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漁陽裡正青春 新青年傳承紅色初心不變

2020-12-14 新華網上海頻道

  一百年前的1920年8月22日,在中國共產黨發起組領導下,中國第一個共青團早期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新漁陽裡6號成立。

  時光走過了一個世紀,漁陽裡迎來百年,漁陽裡精神需要繼續研究,更需要通過新形式宣傳與傳承。一場高質量研討會匯集了17位專家、學者,一起回望漁陽裡歷史,探究黨團初心;一場主題活動啟動了「黨的誕生地」上海百萬青少年紅色大尋訪活動,同時發布了首本專題水墨連環畫、首推線上線下「百年百物展」、首演沉浸式微團劇,推出漁陽裡青年志願服務宣傳片,多款形式新穎的紅色文化產品讓新青年感受百年漁陽裡的魅力。

  跨越了百年,百年漁陽裡正青春;跨越了百年,新時代新青年初心不變。

  一場高質量研討會

  回望漁陽裡歷史 探究黨團初心

  一百年前,在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領導下,俞秀松、施存統、陳望道、李漢俊、袁振英、葉天底、沈玄廬、金家鳳等8名當時平均年齡25.3歲的年輕人,在漁陽裡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共青團早期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在這裡還創辦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所幹部學校「外國語學社」、建立起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通訊社「中俄通訊社」……

  一百年後,2020年8月21日,上海舉行「漁陽裡: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主題研討會暨第四屆上海漁陽裡文化論壇,旨在通過回望百年漁陽裡歷史,探究黨團初心,進一步推進「四史」學習教育和上海「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加強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以及中國共青團發源地的研究工作,闡揚「漁陽裡與中國共產黨創建與發展」的特殊歷史意涵,擴大漁陽裡紅色品牌的傳播。

  研討會匯集了17位專家學者,通過理論研究、學術研討,共同研討漁陽裡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交流對漁陽裡文化內涵的深刻理解。

  「對於建黨百年視域下的『漁陽裡』研究,不僅需要聚焦,也需要拉寬眼光,才能對那個時代有更好的認識。」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在交流中提出,真正的歷史研究是一個過程研究,學者要善於利用史料提出自己看法,結合群體研究和比較研究,做研究性的突破。

  上海市社聯副主席、上海市中國黨史學會會長忻平在交流中肯定了漁陽裡的重要歷史定位——漁陽裡在建黨建團過程中起到了「領導中心」與「總指揮部」和臨時中央駐地的作用。從漁陽裡發起、初建到黨的一大正式創建,歷經兩年,這是黨的創建過程中的兩個必要環節,二者緊密聯繫,缺一不可。

  在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漁陽裡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李瑊看來,「漁陽裡」在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上有著重要歷史地位和影響。在這裡,中國早期共產主義者實踐著創建新型政黨的理念,在這裡完成了理論宣傳、階級動員、人才培養、籌備「一大」等各項工作。

  俞秀松的繼子,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副秘書長、華東師範大學俞秀松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敏則在現場和眾人分享了一份100年前的俞秀松日記。「這部日記明確記載了陳望道和俞秀松那段時間的人生歷程,通過這份日記,我想強調,做研究時需要挖掘最原始的檔案資料,用真實的史料進行佐證。」

  「漁陽裡是馬克思主義重要傳播者高地。以劉少奇、任弼時等為代表的一批青年是在漁陽裡完成了思想上最重要的成長,確立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踏上了革命道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館長洪穎哲在發言中表示,「漁陽裡的紅色文化精神將引領廣大團員青年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百年漁陽裡「正青春」

  水墨畫 微團劇 紅色文化傳播「出新招」

  8月22日上午,「漁陽裡:百年的初心傳承」主題活動舉行,由上海團市委、黃浦區團委等共同推出的多款形式新穎的紅色文化產品讓百年漁陽裡以更加青春的方式展示在廣大青少年面前。這其中,有全新的水墨連環畫、線上線下的「百年百物展」、沉浸式微團劇,還有新漁陽裡6號的青年志願服務大使宣傳片,青年演員周冬雨也成為漁陽裡青年志願服務大使。

  《畫說新漁陽裡6號》連環畫由漁陽裡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攜手上海海派連環畫中心精心策劃、組織,歷時半年創作完成,畫稿出自八旬高齡的連環畫家程國英之手。

