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外語人初心賡續!上外微團劇《漁陽星火》在漁陽裡上演

2020-12-15 澎湃新聞

講述外語人初心賡續!上外微團劇《漁陽星火》在漁陽裡上演

2020-08-24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920年8月22日,在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領導下,中國第一個團的早期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在當時霞飛路漁陽裡6號成立。同年9月,於此開設「外國語學社」,通過外語教學,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培養革命幹部。包括劉少奇、任弼時、羅亦農、蕭勁光、王一飛、曹靖華等青年,都是從這裡走上了紅色徵程。

剛剛過去的周末(8月22日、23日),由上外學子帶來的一部沉浸式微團劇《漁陽星火》在漁陽裡「外國語學社」現場上演,演員們用生動的表演再現當年,致敬前輩。

讓年輕人體會到當年革命先輩的激情

從1920年9月至1921年7月,雖然只有不到一年的辦學時間,但漁陽裡6號的「外國語學社」培養了眾多進步青年,為中國革命的未來點燃了星星之火。

《漁陽星火》是一部由黃浦團區委和漁陽裡-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出品、上外團委和藝術教育中心共同製作的短劇,由飛那兒學生劇團演出。這部劇以漁陽裡6號「外國語學社」舊址現場為演出場地,以沉浸式的戲劇體驗為核心,再現當年革命先輩和青年刻苦學習外語,接受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與反動勢力鬥智鬥勇,不斷探索救亡圖存道路的故事。

「我們這個戲名字叫《漁陽星火》,『漁陽』就來自於漁陽裡6號。」《漁陽星火》的導演、編劇、上海外國語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教師李然說,當年的革命前輩,就是在漁陽裡6號的外國語學社,通過學習外語來傳播革命思想、接觸革命文化、開展革命工作。「這樣一段紅色基因故事,讓今天的外國語大學學生來重新演繹,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意義。」

為了將這部微團劇打造完美,上外團委及上外藝術教育中心自2019年底便已開始籌備製作。師生查找資料,深入了解「外國語學社」的紅色往事,劇本幾經修改,細節反覆核對。「希望通過這部劇,讓今天的年輕人能夠體會到當年革命先輩投身到革命運動中的激情。」李然說。

創編過程嚴謹,道具等細節反覆打磨

看似簡單的劇情之後,有著嚴格的考證和嚴謹的訓練。由於一些原因,黨的早期組織資料在已經基本釐清的前提下,相對劇本所需要的細節而言,仍然有不少需要推敲之處。為此,今年1月接到任務後,李然就領回一厚疊相關資料,仔細研讀、考證推敲。

「整個創編過程是比較嚴謹的,裡面涉及到的很多革命先輩和一些事件,其實都是有歷史真實的痕跡可以去追尋的,包括用的道具,都儘可能地再現或複製當時的場景。」李然說,創編過程首先要過的一關就是史實關,外國語學社是什麼時候開始傳播《共產黨宣言》的?歷史上並沒有女學員,要不要排一部「和尚戲」?當時的寓所變成教室到底是怎麼安排的?這些都是需要考究的問題。此外,陳獨秀先生當時到底該怎樣稱呼,誰能稱呼「陳先生」,誰又可以叫「仲甫」?每個歷史角色的個性到底如何?在排戲過程中,編導和演員也不斷揣摩和斟酌。

「戲裡面,有陳望道帶著第一版中譯本《共產黨宣言》來給同學們上課的場景,為了做第一版《共產黨宣言》的道具書,我們專門去找了真實的第一版中譯本《共產黨宣言》的復刻本,然後做成道具書。道具書裡的文字都是看得見的,翻開來是跟當時真的書很接近的。」李然說,這部劇在道具等方面都力求儘可能還原,除了《共產黨宣言》,就連巡捕的服裝以及各個角色的髮型都是經過專業老師考證過的。

戰高溫排練,學生在演戲過程中體悟歷史

《漁陽星火》是在漁陽裡6號實景演出,因為紀念館是全國文保單位,如何在演出中維護好現場是劇團技術聚焦的重點。而也因為是文保單位,現場沒法安裝空調,合成排練時恰逢上海連續七天「戰高溫」,演員們長衫長褲,成衣成套,一場戲下來就得「溼一次身」。

