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講好蘭陵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09 冰雪梅花豔

信仰是指某種思想或宗教及對某人某物的信奉敬仰。

哲學家定義:信仰是一種強烈的信念,通常表現為對缺乏足夠證據的不能說服每一個理性人的事物的固執信任。

萬春圃,1882年出生於蘭陵縣下村鄉大爐村。在抱犢崮山區,萬家是有名的大戶,有著200多畝良田,500多畝山林,30多家大瓦房。萬先生自幼愛騎射,善結交,有強烈的愛國心,抗日戰爭爆發後,積極組織武裝起義,堅決不做亡國奴。他獻出自家的豬羊,糧食,槍枝,木材等,供應軍需,支援部隊。在1939年9月,八路軍115師到達抱犢崮山區,萬春圃更是聯合至親好友,籌集糧食十幾萬斤,銀洋300多塊,增援抗日。1940年自發組織成立了山區遊擊隊,配合115師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

1941年國民黨佔領了大爐,俘去了萬春圃的兒子和女兒,他們送書給萬春圃,稱:「只要你過來,至少委你個團長,否則就抓你全家,扒你祖墳。萬春圃稱:「孩子無罪,殺剮存留隨便。我跟共產黨是為抗日,不是為當官。」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光?」

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期二者何先?」

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今日八月第二天,是我們蘭陵縣作協「講好蘭陵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主題實踐活動日。早五點,天又下起了瓢潑大雨。好在是陣雨,下下停停,6點半時,楊主席發群消息:活動按時進行。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好在天公作美,八點出發時,大雨停了,文友們一行26人,前往文峰山「信仰黨性教育基地」。天氣一改昨日的悶熱暴曬。「雨住天清氣色新,雲霾漸散境宜人。」

老實說,這應該是我參加的所有紅色教育中,真正認真和用心的一次,也許因為所處的群體不同,從喜歡和愛的視角出發,同一件事也會有著不同的感受。

在魯南革命烈士陵園,我們重溫了「蒼山暴動」歷史瞬間,回顧了一些抗日戰爭中湧現的感人故事,文友們不約而同的對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為恩師萬春圃繪製的肖像畫,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大藝術家,竟然是我們當地人的勤務兵,對萬三爺的敬仰之情更甚一層。

結束「信仰之光」的參觀學習,一行人驅車前往大爐的「萬家大院」,即下村鄉八路軍115師師部舊址。

正值八月酷暑,接連不斷的雨水衝刷,讓整個世界都變得潔淨而清新,大地山巒鬱鬱蔥蔥,滿眼濃綠。所有植物,藤蘿花蔓,枝繁葉茂。溝溝坎坎裡全都蓄滿了水,陡坡高地,小瀑布隨處可見。蔚然呈現的,正是天地萬物,當夏天裡該有的樣子。

「萬家大院」正在建設中,目前已初具眉目。系在原地恢復,歷經百年的老槐樹正在開花。萬老先生的長孫,蘭陵縣紅色歷史研究會會長萬欣熱情接待了我們,並向我們深度講解了爺爺萬春圃的抗日傳奇故事。

午餐前往抱犢崮抱犢山莊。我們先是遊覽了蘭陵第一古寺——靈峰寺。寺廟綠樹成蔭,流水潺潺。山水相依,環境清幽。蟬鳴聲聲,經音不斷。一切都給這個涼爽的夏日,增添了一抹安神定心的禪意。

