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新》刊登了一篇名為《萬億信用卡套現江湖風雲》的文章,首次披露了我國信用卡套現的規模達到上萬億的情況。
文章引用業內人士的話說:「幾乎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都做線下信用卡套現,套現交易量至少佔線下支付交易的70%,這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文章指出,2019年末的信用卡交易總額40萬億,套現比例約佔5% ,那麼也就是有2萬億。而2019年我國的GDP總值約為100億,相當於信用卡套現貢獻了2%的GDP。據預測,2020年我國的GDP增長約3.1%,如果套現規模不變,扣除2%,那實際經濟增長率僅為1.1% !
文章披露的事實,已經不是用震驚二字能夠形容的了。實體經濟到底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況,之前國家和公眾掌握的經濟數據都有可能被嚴重高估!
信用卡套現與房地產市場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2015年以來,深圳房價一直是全國房價的領頭羊,無論政府如何調控,深圳房價都絲毫沒有下跌的跡象,最多是喘口氣,然後繼續上漲。
很多人分析了很多原因:收入比、租售比、供求比,全部解釋不了深圳房價兇猛的漲幅。深圳房價似乎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學無法解釋之迷!
但事出反常必有妖。深圳房價的『妖』,就是信用卡套現!
之前PLUS講到過,深圳房價高企的重要的原因就是槓桿率,深圳的房產已經過度金融化。《財新》的文章,為我們揭開了更為隱秘的一角。
信用卡套刷的具體操作手法是:
每個人(或家庭),先通過各種渠道,辦理各大銀行的信用卡。然後,先用A卡套出現金,次月再通過B卡套現,來償還A卡這月額度,下月再通過C卡套現,來償還B卡這個月的額度。反覆操作,循環往復。
以每張卡額度10萬為例,ABC三張卡,至少可以產生20萬的不用真正歸還銀行可持續現金流。
隨著第三方支付的大量應用,套現成本從每筆套現總額的1%,下降到了0.05%。通過信用卡套現,無中生有,產生了大量的現金流。持有的信用卡數量越多,獲得的授信額度越高,產生的現金流就越大。
而信用卡的申請和額度授予規則,往往只看使用人是否能及時還款,以及日常刷卡總金額等因素,並不深究持卡人的實際經濟收入以及資金使用情況,這使得套現的信用卡申請人,往往更容易開卡,也更容易申請到更高的授信額度。
實際上,信用卡套現產生的現金流,大部分進入了房地產市場。
據PLUS了解,深圳的部分炒家,申請了數十張的信用卡,每張卡編號管理,每月按時刷卡套現,一方面保證每張卡都能及時償還,保持良好信用評級。另外一方面就是套取了大量的資金用於炒房。
這就是民間常說的十個杯子九個蓋的遊戲,遊戲瘋狂的時候,十個杯子甚至只有六個蓋。
套現只是炒家獲得現金的一個手法,其他常見的手法還有高評高貸,再抵押貸款,裝修貸、消費貸、企業代等多種途徑獲得資金。這些炒家,每個手上有十幾套房只是普通水平,少數高手,獲利甚至超過10億。
套現炒房的遊戲要一直玩下去有兩個重要的條件:
一是房價不斷上漲。只要房價一直上漲,炒家就可以持續獲得資金,最不濟也可以套現手裡的少量房子來歸還銀行貸款,以緩解可能出現的現金流短缺。
第二個方式就是通過辦理儘可能多的信用卡,或不斷提高自己的授信額度,或多渠道獲得貸款等金融手段,來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
這兩個條件簡單來講就是:房價上漲,提高信用額度;無限信用額度,助推房價上漲。從深圳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個因素是互為因果的。
一切都是這麼完美!然而問題出現了:房價會一直上漲,還是資金真是無限量供應?
這一模式的危機在於,房價一旦下跌或甚至只是上漲乏力,就會引發拋售或資金鍊斷裂。另外一方面,沒有持續的資金進入,房價的不斷上漲,就無以為繼。
深圳目前的房價水平,熱點區域一套100平米普通住宅,總價已超過1000萬的水平,這樣的價格水平,已經不是普通人正常的經濟收入能夠負擔和維持的了。因此 ,一旦沒有了無限信用,或房價不再繼續大幅上漲,深圳的炒房遊戲隨時就會結束。
隨著《財新》報導的面世,監管機構一定會重視信用卡套現這個可能會觸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問題,對支渠道以及套現刷卡的整頓和打擊,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但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信用卡套現行為並不會因為監管機構的整頓而徹底消失,仍然會以各種變相的方式存在較長的時間,但從規模以及總額上一定會逐步縮小,直到無法左右影響房價的水平。
離開了這麼大量的資金支撐,深圳以及全國的房價,必然會出現重心逐步下移的情況。結合今年三季度以來,監管層更多地動用金融手段(房企三條紅線、限制涉房貸款規模等)對房地產行業以及房價進行調控的情況來看,持續了近20年房價不斷走高的趨勢,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也許有人會說深圳經濟增長強勁,才是深圳是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但稍微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明白:深圳近年來不到8%的經濟增幅,是無法支撐深圳房價每年20%漲幅的。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嶽權利 HN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