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神話破滅,盤點中國 25 家「神速」上市的公司都有怎樣的背景

2020-12-19 和訊科技

 

  4 月 2 日,瑞幸咖啡自爆業績造假 22 億元後,股價一路從每股 26.2 美元跌到 5.49 美元。4 月 7 日晚間,瑞幸咖啡宣布停牌,等待披露更多消息。這一次等待瑞幸的或許是集體訴訟。

  曾經是「十八個月上市」、「民族國貨之光」的瑞幸咖啡幾乎創造了最近幾年初創公司上市的記錄。

  論起成長之「快」,卻不是瑞幸咖啡獨有的。近期我們根據 IT 桔子資料庫中上市公司數據,整理出最近二十年左右,那些僅用五年時間就完成創立到 IPO 的典型企業,製成下表。

  上述典型企業可分為:大公司系、網際網路系、以及遊戲公司系,不同類型的公司有著不同的特點。

  出生在交易所門口的公司——大公司系

  典型代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華米科技

  大公司拆分業務獨立發展直到獨立上市,至今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比如網易拆分網易有道獨立上市,比如騰訊拆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樂」)。這些企業在拆分後均快速完成了上市——騰訊音樂用了 2 年,網易有道從完成 A 輪融到上市只用了 1 年。

  「出身」決定了一些公司的起點。相較「從 0 開始」的創業公司而言,大公司拆分出來的業務往往具有為較為成熟的管理和運營體系,獨立運作有利於企業和拆分子公司的業務發展,簡而言之有利於促使雙方更「聚焦」於重點業務中。而拆分之後的子公司選擇獨立上市,也有利於子公司獲得更多的資金、資源等。

  參照騰訊音樂,2016 年 7 月 15 日,騰訊把旗下的 QQ 音樂業務與中國音樂集團(CMC)進行合併,並成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後續騰訊音樂獨立完成了 4 輪融資,並在 2018 年登錄納斯達克。

  在獨立上市後,騰訊音樂加速在在線音樂/音頻領域的發展,並逐步向產業鏈上下遊擴展,實現進一步發展。至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音樂娛樂平臺。

  除了「親兒子」之外,當前也有不少大公司的「乾兒子」能較快速度的完成上市——典型代表非華米科技莫屬。成立於 2013 年的華米科技是小米生態鏈公司之一,其主營產品是智能手環和手錶等可穿戴終端。小米手環就是由該公司研發、製造並運營的產品,同時華米科技還推出了自主品牌等智能穿戴設備產品。

  作為小米生態鏈上的公司,華米科技與小米有緊密的合作,華米科技成為小米可穿戴產品設計和製造的唯一合作夥伴;小米是華米可穿戴產品的獨家分銷商,天然具有渠道優勢。2018 年華米科技成功登陸紐交所。

  當前,成功上市的華米科持續挖掘智能穿戴設備,打通了「雲 (健康雲服務)+端 (智能可穿戴終端)+芯 (晶片)」的布局,實現了服務的閉環。

  飛速成長的創業公司——網際網路系

  典型代表:拼多多、蔚來汽車、小牛電動等

  與出生就躺在終點的大公司系企業不同,創業公司往往需要一切從「0」開始摸爬滾打。在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的發展的近幾年,創業公司中也出現了諸多飛速成長的公司——包括瑞幸咖啡、拼多多、蔚來汽車、小牛電動、趣店、映客、陌陌、雲集等。他們吃盡了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在技術加成和資本助力之下,在短短的兩三年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從「0」到上市。

  其中,典型的企業包括 2015 年成立的拼多多,經過 4 年成長實現上市。

  拼多多是國內典型的團購網站,通過營銷瘋狂擴展用戶,在成長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做到了月流水 400 億的成績。拼多多的成功離不開社交裂變的玩法,拼團砍價讓它一度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研究模範的對象。從精準的用戶心理研究到利用微信的規則,拼多多做到了其他同類團購電商沒有做到的恐怖增長,這也是其飛速實現上市的基礎。同時在資本的助力下——拼多多在成立四年的時間內完成了 7 輪融資,最終登錄納斯達克。