  全書66幅圖文,以精湛的水墨連環畫技法呈現,既有宏大的五四運動等場景,又有對青年團成員在上海弄堂、石庫門等處工作、生活、戰鬥的細緻描摹,還有對青年團發起人成長經歷的影像般穿插回顧。

  「青春之歌 唱響百年」——紀念漁陽裡跨越百年「百年百物」精品展則以「線上+線下」形式,展出148件精品。打開手機,從「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微信公眾號進入展覽頁面,「赤子之心」「反帝先鋒」「反抗黑暗」等九個主題展配以圖文介紹一一呈現。

  紀念館館長洪穎哲說,剛開始遇到史料不足、展品種類單一、缺少展品等一系列棘手問題,展覽工作人員沒有放棄,他們拜訪收藏家,尋求精彩展品。正是在張文標、葉文漢、馮建忠、王海洋等收藏家的無私幫助下,展品日益變得豐富。

  為配合線上展覽,在上線的148件藏品中,紀念館又精心挑選了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藏品,進行現場展示。展覽從即日起持續至9月底,將展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八大發起人的俞秀松烈士照片,葉天底烈士的畫作等二十餘件珍貴藏品。

  主題活動上,漁陽裡紅色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正式成立。作為上海共青團紅色青年志願服務聯盟的重要組成,首批服務隊由上海市檢察院、上海外國語大學、黃浦區機關團工委等五家團組織共同組建,作為從漁陽裡出發、服務全市的紅色青年志願服務隊伍,志願者們將為「當講解、講團課、演團劇」注入青年力量。

  現場一段漁陽裡青年志願服務宣傳片帶來了意外驚喜——青年演員周冬雨成為了漁陽裡青年志願服務大使。

  「中國少年要和少年中國一起,有更加光明的未來。也許,上海漁陽裡就是我們的希望,上海漁陽裡我們來了!」

  來自上海師範大學的學生首演了沉浸式微團劇《上海漁陽裡,我們來了》。微團劇講述了以俞秀松、施存統、葉天底等人物為原型的青年們在漁陽裡為興國之路,發出響亮的聲音,一起奮鬥、一起前進的故事。

  第一所幹部學校——「外國語學社」舊址現場,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帶來了《漁陽星火》,以百年前的「外國語學社」為背景,再現當年革命先輩和青年刻苦學習外語,接受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與反動勢力鬥智鬥勇,不斷探索救亡圖存道路的故事。

  此外,活動中還首發了動畫《跨越百年的青春對話》,青春微視頻「百年漁陽裡,我想對你說」。圍繞漁陽裡百年推出的各類文化產品將在「青春上海」新媒體平臺和「青年大學習」平臺陸續上線,希望更多青少年通過網絡來關注漁陽裡紅色文化。

  從百年前的「救國」到百年後的「強國」,一脈相承的「中國夢」跨越時空。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從漁陽裡星火初燃,一路燎原。漁陽裡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光耀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奮鬥徵途。

  新青年學習領悟漁陽裡精神,參與的是一場跨越百年的青春對話。傳承紅色初心,傳播時代使命,青年肩負重任。從熱血覺醒的救國夢,到砥礪奮進的復興夢,願理想之光始終指引吾輩青年。

  漁陽裡成為青年打卡地

  紅色文化與時尚潮流相融合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在中國共產黨創建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漁陽裡,在新時代需要更好地發揮教育陣地功能。

  2019年,五四運動100周年前夕,在團中央指導和支持下,團市委和黃浦區委的共同推動下,歷時8個月的修繕改造,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以嶄新的面貌重新向社會開放。

  如今,漁陽裡已成為青少年學習紅色文化的「網紅打卡地」。自2019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以來,截至今年8月,漁陽裡參觀人數突破22萬人次。僅今年3至8月,參觀人數超過6萬人次,每日平均接待團隊參觀20餘批,周末前來參觀的散客也達到日均200餘人。

  更多青春活動也選用了這一紅色文化地標。8月22日,「黨的誕生地」上海百萬青少年紅色大尋訪活動就在錦江漁陽裡廣場啟動。100家紅色場館、遺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入「紅色大尋訪」打卡名錄。

