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聽,2020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這些聲音

2020-12-24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南京全城拉響防空警報,和平大鐘撞響,和平鴿展翅高飛……12月13日上午,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國家公祭儀式現場,國旗下半旗。3000餘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肅立。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歌唱畢,全場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南京市全城拉響防空警報,汽車停駛鳴笛,行人就地默哀。默哀畢,在解放軍軍樂團演奏的《國家公祭獻曲》旋律中,解放軍儀仗大隊16名禮兵將8個花圈敬獻於公祭臺上。83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6名社會各界代表撞響「和平大鐘」。伴隨著3聲深沉的鐘聲,3000隻和平鴿展翅高飛,寄託著對死難者的無盡哀思和對世界和平的嚮往堅守。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祭儀式多了醫護元素,作為6名撞響「和平大鐘」的醫護代表之一,抗疫英雄邱海波說:「在撞響鐘聲的同時也撞響了內心深處的聲音,醫務人員對於生命、死亡,對於人道主義的看法比常人更深刻,對於那段歷史的感受也更深切。這次參加公祭儀式不僅體會到了和平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可貴,也更加體會到作為醫務人員在和平環境下守好生命防線的重要性。鐘聲敲給世人,也是敲給自己。」

  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全國最美退役軍人吳惠芳對記者說:「銘記歷史、不忘過去,只有強大才能贏得和平,只有發展才能換來幸福。我們要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加油幹,率先實現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今年18歲的韓寧通是南師附中高三學生,他在現場敲響和平大鐘。他說,這次撞鐘也是他的成年禮,「在祭奠遇難同胞的時候也深刻感受到當今幸福生活的來自不易,歷史讓我看到生命的脆弱和堅強。作為青年學子,我們要銘記這段歷史,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擔當起青年責任,堅定理想,在奮鬥中實現青春最靚麗的樣子。」

  朗誦《和平宣言》的83位中學生來自南京一中。其中高一(10)班劉弈軒和高一(11)班朱星宇的親人1937年12月在南京遇難。2005年出生的劉弈軒從小就聽爺爺和爸爸講述太爺爺的故事,參加朗誦活動加深了他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我的祖祖輩輩都是南京人。作為南京人的孩子,對日軍在南京製造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感到悲憤;對被日軍殺害的30萬同胞,感到心痛;我心裡有一份愛國情結,我生在和平年代,要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生活。」朱星宇談到,公祭儀式現場聽到解放軍演奏《國家公祭獻曲》,儀仗隊抬出公祭花圈,看到鋪滿級配石的廣場,感覺有一種凝聚力。想到那些歷史畫面,祖輩的經歷,想到國家遭受的苦難,就覺得我們後輩有責任把這段記憶傳承下去。和平來之不易。

  來參加公祭儀式的落合純子是南京曉莊學院外國語學院日籍老師。她告訴記者,六年前她剛到南京來時就參觀了紀念館,當時心裡受到很大衝擊,後來特意購買了書籍了解那段歷史。現在她已在南京生活六年,處處感到和平的可貴。在教學中她很注重向學生講述和平的可貴和中日交流的重要,希望兩國的孩子們能有更多的交流,更多地維護和平。她說,南京這座城市很包容,希望更多日本人能了來南京看看,了解那段歷史。