  當然還有的企業快速上市的榮耀之後,充滿著心酸。不得不提的就是蔚來汽車和小牛電動。

  2018 年 9 月 12 日,蔚來汽車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正式登陸資本市場。在其登錄紐交所之前,蔚來汽車真正意義上僅發布了一款汽車。此外,在其成立 4 年的時間裡,大眾聽到最多的消息則是其不斷的進行融資。IT 桔子數據顯示,上市之前蔚來汽車密集完成了 6 輪融資。

  因此有人評價蔚來汽車的故事是一場謊言騙局。實際上,網際網路造車前期需要巨額的投入,蔚來汽車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不得不多次進行融資,蔚來汽車奔赴上市的目的也是為了籌集資金。此前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也坐實了這種分析,表示上市不過是蔚來汽車進行融資的另一種形式。

  不過當下的蔚來汽車在經歷輿論和股價雙重碾壓之後,努力用產出和實力來反駁「騙錢」的謠言。2019 年 J.D. Power 發布中國新能源汽車體驗研究(NEVXI),蔚來 ES8 在中大型純電動車型中排名第一。目前蔚來已經獲得的和正在申請中的專利超過 4000 項。

  小牛電動有著更傳奇的經歷。創始人李一男15 歲進入清華少年班,27 歲成為華為最年輕的副總裁,一度被認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明星」創業者的光環為小牛電動的出生與發展帶來了諸多關注。IT 桔子數據顯示,2015 年小牛電動成立半年後就拿到了來自梅花創投和明勢資本的天使投資,四個月後又獲得了紅杉資本中國、IDG 資本、GGV 紀源資本的加持。

  但明星創始人李一男帶給小牛電動的並非全部都是好處,在 N1 發布的第二天,李一男鋃鐺入獄,小牛電動一度被傳倒閉。而後小牛電動 COO 挑起大梁代理 CEO 管理公司。在幾年的低調發展之後,2018 年小牛電動開始衝擊上市。當時在貿易戰等較為嚴峻的外部環境中,不少中概股選擇推遲上市,而小牛電動卻堅持上市。

  有數據顯示,2018 年小牛電動招股書顯示,小牛電動的總資產為 8.23 億元,總負債 6.14 億元,資產負債率達 74.6%。小牛電動堅持原時間上市,有與它的資產負債率和現金流狀況脫不開關係。小牛電動急需資金「充血」,而 IPO 後續的無奈「流血」也不得不面對。

  上市後,小牛電動持續在電動車領域發力。目前小牛電動已經推出了四款車型,研發 AI 動?鋰電系統等。實現在國內有 500+銷售網點,覆蓋 150 個城市;在海外有 650+銷售網點,進入 20+國家。

  踩在時代與行業發展節點的那些遊戲公司

  典型代表:CMGE 中手遊、第九城市

  娛樂與遊戲是時代永不滅的話題,遊戲公司的發展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在國內,一些遊戲公司踩上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節點,迎來發展機遇。其中典型代表必然少不了 PC 時代的第九城市與移動互利網時代的 CMGE 中手遊。

  第九城市成立於 2000 年,當時我國的網遊還處於啟蒙階段。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網路遊戲用戶增加,網路遊戲市場開始活躍起來,而第九城市則在此時憑藉代理《奇蹟》與《魔獸世界》兩款知名遊戲後名聲大噪,很快實現登陸納斯達克,股價曾一路飆升至 50 美元。

