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3批共4000餘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零感染」 中國將加快出臺...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3月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軍隊支援地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情況。會上透露,截至3月1日,火神山醫院已累計收治新冠患者1597例,治癒出院611例。軍隊先後派出3批共4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形成了前方指導組、聯勤保障部隊、一線醫護人員的支援力量體系。此外,中國將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1 軍隊馳援

軍委後勤保障部:全軍萬餘醫護人員投入一線 目前「零感染」

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局長陳景元表示,全軍部隊迅速投入疫情防控行動,火速馳援武漢。採取航空、鐵路、公路投送方式,組織軍隊醫療力量迅速支援武漢。從1月24日除夕夜開始,軍隊先後派出3批共4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形成了前方指導組、聯勤保障部隊、一線醫護人員的支援力量體系。

全力救治患者。中部戰區總醫院等駐湖北地區4所軍隊醫院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治一線。目前,全軍63所定點收治醫院開設收治床位近3千張,1萬餘名醫護人員投入一線救治。截至3月1日,武漢火神山、泰康同濟、婦幼光谷3所醫院集中收治地方重症患者3467人,治癒689人。全軍定點收治醫院和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4450例,已治癒出院1000例。在堅持科學救治的同時,全軍醫護人員注重加強自身防護,目前保持「零感染」。軍隊還組織一線專家及時總結救治經驗,不斷優化診療方案,著力提升救治水平。

做好綜合保障。前期,軍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向武漢緊急調撥40萬個醫用口罩,配發8000套防護服、50套正壓防護頭罩、2套負壓運輸隔離艙,保障醫療救治急需。空軍出動30架次運輸機,向武漢緊急空運軍隊醫療力量和物資。截至3月1日,中部戰區派出130臺運輸車、260人,擔負支援武漢市生活物資運輸任務,累計出動5667人次、車輛2500多臺次,運送群眾生活必需品8500多噸,防護物資器材 23600多件(套);出動直升機4架次,轉運醫療物資6.5噸。28個省軍區(警備區)每天出動民兵約20萬人,配合地方完成外來人員管理、場所消毒、物資運輸、防疫宣傳等任務。

組織應急科研攻關。軍隊單位先後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部多項應急科研攻關項目,並派出軍事醫學專家組赴武漢開展科研攻關和防控指導。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聯合地方共同研製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1月28日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書;研製的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3月1日通過軍隊生產註冊審評,並投入臨床應用。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初步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安全性與有效性。軍隊承擔的其他藥物研發、抗體製備、疫苗研究、病毒溯源等工作正在緊前推進中。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陳景元表示,「我們堅信,軍地密切協同、眾志成城,一定能在抗擊疫情這場特殊的戰鬥中奪取最後的勝利。」

軍委後勤保障部:馳援武漢3批醫護力量具有豐富的傳染病救治經驗

軍委後勤保障部綜合計劃局副局長趙海飛介紹,目前,中國軍隊分批抽組了4000多名醫護力量執行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任務,駐鄂部隊抽組160多人130多臺車執行物資運輸保障任務,湖北省軍區、武警湖北省總隊也積極協助地方執行物資運輸、消殺防疫、疫情防控等工作。

具體而言,陸軍、海軍、空軍三所軍醫大學抽組了3支各150人的醫療隊,於1月24日晚緊急從重慶、上海、西安馳援武漢,支援當地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任務,之後聯勤保障部隊又從所屬的醫療機構當中抽組了950人,與先期抵達的450人統一編組,從2月3日開始承擔武漢火神山醫院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任務。

根據疫情的發展,從2月13日開始,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和武警部隊所屬醫療機構再次增援2600名醫務人員支援武漢,參照武漢火神山醫院的運行模式,承擔了武漢市泰康同濟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2所專科醫院的確診患者救治任務。

這3批軍隊醫療隊的隊員主要是感染科、呼吸科、重症醫學專業的醫護人員,他們當中很多同志參加過小湯山醫院抗擊「非典」任務,以及援助獅子山、賴比瑞亞抗擊伊波拉疫情的任務,具有豐富的傳染病救治經驗,能夠很好地遂行所承擔的任務。

軍委後勤保障部:採用軍用運輸機承擔醫護人員和物資運輸任務

軍委後勤保障部運輸投送局副局長張天翔介紹,這次軍隊支援湖北的醫療力量進駐採取了航空、鐵路、公路投送方式組織實施,除夕夜空軍出動3架伊爾-76運輸機,分別從上海、重慶、西安起飛,將第一批軍隊醫療人員450名和醫療物資投送到武漢。

