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顛覆傳統,國產功夫片裡真正的「絕世高手」!

2020-12-16 崔娛娛刀

最近,小崔有個朋友突然說,特別期待周星馳把《功夫2》給拍出來,小崔聽完想都沒想就回了一句:「不可能的,拍了也是砸口碑……」。

小崔為什麼會這麼講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小崔始終覺得,《功夫》是周星馳這輩子都無法再超越的作品,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他這一生拍出的最牛逼的功夫片,也可能是國產功夫片歷史上最牛逼的功夫片。至於小崔為什麼會這麼認為,接下來讓小崔給觀眾們講講這部功夫片的牛逼之處。

在小崔看來,我們說一部功夫片好,那一般就是指這部片劇情好看、打鬥場面爽、故事有深度,而周星馳的這部《功夫》就是在上述三個方面中的劇情和故事深度上,幾乎上吊打了國產功夫片裡所有的傳統功夫片大作,包括《黃飛鴻》系列和《葉問》系列。

先說這個故事情節,國產功夫片的故事情節一直以來都有點趨於同化的味道,英雄救美,懲奸除惡,民族大義,幾乎成了大家共同的故事劇情線,看多了,說真的,很容易膩歪。所以很多時候導演會故意讓整個電影的敘事節奏顯得很狂躁,加快進度多安排打戲,讓觀眾儘量不會感覺無聊。

可是,在小崔看來,功夫系列的故事卻完全走了一個反方向,敘事節奏不緊不慢,不會刻意去安排打戲,所有的內容都是情節需要,而且故事本身其實打戲更有意思,幾乎完全跳出了常規功夫片的故事套路,別人的功夫片都是講「英雄」的故事,周星馳的功夫片是講「流氓和普通人」的故事。

而且,故事裡面,周星馳對電影各種細節的描述也是非常用心的,包括其中各種人物的塑造,都非常的有血有肉,在配合上周星馳獨有的無釐頭搞笑風格,真是讓不少觀眾哪怕多看幾遍也不會覺得厭倦。也正因如此,周星馳的《功夫》才會在眾多功夫片裡顯得那麼與眾不同。

當然,小崔也覺得,單靠故事好,絕對不足以讓《功夫》成為國產功夫片歷史上最難逾越的經典。劇情深度,才是最重要的。在小崔看來,周星馳的《功夫》的故事在兩個方面上,是做到了徹底顛覆國產功夫的。

第一個方面,就是在「打」的方面,小崔覺得,在周星馳的《功夫》問世之前,所有的國產功夫片幾乎都只停留在了為爽而打,或者單純為打而打,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認認真真的像《功夫》那樣,深刻地去探討「為何而打」,我們都知道,在《功夫》裡,周星馳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一個流氓,他可以為了敲詐勒索別人去打架,也可以為了保護朋友而去打架,也可為了所謂的正義去打架,通過打架探尋角色的心態的變化,是什麼導致了一個流氓由惡到善,才是這部電影的核心觀。這跟傳統意義上的功夫片是完全不同的。

可以說,周星馳的《功夫》,開創了一個國產功夫片電影新的方向。

至於第二個方面,小崔覺得就是人物塑造的解構,在《功夫》之前,所有知名的國產功夫片都是各種英雄,大人物。而《功夫》裡呢?無論反派還是正面角色,裡面所有的功夫高手,要麼就邋遢到不行,要麼就看著完全像個普通人,完全沒有傳統功夫片中武功高手的樣子。

周星馳為什麼要這麼去塑造人物呢?

小崔覺得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周星馳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本身就不是什麼英雄或者大人物的故事,他想講的只不過是一個身處底層的小人物在亂世中不忘初心,最終由惡到善尋求自我的故事。

正所謂英雄終歸平凡,平凡中才能見真章。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始終不忘初心堅持自我,那麼你就是生活中的「絕世高手」。所以,在小崔看來,表面看上去是用講用功夫懲惡揚善,實際則是在討論人性與生活的矛盾,周星馳的《功夫》在故事深度上,也絕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功夫片可以比擬的。

回到開頭的話,正是基於上面這些原因,才讓小崔一直堅定的認為,周星馳的《功夫》,絕對是咱們國產功夫片裡不可逾越的經典,也是國產功夫片裡真正的「絕世高手」!雖然這幾年,星爺的作品已經大不如之前那麼有深度有靈性了,但是回望曾經,我們依然還是要感謝星爺能給我們帶來這麼牛逼的作品。