  但隨著後續與《魔獸世界》合作關係的破裂,第九城市的運營開始每況愈下,逐漸淡出了國內主流遊戲廠商的範圍。當前第九城市的股價已經低於 1 美元,有退市的風險。

  與第九城市類似,伴隨遊戲市場發展,依靠熱門遊戲成功上市的還有 CMGE 中手遊。2011 年初,中國手遊娛樂集團宣布成立,此時,國內手遊市場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整體為增量市場。2013 年,CMGE 中手遊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首家登陸美國證券市場的手遊公司,2015 年其以尋求更高估值的理由從納斯達克退市。後續在國內手機遊戲市場的爆發前夕,CMGE 中手遊開始加速向智能機遊戲轉型,擇了「自主研發+代理發行」並行的策略,開發或運營了大量受手機用戶歡迎的熱門遊戲,如《創世神曲》、《水果忍者》、《小魚快跑》、《咔咔嘭》、《泡泡西遊》等。2019 年 CMGE 中手遊再次衝擊上市,於 10 月 31 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

  綜合來看,CMGE 中手遊憑藉「自主研發+代理發行」並行的策略,不斷推出新的精品遊戲,同時也積極在 IP 端布局,打造圍繞 IP 遊戲的生態體系,不斷的為 CMGE 中手遊注入新的動力。

  無論後續發展如何,創立五年時間能實現上市已經是當下眾多企業中佼佼者或者「幸運兒」。

  值得關注的是,他們之中選擇的上市地點往往是美國或者香港。一方面是這些企業成長中股權架構與投資方的構成決定了他們上市的地點,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得不思考,這些企業能夠快速上市,是否是他們選擇了更加簡單的「考場」。

  當前,相比較 A 股對企業經營、盈利等方面有著明確指標要求之外,港股和美股在盈利方面的門檻似乎更小一些。

  而前文所述的企業中,如網易有道,其招股書顯示網易有道 2017-2019 年上半年營收分別是 4.56 億、7.32 億、5.49 億,但公司的的經營卻是虧損的,其中 2017 年淨虧損 1.64 億、2018 年淨虧損 2.09 億、2019 年上半年淨虧損 1.68 億;

  來源:拼多多招股書

  拼多多方面,截至 2018 年 Q1 累計虧損(含期權支出)為 13.12 億元人民幣。因此,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成功上市,也是利用了市場的規則。

  但上市並不是一個企業最終的結果,而是另一個開始。前文所述的企業中,後續動作不斷,積極發展的有騰訊音樂——布局新的藍海產業;也有華米集團利用智能手錶作為健康產業的連接入口,積極布局大健康產業。但是也有的企業,上市成為其最榮耀的時刻,後續則逐漸落寞淡出人們的視線,甚至股價一路下跌,如快被遺忘的第九城市;更慘澹但並不值得同情的是瑞幸咖啡之流,高舉高打、商業模式飽受爭議,弄虛作假被做空機構盯上,現在不得不等待接受市場和法律的審判。

