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凝聚和平向上的力量

2020-12-22 荔枝新聞

今天(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上午十點,跌宕悽厲的警報聲再次響徹南京城的上空,83年,硝煙早已散去,記憶未曾遠走,和平之聲愈加響亮。公祭儀式以國之名義,祭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更凝聚和平向上的力量。

集會廣場現場布置格外莊嚴肅穆,廣場西側巨大的「災難牆」上,灰黑的底色映襯著「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14個白色大字。約三千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靜靜肅立。紀念館中央旗杆,降半旗最高規格向遇難者致哀。

現場,夏淑琴、艾義英、劉民生等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坐在前排中間。這是一群已經需要攙扶而立的老人,但在為歷史作證時,他們展現出令人欽佩的勇氣與堅強。

悽厲的警報聲仿佛把老人們又拉回了83年前苦難慘痛的記憶,歷史見證者正在凋零。目前,登記在冊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僅剩73人。93歲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告訴記者,他不會停止講述,「和平的意義是全人類都不會遭受苦難,都不會遭受像我們的童年那樣非常苦難悽涼的生活。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我們是愛好和平的,銘記歷史的目的就是珍愛和平。」

倖存者們日漸年邁,卻也有越來越多的倖存者後代走向前臺。倖存者後代們從父輩「雖傷痛卻堅韌」的品格中汲取祈願和平的力量,他們有的赴日本講述歷史真相,有的加入志願團隊,為歷史證言,為和平發聲。

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國際友人無法來到儀式現場。當年留在南京庇護、幫助過南京人民的國際友人約翰·馬吉的孫子克裡斯·馬吉,向紀念館發來視頻表達對於歷史的銘記和對和平的期盼,「我的祖父竭盡所能幫助他人,他當年來到飽受戰爭摧殘的南京開展人道救援活動,傾盡全力去幫助南京人民。我希望全球所有人民都會被我祖父的事跡所感動,並去做一些人生中值得紀念的事情。現在全球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人類有機會群策群力戰勝危機。」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現場,83名南京青少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南京市第一中學高一學生郭慶就在其中。雖然經歷了反覆練習,但真正站在儀式現場,郭慶體會到的是不忘屈辱、守護和平的信念與力量,「誦詞分為過去、轉折和現在以及未來這幾個部分。歷史它是沉重的,我們要從中學習,和平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作為當代的中國青年,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為這一時代主題努力奮鬥。」

簡樸的儀式承載著豐厚的內涵,讓哀思、崇敬在人們心頭湧起,提醒人們一代一代把記憶傳承下去。

6名社會各界代表撞響「和平大鐘」。他們中就有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全國重症醫學專家邱海波,「今年作為敲鐘人,這幾聲鐘聲我覺得是給世人的,同時也是給我們自己的。大家聽到的是鐘聲,但是更多的是我們內心的聲音。這樣的一個儀式會更多地讓醫務人員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這份責任。」

