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英模戰史故事,賡續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24 國防時報排頭兵

戰史之光,照亮強軍徵程;英模精神,激蕩強軍力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第78集團軍某旅機動通信營結合旅第二專題主題教育內容「激發戰鬥血性」開展「迎八一」系列活動,通過全軍掛像英模事跡故事會、戰史故事演講比賽等方式,引導官兵感悟英模戰鬥精神。使官兵賡續傳承紅色基因,聚力練兵備戰,自覺擔當起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強軍夢的磅礴力量。

故事會現場

「革命事業是英雄的事業,人民軍隊是英雄的軍隊。」93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人民軍隊歷經硝煙戰火,一路披荊斬棘,湧現出了成千上萬的英雄模範人物,留下了血淚戰鬥歷史。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功、林俊德、張超就是我軍眾多英雄模範的傑出代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是我軍光輝戰爭歷史上可歌可泣的典型。組織官兵自發講好英模故事和戰爭歷史,對於教育引導官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圓滿完成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鬥爭準備各項任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官兵講述英模故事

「英模先進事跡和戰爭歷史故事,集中體現了我軍優良傳統和作風,是人民軍隊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是廣大官兵成長進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機動通信營政治教導員楊海濤總結活動時說道。用戰鬥歷史故事塑造官兵血性虎氣,通過積極營造崇尚英模、學習英模、爭當英模的濃厚氛圍,使該營官兵投身練兵備戰、矢志精武強能的熱情更加高漲。

(劉俊、劉冬陽)

