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助推AI與醫療結合速度 醫學影像和醫療大數據走在前列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生命健康產業正在進入智能醫療階段,人工智慧技術逐步融入醫療與健康的各個環節。醫院目前所應用的醫療設備,逐步從信息化向智能化改造,醫療數據也從散亂的節點,通過大數據整理、分析,逐漸匯總成有利於醫療研究的人工智慧樣本。

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AI技術也得到政策和產業支持,工信部此前發布了《充分發揮人工智慧賦能效用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議書》,號召儘快利用AI技術補齊疫情管控技術短板,充分挖掘AI技術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以及疫情防控的應用場景。

由於檢測試劑數量多,核酸檢測機構曾面臨算力瓶頸,各大雲計算廠商紛紛為生物醫藥企業免費開放了AI算力,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線的自動化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就將病毒基因分析的效率由原來的一小時縮至半小時。

在公共場所,AI測溫儀迅速取代人工測溫,被機場、火車站等人流密集區域廣泛應用。雖然看上去只是一臺三腳架、一臺攝像機、一臺筆記本拼起的簡易裝置,卻承載了AI測溫系統「人體識別+人像識別+紅外/可見光雙傳感」的解決方案,相比傳統的測溫篩查手段,AI測溫儀識別效率更高。

源生康泰CEO餘樂對記者表示,在此次疫情中公司研發了新冠檢測試劑盒,並利用自主研發的病原檢測雲計算平臺,從樣本採集到完成數據分析全流程,用時不到半個小時。「傳統的檢測設備,需要將樣本送到專門的檢測機構,檢測時間也比較長,我們通過運用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檢測全部上雲,通過分析病原微生物的基因信息和耐藥信息,幫助醫生快速確定病人的微生物感染,輔助其精準高效用藥,並展示解讀報告結果。」

為了進一步探索呼吸健康診療與人工智慧的結合點,餘樂還與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構建呼吸重症基因大數據應用工程中心。餘樂表示,人工智慧運用在醫療工作中,能夠緩解醫生資源緊缺的問題,提高醫生診療效率,目前醫療環節與人工智慧結合的場景還比較少,缺乏有效樣本,導致很多醫療數據無法發揮作用。

餘樂說:「我們公司所在的生物診斷領域,已經有前沿公司通過AI診斷癌症,準確率甚至比醫生還要高。在提升企業診斷水平和應用領域的同時,我們認為一定要抓住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契機,因為未來人工智慧輔助醫學診斷的作用會越來越大,醫療大數據的應用場景還在不斷延伸,其市場價值肯定比我們當前所處的行業更廣闊。」

愛分析研究員姜凱燕對記者表示,相比其他醫療領域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探索,AI醫學影像賽道已進入商業化攻堅階段,人工智慧在醫學影像、醫療大數據領域大放光彩。

姜凱燕說:「長久以來,我國各類醫學影像檢查嚴重受制於診斷資源不足,因此給AI醫學影像發展提供了服務藍海,尤其是基層市場,AI醫學影像一是作為醫療器械銷售給醫院,二是進行醫療服務費分成,下沉基層醫療市場的同時,探索了商業化落地的模式。」

AI醫學影像的商業化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複製到更多醫療資源緊缺的行業。姜凱燕認為,向治療領域的縱向延伸,是人工智慧的一大趨勢,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的運用還有相當長的研究路徑要走,只有從醫學輔助進入影響治療決策的階段,才能說明「AI+醫療」真正走向成熟。

(編輯 李波 喬川川)

