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22時,合肥市望江路與潛山路交口某小區電梯上演驚魂一幕:一女子被困電梯上升30層後,直接撞向樓頂,後被消防人員鑿牆救出。儘管本次電梯事故並未造成人員傷亡,不過有關小區電梯安全的問題卻引發了網友熱議。
近日,記者隨機走訪了合肥市多個小區發現,不少小區電梯依舊存在年檢信息未及時更新、故障頻率過高等問題。
年檢信息疑似「過期」
12月6日,記者在位於北一環的栢景雅築小區內看到,該小區部分單元樓內電梯年檢信息疑似過期。
在小區1、2、3棟單元樓內,記者發現,特種設備使用標誌上的下次檢驗日期均為2020年12月。牆上還貼有溫馨提示。上面顯示,因電梯維修保養,12月2日至5日,小區內多部電梯在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4時至17時均不同程度進行暫停使用安排。
經詢問,記者了解到,栢景雅築小區共有29部電梯,近期才集中進行過一次電梯維修保養
隨後,記者從小區物業處了解到,電梯已經完成年檢,只不過合格證還未辦下來。
電梯燈光昏暗 業主吐槽經常「卡殼」
在位於望江西路的華府駿苑小區內,記者走訪發現,多部電梯內僅剩一盞燈泡。電梯門一經關上,裡面形同黑夜。在部分電梯內還張貼有被困電梯後,如何呼救的溫馨提示。
記者隨機體驗發現,一些電梯運行時,抖動較為明顯,「嗡嗡」聲的響動較大。
「黑也就罷了,關鍵這電梯還經常壞。」華府駿苑二期住戶張女士介紹,今年5月份,自己就曾被困在電梯裡過,當時自己剛買菜回來,結果電梯一直不停,最後在23樓開了個縫,自己才跑了出去。
張女士介紹,小區單元基本都有二三十層,都是共用2個電梯。
「兩個電梯輪流壞,不是今天壞這個,就是明天壞那個。」張女士介紹,小區內也有不少人向物業反映過電梯損壞的問題,對方也承諾進行修理,不過效果並不怎麼理想。
電梯需規範使用
今年4月底,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19年度全市電梯質量安全「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住宅樓為電梯困人高發場所,佔故障總量近8成,乘客利用電梯搬運裝修垃圾導致超載和故障是使用不當的主要原因。
據有關人士提醒,在電梯的使用過程中,乘客要注意電梯的承重限值,嚴禁超載使用。通常客梯和貨梯比起來,客梯的載重量和內部結構差異較大,客梯如果當作貨梯使用的話,很容易造成偏載。因此在運送貨物時,最好使用貨梯。
其次,乘客在使用電梯按鈕時,僅需要按所去方向的呼叫按鈕,請勿同時將上行和下行方向按鈕都按亮,以免造成無用的轎廂停靠,降低大樓電梯的總輸送效率。同時這樣也是為了避免安全裝置錯誤動作,造成乘客被困在轎廂內,影響電梯正常運行。
另外,乘客不要用身體或物品擋門。如果時間太長了,電梯控制部分會認為電梯已經出了故障,有可能會報警,甚至停下來。
此外,乘客不要在電梯裡蹦跳。電梯轎廂上設置了很多安全保護開關。如果在轎廂內蹦跳,轎廂就會嚴重傾斜,有可能導致啟動保護開關動作,使電梯進入保護狀態。這種情況一旦發生,電梯會緊急停車,造成乘梯人員被困。
溫馨提醒
乘坐電梯,突然遭遇電梯下墜時,應該這樣做。
1.迅速按下每一層樓的按鍵
乘坐升降電梯,如遭遇急墜事故,首先應迅速將每一層樓的按鍵快速按下,若電梯的制動系統能夠恢復正常,可使電梯在某一層樓停下。切記:要從底部往上按,以最快的速度全按亮,哪怕不亮也都按。
2.如果電梯內有手把,請緊握手把
這樣就能藉助外力來穩定重心,減輕電梯下墜的傷害。如果沒有手把,最好把兩臂展開按住扶手或電梯壁。
3.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牆,呈一直線
這樣做是為了將背部和頭部將電梯牆壁作為防護,避免身體重要部位受傷。
4.彎曲膝蓋
韌帶是人骨中最具彈性的組織,這個動作可藉助韌帶而不是骨頭來承受壓力。切忌採取過激的行為,如亂蹦亂跳等;強行扒門爬出以防電梯突然開動;仰臥易導致呼吸困難。
被困電梯時,應該怎麼辦?
第一步:與外界聯繫
保持鎮定,找到電梯內的警鈴按鈕,或打電話,與電梯值班室或電梯維修人員取得聯繫。如果這個方法行不通,就要大聲呼救,或者用身上的硬物敲響電梯。
第二步:等待救援
千萬不要用手去扒電梯門,就算被僥倖扒開了,如果電梯停在兩個樓層中間,也不要試圖爬出去。電梯和井道壁之間存在縫隙,稍有不慎就會掉進電梯井,嚴重後果就是墜亡。也不要攀爬電梯頂部的出口板,出口板一旦打開,安全開關就會使電梯剎住不動。但如果出口板意外關上,電梯就可能突然開動令人失去平衡,在漆黑的電梯槽裡,可能被電梯的纜索絆倒,或因踩到油垢而滑倒,從電梯頂上掉下去。
如果深夜被困在電梯裡,就有可能很長時間也沒有人走近電梯。在這種情況下,最安全的做法是保持鎮定,伺機求援。注意傾聽外面的動靜,如有行人經過,設法引起他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