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 空間 文化名片…「十三五」青島改善城市品質成績單來了

2021-01-09 青島新聞網

您的瀏覽器暫時無法播放此視頻。

青島新聞網1月8日訊(記者 朱穎)「十三五」期間,青島市圍繞「產業空間拓展、土地集約利用、城市功能完善、市民方便宜居四個目標一個過程完成」要求,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發起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將13個領域、39個責任單位、23個企業商協會系統整合,堅持規劃引領,構築高品質都市空間格局,聚焦「宜居宜業幸福之城、多元融合魅力之城、崇尚藝術創意之城、治理有序文明之城」四大攻堅戰,協同攻堅,高品質都市空間格局日漸完善,一大批公共服務設施相繼啟動建設,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我市成功躋身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和「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加快構建

依據國務院批覆的《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深入實施「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戰略,成為「十三五」期間我市城市建設發展的法定藍圖。編制完成《青島市2050遠景發展戰略》,提出青島未來發展定位。

編制完成《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規劃綱要、《青島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青島市海岸帶及海域空間專項規劃》,深化實施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戰略,籤訂膠東五市國土空間規劃協同合作協議。

高效利用國土資源 守護沃野青山

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統一時點調查,全面摸清全市土地利用現狀和變化情況。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大節約集約用地力度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20條創新措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抗牢糧食安全責任,劃定永農儲備區。完成441處礦山修復治理工作,萊西市九頂莊園入選全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

打造宜業宜居生產生活空間

堅持產城融合,劃定產業區塊控制線,總面積約500平方公裡。出臺《關於加強新型產業規劃用地管理的通知(試行)》給予新型產業項目充分的規劃用地政策支持。持續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

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發起以來,協同各參戰單位,新建改擴建了262所幼兒園、中小學校,推進21個醫療重大項目建設,新建改擴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6處,建設運動健身場地207處、健身步道3000多公裡,建成口袋公園111處、綠道240公裡,立體綠化218處。

彰顯城市風貌打造「文化名片」

編制完成《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1-2020年)》、《青島市城市風貌保護規劃》、《青島萬國建築博覽區規劃》、《中山路及周邊區域保護與更新規劃》,全力推動歷史城區復興。啟動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編制完成《膠濟鐵路沿線工業文化遺存保護與利用規劃》,促進工業遺存活化利用。

設計融入生活激發城市活力

完成全國第一批城市設計試點工作,編制完成《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開展重點區域城市設計。成功舉辦「2017青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雕塑邀請展」「德國奧地利瑞士當代雕塑藝術展」「義大利當代藝術展」等40餘次公共空間藝術展覽活動。探索落實30處城市空間微更新試點示範項目,營造了共同設計、共建家園的社會氛圍。

面向「十四五」,城市品質還有短板和弱項。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焦聚力青島「六個率先走在前列」,加壓奮進、攻堅克難、狠抓落實,全力改善提升城市品質,積極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

答記者問

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我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過程中如何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構築高品質都市空間平臺?

回答: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

本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一優三高(即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水平治理),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動形成綠色發展的生產生活方式。

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樹立底線思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保護好以膠州灣、嶗山等為核心的山海島灣自然地理格局和膠萊平原糧食主產區,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科學布局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和城鎮空間,提升生態服務功能,保障糧食安全,引導城鎮集約適度。

堅持高質量發展。尊重順應城市空間發展規律,實施聚灣強心戰略,提升環膠州灣地區發展密度和濃度,打造內生活力的環灣都市區,帶動全域統籌發展,構築「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開放型」國際化大都市空間布局,搭建高質量發展空間平臺。聚焦國家和區域戰略落實,優化資源要素配置,以更高標準、更高水平、更高質量規劃建設上合示範區、自貿區、臨空經濟區、藍色矽谷等戰略承載區,打造城市發展重要增長極和連結全球的重要功能節點。

堅持高品質生活。樹立人民城市為人民的主旨思想,回應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按照以人為本、適度超前、分級配置的原則,以通勤空間尺度和設施服務半徑為參照,構建都市生活圈、地區生活圈和社區生活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國際化、高端化的消費休閒設施,加大人才公寓、安居住房和低成本創新創業空間的供給,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打造宜業宜居宜遊之城。

堅持高水平治理。深入實施城市更新,促進市南中山路、市北老港區、李滄樓山後等舊城區、舊工業區的更新提質,傳承歷史文脈、織補城市肌理、完善服務設施、改善環境品質、植入新興業態,有效治理大城市病,實現產業空間拓展、土地集約利用、城市功能完善、市民方便宜居。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系統治理,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後備耕地整理,加強海灣灘涂、河流山體的生態修復,打造山海林田生命共同體,構築美麗國土空間。