相關焦點

  • 年近60的甄子丹宣布以後不再拍功夫電影,國產功夫片何去何從?
    李小龍開始在好萊塢發展,由於70年代的美國對中國的態度還是很不友好的,所以當李小龍在美國發展受挫時,他回到了香港,並在1971年拍攝了功夫電影《唐山大兄》,這也是李小龍第一次真正走進人們視野的經典之作。電影公映後,他的功夫迅速衝出了亞洲,走向了世界,英語中也因此有了「Kung Fu」。
  • 吳京的成名作,已成為國產古裝功夫片的絕唱
    在功夫方面,《太極宗師》這部23年前的古裝劇,才是真正的功夫片。不僅是因為行雲流水、拳拳到肉的武打設計,還因為其中的主演都是實打實的練家子。還有一位高手,看臉大家應該一眼就可以認出來,在多部電影電視劇裡扮演過配角,最出名的應該是《春光燦爛豬八戒》裡的牛二。
  • 華人最後的功夫巨星,歷經功夫片興衰,甄子丹的一代宗師成長之路
    母親麥寶嬋則是世界聞名的武術家和太極高手,創辦了馳名國際的中國武術研究所。從甄子丹會走路起,麥寶嬋就開始教他練武,為他打紮好優良的傳統武術根基。和《葉問4》中呈現出的情節差不多。那個年代的美國,華人受到嚴重的壓迫和歧視。在唐人街暴力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甄子丹,從小便養成了好勇鬥狠、不服輸的勁頭。
  • 《葉問4》把功夫片拍到絕路,它扼殺了未來功夫片的可能性
    這部由袁和平做武術指導的功夫電影,把功夫片拍到了絕路,葉問之後恐怕再也不會有什麼真正的功夫片了。為什麼說《葉問4》把功夫片拍到了絕路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叫功夫電影。功夫片屬於動作片,但動作片並不等於功夫片。功夫片是有固定招式套路的動作片,它一定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功夫,比如太極拳、詠春拳、八卦掌等等,《葉問》系列就是近年來最典型的功夫片。
  • 外媒評全球最偉大10部功夫片,《功夫》第八,《精武英雄》第三
    20世紀70年代,李小龍僅用四部半電影,把「功夫片」引向了海外並發揚光大,讓全世界都為「功夫片」著迷。之後在功夫巨星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努力下,把「功夫片」發展到新高度,享譽國際,令無數觀眾拍案叫絕。該片在北美市場創下票房佳績,標誌著成龍電影開始真正地走向世界。該片對于成龍乃至整個世界的功夫片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因為自從李小龍去世後,人們終於找到了一種新的功夫片模式。1994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十大佳片。2005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全球百大不朽佳片之一。05.
  • 深度解析《功夫》:周星馳獨有的武術情懷
    他用自己的方式提醒觀眾,電影藝術不僅僅表現高貴和犧牲,搞笑也是它的傳統之一。日前,漫威電影《銀河護衛隊》的導演詹姆斯·古恩在國際社交媒體上,發起了為期一個月的電影打卡活動,其中唯一一期的喜劇電影,他選擇了周星馳的《功夫》。詹姆斯·古恩說:「《功夫》每次都能擊中我的笑點。
  • 《西遊降魔篇》編劇盧正雨:如何成為絕世高手
    在拍攝《絕世高手》之前,除了周星馳的兩部片子,他已經完成了網劇《嘻哈四重奏》 的五季,並且創作了短片版的《絕世高手》,在網絡上積累起了一定的名氣,他在隨時等待著一個變化。  「我突然開始意識到,做電影其實並不只能是一些創意靈感或者段子的堆砌,它更需要一個紮實的一百分鐘左右的故事,以及各種技術的支撐。」盧正雨這樣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 《太極1》亞洲首映 混血陽剛展現中國好功夫
    梁家輝:袁曉超這個怪咖非常萌  彭于晏:用高科技對抗傳統功夫  作為純新人首登大銀幕的「怪咖」袁曉超此次也在國內媒體前首度公開亮相,袁曉超憑藉紮實的武術功底和淳樸的外表,為電影裡的「混血功夫」加分不少。
  • 從李小龍到成龍、李連杰,功夫片的發展,在陳寶國身上轉了個大彎
    窮則思變,為了突破市場困境,華語電影人們開始對功夫片的拍攝進行變革。而六十年代末的功夫片,也在大導演張徹的帶領之下,走上了一條新路子。1970年,張徹對傳統功夫片的故事套路,進行了大膽變革,他摒棄了「功夫高手懲奸除惡」的設定,拍攝了一部「弟弟為哥哥報仇」的功夫電影作品《報仇》。
  • 盤點最然情的五部中國功夫片,每一部都好看的停不下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江湖和最想成為的那個「大俠」我們今天所介紹的是電影中的功夫高手,以實戰為主,它的真實性觀賞性更強。,不是吊威亞就是成龍的喜劇動作,所以想改變風格,以拳拳到肉的實戰功夫拍一部動作片,找來了洪金寶,甄子丹,吳京等武術高手,共同拍了一部警匪片《殺破狼》,結果票房大賣。
  • 1949-1968:《黃飛鴻》開啟香港功夫片潮流