  交匯點記者 付巖巖

  視頻 餘勤雍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並講話。這是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現場國旗下半旗。3000餘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肅立。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將於13日在南京舉行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深切表達全市人民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哀悼,2020年12月13日上午10時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
  • 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關事項的...
    網頁截圖 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關事項的通告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深切表達全市人民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哀悼,2020年12月13日上午10時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凝聚和平向上的力量
    今天(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上午十點,跌宕悽厲的警報聲再次響徹南京城的上空,83年,硝煙早已散去,記憶未曾遠走,和平之聲愈加響亮。公祭儀式以國之名義,祭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更凝聚和平向上的力量。
  • 南京市政府發布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關事項的通告
    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關事項的通告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了悼念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深切表達全市人民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的哀悼,2020年12月13日上午10時將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活動。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公祭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83年前,南京大屠殺慘案震驚中外,30萬無辜同胞慘遭日軍殺戮。2014年,國家決定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家的名義舉行公祭活動和相關紀念活動。本次活動由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瀋陽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瀋陽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承辦。按照疫情常態化防疫工作要求,本次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 南京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祭奠大屠殺30萬冤魂
    中新網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朱曉穎 盛捷)12月13日,十時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專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聚集了倖存者及遺屬、部隊官兵、學校學生、國際友好人士等各界人士。初冬晨曦中,人們裹著厚重的素色衣裝,披著白色雨衣,佩戴白色胸花,為反戰與和平的集會而來。舉行公祭儀式所在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南京老城南的水西門大街418號,是江東門「萬人坑」遺址。
  • 國家公祭日 「世界和平法會」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中新網
    國家公祭日「世界和平法會」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1/6) "← →"翻頁
  • 國家公祭日|12.13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被遺忘的屠殺---二次凌辱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殺戮的中國同胞,牢記歷史,維護和平,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4年2月27日通過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一張張照片講述著滔天罪行 北京舉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在北京,今天(13日)上午,不少人冒著寒風,來到位於北京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上午10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人們為死難同胞默哀,敬獻鮮花,參觀展覽,表達對在南京大屠殺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遇難同胞和英烈的深切哀悼和緬懷。展覽通過一張張照片,講述了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對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犯下的滔天罪行。
  •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舉行國家公祭日同步悼念儀式
    新華網廣州12月13日電(朱皓)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也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10點,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在紀念館前廣場與全國20家紀念館異地聯動,同步舉行國家公祭日悼念儀式。
  • 哀悼南京30萬冤魂 國家第三次公祭死難同胞
    圖:12日,在第三個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抗戰老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家屬等來到南京光華門遺址公園獻上悼念菊花/新華社  大公網12月13日訊 (記者陳旻、賀鵬飛)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
  • 國家公祭日 各界人士公祭抗日航空烈士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新聞專欄 > 2020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國家公祭日 各界人士公祭抗日航空烈士
  • 匯聚傳向世界的「和平之聲」——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
    ——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際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4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首次舉行;2015年,《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2017年,南京成為全球第169座、中國唯一一座國際和平城市;今年,南京和平論壇在南京舉行。這些年,南京各方一起出力,多層次、多維度、多領域開展和平教育、和平活動、和平研究,向世界展示南京「國際和平城市」形象,傳播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平發展理念。
  • 他用畢生心血捍衛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
    每年國家公祭儀式上  旅日華僑林伯耀是今年的「撞鐘人」之一,四十年間,他把捍衛南京大屠殺歷史作為使命,負重前行,一路傳播著真相。公祭儀式上撞響的和平之鐘,就是他和其他13位旅日華僑捐資鑄造的。這些全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撞鐘人"林伯耀:發出正義聲音是我的使命】  1978年,林伯耀第一次來到南京,悼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從那時起他就決定,為傳播歷史真相奔走一生,此後,他不停搜集證物,每年都往來南京和日本多次,將收集的證言證物陸續捐贈給紀念館。
  •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南京17處死難同胞叢葬地舉行悼念儀式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今天(12月13日)上午,除了在公祭日主會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悼念儀式外,南京的1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也同步開展悼念活動。就在10時01分的時候,南京城的17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同步舉行了悼念儀式。這些叢葬地都是當年侵華日軍開展集中大屠殺和死難者遺骸掩埋的場所。我現在所在的是位於長江邊的中山碼頭叢葬地。現在,來自南京市鼓樓區的中小學生、企事業單位、政府工作人員和附近百姓近200人在這裡開展悼念活動。1937年12月16日和12月18日,侵華日軍在這裡先後分兩批搜捕上萬人到這裡集中屠殺。
  • 12月13日是什麼日子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江蘇活動一覽
    中新社南京12月7日電 2020年12月13日是中國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新社記者7日從江蘇省有關部門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知,在公祭日前,江蘇組織開展了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的多項主題教育活動。  11月22日,民眾重走南京「安全區」。
  • 公祭南京大屠殺的同時,不要忘了還有「揚州十日」等
    首先向1937年12月13日起被日本法西斯屠殺的30多萬南京軍民默哀!設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已有7個年頭。這是無法忘記,也不能忘記的日子。哲人說,忘記屠殺,屠殺就重新開始。然而,我提醒人們,在祭奠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離我並不算遙遠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還有「屠江陰」,「屠廣州」,這些滿清對漢族軍民的屠殺,其殘忍血腥一定也不亞於南京大屠殺。
  • 中日兩國僧侶同步舉行世界和平法會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2020年12月13日下午3點,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際,中國60多名僧侶及信眾聚集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前舉行「世界和平法會」。中日兩國僧侶和信眾第一次分別在中國南京和日本京都兩地同步舉辦「世界和平法會」,共同超薦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祭奠逝者、祈願美好生活,讓中日人民共同鐫刻和築牢這段歷史的記憶,向兩國乃至世界發出和傳遞和平的聲音。(徐紅霞 楊升輝)
  • 南京舉行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 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到來前夕,歷史見證者正在凋零。11月25日,南京正式啟動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據統計,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徐夢雲/文 施向輝/攝綜合新華社初冬的天空灰濛濛的,有些寒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