來源:國防時報

編輯:段麗君

編審:鄧小兵

通聯:國防時報新媒體 2028960156@qq.com

相關焦點

  • 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貴州故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纓 向秋樾 紅色文化,是遵義的符號和靈魂。如何深入挖掘紅色傳統,生動展示紅色基因,讓普通人特別是年輕人也能感受到力量,是新時代講好紅色故事不可迴避的重大課題。遵義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學院率先邁出一步。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賡續紅色基因,凝聚發展動能
    當天下午,他來到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了解當地開展紅色教育情況。「回顧革命的歷史,接受紅色傳統教育,要常學常新。」河北西柏坡、山東臨沂、福建古田、陝西延安、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每到革命老區,習近平總書記總會為紅色教育言傳身教。此次,他又以「紅色足跡」為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基因注入了新的動能。
  • 臨沂紀行: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10月21日至23日,一場主題為「傳承革命精神,共享創新發展」的研討會在沂蒙精神發源地山東省臨沂市舉行;一次名為「全國首屆踐行紅色精神黨媒宣傳·沂蒙行」之旅正式開啟。  50多家央媒和紅色精神所在地黨媒齊聚一堂,追尋革命先輩的行跡,重走紅色革命地標,感悟紅色精神的強烈脈動,為傳承和弘揚紅色精神獻計獻力。
  • 讓紅梅花兒永放光彩——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
    讓紅梅花兒永放光彩  ——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掠影  光明日報記者 俞海萍 光明日報通訊員 袁僑偲 範益宇  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英雄的故事有口皆碑,革命的印記隨處可見;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紅色的基因代代相傳。
  • 講好柯橋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退役軍人任苗興參加過對越防禦作戰,榮立三等戰功,退伍後創辦的企業連續多年被評為「誠信企業」……作為柯橋經濟社會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人,由他們現身說法,可以為年輕人講好柯橋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使黨的思想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 張掖高臺:講好紅西路軍故事 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上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英勇西徵、血沃祁連,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同國民黨軍隊殊死搏鬥,用生命築起頂天立地的精神豐碑,留下光輝的紅色印記。莊嚴肅穆的中國工農紅軍英雄紀念碑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2020銀保監會面試熱點:紅色基因 代代相傳
    紅色基因植根於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泥土中,傳承於一代一代人不懈奮鬥的事業中,與我們每一個人情感相連、命運相系,是我們精神的歸宿、初心的原點。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時,曾講過一段深情的話語: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每次來緬懷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禮,心靈都產生觸動。
  • 信仰的力量――講好蘭陵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今日八月第二天,是我們蘭陵縣作協「講好蘭陵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主題實踐活動日。早五點,天又下起了瓢潑大雨。好在是陣雨,下下停停,6點半時,楊主席發群消息:活動按時進行。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 瞻仰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瞻仰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2021-01-09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網絡媒體行」首站到達景泰縣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推動全省紅色旅遊創新融合發展,把紅色文化制高點優勢轉化為紅色產業優勢,引導、鼓勵廣大遊客走進紅色旅遊景區,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8月17日,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 講好紅色故事 打造紅色旅遊名片
    信息時報訊(記者 葉佳茵)12月11日,由從化區呂田鎮委員會主辦的「賡續紅色因子 講好呂田故事」2020呂田紅色旅遊講解員選拔大賽在蓮麻小鎮舉行。現場24位決賽選手銳意創新、匠心創作,充分展示講解技能和風採,將呂田紅色老故事講出新時代新內涵。
  • 講紅色故事,傳紅色基因
    紅網時刻10月19日訊(通訊員 譚新磊 王志安)為教育引導少先隊員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近日,常德市北正街小學舉行了「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退伍少將賀先覺將軍來到現場和同學們交流互動。
  • 講好愛國故事 傳承「紅色」記憶 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榮獲省級...
    近年來,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著力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色故事,講好民族團結進步的故事,切實履行社會職責,紮實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的道路上成效顯著。此外,「八辦」堅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八辦」的故事,講好革命的故事,推動紅色文化傳播事業高質量發展。近兩年來,「八辦」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先後與紅軍西徵勝利紀念館、和政肋巴佛革命紀念館、哈達鋪紅軍長徵紀念館、臘子口戰役紀念館、南梁革命紀念館、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會議紀念館、玉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會寧紅軍長徵勝利會師紀念館多家省內外紀念館,開展館際交流學習。
  • 藝術長沙(193)|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紅色故事 「最美板倉紅」詩歌...
    在豪情滿懷、盪氣迴腸的詩歌朗誦中,大家接受了一次朗誦、歌曲所帶來的紅色革命教育。「最美板倉紅」詩歌徵文頒獎朗誦會暨《每一次花開都會想起你》MV首發儀式在長沙縣開慧村舉行。本次活動由湖南省詩歌學會指導,中共長沙縣開慧鎮委員會、開慧鎮人民政府、湖南省詩歌學會詩歌創作專業委員會、湖南省詩歌學會詩歌活動專業委員會主辦;楊開慧紀念館、長沙縣板倉文化服務中心承辦。
  • 傳承靜安紅色基因 賡續前進勇氣力量
    經過一年的努力,靜安區讓一段又一段曾經湮沒在歲月中的紅色歷史重現在眼前,將深厚的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為廣大靜安人點燃理想之光,解讀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賡續開拓前進的強大勇氣和力量。  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聯絡點、中共中央第一座秘密電臺所在地、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人民出版社、上海大學……展出的百餘張照片帶領觀眾走進一幢幢滲透歷史煙雲的石庫門老建築,生動還原了當年發生在這些老房子裡跌宕起伏的往事,讓歷史故事鮮活生動,歷史人物有血有肉,幫助黨員群眾從革命先輩、先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
  • 中陽:以革命烈士為榜樣 賡續紅色基因
    在《獻花曲》的深情樂曲聲中,禮兵抬起花籃,正步向前,將花籃擺放在紀念碑前。儀式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烈士紀念日祭奠活動為契機,以革命烈士為榜樣,賡續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從革命精神的源頭汲取攻堅克難的勇氣和奮發有為的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堅定的信仰、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自覺的行動,堅決履行好職責使命,為錨定「四縣」目標,打造「五彩」中陽貢獻力量。
  • 講好黨的故事光大紅色基因——《黨史年志》正式出版發行
    發布會上,謝春濤指出,這本書創意非常好,一年365天,每天一幅珍貴照片,而且有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講解音頻二維碼,既可以看,又可以聽,是黨員群眾學黨史的一本有益教材。在迎接建黨百年的時間節點,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於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黨史宣傳教育,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 講國史故事、傳紅色基因,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為建國71周年慶生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回顧70多年來中國人民群眾生活的巨大變化,追溯人民群眾「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的發展歷程,9月29日下午,陳雲紀念館舉辦「講國史故事,傳紅色基因」紅色故事大講堂活動。
  • 長沙理工大學電氣學院學生黨員用「黨言黨語」傳承紅色基因
    紅網時刻12月13日訊(通訊員 邵巧豔) 近段時間以來,長沙理工大學電氣學院學生黨員志願宣講團18名成員,將「四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戰「疫」故事、身邊的榜樣,以紅色故事、理論講授等形式進行集中宣講4場,受益學生達600餘人;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思想縱橫)
    我們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不斷煥發新的時代光芒。  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堅持用紅色文化育人。建校初期,招生十分困難、條件設施簡陋、教學經驗不足、學生基礎較差……經歷一系列困難和挫折,學校只剩下8名老師。在這8名老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我深知:只要有黨組織和黨員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