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中國系統的電腦來了,生產線已建成,年產量35萬臺

2020-12-17 中國質量萬裡行

眾所周知,不管是在CPU領域,還是在作業系統領域,國內的技術相對是比較落後的。比如作業系統領域,windows+MacOS佔了95%+的份額,國產系統份額可以忽略。

而在CPU領域,intel+AMD的份額佔到了95%+,國產CPU的份額也基本可以忽略的,所以目前個人消費者使用的電腦,基本上不存在純國產CPU和國產作業系統的組合。

但近日,有一則好消息傳出來,那就是一條國產CPU+國產系統的真正純國產電腦生產線建成,未來預計年出貨15萬臺伺服器、20萬臺PC桌面計算機。

這條生產線就是寶德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在四川的首條信創產線,目前樣機已出來了,使用的是國產CPU,並預裝了統一作業系統UOS。

對於寶德可能有些人會陌生,其實寶德是信創工程首批入圍的八大整機廠商之一,寶德已經構建了包括自強系列伺服器、臺式機、存儲設備、網絡安全產品和雲系統等完整的國產化設備和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寶德是近十年來唯一一家基於飛騰各代處理器產品自主開發主板並打造每一代整機系統的廠商,寶德也是唯一基於申威處理器自主研發主板並推出整機系統的廠商,可以說在純國產電腦的生產上,寶德是非常有發言權的。

同時據資料顯示,寶德的這條生產線,將會產出飛騰、龍芯、申威、鯤鵬、兆芯等五顆「中國芯」的IT設備,同時使用的也會是國產的基於linux修改的國產系統。

也就意味著未來這條線推出的都是真正的純國產電腦,從晶片到系統,都完全是國產的,對於這樣的電腦,不知道你怎麼看?會不會買?