此外,由於疫情封校,剛開始物色演員時,李然也常為如何找到能來校排練的合適演員犯愁,直到臨彩排了還因為一位學生身處中高風險區無法來滬而不得不刪改劇本。

不過,酷暑中的打磨也讓參演的學生們收穫不小。飾演楊明齋的孫遊睿是上外國際政治專業2017級學生,他表示,此次參演《漁陽星火》有兩點感受深刻,一是這部戲讓他真切體悟了革命歲月初期共產黨人和有志青年們的那種熱血和激情,二是體驗了沉浸式演出,「作為一名戲劇愛好者,對沉浸式演出一直心嚮往之。以往只是作為觀眾體驗沉浸式戲劇,這次能親身演繹,不僅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沉浸式演出的難度和魅力,也對我的表演能力有所提升。」

上外朝鮮語專業2019級學生劉澤浩在劇中飾演任弼時,這次參演是一次十分獨特且難得的經歷,「雖然在酷暑時節天天排練十分辛苦,但它讓我有機會去接觸到漁陽裡的這段歷史,讓我第一次參觀了漁陽裡紀念館,了解了共青團的誕生,這對身為共青團員的我來說非常有意義。」

「漁陽裡沒有空調、沒有風扇,在那裡排練都不需要動,只要站一會汗就馬上流出來。」飾演陳望道的上外日語專業2019級學生鄭雄邁說,現場空間非常狹小,布置了兩個桌子、三個長椅和一個黑板就快把教室佔滿了,「我到現在都無法想像,如此狹小的空間在當時是怎麼容得下幾十個人在這裡學習的。很榮幸也很感激可以在漁陽裡感受那段歷史,體悟前輩們的精神。」

相關閱讀:

來源 | 青年報·青春上海 校團委

記者 | 青年報·青春上海 劉春霞

●●●●●

閱讀上外多語種資訊,歡迎訪問

原標題:《講述外語人初心賡續!上外微團劇《漁陽星火》在漁陽裡上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百年漁陽裡正青春 新青年傳承紅色初心不變
    一場高質量研討會匯集了17位專家、學者,一起回望漁陽裡歷史,探究黨團初心;一場主題活動啟動了「黨的誕生地」上海百萬青少年紅色大尋訪活動,同時發布了首本專題水墨連環畫、首推線上線下「百年百物展」、首演沉浸式微團劇,推出漁陽裡青年志願服務宣傳片,多款形式新穎的紅色文化產品讓新青年感受百年漁陽裡的魅力。  跨越了百年,百年漁陽裡正青春;跨越了百年,新時代新青年初心不變。
  •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在百年漁陽裡上演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在百年漁陽裡上演 2020-12-0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鬥的徵程》第一集|老漁陽裡:星火燃起的地方
    奮鬥的徵程 「四史」學習教育微視頻黨課第一集 老漁陽裡:星火燃起的地方專家解讀本期專家程曦敏,上海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講師、歷史學博士,目前主要從事黨史專業的研究與教學老漁陽裡2號是中國共產黨的孕育之地。
  • 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首演--上觀
    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12月7日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上演。演出空間不大,但藍色舞臺一直延伸至觀眾席,演員就站在觀眾身邊,用沉浸式的表演,將中共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用藝術黨課的形式生動呈現。
  •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致敬百年前共產黨人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致敬百年前共產黨人 12月7日14時,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在上海演出。呈現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秘密創建的歷史,以藝術致敬在漁陽裡為建黨創團作出貢獻的早期共產黨人。
  • 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如何理解「漁陽裡精神」
    漁陽裡舊影「漁陽裡精神」提出的歷史依據有三:一是漁陽裡作為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重要陣地,是先進的中國共產黨人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初心之地」;二是漁陽裡是中國共產黨的發源地,開創了中共黨史上的許多個「第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三是漁陽裡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的落腳地,是肩負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使命的奮鬥之地。
  • 【學習「四史」】漁陽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諸個「第一」
    如果你想開啟一趟「紅色之旅」,感悟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那深藏在上海市中心的這條南北向石庫門弄堂——漁陽裡,無疑是不能錯過的一站。漁陽裡的紅色景點共有兩幢小樓,因建成年代不同,分別為老漁陽裡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及新漁陽裡6號(今淮海中路567弄6號)。這兩處看似尋常的石庫門建築,卻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初期活動緊緊地維繫在一起,創造了黨史上的諸多「第一」。
  • 穿行於歷史與現實,上海這一街道在初心始發地講述黨員故事
    中共黨史學會漁陽裡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歷史學博士李瑊講述「初心始發地」漁陽裡往事 澎湃新聞記者李菁 圖在風雲激蕩的上世紀20年代,漁陽裡是中國共產黨的孕育之地,是許多重要歷史人物的聚合點,也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中國的第一個共產黨組織、第一個青年團組織
  • 培根鑄魂《漁陽太守張堪》出版通報會在京舉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 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張揮文化委員會(中國張氏)、北京張揮文化發展中心(北京張氏)「年度座談會暨《漁陽太守張堪》出版通報會」日前在京舉行,活動以「對接歷史,服務現實。繼承祖德,報效國家。凝思聚智,繼往開來。」
  • 聲動瑞金,在「初心始發地」滋養初心、汲取力量
    人民網上海6月29日電(董志雯)第一個黨組織、第一個團組織、第一所青年幹部學校都在此成立,今天,在紅色之源、初心之地的漁陽裡,為獻禮建黨99周年,同時深入推進街道「四史」學習教育,由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主辦的迎七一之「聲動瑞金·初心」舞臺式故事分享會舉行。
  • 全民健身科普大講堂冰雪知識科普宣傳,在漁陽國際滑雪場火熱舉辦
    2019年12月19日至1月8日,「北京市全民健身科普大講堂冰雪知識科普宣傳」在漁陽國際滑雪場組織了5場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活動,來自平谷區1500多名小學生參加。漁陽的教練分組為學生們介紹冬奧會冰雪運動項目、奧林匹克精神和安全注意事項。同時,介紹了雪具的使用技巧。通過參加冰雪知識科普宣傳等活動,學生們了解了冬奧會和冰雪運動科普知識,基本掌握了初級滑雪技巧,激發了學生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學生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受益匪淺,更好的體驗了滑雪的樂趣,希望全民健身科普大講堂越辦越好,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 復旦星火隊這樣被「真理的味道」滋潤
    此後陸續舉辦《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陳望道舊居)開館暨《共產黨宣言》精神傳承座談會、「薪火相傳 堅定信仰」第二屆漁陽裡文化論壇等學術會議;積極開展宣教,如校慶嘉年華系列主題活動、赴思南書局與公眾共讀《共產黨宣言》等;先後舉辦了「青春?火種?信仰——紀念陳望道誕辰127周年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主題展」「全球2200種中外版《共產黨宣言》上海首展」「真理之甘?
  • 國內老牌外語類專營書店上外書店「煥新」
    爸爸媽媽們可以帶娃踩一踩「鋼琴鍵」,坐一坐「大石頭」,來個歡快又溫馨的親子互動;學生們可以鑽進首創的「vip專屬語言測試室」,來測一測聽說讀寫全方位外語能力,並選擇最適合的圖書;全新設計的「深度閱讀區」——在歐式風格的寬敞大包間裡、在暖光裝飾的通透格子之間,或靠在落地燈下的沙發上、或坐在書燈點綴的木質書桌邊……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正門旁
  • 上外附中、上實、上外浦外2020招生簡章發布!
    上實是網上報名填寫信息等網篩;上外附中是網上填寫《申請表》列印寄送報名!上外浦外在網上登記後等發放正式的報名表。這三所初中在報名條件裡都提到了一點:市優、區優少先隊員之類的稱號,這樣的孩子在篩選的時候會比較佔優勢!
  • 上海理工大學「學四史不忘初心·悟精髓砥礪前行」優秀主題團日...
    一、活動背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覺,擔當使命才能更加堅定,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並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
  • 第二屆「初心論壇」發言選萃: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
    2月陳獨秀南下寓居老漁陽裡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後《新青年》編輯部也隨遷至此。在此發起初建了中國共產黨,實際上發揮了臨時黨中央和聯絡中心的作用。因此,老漁陽裡被譽為孕育黨的「秘密花園」。新漁陽裡6號(今淮海中路567弄6號)原先是戴季陶住所,遷出後成立中俄通訊社,1920年8月在中共發起組領導下,最早的黨員俞秀松等8人在此成立了第一個團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這裡還是黨培養青年幹部的學校——外國語學社,學員有劉少奇、羅亦農、任弼時、肖勁光等。
  • 信箋裡的2020丨習近平講述的這個故事「星火」相傳
    在2020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以書信的方式同人民群眾、黨員幹部以及各行各業各界人士交流互動。一封封信箋,傳達關切、鼓勵與厚望,筆筆見真情,句句暖人心。歲末之際,央視網《天天學習》欄目推出年終策劃「信箋裡的2020」,為您講述總書記回信背後的故事。
  • 河南人陳勝去北京戍邊,為何不北上直走,偏要繞道去安徽大澤鄉?
    《史記》記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帶著九百人去漁陽戍邊,結果路上遇到大雨,行程給耽誤了。按照秦朝法律,戍邊沒有按時到達,直接殺了。陳勝吳廣認為去了也是死,不如直接起義算了,他倆就開始演戲,上演一場「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的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