相關焦點

  • 發現青島之美,鳳凰網青島舉辦媒體資源推介會
    2020年,是中國迎來全面邁向小康、「十三五」收官的決戰之年,時代賦予位於黃海之濱的青島「以實則治、以新則成」的職責與使命,伴隨城市十五個攻勢的待勢乘時,鳳凰網在青島與城市並肩,見證城市革新,履行國際化媒體的新擔當。2020鳳飛翱翔,依託全媒體平臺優勢,鳳凰網深耕青島,攜最新的行業產品矩陣,將為城市精英人群提供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視頻跨平臺整合無縫連結的新媒體優質內容。
  • 「十三五」之「現代舞」:新發展理念下的成績單
    (十三五回眸)「十三五」之「現代舞」:新發展理念下的成績單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十三五」之「現代舞」:新發展理念下的成績單作者 劉亮5年前,當膾炙人口的MV《十三五之歌》拉開中國新的五年發展建設之際,「創新、
  • 廣州地標名片:讓高質量文化設施,滲入城市的肌理
    「珠江三塔」就是那個時代外國人了解廣州最直觀的「文化地標」,是廣州向世界介紹自己的名片。 時代不斷變化,城市的文化名片也出了一版又一版。到了今天,我們能在廣州的「城市客廳」花城廣場上,看到廣州大劇院等四大文化場館;能在珠江航船上,看到廣州塔、琶洲會展中;還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看到多種多樣的藝術空間、文博場館、市民廣場和街心公園。
  • 活力市北丨「青年經濟」遇見「夜經濟」,打造青島時尚生活新名片
    在彰顯青島城市氣質與特色的同時,建成一個內容健康、服務規範,綠色安全,市民消費得起並願意消費的特色街區。臺柳路1907音樂街的誕生起源於文化基礎,創新於與時俱進的新概念。 在臺柳路1907音樂街初期建設期間,創新資源片區管委會成立專班,跟隨夜間經濟考察團從青島啟程,趕赴成都、重慶等夜經濟繁榮的城市進行實地觀摩。根據考察的所見所聞當即討論總結出「19+n」的街區打造思路。
  • 高品質公共空間擦亮城市名片——城市品質提升三周年觀察系列報導...
    即日起,本報將以系列報導形式,從公共空間、交通出行、人居生活、民生配套、城市管理、細節體驗六大方面展現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帶來的變化,看江門如何一步步向天藍、地綠、水淨、城美的「品質之城」邁進。□江門日報記者 梁佳欣下沙水上人家公園一期工程、江門河北岸景觀提質工程(良化大道至江門橋段)、天沙河碧道啟動段、江門河北岸碧道啟動段……新年來臨,城區的多個品質提升項目也陸續完工,向市民揭開「神秘面紗」,扮靚品質江門。過去3年,一項項品質提升工程如同多彩的畫筆,擘畫出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高品質城市公共空間格局。
  • 順德陳村:掀城市品質「革命」,做佛山文化「客廳」
    當城市呼喚品質升級成為一種共識,在廣佛極點核心區、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的極核內,順德陳村正轟轟烈烈掀起新一輪城市品質「革命」。日前,選址於東平水道與潭洲水道交匯的陳村登洲半島、被稱作是佛山未來文化地標——佛山市文化中心(暫命名)的多個設計方案向社會公布並進行投票,陳村作為未來「佛山文化客廳」的形象躍然而出。
  • 從城市軌道交通,解開「獨角獸」城市崛起的青島密碼
    而新機遇下催生出的「獨角獸」,或許不再局限於某家企業,而是一座城市。12月24日,隨著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的開通試運營,5年突破240公裡總裡程,青島用這樣一份軌道交通運營成績單躋身「中國內地城市地鐵運營裡程排行榜」十強,在改寫中國內地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歷史的同時,展現出新風口下,一座「獨角獸」城市的發展成色。
  • 【「十三五」成就巡禮】內外兼修 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
    【「十三五」成就巡禮】內外兼修 打造文旅融合新名片 2020-12-23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青島全市生產總值提前一年實現翻番
    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五年來,青島緊扣高質量發展,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不斷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城市能級蓄勢躍升。經濟實力實現跨越發展。「十三五」前四年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2019年達到1.17萬億元,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
  • 「十三五」成就巡禮|威海「三農」成績單來了
    12月22日上午9:00,市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第五場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兩新工委書記孫玉建,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學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李志傑,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支部書記牛樹恩,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市畜牧業發展中心主任張輝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威海市鄉村振興工作情況
  • 青島啤酒:賽道升級 交出「高質量增長」成績單
