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市集戶外「盛唐街景」一角。
臺東市集室內街景。
今年冬天最火的是什麼?網際網路上,甜野男孩丁真火遍大江南北;網際網路之外,線下「市集」火遍了青島的老城和商街。那麼「市集」是什麼?就是一群年輕人在室外「練攤」嗎?答案遠不止於此。在青島人最熟悉的營口路市場,二樓的茶城正在醞釀著一場蝶變,這裡要把「市集」玩出新花樣。就像上海開在弄堂裡的阿斯頓·馬丁一樣,青島也將有一處自帶話題的「市集」等你來打卡。生於居民樓和農貿市場之間 上海弄堂裡開了家阿斯頓·馬丁,樓上是滴著水晾衣服的老阿姨……曾經,奢華英倫跑車製造商阿斯頓·馬丁在魔都上海另闢蹊徑:選址上不愛繁華摩登,偏愛市井小巷;定位是不買車,只做品牌展示。只有抱著好奇走進弄堂的人才發下,莫名其妙的阿斯頓·馬丁其實幹著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如今,一群85後的年輕人聚在臺東八路,幹著一件莫名其妙又妙不可言的事…… 12月15日,記者來到臺東八路16號,這是鼎鼎大名的營口路市場所在地。肥美海鮮、乾鮮果品、青島脂渣、誠信瓜子……在天寒地凍的日子來到這裡,整個人頓時就被溫暖的煙火氣包裹了。在營口路農貿市場的門頭之上,是一處嶄新的朱紅樓閣,燈籠高高懸掛,毛筆字書寫的四個大字「臺東市集」,與周邊的店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透著一股傳統的中國風。樓閣的兩側是一幅巨大的海報牆,由一串串燈籠分割開來。夜幕降臨後,海報牆的妙筆才得以顯現,橙色打底、中國紅勾勒,再加上毛筆字和國畫的渲染,可以窺見臺東市集必定藏著中國風的元素。朱紅樓閣和海報牆之上就是居民樓,懸掛的空調外機、伸出的晾衣架、正在開窗的居民,又構成了一幅生活圖景。別有洞天的臺東市集 從朱紅閣樓下的小門,沿旋轉樓梯上二樓,記者來到了臺東市集。迎面而來的暖風,讓記者感受到了這裡有別於室外市集最大的暖意。這是全室內的市集,配備有新風系統,營業不再受天氣左右。黃牆紅瓦的青島建築風格被「搬進」了臺東市集,又配以作古的木質門框、窗欞和門頭。整體的室內設計復古、簡約又不失溫度。目前,臺東市集一期12個店鋪已打造完畢,二期正在緊鑼密鼓的裝修中,共打造80餘個店鋪。 這裡原本是臺東的老茶城,今年9月份,茶城的業戶搬走,臺東市集的項目團隊入駐開始改造。項目按照盛唐街景的風格打造,分為「東市」「西市」「南市」「北市」四個區域,並設有快閃區、互動性社交廣場等。之所以選擇盛唐街景,是因為主創團隊希望臺東市集有兼容並包的品質,吸納眾多的文化和商業元素,打造成為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沉浸式文旅特色商業地標。煙火氣之上的商業綜合體 「我們腦海中的臺東市集,未來是青島夜生活的聚集地。 」計劃於明年1月改造完成的臺東市集已同步啟動招商工作,未來這裡的業態將決定臺東市集是否能夠像企劃總監李哲所構想的那樣,成為兼具美譽度和頂流的商業地標。 「我們的業態涵蓋吃喝玩樂,不僅有青島當地的網紅品牌,還有全國的連鎖品牌入駐,還會吸引一批一線潮玩店落戶,在此開設青島首家門店,市集也有爵士酒吧。」李哲告訴記者,臺東市集的消費標籤定位為時尚感、品質感、體驗感、文藝範、社交表達和民族自豪感,目標人群為18歲至35歲之間的年輕人。 著手打造臺東市集之前,李哲和主創團隊曾前往全國各地考察。 「青島的商業裡還沒有出現長沙的 『文和友』、長春的 『這有山』。 」李哲認為,青島也需要一個新的形式來開闢商業先河,在面積不大的商場裡,藏著本地網紅店、品牌店,有文化底蘊和藝術氛圍,還有潮流經濟,讓室內的商業綜合更有逛頭。「違和」背後的生意經 並非緊鄰臺東三路步行街,而是選擇和有著30多年歷史的營口路農貿市場當鄰居,樓上是居民樓,周邊都是啤酒屋等傳統業態,臺東市集的選址讓人摸不著頭腦。然而,這些看似「不搭界」的環境氛圍,並不是主創團隊最在意的。 「我們會通過線上的方式進行引流。」李哲告訴記者,臺東市集打的是策劃牌,靠的是營銷策劃及品牌資源發揮引流效應,「像關曉彤的奶茶品牌 『天然呆』在成都落地開店,與臺東市集的合作也在洽談中,另外我們還會與其他一線IP品牌合作。 」 與此同時,臺東市集也在契合著年輕人的想法。伴隨著網際網路一代成長為消費主力,他們渴望走出家門來到全新的社交空間。「我們打出的品牌口號是,為你偏愛的生活方式。」李哲解釋為,臺東市集可以包容所有人偏愛的生活方式,是一個有著多元文化的地方,同時定位為年輕力社區和都市烏託邦,這是一處可以進行社交的場所和隨遇而安的地方。
【來源:青島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