  今年的大尋訪活動將漁陽裡作為尋訪首站,推出涵蓋漁陽裡、團臨時中央局機關舊址、上海大學溯園、《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陳望道舊居)四個點位的尋訪線路,並創新運用青少年喜愛的密室模式,通過紅色實景推理、角色演繹等玩法兒,帶領青年在沉浸體驗中追尋建團初心。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二大會址、中共四大紀念館、「漁陽裡」團中央舊址紀念館、龍華烈士紀念館、上海歷史博物館六家紅色場館代表與嗶哩嗶哩、閱文、拼多多、美團點評、攜程、餓了麼6家網際網路企業代表的團組織啟動了「初心100」紅色共建行動,通過設計音頻、短視頻、遊戲、動漫等紅色網絡產品講活紅色文化,用青春的表達方式吸引、覆蓋更多青少年。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上海團校)也與這六家場館掛牌共建「上海市共青團幹部『四史』學習教育基地」,進一步加強團幹部「四史」學習教育培訓。

  今年6月6日,錦江漁陽裡廣場還迎來了2020上海夜生活節青春市集。當晚的手工匠人市集和夜遊漁陽裡等多場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滬上青年。紅色文化與時尚潮流相融合,讓漁陽裡煥發年輕新活力,成為紅色文化新地標。