相關焦點

  • 醫療影像AI的未來突圍戰| 中國醫學影像AI大會
    以下為圓桌訪談的完整內容,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杜賢:第二屆中國醫學影像AI大會主題一步步走向深入。最近幾年人工智慧技術推動醫療發展新模式不斷探索和創新。徐克教授,您認為網際網路+醫療大背景下,醫療AI未來的新場景和新模式有哪些?
  • 醫療AI臨床驗證大勢所趨,深透醫療引領影像AI全球全產業鏈落地
    作為AI在影像採集和優化方向的開拓者,深透醫療於 2018 年 12 月推出的SubtlePET為全球第一個被FDA批准的AI影像增強軟體,該軟體可以使醫院和影像中心將PET掃描速度提高至少 4 倍。SubtleMR則是全球第一款獲FDA認證的MRI(磁共振)影像增強AI產品,於 2019 年 10 月獲得FDA批准。
  • 「AI醫生」兩分鐘查眼病 人工智慧在醫療影像領域能走多遠?
    事實上,以輔助診斷、醫學影像診斷為代表的「治療前階段」聚集了大量人工智慧企業。2014年以來,AI技術的發展逐步進入垂直細分領域,醫療影像以其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而被認為是最早能夠實現AI落地的場景之一。一時間,幾十家創業公司湧入影像AI賽道,其中不乏已經拿到C輪融資的獨角獸企業。
  •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建立醫療AI標準數據集,AI發展仍需處理多個數據...
    肺炎AI影像輔診大考,成績單首次公布標準制定之外,在工信部科技司的指導下,中國信通院、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醫學人工智慧研究與驗證工信部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行的「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產品評測」結果公布。通過現場測試和材料審查兩種方式對參評產品的各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嚴格參考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藥監局相關技術審評原則。
  • 深睿醫療宣布完成C+輪數億元融資,穩步踏入醫療AI發展新紀元
    繼獲批中國創新AI產品NMPA三類證後,深睿醫療今日宣布已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關村龍門投資領投,上海聯新資本等機構跟投,老股東君聯資本本輪繼續跟投加碼。至此,深睿醫療已在四年內完成五輪融資,融資速度和融資規模穩居行業賽道前列。
  •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建立醫療AI標準數據集,AI發展仍需處理多個數據問題
    肺炎AI影像輔診大考,成績單首次公布標準制定之外,在工信部科技司的指導下,中國信通院、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醫學人工智慧研究與驗證工信部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行的「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產品評測」結果公布。通過現場測試和材料審查兩種方式對參評產品的各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嚴格參考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藥監局相關技術審評原則。
  • 數坤AI全流程參與診療,有效提升醫療服務水平,AI+醫療助力健康中國...
    平安集團首席醫療科學家謝國彤告訴記者:「我們在肺病領域研究了兩年多,這次的新冠肺炎又是一個肺部的疾病。CT影像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診斷中極為重要,病患的大量增加給影像科醫生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迫切需要既能提高準確率,又能加快閱片速度的助手。」還在春節假期,平安智慧醫療技術專家黃凌雲就和團隊探討研發針對新冠肺炎的人工智慧產品的可行性。
  • 40多位被訪人,告訴我們2020醫療AI發生的5大變化-虎嗅網
    我國一年醫學影像的檢查量超過75億人次,根據火石創造《醫療影像的市場圖譜和行業發展分析》報告分析,2020年我國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達到6000~8000億人民幣。龐大的檢查量帶來的是影像數據的快速增長,目前影像數據的年增長率達到30%,而同期放射科醫生的年增長率僅為4%,形成較大的供給缺口。
  • 5G、全息投影、AI上陣,醫療行業按下"加速鍵"
    近日,全球首個5G+全息遠程診療系統開通,通過全息影像展示及全息直播互動技術,實現了遠程全息醫療影像的實時傳輸和互動。從技術角度而言,5G保證了全息影像、反饋畫面及信息等大數據的快速傳輸,從而實現超低延時和穩定的雙向影像直播效果。5G的發展讓全息投影技術的未來充滿想像,它與醫療的結合亦為行業與生命帶去未知的驚喜。除此之外,科技與醫療,又能迸發出怎樣的花火?