2月2日,空軍出動8架伊爾-76運輸機,分別從南京、廣州、蘭州、瀋陽4地出發,將第二批軍隊醫護人員近800人投送至武漢。2月13日、17日,空軍兩波次出動運-20、伊爾-76、運-93型12架運輸機,飛行19架次,將第三批軍隊醫療人員1600餘人投送至武漢。其中,運-20運輸機出動10架次,這也是該型國產大型軍用運輸飛機自2013年首飛以來首次參加非戰爭軍事行動。

這次空軍成體系、大規模出動現役大中型運輸機執行緊急空運任務,檢驗了中國空軍快速機動能力和遠程投送能力。與此同時,協調鐵路部門,採取加開臨客、調整編組、增加靠站時間等特殊措施,分別於2月2日、13日、17日把集結在全國22個站點的1200餘名醫護人員、100多種醫療物資通過18趟次高鐵、動車投送至武漢。軍地密切協同,聯合高效,完成本次投送任務。

軍委後勤保障部:成立運力支援隊 運輸群眾生活必需品8500餘噸

張天翔介紹,為支援武漢市物流配送和市場保障,根據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請求,經中央軍委批准,抽組成立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主要擔負市民生活物資配送和醫療防護物資的運輸任務。

運力支援隊的官兵,有的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有的參加過2016年抗洪搶險,還有的同志執行過第七屆世界軍運會的保障任務。全體同志精神狀態振奮,參戰熱情高漲,2月1日剛剛組建成立,2日凌晨2點就參與執行首趟運輸任務。

截至3月1號,運力支援隊累計出動車輛2500多臺次,運輸群眾生活的必需品8500多噸,醫療防護物資近2.37萬件(套);出動直升機4架次,轉運醫療物資6.5噸,有效幫助市民解決生活和醫療防護問題,受到了武漢市廣大市民群眾的高度讚揚。

抗疫影響軍隊備戰能力? 國防部:堅持抗疫不誤戰鬥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對中國軍隊的備戰打仗能力造成衝擊和影響?發布會上,國防部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吳謙表示,軍隊一直以來都承擔著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等多樣化使命任務。積極投身支援地方抗擊疫情,當好疫情防控的先鋒隊、突擊隊,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不但能全面檢驗部隊的應急應戰能力,而且可以錘鍊摔打部隊,對軍隊備戰打仗本身也是一次實踐鍛鍊和實戰促進。疫情防控期間,全軍部隊堅持抗疫不誤戰鬥力,防控不松戰備弦,紮實抓好以備戰打仗為中心的各項工作落實,始終保持了正規訓練生活秩序和良好戰備狀態,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練兵備戰「兩手抓、兩不誤」。

2 關注武漢

火神山醫院累計收治新冠患者1597例 治癒出院611例

陳景元表示,武漢的火神山醫院目前各系統運轉都非常良好,在醫療、護理、保障等各方面先後推出了33項規範措施,有力提高了收治率和治癒率,降低了感染率和病亡率。截止到3月1日,火神山醫院累計收治新冠患者1597例,已經治癒出院611例。目前,武漢火神山醫院正不斷加大對重症患者的收治力度,除了2個重症病區以外,普通病區現在也開始收治重症患者。

陳景元介紹,在具體的醫療實踐過程中,火神山醫院依靠科學,依靠專家,尤其是借鑑已有的治癒病號的成功經驗,不斷優化診療方案,實施分級分類救治,尤其是針對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個性化治療,綜合開展中西醫結合、營養治療、心理治療、康復訓練為一體的診療模式。解放軍總醫院還與武漢火神山醫院建立了5G網絡遠程會診系統,利用這個會診活動,會診專家針對每一個患者的情況進行集體會診和研判,提出個性化救治方案。

3 生物安全

國防部:中國將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

吳謙表示,加強國家生物安全是各國的普遍做法,國際上對生物安全問題向來十分重視。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21世紀議程》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專門提到生物技術安全問題。我國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決定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這次疫情的發生,更加凸顯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中國將儘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4 國際支援

國防部:170餘個國家向中國表達慰問支持,捐款捐物

國外防務部門或軍方向中國提供了哪些援助?吳謙介紹,當前,幾十個國家的政府和人民紛紛向中國伸出援手,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4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以電話、信函、聲明等方式對中國表示慰問和支持。

就軍隊層面來講,截至2月29日,寮國、越南、柬埔寨、東帝汶、緬甸、阿富汗、巴基斯坦、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伊朗、坦尚尼亞、塞爾維亞、美國、紐西蘭等國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向中國軍隊發來慰問信,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泰國、斯裡蘭卡、阿富汗、約旦等國軍隊領導人或高級官員通過我駐外使館表達慰問,對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示堅定支持;寮國、越南、柬埔寨、緬甸、新加坡、蒙古國、千里達及托巴哥等國國防部和軍隊向中方捐款捐物;巴基斯坦、白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專門派出軍用飛機運送援助物資來華,運送來大量的醫用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醫療防護用品。還有外國駐華使館武官團、部分駐華使館武官、外國在華軍事留學生通過錄製視頻、致慰問信等多種形式為中國祈福加油。

