅色基因,讓普通人特別是年輕人也能感受到力量,是新時代講好紅色故事不可迴避的重大課題。遵義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學院率先邁出一步。
  • 紅色基因伴成長 愛國教育潤心田
    師生共讀紅色經典,一起感悟革命先烈堅守信仰、捨身為國的精神,使學生在紅色精神引領下健康成長。   南寧市濱湖路小學開展了以「傳承紅色基因,致敬中國軍人」為主題的「思政小講壇」師生宣講活動。一段段視頻、一張張照片帶來的感動,伴隨著老師深情的講述,引領著師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紅色基因的傳承故事。
  • 學習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本報訊 近日,石棉縣城北中學攜手新華文軒雅安市公司石棉分公司,開展以「尋訪紅色革命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活動,組織該校48名學生走進安順場,實地參觀並感悟紅軍長徵精神。在為期一天的活動中,由3名文軒工作人員、3名教師、1名教官組成的領導小組,帶領學生們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了解紅軍強渡大渡河的英雄事跡和黨的歷史,學習紅色文化和傳承紅色基因。同學們還現場宣讀了誓言,確定了此次研學隊伍的番號,繪製了隊伍旗幟,並聆聽了「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的故事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