    商業環境的變化會重構商業格局,為那些願意自我反思並銳意變革的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家有著厚重底層文化、歷經百年考驗的企業,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中,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並有效駕馭,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2020年3月29日,青島正值春花含苞待放的時節。
  • 北京上市文化企業佔全國三成
    「十三五」成績單  北京上市文化企業佔全國三成  城市文化新地標不斷湧現  在空中庭院遠眺CBD,到木木美術館看一場展覽,逛文創市集感受國潮風……有著600年歷史的隆福寺從沉睡中甦醒,成為北京近兩年來最具人氣的文化園區。未來,著名的長虹影院將變身飛行影院,故宮將在這裡打造數字文化體驗館,英國V&A博物館、設計博物館等國際知名博物館也將把創意空間在此落地。
  • 告別摩天大樓崇拜後什麼才是城市的名片
    住建部和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的通知》,明確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築,新建100米以上建築應充分論證、集中布局,與城市規模、空間尺度相適宜。
  • [「奮進十三五」·儋州這五年——文化旅遊篇]融合發展聚新力 ...
    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和特色傳統文化魅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省內外遊客前來旅遊觀光、投資置業。「十三五」期間,儋州緊緊圍繞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目標,深入推進「旅遊+」融合發展戰略,在加大力度推進和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遊產業內涵、檔次的同時,還充分利用多種資源、文化和特色品牌等優勢,通過舉行大型文化活動、節慶活動、旅遊活動、消費活動等系列活動,來進一步提升儋州旅遊的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積極打造儋州的旅遊獨特魅力和品牌吸引力,逐步使旅遊產業實現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 傳統城市名片型景點比「網紅打卡地」更吃香!黃金周首日青島迎客來
    10月1日,青島各大景點、賓館和文化場所並未出現遊客激增的現象,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態勢,全市文化和旅遊市場總體運行安全、平穩、有序。遊客青睞「城市名片」要說青島旅遊的第一站,擁有「飛閣回瀾」靈動景致的棧橋,總是能贏得眾人的青睞。1日上午8點多,棧橋已有不少遊客,堪稱「升溫」最快景區。
  • 拱墅翻開「十三五」新篇章 八大區塊化繭成蝶
    將來,圍繞著服務保障G20峰會這個圓心,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人們將看到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創新動力進一步增強、城市功能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的全新拱墅。「6+2」主導產業升級 產業全面邁向高端去年,運河財富小鎮熱鬧非凡。
  • 青島上榜首批文旅消費示範城市
    這是青島人的尋常一天,這座城市居民年度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達到了2904元。當夜晚的酒吧街閃爍霓虹,街頭藝人吉他裡的飄出的音符正隨著歡樂的人群擺動,在整個城市被節日氛圍裝點的歲末,青島的名片夾裡多了一張國家名片: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近日,文旅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公布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 青島獲評「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由瞭望東方周刊牽頭成立中國幸福城市實驗室,推出《基於大數據的城市幸福感指標體系》,包括就業指數、居民收入指數、生活品質指數、生態環境指數、城市吸引力指數、公共安全指數、教育指數、交通指數、醫療健康指數9個一級指標及上百個二級細分指標。活動不斷完善包括問卷調查、大數據採集挖掘等調查手段,公信力持續增強,累計超過10億人次參與調查,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城市調查推選活動。
  • @青島人 這場免費展覽讓你與義大利當代藝術"零距離"
    青島新聞網12月7日訊(記者 李倍)今天下午,「兩種文化一個空間——第二屆義大利當代藝術展」新聞發布會在青島舉行,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姜德志、青島市公共空間藝術促進中心主任蔡普增和中國雕塑院青島分院副院長葉東煒出席此次發布會。
  • 如椽巨筆書新卷——「十三五」期間晉中市城市建設綜述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晉中的總體思路,站位「不是省會的省會」,聚力百億城建重點工程,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質,繪就城市新藍圖,開闢發展新境界。2016年以來,我市緊盯路網建設,拉大城市骨架,擴容發展規模,累計投資248億元實施了63個出行暢通項目,新建及改擴建道路367.5公裡,建設各類節點橋梁59座,人行天橋38座,隨著一大批道路項目的完工,市城區道路通行能力明顯改善,形成內外兩環閉合連通、高效循環,不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增強了城市發展潛力。觀一隅而知全局,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