相關焦點

  •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在百年漁陽裡上演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在百年漁陽裡上演 2020-12-0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述外語人初心賡續!上外微團劇《漁陽星火》在漁陽裡上演
    包括劉少奇、任弼時、羅亦農、蕭勁光、王一飛、曹靖華等青年,都是從這裡走上了紅色徵程。剛剛過去的周末(8月22日、23日),由上外學子帶來的一部沉浸式微團劇《漁陽星火》在漁陽裡「外國語學社」現場上演,演員們用生動的表演再現當年,致敬前輩。
  • 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首演--上觀
    漁陽裡不僅僅是一個弄堂地名概念,也是一個具有開創意義的紅色文化概念。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館長洪穎哲表示,漁陽裡的兩幢具有紅色基因的小樓,因建成年代不同,分別為老漁陽裡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及新漁陽裡6號(今淮海中路567弄6號)。這兩處看似尋常的石庫門建築,卻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初期活動緊密相連,創造了黨團史上的諸多「第一」。
  • 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如何理解「漁陽裡精神」
    在風雲激蕩的上世紀20年代,上海的漁陽裡曾是許多重要歷史人物的聚合點,也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這裡不僅是《新青年》編輯部,更是中國共產黨的孕育之地,紅色基因從這裡迅速複製、傳播,植入千千萬萬個熱血青年和革命志士的心中。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對「漁陽裡精神」給予一定的梳理和概括,不僅具有歷史價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 陳望道首譯《宣言》百年與紅色精神傳承
    陳望道首譯《宣言》百年與紅色精神傳承 2020-12-07 1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舞動青春力量 傳承紅色信仰——第九期新興領域青年大學習暨全國...
    自2017年以來,團中央社會聯絡部深入聯繫全國街舞聯盟的新興領域青年,積極做好他們的成長發展和作用發揮,通過開展新興領域青年大學習暨「青社學堂」系列活動,引導他們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不斷凝聚同心共築中國夢的青春力量。
  • 【學習「四史」】漁陽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諸個「第一」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上海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旅遊資源,保存下來的革命遺蹟多達440餘處。如果你想開啟一趟「紅色之旅」,感悟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那深藏在上海市中心的這條南北向石庫門弄堂——漁陽裡,無疑是不能錯過的一站。
  • 聲動瑞金,在「初心始發地」滋養初心、汲取力量
    人民網上海6月29日電(董志雯)第一個黨組織、第一個團組織、第一所青年幹部學校都在此成立,今天,在紅色之源、初心之地的漁陽裡,為獻禮建黨99周年,同時深入推進街道「四史」學習教育,由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主辦的迎七一之「聲動瑞金·初心」舞臺式故事分享會舉行。
  • 「不忘初心青春夢,砥礪奮進新徵程」--日照市紅色故事演講比賽圓滿...
    「不忘初心青春夢,砥礪奮進新徵程」--日照市紅色故事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2020-12-05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青漫評:傳承五四精神,青年奮鬥正當時
    時光荏苒,幾十年過去了,對於新時代的青年來說,這句話依然顯得那麼蓬勃,有生命力,它依然是激勵自我,奮進向上的至理名言。世界的未來,依然屬於青年!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1919年,中國正處於存亡危急之時,看到國家的危難,有識青年心懷壯志,不怕犧牲,發起了一場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揭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 穿行於歷史與現實,上海這一街道在初心始發地講述黨員故事
    中共黨史學會漁陽裡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歷史學博士李瑊講述「初心始發地」漁陽裡往事 澎湃新聞記者李菁 圖在風雲激蕩的上世紀20年代,漁陽裡是中國共產黨的孕育之地,是許多重要歷史人物的聚合點,也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中國的第一個共產黨組織、第一個青年團組織
  • 【建證力量·紅色基石】錚錚誓言,見證當代青年的入黨初心
    【建證力量·紅色基石】錚錚誓言,見證當代青年的入黨初心 2020-08-05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靜安紅色基因 賡續前進勇氣力量
    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聯絡點、中共中央第一座秘密電臺所在地、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人民出版社、上海大學……展出的百餘張照片帶領觀眾走進一幢幢滲透歷史煙雲的石庫門老建築,生動還原了當年發生在這些老房子裡跌宕起伏的往事,讓歷史故事鮮活生動,歷史人物有血有肉,幫助黨員群眾從革命先輩、先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
  • 傳承紅色文化 追逐青春夢想 | 南太湖法院團支部成立!
    傳承紅色文化 追逐青春夢想 | 南太湖法院團支部成立!新當選的團支部書記方斯劍代表第一屆團支部委員在會上作了表態發言: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精誠團結,把「黨政所急、青年所需、共青團所能」作為團支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勤奮工作、自覺奉獻,做全院青年的表率,帶動起青年,服務好青年,努力開創湖州南太湖新區人民法院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
  • 臨沂紀行: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長城網訊(記者 胥文燕)八百裡沂蒙織錦繡。  10月21日至23日,一場主題為「傳承革命精神,共享創新發展」的研討會在沂蒙精神發源地山東省臨沂市舉行;一次名為「全國首屆踐行紅色精神黨媒宣傳·沂蒙行」之旅正式開啟。
  • 用青春守望初心——五四青年節讀《守望》有感
    每當五四青年節,我都要想點或寫點什麼,因為這天是我來到世間的日子,更是傳承的日子。送完初三的女兒上學後,七點二十分,我坐到了女兒書房的寫字檯前。像往年一樣,此時的朋友圈已被五四精神、青春奮鬥刷屏,而桌上的《守望》再次激蕩我心,今天重讀又是這般應景。
  • 第二屆「初心論壇」發言選萃: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
    建黨時期的奮鬥精神體現了「立黨為公」的建黨宗旨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 忻平2020年是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老、新漁陽裡發起和初建的百年紀念之年,明年是中國共產黨正式創建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1920年是個關鍵年份。2月陳獨秀南下寓居老漁陽裡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後《新青年》編輯部也隨遷至此。在此發起初建了中國共產黨,實際上發揮了臨時黨中央和聯絡中心的作用。因此,老漁陽裡被譽為孕育黨的「秘密花園」。
  • 新時代 新青年 新作為|青春在戰「疫」中閃光!
    ,激勵和引領廣大團員青年堅定製度自信,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昨日下午,聯和街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召開「新時代、新青年、新作為」五四青年代表座談會。他強調,在黨的領導下,在偉大五四精神的激勵和感召下,團員青年要傳承「黨有號召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在青年律師中持續引發熱議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律師,我們應當傳承五四精神,奮鬥是青春的底色,行動是最好的傳承。「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青年律師作為行業的中堅力量,我們不忘初心,認真做好每一件看似簡單而重複的事情,仔細做好每一次看似流程常規的法律事務。「無奮鬥、不青春」。在抬頭仰望星空、低頭踐行法治的道路上,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譜寫我們的青春之歌,相信相信的力量,希望不辜負希望!
  •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 虹口青年風採•【優秀團員•團幹部】
    火紅的時代,點燃青春的激情每個時代的有志青年都在屬於他們的時代裡意氣風發,豪情萬丈聚焦虹口青年傳承 創新高中三年裡,我積極參與校級班級事務,和可愛的同學、老師們打交道的經歷是我高中生活裡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班長,我感動於孟班每一張燦爛的笑靨,每一個書聲琅琅的清晨和收穫滿滿的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