    ,但對於功夫片的起源,電影史學界並無定論,而「八爺」袁和平的一番話也許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是《黃飛鴻》電影帶起了功夫片潮流,功夫片是從黃飛鴻開始的。」網易娛樂獨家專稿(文/宇文翮) 隨著《葉問》等功夫片最近一兩年在內地取得的火爆票房,沉寂多年的香港功夫片又出現了再次復興的勁頭。在之後的一年裡《葉問2》、《葉問前傳》、《功夫·詠春》和《一代宗師》相繼開機,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葉問熱"。今年2月更有功夫片的三位領軍人物袁和平、成龍與甄子丹分別推出新作《蘇乞兒》、《大兵小將》和《錦衣衛》。
  • 電影《葉問4》:殺死中國功夫片的是功夫,也是手槍
    尤其是,真正體現功夫片製作水準的,不是動作場面有多勁爆,而是出手的理由。為什麼而打?這才是真正體現一個習武之人精神所在。功夫片胸襟的衰退在電影製作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最能代表中國人觀影情結的功夫片,所展現出來的世界觀和民族心態,反而卻是愈發變得狹隘,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同樣是歷史功夫片《精武英雄》在這方面處理就要比《葉問4》要巧妙和大膽,在當時看來,甚至都有些離經叛道。
  • 功夫小子嶽松攜最新功夫片來襲,能否翻身成下一個李小龍?
    功夫片是我國最引以為傲的一個片種。在功夫片的黃金年代,我國誕生了李小龍、成龍、李連杰三位名動世界的功夫巨星。他們以矯健的身手震撼了老外,同時,也向世界各國宣揚我國的「武」文化。吳京功夫演員的群體衰微,對於全球功夫迷來講,無疑是最大的損失。而就在最近,一個好消息傳來,新晉武打明星嶽松主演的功夫片《鐵甲狂猴之亡命雷霆》將於六月八日在網絡上線。
  • 華語功夫片50年,造假我也愛看
    所以我在自己的電影裡就說過:「不管詠春還是什麼春,能打贏人就是好功夫!」所言極是,只有「誇張」,才有真正的「動作戲」。全靠「誇張」,華語動作電影方能百花齊放,發展至今。而且回顧往昔,動作片竟已「誇張」了半個世紀之久——趁2020年將至,不妨挾《葉問》之熱,回顧這些酷的「假象」。
  • 央視鎮臺之寶,最偉大的功夫片,只可惜票房慘敗,上映16天遭下架
    央視鎮臺之寶,最偉大的功夫片,只可惜票房慘敗,上映16天遭下架:《精武英雄》丨Fist of Legend90年代,短短的幾年時間裡,李連杰幾乎將各路英雄豪傑都演了個遍。但事實上,影片不僅是對李小龍的致敬,還是一次超越,代表了香港功夫片的一個新高度。電影在人性上並沒有進行深挖,也不拘泥於表現民族仇恨,而是顯現出了一種中國應該具備的大國風範。最重要的是,《精武英雄》相比傳統的功夫片,堪比一本「動作教科書」。
  • 《神偷奶爸3》登頂周冠軍《絕世高手》收穫頗豐
    《神偷奶爸3》登頂周冠軍《絕世高手》收穫頗豐 時間:2017.07.1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小電君 分享到:
  • 《唐山大兄》:中國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功夫片驚豔首秀
    《唐山大兄》是中國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功夫片驚豔首秀。該片於1971年07月23日開機,1971年08月18日殺青,1971年10月03日上映,這部在泰國的一個小村莊拍攝的、製作成本為10萬美元(約合77萬元港幣)的電影,在香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就已達到350萬港元,打破了當時香港電影票房紀錄。
  • 功夫還數中國強 最好的25部華語功夫電影
    正如美國的西部片,日本的武士片一樣,功夫片幾乎為中國電影所獨有,同時又是國際性的類型片,所以即使外國也拍攝了部分功夫和武俠片,也基本上無法擠進這份大名單。
  • 《葉問4》:功夫片耍流氓的終極教程
    作為中國獨有的電影類型,武打片實際上是個打扮得花裡胡哨的「無賴」,尤其它的大反派是外國人時,功夫電影尤其能掄王八拳:強弱代替對錯,道德蓋過現實——至於真正的現實邏輯,和理應考慮的人性,以及生活的真實狀態,統統不在功夫片的關照範圍內。比如作為反派出現的美國人,在《葉問4》裡對中國人的態度,可謂是達到了高度:「黃種人就是劣等民族!」
  • 真身真打真功夫 電影《功夫小鎮》10月25日開打
    劇照劇照10月16日報導由陝西龍武功夫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龍武、高映雪主演,梁小龍特別出演,張藝飛導演的動作劇情喜劇電影《功夫小鎮》現已正式定檔10月25日。拳拳到肉的真實武打場面,專業精深的傳統國學背景,都將功夫片影迷及國學迷的期待值拔至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