我們來到了這裡,因為文學,也為信仰。我們一起,來到了這裡。

將瑣碎的生活,調成一首樂曲,穿過歲月的長河,淺吟低唱。在喧囂中,找到心靈的棲息地。

信仰是一種靈魂式的愛,是人類的一種情緒。

虔誠地點亮信仰之光,也讓自己被這光芒照亮。

相關焦點

  • 臨沂紀行: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10月21日至23日,一場主題為「傳承革命精神,共享創新發展」的研討會在沂蒙精神發源地山東省臨沂市舉行;一次名為「全國首屆踐行紅色精神黨媒宣傳·沂蒙行」之旅正式開啟。  50多家央媒和紅色精神所在地黨媒齊聚一堂,追尋革命先輩的行跡,重走紅色革命地標,感悟紅色精神的強烈脈動,為傳承和弘揚紅色精神獻計獻力。
  • 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貴州故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纓 向秋樾 紅色文化,是遵義的符號和靈魂。如何深入挖掘紅色傳統,生動展示紅色基因,讓普通人特別是年輕人也能感受到力量,是新時代講好紅色故事不可迴避的重大課題。遵義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學院率先邁出一步。
  • 講好英模戰史故事,賡續傳承紅色基因
    戰史之光,照亮強軍徵程;英模精神,激蕩強軍力量。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第78集團軍某旅機動通信營結合旅第二專題主題教育內容「激發戰鬥血性」開展「迎八一」系列活動,通過全軍掛像英模事跡故事會、戰史故事演講比賽等方式,引導官兵感悟英模戰鬥精神。
  • 張掖高臺:講好紅西路軍故事 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上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英勇西徵、血沃祁連,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同國民黨軍隊殊死搏鬥,用生命築起頂天立地的精神豐碑,留下光輝的紅色印記。莊嚴肅穆的中國工農紅軍英雄紀念碑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傳承紅色基因 汲取榜樣力量
    (學校供圖)    本報記者莫俊 通訊員沈毅 曾嫻 吳詩玥 舒麗 馮小明   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後,南寧市各中小學以此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工作重點,創新活動載體,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讓師生有收穫,思想受洗禮,爭做時代新人,讓紅色精神在綠城不斷傳承和發展。
  • 講好柯橋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退役軍人任苗興參加過對越防禦作戰,榮立三等戰功,退伍後創辦的企業連續多年被評為「誠信企業」……作為柯橋經濟社會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人,由他們現身說法,可以為年輕人講好柯橋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使黨的思想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思想縱橫)
    女高從無到有,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這個堅強後盾,離不開對信仰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離不開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辛勤付出。我們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不斷煥發新的時代光芒。  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堅持用紅色文化育人。建校初期,招生十分困難、條件設施簡陋、教學經驗不足、學生基礎較差……經歷一系列困難和挫折,學校只剩下8名老師。在這8名老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
  • 傳承靜安紅色基因 賡續前進勇氣力量
    經過一年的努力,靜安區讓一段又一段曾經湮沒在歲月中的紅色歷史重現在眼前,將深厚的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為廣大靜安人點燃理想之光,解讀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賡續開拓前進的強大勇氣和力量。  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聯絡點、中共中央第一座秘密電臺所在地、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人民出版社、上海大學……展出的百餘張照片帶領觀眾走進一幢幢滲透歷史煙雲的石庫門老建築,生動還原了當年發生在這些老房子裡跌宕起伏的往事,讓歷史故事鮮活生動,歷史人物有血有肉,幫助黨員群眾從革命先輩、先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
  • 肅北:誦讀紅色家書 傳承信仰力量
    ——肅北縣委直屬機關工委舉辦紅色家書誦讀活動為大力弘揚革命傳統,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文化,牢記使命擔當,激勵黨員幹部不斷增強黨性修養,激發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慶祝建黨99周年和肅北縣成立70周年獻禮,6月24日,肅北縣委直屬機關工委舉辦了
  • 聆聽紅色故事 感受信仰力量
    1935年1月至3月,紅軍長徵四渡赤水,位於習水縣的千年歷史文化名鎮——土城,從此烙印上了一抹深邃的紅色,太多太多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在這裡傳頌,匯集成一首首激勵人心的奮鬥史詩。 5月3日,記者走進土城古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講解員任雲義正深情地向遊客講述著紅色故事。
  • 講紅色故事,傳紅色基因
    紅網時刻10月19日訊(通訊員 譚新磊 王志安)為教育引導少先隊員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近日,常德市北正街小學舉行了「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退伍少將賀先覺將軍來到現場和同學們交流互動。
  • 聆聽革命後代家風 傳承紅色革命基因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革命後代講家風」,今年60歲的劉志東,老家在「小小竹排江中遊」的江西於都河畔,那裡是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他的爺爺奶奶都曾是紅五軍團的老紅軍。爺爺那一代有8位親人參加紅軍,其中5位親人血染湘江,革命勝利後倖存的只有爺爺、奶奶和小姥爺3位。
  • 「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網絡媒體行」首站到達景泰縣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推動全省紅色旅遊創新融合發展,把紅色文化制高點優勢轉化為紅色產業優勢,引導、鼓勵廣大遊客走進紅色旅遊景區,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8月17日,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 海報時評丨讓紅色基因傳承有支點有抓手有實招
    &nbsp&nbsp&nbsp&nbsp對此,革命老區臨沂的一位小學校長欣喜地說,「法律是剛性的,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紅色基因的要求,我們會更自覺、更有保障!」一位機關幹部則表示,「在建黨一百周年來臨之際,通過立法進一步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 讓紅梅花兒永放光彩——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
    讓紅梅花兒永放光彩  ——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掠影  光明日報記者 俞海萍 光明日報通訊員 袁僑偲 範益宇  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英雄的故事有口皆碑,革命的印記隨處可見;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紅色的基因代代相傳。
  • 紙短情長,新縣中小學生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李筱晗 通訊員 王麗君「『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讀到這句時我不禁眼淚盈眶」「品讀紅色家書,感受先輩偉大的精神力量,讀林覺民的《與妻書》,思緒被帶到往昔崢嶸歲月……」11月18日,新縣舉辦「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精神
  • 講好愛國故事 傳承「紅色」記憶 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榮獲省級...
    近年來,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著力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色故事,講好民族團結進步的故事,切實履行社會職責,紮實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的道路上成效顯著。此外,「八辦」堅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八辦」的故事,講好革命的故事,推動紅色文化傳播事業高質量發展。近兩年來,「八辦」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先後與紅軍西徵勝利紀念館、和政肋巴佛革命紀念館、哈達鋪紅軍長徵紀念館、臘子口戰役紀念館、南梁革命紀念館、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會議紀念館、玉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會寧紅軍長徵勝利會師紀念館多家省內外紀念館,開展館際交流學習。
  • 藝術長沙(193)|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紅色故事 「最美板倉紅」詩歌...
    在豪情滿懷、盪氣迴腸的詩歌朗誦中,大家接受了一次朗誦、歌曲所帶來的紅色革命教育。「最美板倉紅」詩歌徵文頒獎朗誦會暨《每一次花開都會想起你》MV首發儀式在長沙縣開慧村舉行。本次活動由湖南省詩歌學會指導,中共長沙縣開慧鎮委員會、開慧鎮人民政府、湖南省詩歌學會詩歌創作專業委員會、湖南省詩歌學會詩歌活動專業委員會主辦;楊開慧紀念館、長沙縣板倉文化服務中心承辦。
  • 2020銀保監會面試熱點:紅色基因 代代相傳
    熱點背景紅色基因是歷史的積澱,是歷史真正厚重之所在。紅色基因中有信仰,能夠使我們"不畏浮雲遮望眼";紅色基因中有定力,能夠使我們"咬定青山不放鬆";紅色基因中有成功之道,能夠使我們從看似"山重水複疑無路"中,領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 傳承紅色基因 建功立業新時代
    傳承紅色基因 建功立業新時代 2020-11-03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