相關焦點

  • 華為純國產電腦來得如此之快:年產量高達60萬臺
    但最起碼華為已經開始付諸行動,根據國內新聞媒體報導,華為在近日舉辦全聯接大會上,突然宣布將會在今年推出全新的商用臺式機,而根據《鳳凰網》報導,華為所推出的商用臺式機將會搭載華為鯤鵬920處理器,並配備8GB DDR4-2666內存、256GB SSD固態硬碟、AMD獨立顯卡,180W電源,而作業系統則預裝了銀河麒麟作業系統,實現了國產自主可控,並且華為還推出了基於鯤鵬920晶片的華為伺服器產品,年產能將高達10萬臺
  • 代號D359項目曝光,最大年產量6萬臺!揭秘一汽奔騰不想說的秘密
    一汽奔騰是中國一汽自主乘用車事業的主戰場,自「新奔騰」品牌發展戰略發布以來,銷量持續走高。日前,網通社從吉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了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D359項目報告,根據報告裡顯示,D359車型是一款燃油車,同時最高年產能為6萬臺。
  • 北鬥晶片都是「中國芯」
    「這張網」的地位不言而喻,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它是繼移動通信、網際網路之後的第三大經濟增長點,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預計2020年產值有望超過4000億元。全球定位精度與GPS相當,局部區域優於GPS和GPS系統比,北鬥表現如何?
  • 全球六成電腦刺繡機用上中國智能芯
    全球六成電腦刺繡機用上中國智能芯 2016-05-13 10:05:32 來源:中國紡織報 高價進口電控設備,再低價出口加工成品,曾是中國電腦刺繡機企業難以承受的傷痛。
  • 21載「心跳」澎湃 奇瑞「中國芯」的進化之路
    21年前的5月18日,奇瑞第一臺發動機點火下線,自主品牌汽車的「中國芯」自此擁有了澎湃心跳。作為「中國芯」的實力代表,奇瑞集團已有累計6款發動機獲選「十佳發動機」。  發動機被視為汽車的「心臟」,也是以奇瑞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品牌造車路上需要第一個攻克的難關。最初,奇瑞斥巨資從國外引進了一條二手發動機生產線。
  • 日本口罩缺貨,中國已馳援1000萬隻!越南:有實力成口罩生產大國
    中國再次馳援日本1千萬隻口罩報導稱,4月25日,日本決定採取措施,加強對惡意囤積口罩並進行高價販賣從而獲得「不正當利益」的經營者進行管理,並在一定條件下出面徵收高價口罩,促使成為生活必需品的口罩在日本國內順利流通;另一方面,日本也已要求夏普和豐田汽車等汽車廠商新增口罩生產業務。不過,跨界生產防疫物資用品也非日本獨有特色。
  •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氧化鋁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生產線
    原標題:我國建成世界最大氧化鋁微擾動平推流晶種分解生產線   日前,據行業人士透露,基於我國具有自主
  • ...第74期:「2020硬核中國芯」獎項揭曉!10家企業入選最具影響力榜單
    其中,重大在建項目計劃中包括:總投資815億元的國家存儲器基地 (一期)項目、和總投資135.7億元的武漢新芯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二期工程;重大前期項目計劃包括總投資50億元的翰博集成電路及半導體顯示核心材料產業園項目等。
  • 100%純國產電腦,年產10萬臺,晶片系統全部自研!
    目前來看,中國最缺乏的技術就是晶片和系統了,儘管很多科技公司具備自研CPU的實力,但晶片設計構架源自ARM,晶片代工也是交付給三星或者臺積電,國內還是沒能引進一臺Euv光刻機技術。再來說說系統,目前國內八成以上的電腦用的是微軟windows系統,大家也是習慣用這款作業系統,可目前也要開始防備了,隨時可能面臨無法使用的風險。
  • 除了中芯國際(00981)內地還有哪些晶圓代工廠?
    其中,華虹七廠已於2019年正式落成並邁入生產運營期,成為中國大陸領先的12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也是大陸第一條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生產線。華虹半導體提供多種1.0微米至65納米技術節點的可定製工藝選擇,是智慧卡及微控制器等多種快速發展的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應用的首選晶圓代工企業之一。目前,公司生產的晶片已被廣泛應用於不同市場,包括電子消費品、通訊、計算機、工業及汽車的各種產品中。
  • 純國產筆記本來了!CPU內存都是中國芯,配國產軍用顯卡,厲害!
    這可能是您能買到最純正的國產中國芯筆記本電腦,長城現已上架 UF717 14 英寸輕薄筆記本,搭載了飛騰 FT-2000/4 處理器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 709 研究所研發的獨顯,售價 8999 元。
  • 【芯裡程】國產光刻機技術發展史話;【芯事記】8月8省10地超550...
    光刻機是大系統、高精尖技術與工程極限高度融合的結晶,被譽為集成電路產業鏈「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儘管我國光刻技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跟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相比,我國光刻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水平仍較落後,差距仍然很大,「受制於人」的困境依然存在。事實上,我國發展光刻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回顧中國半導體設備的發展歷史,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即 「起步早、門類全、發展曲折」。
  • 華為宣布:平板電腦也用麒麟710中國芯!華為MatePad T10正式曝光
    提到平板電腦,除了蘋果的iPad之外,還有一家公司的平板做得不錯——它就是華為。華為近日,又爆出兩款全新的平板電腦!一次新的爆料揭示了即將推出的兩款華為平板電腦的規格。華為MatePpad T10平板電腦是兩者中的較小者,其9.7英寸顯示屏的解析度為1280 x 800像素,像素密度為156ppi。華為MatePpad T10平板電腦採用了八核處理器——Kirin 710A。該平板電腦出廠搭載基於Android 10系統深度定製的EMUI 10.1和華為AppGallery。
  • 玉柴機器2020年第10萬臺通機動力下線暨第1萬臺挖掘機動力順利交付
    【中國路面機械網 現場報導】9月28日,玉柴通機板塊邁上了新的發展高峰。隨著最新一臺配套挖掘機的YCF30發動機從生產線下線,玉柴2020年第10萬臺通機動力暨第1萬臺挖掘機動力順利交付。這標誌著玉柴通機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銷售10萬臺的目標,實現同比增長45%,其中挖掘機動力同比增長35%,在疫情陰霾影響的特殊市場形勢下,成為中國非道路動力行業強勢復甦的重要推動者。
  • 敏芯股份:14載煉就「我的中國芯」
    對於這臺紅外測溫儀來說,最核心的零部件就是由紅外MEMS晶片封裝之後形成的探測器。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紅外MEMS晶片的研發生產企業。事實上,MEMS(微型機電系統)晶片已經悄然滲入各種生活場景。手機裡的矽麥傳感器、橫豎屏感應傳感器、汽車上的壓力傳感器等等,其核心都是MEMS晶片。隨著5G時代到來,MEMS晶片的應用場景還在加速拓展。
  • 中芯南方再獲增資,註冊資本增幅達85.71%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近日,中芯南方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下稱「中芯南方」)工商信息發生變更,註冊資本由此前的35億美元增至65億美元,增幅達85.71%。事實上,此次並非中芯南方首次增資,早在2018年1月30日,中芯南方就曾進行過一輪大規模增資擴股。當時,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一期以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一期分別出資9.465億美元和8億美元,中芯國際全資公司中芯控股出資15.435億美元,將中芯南方的註冊資本由2.1億美元增至35億美元。
  • 捧出「中國芯」共圓北鬥夢——訪中國北鬥導航晶片研發先鋒韓紹偉...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習近平主席宣布,鏗鏘有力的話語聲響徹整個會場。2020年7月31日,莊嚴肅穆的北京人民大會堂,燈光璀璨,氣氛熱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此舉行。韓紹偉:以交通運輸行業為例,北鬥系統廣泛應用於重點運輸過程監控、公路基礎設施安全監控、港口高精度實時定位調度監控等領域。截至目前,中國境內有超過數百萬輛營運車輛、數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幾十個城市的近十萬輛公交車、數千餘座內河導航設施和海上導航設施已應用北鬥系統,建成全球最大的營運車輛動態監管系統,有效提升了監控管理效率和道路運輸安全水平。
  • 探秘山東產鹽基地 海鹽年產量佔中國市場七成以上
    連日來,中新網記者走訪山東壽光、泰安等地,探秘食鹽來源及其生產加工過程,領略數千年來的製鹽文化。   山東是中國產鹽大省,鹽業歷史悠久。5000多年前,鹽宗夙沙氏「煮海為鹽」,開華夏製鹽之先河;齊國宰相管仲「官山海」,創食鹽專營專賣制度延續至今。如今,山東原鹽產能在中國同行業中佔據「三分天下」,海鹽年產量更是超過全國海鹽年產量七成。
  • 中國如何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
    (抗擊新型肺炎)中國如何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 中新社北京2月2日電 題:中國如何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中新社記者 周銳在八千萬「雲監工」在線督戰下,備受期待的「火神山」醫院2日正式完工交付。在一片荒地上,只用短短十天,中國如何建設出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院?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圖為火神山醫院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