  • 攜手西門子醫療,從獨立影像中心切入的TCL將為醫療影像服務帶來...
    2017年10月,TCL醫療重新確定其影像服務業務戰略,這家從事醫療大影像設備的研發製造銷售的民族企業開始由生產轉向服務,將獨立影像中心作為其醫療戰略的下一個核心。 從戰略確定,到影像中心的正式運營,TCL醫療用了不到2年時間。
  • 騰訊天衍實驗室鄭冶楓:醫學影像AI為什麼需要小樣本學習和域自適應...
    在8月9日的醫療科技專場上,騰訊天衍實驗室主任、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學會的會士(AIMBE Fellow)、IEEE醫學影像雜誌副編鄭冶楓博士,分享了小樣本學習和域自適應技術在醫學影像AI問題中的最新研究思路及應用進展。
  • 大數據醫療:5大應用、5個痛點、5種趨勢
    在醫院與醫院的流通限制方面,我國大部分的醫院數據都是獨立存在的,流通起來相對困難,更談不上共享和數據交叉應用及數據變現。2017年以來,國家通過立法逐步規範和開放數據的使用,同時陸續建立各類數據應用平臺,通過國家力量和產業資本的結合,加快醫療數據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機制,為醫療大數據的應用帶來福音。
  • 「AI+醫療」時代已來?張文宏一句話道出真相
    從語音電子病歷、智能導診、智能問診為代表的虛擬助理,到AI醫學影像實現病灶識別與標註、三維重建、靶區自動勾畫與自適應放療;醫療大數據、醫療機器人實現輔助診療,到利用AI技術與新藥研發、老藥新用、藥物『篩選結合,進行藥物挖掘;醫院管理的病歷結構化、分級診療、DRGs智能系統、專家系統……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遍地開花。
  • 2020CMEF即將落幕,七大趨勢解碼醫療器械行業|醫療器械|CMEF|人工...
    不過,蟄伏了一整年的醫療器械廠商對於CMEF熱情依舊。官方數據顯示,4000家企業參與,共布展約22萬平方米,舉辦了60場醫療會議活動。縱觀整個大會影像區,各大廠商在展區展出的產品沒有了往年層出不窮的黑科技,有些中庸,但更貼近於市場需求。作為2020年中推動醫療器械行業前進的最大動力,新冠肺炎疫情促進了CT行業與超聲行業的飛速發展。
  • 2020啟智開發者大會:AI醫療平臺素問系統誕生,智慧醫療煥然「醫」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擁軍做了題為《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腦血管醫療》的主題演講,他表示:中國腦血管病的疾病負擔日漸加重,未來急需從數據驅動的方式中,探索腦血管病醫療更智慧的解決方案。
  • 餘輪教授:基於眼底影像和人工智慧,怎樣實現大疾病預警和個性化...
    DR的AI分析系統成果4、人工智慧在眼底醫療影像中的目標和評價體系醫學的評價體系計算機工程界常用的評價指標DR自動分析與眼底血管改變基於知識計算模型的重大疾病風險預警和健康評估引擎5、醫療影像分析走向人工智慧化的關鍵要素
  • AI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研發商「醫準智能」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醫準智能團隊自成立以來,醫準智能深耕臨床一線,目前已推出肺結節智能檢測系統、乳腺鉬靶智能檢測系統、肺部多病種智能檢測系統,同時聯合IBM Watson打造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科研平臺「達爾文智能科研平臺」,研發產品累計落地全國400多家醫院。
  • AI醫療數據資源少、模型難解釋怎麼辦?AI頂會秀五大破局心法
    智東西5月11日消息,疫情之下,AI+醫療按下加速鍵,從線上問診、輔助導診、影像篩查到新藥研發,AI均發揮出重要的輔助作用。然而相比其他應用場景,AI在醫療領域的落地卻面臨更多的困難。實際情況中,不同醫療機構收集、標記、注釋、處理醫療數據的方法並不一致,X射線影像、CT影像的質量則因為機器差異而存在較大差異,患者病例或健康記錄中也常缺少信息。這些都導致了能夠用於訓練AI模型的有效數據資源稀缺,因此,一些AI模型的實際應用效果並不理想。例如,谷歌的一個AI模型就在實際應用階段折戟。
  • 2020醫療大數據企業排行榜
    對醫療行業來說,新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與醫療行業的融合已經不可逆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眾企業各展所長,豐富著整個行業的生態。 放: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打破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 首先,對於醫療行業自身來說,大數據賦能醫療將給醫療產業帶來革命性的發展和突破。
  • 邁瑞醫療率先布局獸用領域 自主創新帶來更多可能性
    30餘位獸醫師齊聚一堂,從胃腸道的超聲檢查到疾病分析,再到胰腺超聲掃查與病例分析,在場的獸醫師們忍不住驚嘆——動物醫療,竟然也有如此多的高端精密儀器。記者了解到,邁瑞醫療(300760,股吧)在動物醫院的布局上,早已走在了行業的前列,去年11月深圳邁瑞動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