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招雙引」是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十三五」時期,是全市「雙招雙引」工作極不平凡的五年。
「十三五」以來,我市「雙招雙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對全市經濟增長、增加稅收、擴大就業的支撐和促進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繪就出一幅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
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啟動新一輪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擴大對外開放、投資促進一系列部署要求,搶抓新機遇、應對新挑戰,領導帶頭推進有力,招商方式精準高效,體制機制健全完善,改革攻堅深入推進,服務保障明顯優化,招商氛圍更加濃厚,引進了華潤集團、一汽集團、東風集團、浙江物產、中國商飛、中國中車、萬達集團、華熙集團等一批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投資項目,初步統計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1250億元。
注重精挑細選 招大引強「增添」新活力
為確保招商項目招得準、能落地、可持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雙招雙引」工作,召開全市工作推進會議,帶隊外出招商、參加各類籤約儀式,推動與中海油、一汽集團、華熙集團、波鴻軌交等一批大企業合作,進一步引入「源頭活水」,盤活資源,讓「雙招雙引」工作實現從「裝進籃子都是菜」到「精挑細選要好菜」的質變。
同時,我市對標先進提升境界,組織人員赴濟南、武漢、西安、蘇州、昆明等地市對標先進找差距、學經驗;結合「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深入各縣區和產業投促委,摸實情、問良策;結合到上海、杭州等地開展招商活動,就裝備製造、人才引進、營商環境等進行專題調研,形成了一批調研成果;聯合開展產業研究,明確產業招商的目標區域和企業,更新項目庫、資源庫,圍繞補鏈延鏈強鏈,制定有針對性的產業招商計劃,實施精準對接,引進項目中重點產業鏈上項目佔到90%以上,為開展「雙招雙引」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6月,波鴻(中國)軌交高速軌道交通車輪及配套產業鏈項目(原合力車輪項目)第一批設備從東營綜合保稅區裝車。「這第一車設備標誌著項目建設正式啟動!」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推進工作專班成員說,「我們當時多方考察,積極溝通,連著工作了數個通宵,才確定了這個好項目,挑選、引入、落地更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
精挑細選、積極引入、推進落地、緊盯目標、攻堅克難……今年,我市招商引資指標均實現大幅增長。截至10月底,全市新籤約項目205個,計劃總投資1789.4億元,在建招商項目187個,到位資金332.8億元,同比增長2.7倍,完成年度目標的104%。全市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2家,合同外資10.6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3.08億美元,同比增長2倍,完成年度目標的102.7%。
強力攻堅突進 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雙招雙引」工作抓得好不好,說到底就是看籤約項目能不能儘早落地,能不能快速見效。「十三五」期間,我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找準「突破點」,明確「攻堅點」,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實現投資逐步增長、質量明顯提升、保障不斷加強的新突破。
為進一步擴投資、促發展、添後勁,我市創新工作機制,將「雙招雙引」作為全市「四項重點工作」中最具牽動性的「頭號工程」,成立高規格推進領導小組,組建市投資促進局,召開全市工作推進會議,建立重大項目頂格推進、市領導幫包等制度;圍繞「5+2+2」產業體系,編制產業鏈招商指南,按圖索驥,精準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的大項目好項目,推進產業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5月22日,山東科魯爾化學有限公司丙烯腈項目二期正式開工奠基。
「全國首個由儲備轉規劃的200萬噸PX項目於去年5月成功獲批,今年6月一期項目完成中交,還招引了新加坡首化集團新上PX下遊PTA項目、中國振華進出口公司新上100萬噸丙烯項目、中化資產重組碳四烷基化項目等。」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江蘇泰特爾特種環氧樹脂、啟恆PMMA、科魯爾丙烯腈二期等近20個產業鏈延伸項目全面開工。
我市還強化以企招引,把招商引資與化解企業風險、盤活資產相結合,推動波鴻軌交與合力車輪、華熙集團與佛斯特生物、東材科技與勝通集團等一批本地企業實現合資合作。
