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高如琴:望天下和平 天下人都能安居樂業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京12月8日電 題:(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高如琴:望天下和平 天下人都能安居樂業

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

「我有個心願,就是希望天下和平,天下人都有個安居樂業的環境,不再受到外來侵擾。希望年輕人能平平安安地生活。」1934年出生、年逾八旬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高如琴日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日前,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高如琴講述了她們家在南京大屠殺浩劫中的遭遇。 泱波 攝

清明家祭、和平集會、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網上點燭……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老人總是堅持參加各種活動,為傳遞歷史真相出力。

2020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1937年冬,高如琴還是幼童,她的一家人遭到日本兵開槍掃射,其中外婆中彈身亡,母親身負重傷。

據老人回憶,當時她的外婆家住在中華門內塘坊廊39號(當時的地址)。日軍進城時,父母帶著她和她的哥哥、姐姐搬到外婆家。有一天,全家人看到三四個日本兵從隔壁人家進出,便趕緊從後門河邊逃跑。後門正對著秦淮河。

日前,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高如琴講述了她們家在南京大屠殺浩劫中的遭遇。 泱波 攝

「母親、外婆攙著我的手,我們在前面走。隔壁突然闖出幾個日本兵,扛著槍,看到我們就開槍。母親先中彈了,子彈穿透了她的大腿。這時又響起了更多槍響,外婆胸口被打中,只聽她『唉喲』喊了一聲,就倒下去了。隨後日本兵揚長而去。」老人向記者回憶。

後來,高如琴的家人把外婆的遺體安葬。他們不敢多留,第二天就趕到上海路的難民所。寒冬臘月,他們睡在難民所的樓板上。後來回家後,家人們看到,幾間大瓦房也被付之一炬。

「日軍進南京城以後,殺人放火,強姦婦女,無惡不作。對這段歷史,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高如琴說。

日本友人到她家訪問,要把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親歷寫成書,老人便詳細講述起這段痛苦過往。「他們是友好的人。」高如琴說,「現在身體不如過去了,(對各種事項的參與)我會力所能及。」