當和平鐘被撞響,三千羽和平鴿騰空而起。悼念逝者,以國之名。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對那段災難歷史的深刻反思,正成為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化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張倩 顧倩穎 索浩陽 編輯/國正)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並講話。這是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現場國旗下半旗。3000餘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肅立。
  • 請聽,2020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這些聲音
    交匯點訊 南京全城拉響防空警報,和平大鐘撞響,和平鴿展翅高飛……12月13日上午,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國家公祭儀式現場,國旗下半旗。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歌唱畢,全場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南京市全城拉響防空警報,汽車停駛鳴笛,行人就地默哀。默哀畢,在解放軍軍樂團演奏的《國家公祭獻曲》旋律中,解放軍儀仗大隊16名禮兵將8個花圈敬獻於公祭臺上。83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6名社會各界代表撞響「和平大鐘」。
  • 國家公祭日 「世界和平法會」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中新網
    國家公祭日「世界和平法會」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1/6) "← →"翻頁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將於13日在南京舉行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深切表達全市人民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哀悼,2020年12月13日上午10時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
  • 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關事項的...
    網頁截圖 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關事項的通告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深切表達全市人民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哀悼,2020年12月13日上午10時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
  • 南京市政府發布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關事項的通告
    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關事項的通告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悼念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深切表達全市人民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哀悼,2020年12月13日上午10時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公祭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83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震驚中外,30萬無辜同胞慘遭日軍殺戮。2014年,國家決定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家的名義舉行公祭活動和相關紀念活動。本次活動由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瀋陽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瀋陽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承辦。按照疫情常態化防疫工作要求,本次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 南京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祭奠大屠殺30萬冤魂
    中新網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朱曉穎 盛捷)12月13日,十時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專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聚集了倖存者及遺屬、部隊官兵、學校學生、國際友好人士等各界人士。初冬晨曦中,人們裹著厚重的素色衣裝,披著白色雨衣,佩戴白色胸花,為反戰與和平的集會而來。舉行公祭儀式所在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南京老城南的水西門大街418號,是江東門「萬人坑」遺址。
  • 漫評:在國家公祭中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又到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日。  83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在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30萬同胞慘遭殺戮。83年過去了,中華門城牆上密集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萬人坑」的累累白骨尚在,但再多的文字也難以真正記錄大屠殺發生時的悲慘與殘酷。  歲月的距離隔不斷國人的悲憤,我們把歷史記取。
  • 一張張照片講述著滔天罪行 北京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在北京,今天(13日)上午,不少人冒著寒風,來到位於北京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上午10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人們為死難同胞默哀,敬獻鮮花,參觀展覽,表達對在南京大屠殺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遇難同胞和英烈的深切哀悼和緬懷。展覽通過一張張照片,講述了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對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犯下的滔天罪行。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被遺忘的屠殺---二次凌辱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殺戮的中國同胞,牢記歷史,維護和平,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4年2月27日通過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匯聚傳向世界的「和平之聲」——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
    ——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際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4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首次舉行;2015年,《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2017年,南京成為全球第169座、中國唯一一座國際和平城市;今年,南京和平論壇在南京舉行。這些年,南京各方一起出力,多層次、多維度、多領域開展和平教育、和平活動、和平研究,向世界展示南京「國際和平城市」形象,傳播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平發展理念。
  •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舉行國家公祭日同步悼念儀式
    新華網廣州12月13日電(朱皓)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也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10點,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在紀念館前廣場與全國20家紀念館異地聯動,同步舉行國家公祭日悼念儀式。
  • 哀悼南京30萬冤魂 國家第三次公祭死難同胞
    圖:12日,在第三個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抗戰老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家屬等來到南京光華門遺址公園獻上悼念菊花/新華社  大公網12月13日訊 (記者陳旻、賀鵬飛)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
  • 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中日兩國僧侶同步舉行「世界和平法會」
    交匯點訊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下午3點,中國60多名僧侶及信眾聚集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前舉行「世界和平法會」。 法會現場莊嚴、肅穆,僧侶誦經禱告、敬香獻花,共同告慰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警示後人以史為鑑,珍愛和平。
  •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叢臺學子緬懷歷史砥礪前行
    長城網訊(記者 霍文龍 韓曉寒 通訊員 趙豔華 劉犇)「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83年過去了,那段歷史不能忘!不敢忘!......」曙光小學學生親手疊千紙鶴緬懷歷史。
  • 中日兩國僧侶同步舉行世界和平法會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2020年12月13日下午3點,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際,中國60多名僧侶及信眾聚集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前舉行「世界和平法會」。棲霞寺住持隆相法師,江蘇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雞鳴寺住持蓮華法師,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毗盧寺住持傳義法師,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靈谷寺住持傳靜法師,江蘇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佛頂寺住持曙光法師,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惠濟寺住持朗明法師,南京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瓦官寺住持淨全法師等共同主法、誦經禱告、超度亡靈、祈願和平
  • 捐資鑄造和平大鐘!他用畢生心血捍衛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
    每年國家公祭儀式上  旅日華僑林伯耀是今年的「撞鐘人」之一,四十年間,他把捍衛南京大屠殺歷史作為使命,負重前行,一路傳播著真相。公祭儀式上撞響的和平之鐘,就是他和其他13位旅日華僑捐資鑄造的。  【他用畢生心血捍衛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  年近八旬的林伯耀,是生長在日本的旅日華僑,他用畢生之力捍衛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是第一個提出在南京建立紀念館的人,也是最早呼籲舉行悼念活動的人之一。
  • 緬懷遇難同胞,傳遞和平祈願——「國家公祭日」南京開展群眾性紀念...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國家公祭日前夜,在南京的7個地標,7位來自社會各界的領讀者和大學生們一起進行了一場誦讀接力。「空氣一天比一天緊張,事態一天比一天嚴重,12月13日的早晨,我們的南京被敵人佔領了……」12日晚上6點,誦讀活動以「金陵城殤」篇章為序幕,以「圓夢中華」篇章為結尾,地點選在中華門。誦讀內容包括當年見證者日記、親歷者口述、詩作、新聞報導等,以此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 12月13日是什麼日子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江蘇活動一覽
    中新社南京12月7日電 2020年12月13日是中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新社記者7日從江蘇省有關部門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知,在公祭日前,江蘇組織開展了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的多項主題教育活動。  11月22日,民眾重走南京「安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