通過一系列的舉措,我市形成了大抓招引、狠抓招引的共識,營造濃厚招商氛圍。全市上下克服疫情困難,主動走出去、請進來,累計外出招商1986批次,接待客商4549批次,舉辦參加各類線上、線下招引活動110餘次,活動頻次明顯增加,招引熱度明顯高漲,項目線索明顯增多。
積極搭建平臺 搶抓發展新機遇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市外出招商、企業來訪暫緩,但「雙招雙引」工作不能按下「暫停鍵」,我市以線上形式,舉辦「選擇山東」雲平臺東營專場線上招商會,向全球集中推介了東營市基本情況、營商環境、產業優勢、特色園區、招商合作項目,搭建形象展示、合作洽談的平臺,吸引了27萬人在線觀看。
「以創新驅動,以平臺制勝。」我市積極搭建「雙招雙引」平臺,創新「網際網路+招商招才」招引方式,著力打造永不落幕的線上招商會,建立高層次重大招商活動合作平臺,舉辦第二屆儒商大會暨青企峰會(東營)、深圳集中簽約儀式、500強連線東營專場、首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東營學子家鄉行、「就選東營」校園招聘、「名校名企直通車」等重大招商招才活動,並正式啟用山東會客廳(青島)東營展廳,設計建設東營城市會客廳,提供「雙招雙引」綜合服務平臺。
此外,我市構建專業化招商支撐體系,全面推行「管委會+專業招商團隊」模式,成立專業招商公司14個,委託社會化招商公司6個,規劃設計園中園、區中園30個,啟動東營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開展園區市場化運營,依託專業運營公司和龍頭企業開展專業招商,全市65.6%的內資和94.1%的外資均落戶省級以上開發區。
優化營商環境 提升服務效能
高質量項目和人才的引入與落地,離不開優質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我市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事關全局發展的戰略位置進行謀劃部署,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實現轉型升級,提升服務效能,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引進的舒朗醫療科技醫療物資生產基地項目,從工商註冊到落地投產僅用了5天時間。過去,類似這樣的項目,企業需要自己把材料提交到市局,再從網上申報,最後由市局進行審批,審核時間漫長而不確定。「以前審核材料費時又費力,甚至跑了好幾次事情依然沒有辦下來,到底耽誤了多少事,實在難以計數。」舒朗醫療科技醫療物資生產基地項目負責人說,「現在營商環境好了,不用東奔西跑了,提交材料、項目審核變得簡單多了。」
當前,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內在因子,已經成為一個地區經濟社會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更是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我市打造專業化服務隊伍,創新建立「2+13+N」服務體系,成立市招商引資服務中心、招才引智服務中心和13個市直部門單位「雙招雙引」服務中心,制定了服務中心統籌管理辦法、市縣聯動對接方案,統籌全市招引隊伍共建、資源共享、項目共商;完善「雙招雙引」項目管理系統,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設立營商環境監測點21個,召開外地駐東營商會「雙招雙引」座談會,研究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建立重點引才企業聯繫服務制度,將服務人才精細化,遴選50家企業盯靠服務;整合線上服務資源,逐步實現人才需求對接、政策推送、服務事項預約的「全程網辦」。
回望「十三五」,我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深化改革、創新思維、創優環境、招才引智,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美好未來被勾畫得越來越清晰。
站在「十三五」即將收官、「十四五」又將開局的節點上,我市將以高水平「雙招雙引」重塑對內對外開放新優勢,統籌抓好穩增長、聚資源、優環境、促創新等各項工作,為東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催生新動能,奮力譜寫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篇章。
(記者 鄭代玉 衣笠瑋)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東營日報社所有,東營網擁有東營日報社所屬《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電子信息網絡發布、出售與轉載權利。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東營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來源: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東營網」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東營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聯繫我們處理。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及時聯繫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