「這些支持與幫助,讓我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了春天的溫暖。」吳謙說,「病毒沒有國界,環球同此涼熱,沒有一個人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社會的共同挑戰,病毒今天發生在這個國家,明天也有可能發生在那個國家,需要我們同舟共濟、合作應對。中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應對疫情的實踐,展現了世界各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和成效。」

相關焦點

  • 軍隊醫護人員零感染,怎麼做到的?吳謙這個手勢太贊了...
    1萬餘名軍隊醫護人員投入一線救治 零感染陳景元介紹,軍隊先後派出3批次4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目前,全軍63所定點收治醫院開設收治床位近3000張,1萬餘名醫護人員投入一線救治。3批共4000名軍隊醫務人員馳援武漢趙海飛:陸軍、海軍、空軍三所軍醫大學分別抽組150人的醫療隊,於1月24日晚緊急從重慶、上海、西安馳援武漢;之後,聯勤保障部隊又從所屬醫療機構中抽組950人,與先期抵達的450人統一編組,從2月3日開始,承擔武漢火神山醫院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任務;2月13日開始,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和武警部隊所屬醫療機構再次增援
  • 關注| 中國軍隊零感染,是怎麼做到的?
    3批4000名軍隊醫務人員馳援武漢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局長陳景元介紹,在疫情面前,軍隊醫護人員紛紛向組織提交請戰書,積極申請到戰疫一線參加搶救感染患者的工作。就像一位軍醫所說的「共產黨員要率先上,革命軍人更要衝在前」,我們醫護人員有的為搶救生命堅守一線,連續作戰,有的是夫妻兩人同時上陣,有的推遲了婚禮,還有已經退休、退役的人員,也積極要求到前線、到武漢。他們,被患者親切地稱為「可以託付生命的人」。從1月24日開始,軍隊先後派出3批共4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目前,全軍1萬餘名醫護人員投入一線救治。
  • 三批次4000餘名軍隊醫護人員湖北戰「疫」 目前保持「零感染」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日訊 今天上午10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軍隊支援地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情況。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局長陳景元介紹,軍隊先後派出3批次4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目前,全軍63所定點收治醫院開設收治床位近3千張,1萬餘名醫護人員投入一線救治。截至3月1日,武漢火神山、泰康同濟、婦幼光谷等3所醫院集中收治地方重症患者3467人,治癒689人。
  • 解放軍增兵武漢3.2萬名白衣戰士馳援一線!
    2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全國29個省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軍隊系統已經派出3.2萬餘名醫務人員來支持湖北武漢,其中有1.1萬重症專業醫務人員負責重症的救治工作,接近全國重症醫務人員資源的10%。據央視軍事報導,今天,1200名軍隊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分別通過航空和鐵路運輸抵達。
  • 英雄回家,洋縣援助武漢醫護人員馮璐今日凱旋!
    洋縣人民醫院:馮璐 今日凱旋的漢中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名單 此次凱旋迴陝西的漢中14名醫護人員分別是 3月18日11時10分,承載著陝西省第三批馳援武漢醫護人員的航班從武漢起飛,護送隊員凱旋返陝。
  • 東營14名援助湖北醫護人員踏上歸程
    3月17日,好消息從武漢傳來,東營14名援助湖北的醫護人員今天下午3點起飛返回山東。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完成救助任務的各省馳援湖北國家醫療隊將分批撤離。根據安排,17日,41支國家醫療隊3675人將踏上返程。
  • 權威發布:全軍1萬餘名醫療人員投入一線救治
    全軍上下聞令而動,採取航空、鐵路、公路投送方式,組織軍隊醫療力量迅速支援武漢。從1月24日除夕夜開始,軍隊先後派出3批共4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形成了前方指導組、聯勤保障部隊、一線醫護人員的支援力量體系。1月24日晚,經習主席批准,軍隊抽調450名醫護人員星夜啟程、奔赴武漢。
  • 東航17日6架飛機赴武漢接蘇青甘三省681名抗疫醫護人員...
    40多天前,東航在運送馳援湖北醫療隊逆行而上時,曾這樣承諾。而在3月17日,東航第一時間履行了當初許下的鄭重承諾。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轉好,完成救助任務的各地馳援醫療隊將分批離開。根據安排,3月17日,41支醫療隊3675人將踏上返程。
  • 500醫護4架飛機今晨瀋陽再出發!遼寧1000名醫護馳援湖北!
    500醫護4架飛機今晨瀋陽再出發!遼寧1000名醫護馳援湖北!她說哥哥也是醫護人員,已經第一批馳援武漢了。聽說前線需要重症護士,她立即報名。此時,她想對哥哥說一聲,加油,我這去找你。想對家裡人說,放心吧,我會做好防護,照顧好病人,等疫情結束我就會回來。「是男人,就該上戰場」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何巍說接到任務的時候很激動,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他一直說男人就應該上戰場!