  上市僅僅是一個企業成長的一個階段。成功登陸交易所,或許只能表示這個企業完成了其在一級市場的較量。而在機制更加成熟的二級市場中,剛上市的企業,也只如同從幼兒園摸爬滾打到小學,前面要走的路,還很長。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獨角獸早知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昨夜,瑞幸神話破滅!陸正耀:我沒有騙人
    回首一年前的5月17日,創立18個月的瑞幸成功赴美IPO,創下了全球最快上市記錄。瑞幸曾經風光無限,市值最高時飆升至近130億美元。如今,千億市值煙消雲散,神話破滅。影響遠遠不止於此。48天後,瑞幸被勒令退市千億神話破滅,還有天價賠償等著在造假事件爆出48天後,瑞幸又創造了一項中概股的歷史紀錄:成立18個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12個月,收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
  • 瑞幸摘牌:千億神話破滅,國貨之光還是國貨之恥
    如今,千億市值煙消雲散,神話破滅。影響遠遠不止於此。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說:瑞幸造假導致瑞幸公司瀕臨倒閉,而且對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影響,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彼時創立於2018年的瑞幸,僅用一年的時間開店規模即超過2000家門店,直接打掉了星巴克中國區兩個點的銷售額——星巴克紮根中國20年也才開了3600家,「數據咖啡」和「流量池」概念成為媒體熱衷打造的熱搜,在這樣宣傳造勢下,很多投資者入局瑞幸門店,加盟小鹿茶合伙人。
  • 業績造假22億 股價暴跌80%:瑞幸閃電上市神話破滅
    當晚,瑞幸咖啡發布了一封內部信,稱公司對此次事件的發生表示震驚,董事會已在獲悉情況的第一時間成立了特別委員會開展獨立、全面調查,並將COO劉劍及其下屬等4位管理人員停職。言外之意是,董事會對營運長(COO)兼董事劉劍涉嫌數據造假一事並不知情。不過,在上市公司中,高管造假而董事會不知情的狀況是否有可能存在?
  • 渾水十年做空18家中國公司,瑞幸咖啡還有活路嗎
    2019年瑞幸咖啡上市後,也進行了審計,後發現了公司部分的管理人員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通過虛假交易虛增了公司相關收入成本及費用。十年了專注做空美國渾水公司,在香港註冊,成立10年,做空上市公司35家涉及全球各國,其中有18家都是中國企業(Muddy Waters Research)在賺得超額利潤後,回應記者表示,瑞幸咖啡事件顯示了為何市場上需要賣空者的存在。
  • 羅永浩的鬍子、瑞幸的「折扣」和華為的底牌|極客一周
    瑞幸的「折扣」看著在瑞幸咖啡門前等著取咖啡的長隊,不禁讓人想起,上次看見這麼多人排隊,還是用戶從 ofo 在中關村的總部前面等著取 200 塊的共享單車押金。4 月 2 日,在遭遇渾水做空 2 個月後,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自爆」22 億元營業數據造假,親身驗證了渾水的「實錘」。
  • 瑞幸將支付1.8億美元與SEC達成和解,如果在國內上市會怎樣?
    瑞幸將支付1.8億美元與SEC達成和解,如果在國內上市會怎樣?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有了新進展據最新消息,瑞幸咖啡將支付1.8億美元,就美國監管機構對它做出的會計欺詐指控達成和解。此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此前在一份聲明中稱,這家中國公司至少從2019年4月到今年1月間虛構了超過3億美元的銷售額。對於這份指控,瑞幸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如果瑞幸是在中國上市,如此龐大的欺詐行為,中國證監會會進行怎樣的處罰呢?
  • 瑞幸咖啡公司背景及做空案件
    2020年4月2日,納斯達克上市中概股公司瑞幸咖啡一紙22億元造假公告轟動資本市場。消息公布後,瑞幸咖啡短線下跌超過20%。
  • 資本動物世界裡的「做空」簡史
    一旦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財務造假等不正當行為被揭發,馬上就會有美國律師事務所非常默契、主動地提出負責集體訴訟索賠。據統計,僅在 2011 年,這類案件就超過 20 起,佔美國證券類集體訴訟案件的 25% 左右。 獵殺 從 2001 年開始,做空機構「獵殺」目標從地下轉到了明面上。
  • 新星閃耀,力推「新上市公司獎」
    由港股100強研究中心主辦,財華社、西澤投資管理協辦的「擁抱大灣區走向新世界(600628,股吧)——2020香港上市公司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八屆港股100強頒獎典禮」活動,已於2020年12月21日舉行。作為首個香港和內地共同合作對香港上市公司的評選,「港股100強」自2012年誕生以來逐步成為香港財經界與金融界的年度盛會之一。
  • 瑞幸22億元數據造假!幕後推手是誰?
