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問,銀行如何看待套現、養卡?
銀行明面上,一定是禁止套現養卡行為的。
哪些是正常消費,哪些是套現養卡,銀行後臺大數據其實是一目了然的。
銀行可以通過數據篩選,知道套現養卡的人佔比到底是多少,如果比例很低,那麼可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旦套現特別頻繁,或者持卡人明顯有還不上錢的跡象,銀行就會通過降低卡的額度等各種方式,進行進一步管控。
總之,銀行的風控體系在安全係數內,容忍了這部分套現、養卡的人。
接下來,我們挨個來說套現和養卡。
關於養卡
養卡,是指讓專業養卡人用多個pos模擬不斷消費額度,消費類型多元化。
養卡後,銀行的系統檢測到當前信用卡消費力度大,就會進一步提升信用卡的額度。
銀行本身很難監測養卡行為,除非是集中性的大量pos機消費出現了異常,不然都會被認為是正常消費。
因為是pos消費,本身銀行就是有利潤的,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常態,時間久了,該提升的信用卡額度就給你提升。
但是,如果養卡的目的是為了更高額度的套現,這對於銀行的風險就很大了。
正常合理的養卡行為銀行並不會採取任何措施,銀行會針對的主要是有套現行為的養卡。
關於套現
如果說養卡的目的是為了擁有更高額度,用於消費,那麼套現的目的,就比較赤裸了。
絕大多數套現的目的,都不是正常消費,很多都是用於其他用途,這是銀行不想看到的。
借錢消費的行為和借錢去做其他事情,性質目的銀行一無所知,也就很難判斷風險情況,更無法預估壞帳率。
所以對於頻繁套現的行為,銀行是極度厭惡的。
反覆刷卡套現,月月套現,都會被銀行判定為惡意養卡套現,是最容易被降額,甚至封卡的。
偶爾一次兩次的套現,銀行根本不會在意,會默認為正常消費。
銀行風控如何判斷養卡套現行為
養卡套現有幾個明顯的特徵。
1、月月刷滿額度
消費額度高可以理解,但是月月刷滿額度,就很可疑了,有明顯的養卡傾向。
2、大額消費刷卡次數多
信用卡帳單中,會出現很多額度消費,因為套現更方便。
3、還款日過後立馬刷卡消費
這個行為是套現的標誌,也是銀行最厭惡的,只有套現養卡的人才會如此著急把錢刷出,因為可能還有其他信用卡要償還。
4、大額刷卡消費從不分期
原則上,很多大額消費,尤其是分期免息的,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分期,而養老套現的持卡人則不願意分期,哪怕沒有利息,因為分期會佔用信用卡的額度。
所以說,銀行是可以通過數據監測,發現用戶的養卡和套現行為的。
銀行的潛在措施
首先,對於高頻高額套現的人,銀行會採取降額,甚至封卡。
養卡套現對於銀行最大的風險就是持卡人不還錢,出現壞帳。
一旦銀行發現持卡人有多卡套現傾向,一般都會降額。
而且降額的舉動往往就在持卡人還款當日,不給持卡人再次刷卡套現的機會。
其次,銀行可以選擇攔截pos刷卡交易。
原則上只要是刷卡,銀行都是有手續費的,哪怕是套現的刷卡,所以銀行對於某些異常商戶也是心照不宣。
但是當風控出現情況的時候,銀行會針對這些明顯的有大額刷卡套現行為的pos機商戶進行封鎖,當再進行刷卡套現的之後,直接進行交易攔截。
最後,就是封卡,這種情況並不多見,除非銀行明確發現你有違規舉動,主要是資金用途不合規,例如套現去買房等行為。
還有一種情況是銀行總體的信用卡壞帳率飆升,為了控制壞帳率,就把風險最高的那部分人給強制封卡了。
當然,銀行還會有一些其他操作。
經常套現的人應該都知道,就是會讓客服給持卡人打電話,進行善意的提醒。
比如,打電話讓你進行信用卡分期,特別提示和關照大額消費分期,其實就是監測到養卡套現行為了。
如果你採用分期,並支付一部分利息,它就會繼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果你繼續屢教不改,那只能降額了。
比較銀行的信用卡部門也是要盈利的,而且本身信用卡還會有各式各樣的活動補貼,刷卡積分,它們也不能縱容長期背著風險還要被持卡人薅羊毛。
最後,友情提示一下那些還在養卡套現的朋友,相關的風險。
1、套現投資失敗風險
有一部分套現去做投資的,一不小心投資失敗,就會直接留下一個很大的窟窿。
前幾年很多人套現投資P2P,最終血本無歸。
2、降額後資金鍊斷裂
有一些銀行會突然降額,直接導致多卡套現的持卡人,陷入無錢可還的尷尬境地。
很多人就此開啟了網貸還卡之路,陷入了高利貸的圈子。
3、過度消費無法自拔
套現一時爽,一直套現一直爽。
很多人從單卡套現到多卡套現,從3萬5萬的額度,發展成20-30萬,最終無力償還,結果可想而知。
4、違規養卡套現的法律責任
這個主要針對pos機的運營商,從事套現業務會被認定為洗錢,會面臨刑事責任。
確實,出現過一些靠養卡套現發家致富的人,但大部分養卡套現的人,結果都不怎麼好,切不要因為一些蠅頭小利,走上一條不歸路。
正常消費,正常養卡,提升徵信,對自己都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