  • 獻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這一刻,距離1月23日武漢「封城」,整整過去了76天。「封城」了,擋不住人民軍隊第一時間馳援武漢的步伐。歷史將銘記,人民子弟兵除夕馳援武漢的急切腳步。「封城」了,擋不住白衣戰士一次次衝向「紅區」的身影。歷史將銘記,軍隊醫護人員與疫魔鏖戰的日日夜夜。
  • 全國6200多名白衣戰士增援武漢加入戰疫總攻
    2支醫療隊馳援武漢  2月9日下午,上海華山醫院、瑞金醫院兩支醫療隊350名隊員整裝出發奔赴武漢。這350人中,涵蓋了呼吸、感染、重症、血液、消化、腎臟、神經內科、急診、護理等學科。  至此,上海已經組派了6支醫療隊奔赴武漢。此外,中山醫院先期派出了1名重症醫學科醫師,市疾控中心組派了3名公衛人員,市急救中心選派8名工作人員參與加強武漢的醫療救治工作。
  • 連線湖北|保障醫護人員「零感染」,武漢江夏大花山方艙醫院江蘇...
    交匯點訊 「零感染」「零感染」「零感染」,這是每一批援鄂隊員出徵前各級領導以及醫院負責人反覆強調的重點。如何做到醫務人員不因為救治病人而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江夏大花山方艙醫院江蘇醫療隊有「秘方」。
  • 軍隊支援地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
    積極參加國務院應對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工作,派人參加中央赴湖北指導組,並組成軍隊前方指揮協調組,加強軍地協同和軍隊醫療力量一線指導。    二是火速馳援武漢。全軍上下聞令而動,採取航空、鐵路、公路投送方式,組織軍隊醫療力量迅速支援武漢。從1月24日除夕夜開始,軍隊先後派出3批共40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形成了前方指導組、聯勤保障部隊、一線醫護人員的支援力量體系。
  • 102名福建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湖北籍空姐哽咽鞠躬致謝
    102名福建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湖北籍空姐哽咽鞠躬致謝 2020-02-06 16:40:24  來源:人民日報
  • 走近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 感受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2月17日凌晨,空軍出動3型8架運輸機,第四次向武漢空運676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一批醫療物資。「繼續根據需要從全國調派醫務人員馳援武漢、馳援湖北」。軍地醫務工作者聞令而動,義無反顧奔赴湖北,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線。
  • 今天,福建再派兩支醫療隊馳援武漢!累計已派出991名醫護和疾控人員...
    我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動機制要求,在疫情防控膠著對壘的關鍵時刻,迅速派出由福建省立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分別組建的兩支醫療隊共計277人,於今日馳援湖北武漢。
  • 點亮希望 驅魔救人——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的故事
    前方疫情很重,感染風險很大,但身上肩負著全國人民的期盼,肩負著黨和國家的重託,他們義無反顧篤定前行。大年初一,湖南株洲市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姜飛軍,與株洲市另外74名醫務人員一起緊急馳援黃岡。同事們發現,姜飛軍左腳走起路來有些跛。原來,他左腳骨折還沒有好,擔心報名通不過,就一狠心把腳上的石膏拆了。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點亮希望 驅魔救人——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點亮希望 驅魔救人——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 題:點亮希望 驅魔救人——全國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徐揚、董小紅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敵人是看不見的疫魔。
  • 馳援武漢40多天 溫州7名醫護人員說出印象最深的事
    「看著病人離世,我們哭紅了眼睛」「老人家抱著我,不住地說著感謝」……馳援武漢
  • 《廣東馳援日記》出版 完整記錄廣東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全部歷程
    該書由廣東新聞廣播、廣東人民出版社聯合策劃出版,匯集了廣東援鄂醫療隊在生死前線的109篇一手日記,歷經的57個殊死拼搏的日夜,記錄了他們從除夕之夜出徵到3月底凱旋返穗期間的戰疫全程,是目前唯一一部完整記錄廣東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全部歷程的出版物,真實再現了廣東醫護人員面對疫情向險而行、投身戰「疫」的勇氣與魄力,彰顯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廣東速度與廣東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