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最初因為外貌,曾被勸說不要演戲了,可以放棄這個圈子。
宋丹丹對她說「孩子,你長成這樣,咱長得又不算那麼漂亮,還是別演了,你可以去好好學習。」
關於顏值的問題一直都沒有饒過她。在她的身上,大家似乎對於她的臉比對她的演技更感興趣。
對於「整容」這個問題,楊紫這些年也親自回擊過好幾次。然而,這個話題也並沒有放過她。
▲
「以前我走紅毯是害怕的,因為我說不出來那一年我演了什麼作品,現在我是帶著作品出去的,底氣是不一樣的。」
演員的立足之本毫無疑問就是作品,楊紫也確實有這個資本。
楊紫的每一段哭戲,都極具感染力。小時候《家有兒女》裡「優等生」夏雪,當初的那一段哭戲,讓人跟著一起心疼。
▲
《天乩之白蛇傳說》裡哭到出圈的無實物表演。
《歡樂頌》、《香蜜沉沉燼如霜》、《親愛的,熱愛的》等等,她所有的出圈作品裡都有她演技的高光時刻。她的哭戲,感染力十足,讓人無可挑剔,一秒帶入。
網友對此也是高度認可,在如今評判嚴苛的網友這裡,大多對於她的演技表示服氣。
從小就是童星的楊紫,這幾年憑藉自己的多部熱度作品讓更多人認識了她。而也正是因為童星的光環,讓她在15、16歲的時候,沒有什麼戲可以拍。
處在一種大家都認識她,可是沒有戲可以拍,只能演一些兒童劇,一些「奇怪的」節目的狀態,她說「我說服自己去演了很多爛戲,但是我沒有辦法,那時候沒有選擇」。
直到後來,她遇到了「邱瑩瑩」,一個「拎不清的傻白甜」。可是這對她來說,卻是一種煎熬,這個角色就像是她心裡過不去的坎。但在接受現實以後,楊紫反倒開始為角色進行一些設計,演出了自己的風格。
▲
楊紫對自己有著一定的認知,比起打破舒適圈,她只想擴張舒適圈。不會激進地說,我就是要怎麼樣的突破,但也不會安逸於一直擅長的角色。
在之前的採訪中,楊紫就說道「大環境變了,衡量藝人的標準不一樣了,流量就是頂天。因為沒有流量,沒有商業,就算很想去演一個角色,有時候也沒有用。」
▲
所以她一改之前的青衣路線,演起了更容易被年輕人看到的偶像劇。就算是偶像劇,她都能做到每一部都有不錯的成績。
▲
在她看來,「想紅」沒有什麼問題,而且想紅的原因,也並不是因為想永遠站在這個舞臺上,而是想演更多更好的作品,來證明自己是演員。她也理解了演員都是有野心的,而在這個時代,更需要名氣這塊「敲門磚」。
▲
談起演員的信念感,楊紫覺得敬業不應該被誇獎,而這是職責所在,做到這一點的根源在於「想要演好,敬愛演戲」的信念。被宋丹丹稱是「極其要強,極其有自尊心」的楊紫,儘管認為商業價值也許更為重要,但是她也對自我要求極高,業務方面能力沒得說,在演技方面得到了觀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