    有報導認為,疫情造成的門店關停是壓垮瑞幸的最後一根稻草——在 「死對頭」星巴克宣布中國業務Q2損失4億美元的同時,瑞幸咖啡不僅硬氣地表示疫情對公司影響不大,絲毫沒放鬆優惠券的發放力度。 線下流量銳減,優惠力度卻沒有減小,疫情對瑞幸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大。
  • 瑞幸咖啡童話破滅:從商業狂奔到資本做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瑞幸咖啡童話破滅:從商業狂奔到資本做局中國人均每天86mg的咖啡因攝入量與其他亞洲國家類似,其中95%的咖啡因攝入量來自茶葉,這意味著,中國絕大多數消費者通過咖啡產品攝入咖啡因的市場其實很小,增長空間相對有限。
  • 作為「民族之光」的瑞幸咖啡,這次可能徹底涼了!
    網上有人這樣形容瑞幸咖啡:「瑞幸咖啡是一個由加拿大人投資創辦、在開曼群島註冊、美國上市,然後在中國市場贈送咖啡的公司。」首先,那些準備去美國資本市場闖蕩的中國企業,極有可能因審查不通過而暫緩;其次,即便能夠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也會因為市場的偏見導致估值的降低;再有,已經上市的「中概股」企業,在融資和信息披露上也將遇到更多的麻煩。也就是說,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將嚴重損害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的形象!
  • 開了4500家店後,瑞幸:我不是咖啡公司
    據瑞幸咖啡CEO錢治亞透露,瑞幸無人零售終端機將覆蓋辦公室、校園、機場、車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社區等各個場所,並和現有的瑞幸門店網絡相輔相成、互相補充。此外,在發布會上,錢治亞對外公布,截止2019年年底,瑞幸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除上海外,在所有主流城市門店數量均為第一。同時,累計交易客戶數也已超過4000萬。
  • 「預見」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餐飲業內人士有質疑,瑞幸所謂「單店現金流」、「單店利潤率」和「盈虧平衡」的定義都非常模糊,不能反映公司實際經營情況。更有揣測指瑞幸是在故意放出利好消息,吸引潛在接盤者或投資機構。但根據一些媒體記者的探店採訪,瑞幸在爆雷之後,銷售情況其實足以支撐它「單店現金流為正」的說辭。
  • 白馬栽了 27年神話破滅 A股公司虧損最新排名(名單)
    濃眉大眼的白馬栽了,27年神話破滅,股價腰斬,A股公司虧損最新排名(名單) 摘要 【白馬栽了 27年神話破滅 A股公司虧損最新排名(名單)】1月19日,東阿阿膠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
  • 瑞幸坑了誰?22億大造假,丟盡中國公司的臉
    2018年底時,瑞幸咖啡已經開出2073家門店,這是什麼概念呢?星巴克進入中國後用了17年時間才將中國門店數量提升至2000家。到了2019年底,瑞幸的直營門店數量增長到4507家,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不出意外的話,瑞幸原本的目標是在2021年開1萬家店。
  • 幹掉瑞幸,震懾愛奇藝,渾水到底和中國又怎樣的緣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2020年伊始,世界似乎並不是那麼的美好,世界疫情,涼山大火,東非蝗災等等,仿佛都在預示著今年將是不平凡的一年。即便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中國,各個企業也在拼命維持,以求度過這場天災。
  • 自曝造假22億交易額,瑞幸咖啡的「故事」為何講不下去了?
    瑞幸咖啡神話破滅,商業世界沒有奇蹟曾經瑞幸咖啡被稱之為「奇蹟」, 從公司成立到IPO不到兩年,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上市之前瑞幸完成四輪融資,估值不斷水漲船高。而如今,瑞幸咖啡「一夜回到解放前」,目前15億美金的市值只是其上市前估值的一半。事實上,瑞幸咖啡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備受質疑。其詭異的融資歷史,光速般的開店速度,閃電般的上市速度,讓國內眾多媒體質疑瑞幸咖啡僅是一個圈錢遊戲。猶如「皇帝的新裝」,幾乎人人都知道瑞幸咖啡「必有蹊蹺」。
  • 王思聰還錢了;破產重整大年,近50家A股公司「格式化」求重生;瑞幸...
    (21世紀經濟報導)【破產重整大年 近50家A股公司「格式化」求重生】據統計,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共有48家上市公司涉及破產重整,其中有15家的重整主體是上市公司,10家公司是針對旗下子公司,還有23家的重整對象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2016年至2018年,涉及破產重整的上市公司(包括其控股股東或子公司)數量分別為11家、15家和2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