老人對記者說:「我的兒子就是我的接班人。以後我不在了,就由他來代替我,把這段歷史繼續講下去。」(完)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高如琴:願世間和平 世人安居樂業
    ,她有個心願:希望天下和平,天下人都有個安居樂業的環境,希望年輕人能平平安安地生活。  【同期】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高如琴  我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我叫高如琴,今年87歲,日軍侵略南京城的時候,是大肆殺戮,強姦婦女,無惡不作。  【解說】2020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1937年冬,高如琴還是幼童。當時她的外婆家住在中華門內塘坊廊39號。侵華日軍進城時,父母帶著她和哥哥、姐姐搬到外婆家。
  • 歷史不容遺忘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含淚講述親身經歷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來臨前夕,6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謝桂英、蔣樹珍、高如琴、熊淑蘭、路洪才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講述他們的苦難回憶,共同發出和平之願。 已經96歲高齡的謝桂英老人耳聰目明,說話中氣十足。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她的父親被日軍殺害,家裡房子也全部被燒毀。
  • 【海報】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傳承記憶 祈願和平
    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也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們憶往昔,血與淚的歷史仍歷歷在目;看今朝,希望天下和平、沒有戰爭。回憶,是為了更好地前行。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要活著,就要把這段歷史一直講下去
    「金陵古城城門大,裡城外城甲天下。裡十三,外十八,一道門閂外面插……」古城門,南京城最堅實的壁壘。守護著南京城的六丈高牆沒能在1937年12月抵擋住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華門、江東門、漢中門、挹江門……斷壁殘垣,屍橫遍野,短短六周30萬同胞遇難。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熊淑蘭:希望子孫都能幸福生活下去
    【解說】第七次國家公祭日到來前夕,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熊淑蘭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都不要忘記苦難的歷史,要化悲痛為力量,祈願世代子孫都能幸福生活下去。【解說】雖然年事已高,熊淑蘭老人的頭腦清晰,身體健朗,性格爽朗,說話的時候鏗鏘有力。
  • 2020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百人群像實錄
    新華社照片,南京,2020年12月12日  2020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百人群像實錄  第一排從左至右:孫富祥(已故)、管光鏡(已故)、祝四孜(已故)、劉庭玉(已故)、陳玉蘭(已故)、馬秀英(98蔣樹珍(91歲)、仇秀英(已故)、徐德明(90歲)、劉貴祥(90歲);  第八排從左至右:馬承年(已故)、王翠英(已故)、姚秀英(已故)、王津(89歲)、熊淑蘭(89歲)、劉素珍(89歲)、潘巧英(89歲)、郭秀蘭(88歲)、祝再強(88歲)、陳德壽(88歲);  第九排從左至右:王子華(88歲)、程福保(87歲)、伍秀英(87歲)、路洪才(87歲)、阮秀英(87歲)、高如琴
  • 南京大屠殺12名倖存者口述檔案中英文全球首發
    南京市民代表鳳永剛宣讀了《南京和平宣言》:「我們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只有正視歷史才能開創未來;要維護戰後和平秩序和勝利成果,只有和平相處才能和諧發展。」當天,南京市民還分別在普德寺、北極閣、燕子磯、中山碼頭、五臺山、草鞋峽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所在地設立分會場,舉行悼念活動。
  • 南京舉行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 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
    11月25日,南京正式啟動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據統計,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去年以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啟動了倖存者二代普查工作,並吸納他們參與志願服務。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艾義英的兒子黃興華表示,作為倖存者後代,參加家祭既是為了悼念親人和同胞,傳承祖輩受害的歷史記憶,更是為了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與堅守。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熊淑蘭:對過去要化悲痛為力量 希望世代子孫都...
    中新網南京12月10日電題:(從「九十後」到「九零後」和平之聲歷久彌堅)熊淑蘭:對過去要化悲痛為力量希望世代子孫都幸福下去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現在日子多好啊,真是好得不得了。你看,家家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住的是樓房,看的是彩電,聽的是行動電話,活得是真開心。面對過去要化悲痛為力量。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凝聚和平向上的力量
    今天(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上午十點,跌宕悽厲的警報聲再次響徹南京城的上空,83年,硝煙早已散去,記憶未曾遠走,和平之聲愈加響亮。公祭儀式以國之名義,祭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更凝聚和平向上的力量。
  • 今天,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照片牆的燈又熄了三盞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今天9時30分在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照片牆前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工作人員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金茂芝、胡信佳、朱惟平三位老人舉行熄燈儀式朱惟平於2019年11月16日去世終年91歲胡信佳於2019年12月4日去世終年95歲金茂芝於2019年12月5日去世終年91歲截至目前登記在冊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有77名三位老人的家屬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了老人生前使用的物品
  • 南京舉行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 倖存者僅剩73人
    新華社南京11月25日電(記者蔣芳)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到來前夕,歷史見證者正在凋零。25日,南京正式啟動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據統計,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初冬,飄著細雨。
  • 永不消逝的南京記憶:走過至暗時刻,他們仍在守護和平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悍然侵佔南京,   燒殺、搶劫、強姦,   千年古都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南京市內簡直成了火海,到處都發生了火災。」   屠戮,持續了整整六周,   每隔12秒,就有一條生命消失,   「從鄉下回城的路上一片狼藉,死屍在街上堆成了山。」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蔣樹珍:穿越戰火的「女孩」祈禱和平永存
    (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蔣樹珍:穿越戰火的「女孩」祈禱和平永存  中新網南京12月7日電(記者 申冉)「83年前的冬天,我們進了城門,天上飄著雪,地上到處都是屍體。」九十多歲的蔣樹珍,依然記得1937年自己8歲時的那個冬天。
  • 90後看南京大屠殺:自己何嘗不是「和平時期的笨蛋」
    日本女教師松岡環因為日本教材裡缺了南京大屠殺,自費來紀念館參觀。在這裡看到的「另一場」戰爭,促使她採訪大屠殺的倖存者和施暴者。  通過一本《第十六師團第三十三步兵連隊第一機關槍中隊戰記》,她挨個給上面的日本士兵打電話,只要對方還健在,她即刻動身前去採訪。  「你不是日本人!」 「南京大屠殺根本不存在!」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
    泱波 攝(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劫後重生的她和日本教師有段暖心情誼中新網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申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松岡環老師給我們寄了一批口罩,給我的那包上還仔細寫上了我的名字。」
  • 他們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日本還想否認罪行嗎?
    當天凌晨,南京淪陷了,日軍衝入城裡,開始了長達40多天的「南京大屠殺」,南京城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日軍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大屠殺,其首領任由士兵們胡作非為。喪心病狂的日軍竟然舉行殺人比賽,看誰殺害的中國人多。本來國際上規定不得虐待或者屠殺俘虜,但日寇將這些規定拋之腦後,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殺害中國士兵。
  • 匯聚傳向世界的「和平之聲」
    全社會聯動,開展和平教育、和平活動、和平研究「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祖國昌盛、世界和平」「凝聚愛國熱情、投身復興偉業!」……連日來,在雞鳴寺站、金馬路站、雲錦路站、崗子村站等地鐵站點,都設立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和平許願牆,市民紛紛駐足留言,留下自己的和平心願。
  • 倖存者親眼目睹南京大屠殺 常夢到刺刀向她捅來
    在這位南京大屠殺親歷者看來,那段無數次講起的往事,已不再是痛苦、害怕或者怨恨,現在的她,寧願做一個歷史的記錄者和傳播者。「我們兄弟姐妹五人都躲過了大屠殺,卻沒跑過時間。」李慧如說,她是兄弟姐妹中唯一一位還活著的,她不希望這段歷史被湮沒。
  • 南京舉行「升國旗、撞響和平大鐘」儀式 祈願和平
    【解說】8月15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迎來建館35周年,當天上午8點鐘,紀念館在公祭廣場上舉行「升國旗、撞響和平大鐘」儀式。 【同期】現場 【解說】隨後,南京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代表依次撞響和平大鐘,祈願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